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人民醫院全力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縣域醫療中心

2020-12-20 大粵傳媒網

近年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堅持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化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在南方醫院的傾力幫扶下,通過實施名醫、名科、名院帶動戰略,推動醫院各項事業迅猛發展。

化州市人民醫院規劃圖

化州市人民醫院成立於192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康復、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是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化州市120急救中心、化州市危重孕產婦及兒童救治中心。全院佔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在崗職工1176人(正高級職稱16人、副高級職稱127人、中級職稱234人;外聘醫學博士35人,碩士研究生11人,本科生572人),開設29個臨床科室、13個醫技科室。有CT、DR、MR、DSA、腹腔鏡、手術顯微鏡等大型醫療設備800多臺套,全院開放床位1200張,同時目前在建內科大樓及升級項目共計新增床位800張。

2017年以來,醫院行政管理體制全面改革,鼓勵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連續2年業務增長率居全省前列。2019年完成門急診47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93%;日均住院病人數從700多人上升至1100人,出院5.7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62%;住院手術2.8萬例,比2016年增長327%,其中三、四級手術佔42.3%,比2016年增長25.55%;2019年全年業務總收入5.58億元,較2016年增71.69%,醫院負債率由2016年的55.49%下降至35.3%,扭轉了長期虧損運營的狀況。

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醫院業務仍然保持穩步增長,1-8月完成門急診人數28萬人次,出院人數3.3萬人次,住院手術1.8萬例,C、D型病例2.2萬例。通過3年的發展,醫院的學科建設取得的成績在省內及全國均得到了初步肯定。2019年,該院在全省縣人民醫院DRGS排名中從19名躍升到第9名,該院黨委副書記、化州市總醫院院長黃澤紅在全國「強縣域千縣行」交流會和全國縣域醫院發展高峰論壇代表廣東分別作題為《緊抓組團式幫扶機遇推動學科發展》《以信息化為載體 探索智慧醫共體建設新模式》的經驗介紹,得到國家衛健委領導和專家的肯定。

同年,卒中中心成功加入中國卒中學會,成為國家級綜合卒中中心。婦產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眼科、呼吸內科、腫瘤科、介入科、兒科、泌尿外科等9個專科進入中國縣市級醫院前20強。南方醫院「駱抗先B肝防治工作室」、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基層試點單位落地化州。今年以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堅持走醫共體建設路線,9月,該院榮獲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全省僅3個單位),張晟院長受邀出席第二屆中國健康縣域大會並作「借力發展,打好縣級醫院發展基石」的經驗分享。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右五) 親臨現場參加項目啟動儀式。

廣東省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長、南方醫院傳染病專家郭亞兵教授(前排右三)主持化州開展B肝慢病防治工作。

省衛健委調研組在化州市召開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進工作(茂名站)座談會。

黨建引領,文化建院,全方位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政治教育。化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始終把政治理論學習擺在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將中心組理論學習、「黨員固定活動日」「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相互結合滲透,通過舉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的迎春文藝匯演、書畫比賽、主題演講比賽等文體活動,進一步激發了黨員幹部的責任感、光榮感、使命感,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是落實黨政同責。該院制定了《醫院章程》《黨委會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規範內部治理體系,每年制定黨建工作要點,並與各支部、各科室籤訂《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將黨建元素融入到業務工作中去,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確保黨建各項工作任務逐項落實。

三是落實黨建責任。建立了黨委書記「第一責任」、黨支部書記「直接責任」、黨員領導幹部「基本責任」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黨委定期研究黨建工作制度和班子成員黨建聯繫點制度,不定期指導和督查黨支部工作開展,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班子成員配合抓,支部書記具體抓,縱橫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落實從嚴治黨責任。該院黨委以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為主要內容,從完善反腐倡廉制度、細化工作責任入手,堅持用制度規範班子成員廉潔行醫行為。每年院黨委與各黨支部籤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確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具體要求。特別是近年來,該院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查擺解決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各類問題,重業務輕黨建的現象得到較大的改善,黨風廉政建設得到有效的增強,行業作風建設得到較大的提升。

五是發揮醫院黨委「紅色力量」,全力打好新冠疫情阻擊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該院成立3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設立了3個分區,擔負化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構築了化州市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該院李林生、黃睿、王彩玲等3名醫護人員挺身而出、馳援武漢,出色完成了任務。該院黨委被茂名市委組織部評為抗疫先進黨組織,李林生醫生獲評全省抗疫先進個人。

六是提升醫院文化。2017年以來,該院每年定期刊出院報12期,醫院和各科室開通微信公眾號和開設宣傳欄目,發送了1356條動態信息,加強醫院員工的文化自信和患者對醫院的了解,使醫患關係和美。

化州市人民醫院赴湖北抗新冠醫療隊出徵儀式。

化州市人民醫院院長張晟(左三)代表化州市人民醫院領取2020第二屆中國縣域大會組委會授予化州市人民醫院的「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

化州市人民醫院第八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現場。

該院向醫共體各分院捐派救護車車載急救設備,致力於打造化州15分鐘生命急救圈。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形成規範化現代醫院管理體制

一是抓制度建設。化州市人民醫院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了醫院各項制度多達136項,通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大幅度提升了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規範辦事流程。修訂了《醫院管理流程圖》運營管理規範,健全完善了《黨委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等相關制度,嚴格按照醫院管理流程和規章制度辦事,規範了醫院行政、財務、人事、醫療、護理及藥品、器械、後勤保障等工作的管理,大幅提升了醫院整體的辦事效率和降低內耗。

三是推行中層幹部聘任制。每4年一聘任,遵循看能力不看職稱,比貢獻不比資歷的競爭上崗原則,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競爭機制,使幹部隊伍有了新動力。

四是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鈎。制定出各科室的業務工作質量指標,每月進行考核,以任務指標完成情況作為評優評分的依據,進一步增強幹部有責任感,危機感,提高員工的執行力。

化州市人民醫院第五批赴廣西隆安扶貧醫療隊出發前留影。

送出去,引進來,全面提升醫院專科能力水平

一是提高技術人員的水平,吸納高素質人才。2017年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共招聘本科以上學歷的臨床醫生80名,研究生學歷的醫生11名,每年選送骨幹到國內頂尖醫院進行長、短期進修學習人數達100多人次,投入教學經費100多萬元,提高技術人員醫療水平。

二是加強三級醫院技術協作。2018年來,該院以南方醫院「組團式」幫扶為契機,聘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廣東醫附屬醫院等省級三甲醫院40多名資深專家教授對該院進行長期的技術幫扶,對該院從制度到技術上實現傳幫帶的作用,樹立了一塊品牌,打造出一支屬於化州人民醫院自己的人才隊伍,同時「家門口的南方醫院」也深入人心。南方醫院「駱抗先B肝防治工作室」、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基層試點單位落地化州。同時,該院與南方醫科大學華銀病理檢驗中心建立了病理檢驗中心,與廣東醫之雲病理醫生集團合作開展婦科細胞學DNA檢查,與珠江醫院建立了「珠江專科醫療聯盟」,與南方醫院建立了神經外科、腫瘤科專科聯盟。同年,該縣卒中中心成功加入中國卒中學會,成為國家級綜合卒中中心。

三是建設重點專科。依託南方醫院技術幫扶,建設心血管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重症醫學、呼吸內科、內分泌內科等6個茂名市級重點專科。2019年,婦產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眼科、呼吸內科、腫瘤科、介入科、兒科、泌尿外科等9個專科進入中國縣級醫院前20強,目前正向打造省級重點專科邁進。

四是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能力。通過對人才隊伍的培養,管理能力的提升,近年來重症患者收治率逐年提升,2018年CD型病例增長48%,2019年CD型病例增長314%;2018年三、四級手術增長102%,2019年三、四級手術增長90%。

同期,醫院行政管理體制全面改革,鼓勵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連續2年業務增長率居全省前列。2019年完成門急診47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93%;日均住院病人數從700多人上升至1100人,出院5.7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62%;住院手術2.8萬例,比2016年增長327%,其中三、四級手術佔42.3%,比2016年增長25.55%;2019年全年業務總收入5.58億元,較2016年增71.69%,醫院負債率由2016年的55.49%下降至35.3%,扭轉了長期虧損運營的狀況。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醫院業務仍然保持穩步增長,1-8月完成門急診人數28萬人次,出院人數3.3萬人次,住院手術1.8萬例,C、D型病例2.2萬例。通過3年的發展,醫院的學科建設取得的成績在省內及全國均得到了肯定。

2019年,該院在全省縣人民醫院DRGS排名中從19名躍升到第9名,醫院黨委副書記、化州市總醫院院長黃澤紅在全國「強縣域千縣行」交流會上代表廣東作題為《緊抓組團式幫扶機遇推動學科發展》的經驗介紹,發出強聲,化州市人民醫院首次得到專家的關注。今年以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堅持走醫共體建設路線,9月,該院榮獲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全省僅3個單位),張晟院長受邀出席並作「借力發展,打好縣級醫院發展基石」的經驗分享。

該院神經內科獲評2020 年度國家質量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優質中心。

醫院CD型病例佔比、住院手術量、三、四級手術佔比等指標已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水平,縣域住院率為87.4%,實現了大病無需出縣的目標。

多維度,優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改善就醫體驗

一是提升醫療裝備。2017年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先後購進64排CT、1.5TMR、DSA等縣級醫院必備的大型醫療設備,同時增添了四維彩超、電子胃腸鏡等醫療設備,價值達1.7億元,醫療裝備得到大幅提升。下一步擬購進腫瘤治療高端設備直線加速器,同時也將射波刀納入設備添置的日程,不斷提高診斷治療手段。

二是引進最新設備技術。2018年3月,該院新添置了DSA,成立介入中心,成功開展了2000多例血管閉塞取栓、注射動脈瘤栓塞和多例單純造影、支架植入、冠脈內成形和射頻消融等介入手術。介入手術的開展,開創了化州市介入治療技術先河,解決了群眾以往需要到大醫院才能施行的介入手術問題,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三是抓好升級項目。2017年,爭取化州市委、市政府無償劃撥社會福利院13.6畝土地作為該院升級項目和內科大樓建設項目用地。目前升級建設項目已封頂,進入主體裝修階段。內科大樓基本完成了主體封頂。

四是美化就醫環境。2017年來,該院爭取化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拆遷了醫院門前出入口房屋,拓寬了出入口道路,保障綠色急救通道的暢通;先後裝修搬遷了B超、心電圖、腦電圖室;升級改造了腫瘤科、體檢服務中心、專家門診;新增設了心血管CCU、兒科NICU、口腔科、介入中心等業務科室;對門診分部進行裝修改造,提升醫院形象;改造升級消化內鏡中心,為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治療環境。

五是推進人文關懷。該院全面推行創優質服務,每月進行門診、住院患者、員工滿意度調查,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得到較大的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群眾滿意度達95.6%。同時,為方便群眾就診,該院先後投入1800多萬元建設醫院信息化,實現了電子病歷、電子處方、PASS、LIS和HIS系統等信息化管理。上線了省內和省外異地住院病人報銷系統、PASC系統、自助機和OA辦公系統等,實現患者在網上預約掛號、收費、查詢檢查結果。設立專門的出入院辦理蓋章窗口,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診、出院服務。建設了醫院營養飯堂,解決了多年來群眾就餐難的問題。

化州市總醫院人民醫院派出24支醫護專家隊結對幫扶各分院,提高基層診療水平,使醫共體內質量同質化。

化州市人民醫院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組團式」幫扶基層衛生院提升技術水平。

提能力,強合作,通過醫共體建設實現大病不出縣目標

 一是推進醫共體建設。2017年來,化州市人民醫院選派了12名業務骨幹到化北的11家鎮衛生院任掛職副院長,進行2年駐點幫扶。今年來,作為化州市醫共體總醫院牽頭單位,該院24個臨床專科一對一結對幫扶化州市24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推進與總醫院統一的質量管理和科教管理,進一步提升了化州市的醫療機構診療服務能力。2017年到2020年期間,化州市縣域住院率從2017年的78.3%、2018年82.1%、2019年的84.7%提升到2020年一季度的87.4%。

二是切實減輕群眾負擔。2017年以來,該院嚴格執行醫保政策,共為群眾減負5000多萬元。今年1~10月門診人均費用205元,住院人均費用9247元,該院收費相對較低。2018年,在全省公立醫院改革評比中,該院獲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績,被《中國人口報》一版報導。

展望未來,化州市將全面建設成以人民醫院為總醫院的緊密型醫共體。隨著醫院聯盟、專科聯盟體系不斷完善,以南方醫院為技術依託,總醫院將建設成智慧型醫院的標竿,做好十五個業務中心從平臺到運營的全面建設及推廣,將優質資源下沉到鄉鎮村,打通通往鄉村醫療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努力建成國內示範型醫共體單位,讓化州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相關焦點

  • 民權縣人民醫院:推進縣域醫療中心建設,構建「三位一體」急救體系...
    日前,河南省民權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杲金良在《健康縣域傳媒》組織的公益直播中說道,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注重強化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的持續改進,全面規範醫療執業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強化醫院綜合質量管理,從而確保醫療安全。   民權縣位於河南省東部,隸屬商丘市。
  • 曲江全力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
    2019年8月,曲江區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為國家級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區)。該區在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的總體目標,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上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全力推進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啟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136」興醫工程,在...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啟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136」興醫工程,在全國率先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被國家確定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省。全省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向好,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12.48/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至4.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5.27‰,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東院開建!地址在昆明這裡
    同時,雲南呼吸疾病診療體系不健全、能力不強,高層次人才缺乏和基層醫技人員總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問題難以解決,直接影響雲南人均預期壽命提高。 為此,雲南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歷史機遇,通過多方努力,取得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的大力支持,幫扶雲南省建設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實施醫療機構呼吸疾病規範化診療體系與能力建設項目。
  • 市人民醫院奮戰一個月建成國內領先微創介入中心
    「滑軌CT+DSA」一體化系統是市人民醫院微創介入中心的核心設備,引進美國GE公司技術,採用5G信號控制,能夠提供遠程、「一站式」微創介入診療服務,大大提升了我市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惠及更多群眾。3月25日,市人民醫院微創介入中心正式啟用,當日醫院的神經內科治療團隊就利用微創介入中心「滑軌CT+DSA」一體化系統,通過遠程連線北京醫院專家,成功完成一例全腦血管造影術。
  •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雙中心」建設助力金堂縣域急診急救能力再提升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始建於1944年,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是縣域內集醫療、預防保健、科教研於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全縣近百萬人口並輻射中江、青白江區、廣漢等毗鄰區/縣的疾病防治工作。國家衛計委國家重點扶持500家縣級醫院之一,2016年6月由華西醫院以「在線 在位」模式領辦,醫院各項發展步入快車道。
  • 獨家|中國縣域醫院能力建設與發展報告(一):湖南篇
    基於以上一系列問題,《健康縣域傳媒》研究中心圍繞「達標縣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出的11個典型醫改省份,選取了縣醫院基本能力建設和縣域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2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以此梳理出300家達標縣醫院的共性與差異,期望能夠以此給各縣域醫院爭創達標及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價值參考。
  • 三臺縣人民醫院成為中國縣域醫院出血中心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四川新聞網消息(鄒子翔 劉春玉)為建立出血疾病診治的省-市-縣垂直救治體系,提高出血急症的救治能力,11月12日,由湖南省人民醫院聯合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國內31家大型醫院發起的中國縣域醫院出血中心聯盟在長沙成立。
  • 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出席河南省人民醫院豫西南分院揭牌儀式
    5月8日上午,河南省人民醫院豫西南分院揭牌儀式在葉縣人民醫院舉行。市委書記周斌,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院長邵鳳民,市委常委、秘書長楊克俊等出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縣縣委書記古松主持,副市長劉穎講話。
  •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三大中心通過三級醫院建設認證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王文璐)12月7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關於公布2020年三級醫院胸痛卒中創傷中心建設達標單位名單的通知》(豫衛醫函〔2020〕136號),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三級醫院胸痛中心」「三級醫院卒中中心」「三級醫院創傷中心」建設達標單位
  • 株洲縣第一人民醫院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紀實
    患者出縣就醫路途遙遠,生活不便,費用高,報銷比例降低,造成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2年,株洲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新建一家現代化的綜合醫院,全面提升縣級醫療服務水平,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012年底,在淥口鎮之南的南洲新區,株洲縣頭號民生工程——株洲縣第一人民醫院新院正式破土動工。
  •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北院區開工建設,為先行區人民健康護航
    下一步,先行區將構建與北部主城區功能相匹配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繼續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山大二院北院區項目建設,加快完善基層醫療服務設施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水平。山大二院黨委書記袁魁昌表示,山大二院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以一流的學科、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環境,努力打造一所新的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為先行區的建設發展和百姓生命健康提供堅實保障。張海平表示,集團將高標準、嚴要求、全身心投入到項目建設中。
  •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再啟航
    作為惠州最早的三甲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從未停下對標「國內一流醫院」的決心和腳步! 、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和技術支持的高水平醫院目標,全力建設高水平醫院。
  • 廣豐區人民醫院召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啟動大會
    11月19日,廣豐區人民醫院胸痛、卒中兩大中心建設啟動大會在醫院③號大樓12樓大會議室順利召開,標誌著該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正式拉開帷幕。他表示,區衛健委將全力支持區人民醫院兩大中心的創建工作,要求區人民醫院將兩大中心建設工作納入醫院整體發展規劃和創「三級」工作中,統籌推進,對照國家標準開展創建,積極學習先進診療技術,加強專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胸痛、卒中的規範化診治水平,希望區人民醫院與廣豐區各級醫療機構積極交流,紮實推動區域醫學中心的多學科診療模式建立,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 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智惠」方案
    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崔中華將阜南縣醫療的困境表述為「縣級不強、鄉級不活、村級不穩」,即縣級醫院醫療能力弱,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更弱,村醫隊伍青黃不接。為了解決因看病難、看病貴導致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社會痛點和脫貧難點,阜南縣把醫共體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走出了「利益共享、疾病共治、健康共建」的阜南模式。
  • 江華:紮實推進縣域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村衛生室通過遠程網絡醫療平臺,讓縣人民醫院的專家遠程心電檢查,結果顯示為帶狀皰疹後遺症神經痛,並申請與縣人民醫院的內科專家進行遠程會診,內科專家通過視頻與患者交流,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況後做出了診斷,對治療方案進行了調整後,繼續在衛生室治療,很快得以康復。 這是該縣推進遠程會診服務脫貧攻堅,打造江華縣域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
  • 雲南這個醫院,有點牛!
    2019年12月2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分別與中日友好醫院籤署了《合作共建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協議》,並同步啟動了雲南省醫療機構呼吸疾病規範化診療體系與能力建設項目。 12月20日,呼吸區域醫療中心(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東院)奠基儀式舉行。
  • 易覽天下|什麼是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01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組成2018年,我國縣域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數共有801359個,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和註冊護士分別為4.63人、1.82人和1.80人,遠遠低於城市的平均水平(10.91人、4.01人、5.08人)。
  • 慈谿市人民醫院抓住醫改新契機建設「四個一流」醫院
    慈谿市人民醫院地處濱海橋城慈谿市,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是溫州醫學院非直管附屬醫院。醫院佔地面積163畝,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職工1688人,其中高級職稱221人,門診量125萬餘人次/年,出院量約3.2萬人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