重來復去的煤礦工作,枯燥而乏味,怎樣調節自己的心態,讓心情不再空虛?我的工友各有選擇,有的去砸花子,有的去賭博。這裡是呂梁地區,無疑問是革命老區她有紅色的以往,輝煌的過去。但不能迴避現在這裡也有垃圾,市場經濟嗎,有錢才是硬道理。從事這種行業的,地下的,掃也掃不去。項目部的附近就有娛樂場所
麻將機,我的工友,個別人經常到那裡賭賭運氣。我不然,自從有了美篇好像著了迷,讀讀別人的文章,自己再把所感,所經歷,所回憶,所思所想,留下痕跡,感覺很有意義。正如美篇說的:記錄美好,分享感動。我真是樂在其中。其實我能寫點狗屁不通的文字,不光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最初是得益於讀書時的四位語文老師。別人九年,都說是十年寒窗,我讀了十一年,一共九年級,小學六年,四年級當了抱窩雞,留級了。
第一位老師:趙延然老師
這位老師,說起來還是我的親戚,他的夫人娘家是和我一個村裡,我稱呼三姨,那他就是我三姨父,這是後來才知道的。他教了我四年,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初中兩年,那時生員比較多,中學校容納不了,於是就有了帶帽中學,我就在原小學校讀完了初中,所以趙老師,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偏科,除了語文說的過去,數理化一敲不通。
讀小學初中時,他鞭策,鼓勵了我不少,他給了我不少寫作和演講的機會。照現在話來說,是平臺。那時,每逢清明節,都要給附近烈士掃墓,曾記得,那時有三位烈士,程泗水,魏美四,張從禮。在掃墓前幾天,趙老師就給我分配任務,準備一篇發言稿。到時在全校師生面前,烈士墓前發言。我樂在其中。趙老師鍛鍊了我的寫作,鍛鍊了我臉皮厚,大庭廣眾之下,敢講話。不用說,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到了初中,遇到了一個對手,他叫趙榮禮,這個傢伙,也喜歡寫作文,每次都和我一樣,不按趙老師啟發的思路寫,都是獨出心裁,每周都和我競爭,那時周五有作文課,我們都喜歡周五。如果這周趙老師把他的作文當作範文讀,我心裡不平衡,把我的作文當作範文讀,他心裡不平衡。趙老師說:就喜歡批閱我倆的作文,因為我倆不按他提示的思路寫,別出心裁。少年時是這樣的,老了還是這樣,都喜歡鼓勵,都愛慕虛榮。那時還有憶苦思甜教育,學校經常請苦大仇深的老貧農給我們上課,我記得,在一個石塘裡,趙老師請來了附近甘賢昌老人,給我們上憶苦思甜課,他的父親在舊社會被惡霸劉洪渠治死,投入水井,老人字字血,聲聲淚講述了過去。後來又是我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對萬惡舊社會控訴。初中畢業已近,趙老師課後和我說,馬上要召開畢業典禮大會,你準備一篇發言稿,代表畢業生發言。這是單個和我說的,課堂上,他又給全體同學說了,馬上要召開畢業典禮了,有哪位同學想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就到臺上講,尤其是班委的幹部,都要有準備。那時,我只是普通學生,班委都忙著寫了,我記得體育委員楊守志同學,來到我身邊,見我也在寫發言稿,他說:你寫不寫無所謂,我們不寫不行,我聽了,不作聲。我寫我的,畢業典禮那天,學生代表發言,臺上只點了我的名,他們都傻眼了,原來如此。
第二位老師:李慶時老師
陰差陽錯,就憑我笨蛋一個,居然也考入了高中,中考只有三張卷,政文一張卷,物化一張卷,數學一張卷。三張卷三百分,一百分就錄取,我考了一百零一點五,好懸啊,我記得那時的作文題目是:難忘的一天。初中一個班,六十人左右,考入高中的只有十來個人,記得很清楚:我村四人,魏浮雲,魏湧雲,她們是同胞姊弟,魏哲富和我。套樓有趙榮禮,趙會中,趙榮建,趙榮芬。張敬是後來從哪個學校調來的。楊廟的劉道民,楊守志,甘山的甘秀球。
進入新的學校,領來撲鼻油墨香的新課本,真是欣喜若狂,第一節課就是迎來了我們的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李慶時老師。那時他也就五十歲左右。他給我們教了(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一月的哀思)等課文,並且他還把他參加革命的故事講述給了我們,他說他參加革命時是小鬼,軍衣過膝。行軍時好打瞌睡,有時他會用一根樹枝讓前邊的戰友拿著一端,他拿著另一端,走著睡著。讓我們非常感動。遺憾的是,他只教了我不到一個學期,就調到縣城了。他的命運也是很坎坷的,他調走後,有的老師和同學傳說:他原來在首都工作,曾是汪東興首長的秘書,因為他的第一任夫人是個大右派,受到牽聯,才被遣送回原籍八路鎮,他以前可以說是職業革命者,沒種過地,來到老家之後,一切從頭開始,學插秧,學播種,學除草。吃盡了苦頭。文革結束後,政策落實了,他來到了佔果中學,從事教育工作。我有幸,曾做過他的一段時間學生。到了縣城不久,他又改行了,做律師。他以前是學法律的,我的一位朋友說,他做律師時,是邳州市第一律師。
第三位老師:閆子陵老師
隨著高中學生的減少,高中合併了,我所在的佔果中學只有一個班。必須合併到佔城中學。到了佔城中學,一共有六個班,來自四個鄉鎮,薛集,石橋,佔果,佔城。我被編到了五班。我們的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他是閆子陵老師。他當時也就在四十歲左右吧。閆老師愛好寫作,當時,邳縣文化館有一個刊物(大運河),閆老師經常在那裡發表詩作,曾記得他發表的一首詩(棉鄉的畫),詩的開頭寫道:湛藍湛藍的天,一絲雲彩不掛。姐妹一群拾棉花,棉海捲起雪浪花。她們是畫中人,又是畫家。那詩句讓我如醉如痴。崇拜有加。臨近畢業,我知道自己數理化不行,升學無望。就偷偷讀小說了。我讀的小說是第二次握手。張楊著的。也巧,沒過多久,閆老師給我們五,六兩班出了一道作文題,寫一篇說明文。這下正好被我碰巧了,剛讀完第二次握手。我對作者和小說都有了的初步了解,就發揮了,我把作者原來是知青,這部小說開始是手抄本,作品被傳抄時書名叫浪花,及小說故事梗概,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閆老師看了之後給了我很好的鼓勵,當時我的作文本已用完,老師在我的作文下邊寫了很長的評語,都是寫在作文本的封皮裡面和外面。足足一百多字。只記得他寫了有這麼幾句話,知道你最近讀了不少書,這才象高中生的樣子。後來他把我的幾篇作文拿到其他班讀,給我鼓勵不少。他還告訴我,寫文章,感覺可以,就去投稿。在信封上只要寫上稿件兩個字就行,不用貼郵票。
第四位陳宜英老師
我畢業之後,有了復讀的念頭,於是又託了熟人再入佔城中學,八一年,佔中只有兩個班了,我被編到了一班。我的語文老師,是陳宜英老師。他也是這年才調到這個學校。在我的印象裡,陳老師太有才華了。他不光給我們講課本裡的知識,還聯想到我們沒有涉獵到的知識,比如四大名著等。記得我們當時教科書裡有一篇、(紅樓夢)的節選、(葫蘆僧判葫蘆案)他給我們講述了古代官場的黑暗,尤其是: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含義。還講了曹雪芹原著不是紅樓夢。是石頭記等知識。每篇課文他總是舉一反三,讓我們了解更多。他當時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是寫作愛好者,經常在邳縣廣播站發通訊稿子。我們在廣播裡經常聽到。那時,我對陳老師崇拜極了,心想我什麼時候也能象陳老師一樣,寫文章,在廣播裡播出?
我就發奮努力,先把作文寫好,陳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作文:把(夢遊天姥吟留別)改寫成散文。我努力去寫,也許是我平時的作文,受到陳老師留意,那篇作文自我感覺很好的,就交給了學習委員。當時,由於我的作文寫的有點新穎,同學們愛傳看,所以幾天之後,封皮和本子就脫落了。我看到後,就在這篇作文裡,夾上了一張小紙條:請老師把我的本子給訂上。下一周的作文課上,陳老師不廣表楊了我的作文寫得好。還把他當晚批閱我作文時的情景告訴全班同學。他說:他批閱作文到深夜,批到我的作文來了興趣,又發現我給他寫的一張小紙條。他當時宿舍沒有訂書釘,只好在牆上訂報紙處取下了三根訂書釘,把我的作文本訂上。原因是我的作文,他喜歡。
一晃四十年了,我的四位老師,已有一位不健在了,那就是李慶時老師。其他三位老師還很好的,閆老師在去年我們老同學聚會時,還邀請了他,身體很健朗的。陳老師身體也很好。還在寫文章。前段時間,在文化佳園微信公眾號讀過了他寫的文章:劉井粉絲傳奇:劉香制粉犒劉禪,粉絲成就好姻緣。主編徐老師對他評價很高。陳老師很能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