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眉大眼,典型的印度人,是不是很眼熟?
說回故事主人公,8歲的小伊桑,他就像我們經常會見到的小搗蛋鬼一樣,每天髒乎乎的、但又永遠沒心沒肺。刷個牙、洗個澡、吃個飯,隨便幹個什麼都能「走神」,永遠自己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每天都是媽媽生拉硬拽催促他趕緊進行下一個流程。相信我,小伊桑在中國任何一個普通家庭都是個會讓你氣的跳腳的「熊孩子」。
再來看看他在學校的表現吧,每門功課分數都是個位數。偏偏家裡還有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他的哥哥,門門功課都是全班第一,是爸媽的驕傲。
伊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因為他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而且課堂還調皮搗蛋,經常被老師請出教室。
這樣一個沉浸在自己世界,無法融入別人的世界,還經常做出一些異於常人的舉動的孩子,在大家眼中,他就是個「傻孩子」和「壞孩子」。
因為給小夥伴撿球時把球扔偏了,被小夥伴摁在地上揍;挨了揍的小伊桑一個人跑到天台上哭,但是一眨眼就被天外飛來的風箏吸引了注意力,開心玩起了風箏!
回到家去,揍了他的小夥伴媽媽來家裡告狀了!伊桑被爸爸狠狠威脅了一頓,但看到爸爸打自己時動作太滑稽,又笑場了!
上課看窗外的小水窪出神,被老師點起讀課文,他說「字母在跳舞」。老師依然讓他讀,他就亂讀了一通。
被老師以擾亂課堂紀律為由在外罰站,自己對著牆壁又玩了起來!
因被人嘲笑而苦悶的小伊桑有了第一次逃課經歷。
他背著書包,一個人走出了校園,穿行在大街小巷裡。課堂上的緊張、壓抑和沮喪,同學們的嘲笑與奚落,在這裡消失得無影無蹤,小伊桑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周圍是琳琅滿目的店鋪和商品,笑容爬滿了臉上,眼前的世界變得明亮起來。
在這裡,他可以盯著刷牆工人刷牆,一看就是半天;他也可以無所顧忌地看著碎冰是如何經過手藝人的巧手變成五彩冰棍的。打著哈欠的狗,躺著街邊小憩的人,車水馬龍的車流和悠閒自由的行走,成了此刻他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和最快樂的時光。
然而,逃課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為了逃避責罵,他只得求助品學兼優的哥哥幫他偽造請假條。被發現後小伊桑的父母被請到了學校。無論是從老師嘴中還是校長話語中,聽不到一句對小伊桑的鼓勵和表揚,全部是負面的評價。老師說他上課不認真、愛玩、愛搗蛋,已經留了一級,照此下去,肯定會繼續留級;而校長則更直接表示,小伊桑可能有點智力問題,建議他們送他去特殊學校。
回去的路上媽媽哭了。雖然爸爸也極其不認可學校的論斷,但爸爸也認為小伊桑之所以學習不好是因為不認真,所以決定送伊桑去寄宿學校,想用更加嚴格的學校管理和紀律幫助伊桑改正「壞毛病」。雖然小伊桑對爸爸要送他去寄宿學校表示強烈抗議,甚至是哀求,但最終還是被送進了寄宿學校。
故事至此,先告一段落。
其實我們也會發現:爸爸雖然對伊桑嚴厲,但是卻是愛他的。雖然聽到別人的告狀,每次氣的都威脅他「給他送到寄宿學校」。但依然在小伊桑跟他求情時,於心不忍。一個嚴父面對這樣一個「又傻又笨又壞」的孩子也是束手無策。
媽媽更是為了照顧家庭和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她全部一手包辦。慈母所能給到的愛和呵護也挽救不了這樣一個「又傻又笨又壞」的孩子。
當和伊桑打架的小夥伴媽媽找上門告狀時,當爸爸氣的要打他時,只有媽媽心疼地輕輕察看他的傷口
伊桑的問題,老師想解決,學校想解決,爸爸媽媽想解決,就連伊桑自己,也為自己為什麼學不好感到無助,也想解決。
大家都在問:問題出在哪裡?但是從來沒有哪一方真正去探查、研究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原來,伊桑患有讀寫障礙:
所以,伊桑幫小夥伴撿球時,會扔偏方向;
所以,媽媽輔導作業時,讓他把拼錯的字改過來,被他逃避了,因為他永遠都不會寫對;
所以,上課老師讓他讀課文,他說「字母在跳舞」,無奈只能亂讀一通;
所以,他在考試時,看著試卷題目,字母都在上演「星球大戰」;
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上課容易分神,看到的東西會經常和別的東西混在一起,手眼協調性也經常失衡。字母不僅會跳舞,還會變成星球、蜘蛛等,甚至很多時候他們看到的字都是反的。
不是因為他笨,或者調皮故意不學,而是因為他看到的感受的世界就是跟別人的不一樣啊!
可是,沒有人真正走進過小伊桑的內心。爸爸媽媽雖然愛他,但是在學習層面,他們也是焦慮的,認為伊桑有些「壞毛病」;老師和同學,更是不明就裡地給他貼上了異樣的標籤。
所以,小伊桑內心是孤獨的,沒有人幫助他改進弱點,也沒有人發現他的優點,看著電影裡小伊桑背著書包獨自行走的樣子,聽著打動內心的音樂,你也會感受到這種深刻的孤獨。自始至終,只有那個品學兼優、幫助他偽造請假條的哥哥評價過他的色彩調配「好看」。
這個品學兼優的哥哥,是第一個懂得欣賞他的人。可能,也只有孩子最容易懂得欣賞孩子吧。
如果生活的軌跡還是這樣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如果小伊桑沒有遇見那個懂他的美術老師,也許一個天才就此埋沒了。
電影的美妙之處在於,小伊桑是幸運的。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下一期,繼續帶你品讀這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