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侃影丨《一齣好戲》:荒誕背後的現實寓言

2020-12-22 河南日報客戶端

文/章金輝

所謂「演而優則導」。上周末,知名演員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齣好戲》上映。影片講述了一群遭遇海嘯的公司員工在荒島上共同生活100多天的故事。相信不少觀眾是抱著觀看喜劇的心態走進影院的,但隨著劇情的逐漸展開,卻發現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資料圖片

從司機小王到公司張總,從哥哥馬進到弟弟馬小興,在「叢林法則」和「羊群效應」的影響下,「蠻力派」「智力派」「游離派」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他們或利用規則明搶暗奪,或利用資源囤積居奇,或利用信息投機取巧,或利用輿論瞞天過海——眾人的「表演」如巨浪拍打礁石,剝露出事情本身嶙峋的模樣。在苦苦努力後,他們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也有的無限接近成功。影片巧妙地將荒誕放置於現實的背景板下,而在旁觀者看來,這齣「好戲」恍如一部簡化了的人類發展史,又像是在展示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社會眾生相。

走不出人性的束縛,就難以走出這座孤島。影片中多次出現善惡雜念的交錯往復,又在不知不覺中回歸本真。荒誕的背後,蘊藏著古老而深沉的東西——在人性迷失的時刻,親人的呼喚依然可以壓倒一切;在流言橫飛的節點,受傷的愛人仍然可以流淚哭喊:「讓我再相信你這個騙子最後一次!」這些略顯「矯情」的橋段或許會淡化悲愴和真實,但作為面向大眾的藝術作品,對良知的尊重和捍衛,大概也是它的底線吧。

平心而論,有國內外類似題材的「珠玉」在前,作為導演新手的黃渤駕馭這樣的故事,在節奏把握、特效運用等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總體而言,能將現實主義和魔幻色彩熔於一爐,讓觀眾在歡笑之餘有思考、在荒誕的背後做出多元化解讀,已經足夠體現出主創者的誠意。也因此,影片收穫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票房就不足為怪了。

《巨齒鯊》:優點突出,短板明顯

文/路西法

本月10日,中美聯合出品的科幻冒險電影《巨齒鯊》,在中國內地和美國同步上映。故事講述了深海潛水專家喬納斯·泰勒聯手中國女科學家張蘇茵,營救因遭遇未知生物攻擊而被困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科研人員,卻意外造成史前生物巨齒鯊逃離深海。當巨獸重返淺海,人類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曾憑《非常人販》《敢死隊》等片躋身國際一線動作明星行列的傑森·斯坦森擔任男一號,女一號則是在《功夫之王》《生化危機》等片中屢屢以「打女」身份出現的李冰冰。總體而言,本片在劇情推進、驚悚氣氛營造等方面做得不錯。特效部分由國際頂尖團隊ScanlineVFX負責,打造出的鯊魚形象和水下場景也比較逼真。一些觀眾表示「比預想的好很多,在這幾年的同類影片中也算製作相對精良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故事設定也存在著不少硬傷,比如就有網友吐槽:「這麼大的生物不去吃鯨魚,非得去吃人類,就像我要費勁去吃一顆會跑的花生豆,吃力不討好,何苦呢?」此外,或許是不熟悉東方文化和中國人物的日常情感,好萊塢編劇撰寫的一些對白令人尷尬,甚至連生離死別的場景也幾乎讓人笑場。

作為合拍片,《巨齒鯊》選擇中國演員擔綱,結尾的「大戲」選在海南三亞取景,或許會讓不少國內的觀眾感到「親近」。另外,細心的影迷會發現,近年來,世界各國製作的大片中,從演員和取景地的選擇、知名企業的廣告植入到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總會有部分內容向中國觀眾「示好」——這是對中國國際影響力日漸增強的認可,也是對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的「覬覦」。這些做法本身無可厚非,但無論「合拍」還是「示好」,都應充分考慮到彼此之間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適應市場的同時也要兼顧不同的觀影習慣。

《河南日報》2018年8月17日13版

相關焦點

  • 一齣好戲彩蛋精神病人是什麼意思 看似荒誕實則細思恐極
    由黃渤首次擔任導演的電影《一齣好戲》一經上映就收穫了超高票房,與此同時,電影正片之外的彩蛋也得到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彩蛋中出現的精神病人是什麼意思呢?    據網友分析,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劫後餘生的精神病人分裂出來的「一齣好戲」,可以把它歸類為驚悚片。黃渤處女作不會就只想拍荒島求生人類簡史人性探索這麼簡單,不然為什麼要放個這麼詭異的彩蛋,且還有那麼多荒誕的細節。
  • 看了一齣好戲,細節讓人細思極恐,究竟是喜劇還是恐怖片?
    很多隱喻,像是一個個寓言。 比如變色龍,比如顛倒的船艙,比如病號服... 都需要觀眾自己去體會。 渤哥用荒誕的故事解釋了完整的人類社會,用喜劇的形式表達了悲劇的內核,對於一個新人導演來說,很不簡單了。 另外,藝興的表演真的很精彩。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劫後餘生的精神病人分裂出來的「一齣好戲」,我把它歸類:恐怖片。
  • 黃渤處女座來襲,深層次解讀之下,究竟是一齣好戲還是寓言故事?
    黃渤自導自演的一齣好戲可能讓一些觀眾出現了誤判。和他過去的那些招牌喜劇不一樣。這部喜劇雖然也有喜劇元素,但是本質上是一則寓言故事。表面上看,這就是一個公司去團建,結果遇上大風暴,一群人上演了一出「孤島求生」的好戲。但是事實上,黃渤是想用這部電影,講出一段人類文明簡史。
  • 喜劇的黑色幽默,沈騰黃渤不分上下,為何《一齣好戲》更勝一籌?
    折射在每個人心中最透軟的地方,同是「諷刺」為何一齣好戲更引人深思?如果讓你一個月花光一個億,你會做什麼事情呢?《西虹市首富(2018)》再次展現了「開心麻花」的基本喜劇水準而已,卻終究是差了一口氣,大概從馬麗化身為「冬梅大橋」的一幕開始就註定了整部作品難堪超越重任了。
  • 一群人流落荒島,故事的走向荒誕,就是一齣好戲
    一群人流落荒島,故事的走向荒誕,就是一齣好戲文/芳芳愛讀書在聽說黃渤作為新人導演拍攝的處女作《一齣好戲》上映了以後,作為看過他不少作品的影迷,我趕緊叫上了幾名朋友準備一起去電影院支持支持。在網上預定了票以後,我打開了某購票網站裡的預告片,準備看看這「一齣好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但說實話當時在看了預告片後,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降低了不少。
  • 但黃渤這部電影確實堪稱「一齣好戲」
    《一齣好戲》 終於,有幸提前看了《一齣好戲》。觀影過程中,個人感覺很難把《一齣好戲》放在常規的劇情片範疇之中。它完全不同於《西虹市首富》那種簡單粗暴的拋梗喜劇,而是把整個喜劇的包袱收著,用最荒誕的形式抖出來。
  • 《一齣好戲》主旨深刻寓意,張藝興演技令人驚喜
    剛看完《一齣好戲》,看完後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說什麼。人因為社會秩序和社會責任維持著人的樣子,一旦沒有秩序和道德的約束,人還是人嗎,人的本性呢,善與惡之間有界限嗎?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棒,但衝著演員去看的我卻被劇情歌和劇情背後所要表達的關於人性的解剖深深的困住了,這就是電影的魅力,一部好電影的魅力。看《一齣好戲》不同時段的觀影感受是:剛開始覺得也許是個好玩的喜劇,後來認為是部閉塞空間裡的災難片,然後不斷反轉,顛覆之前的認知,最後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則剝繭抽絲、充滿解讀的人性寓言。
  • 卡夫卡短篇小說《騎桶者》解讀:現實的背後是荒誕
    「冰山」意味著主人公到了更加冷酷的絕境中,是一種與世隔離的絕望,這體現了現實的冷漠無情,及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小人物內心的無助與命運的悽慘。3卡夫卡的小說大都帶有一種荒誕感,而這種荒誕卻找不到原因。在《騎桶者》中,主人公面對殘酷的現實,同樣是孤立無援,同樣是單槍匹馬,結果面對這個異化掉的世界,所有的溝通和努力都是無效的,一樣的被現實世界所拋棄。
  • 影向標| 《喬喬的異想世界》:兒童視角,荒誕現實
    1.奇愛博士9分電影學者、影評人。一部兼具笑點萌點哭點的優秀佳作,以兒童的視角和悲喜劇融合的方式,展示戰爭的殘酷和荒誕。曾經拍攝過《雷神3》的維迪提導演,展示出自己在大成本工業製作之外嚴肅小品的創作趣味,做工精緻準確,就是風格和形式感這回有點太像韋斯·安德森了。2.胤祥8分電影學者。多倫多大爆款。
  • 《一個勺子》:從現實到荒誕的距離,聚焦現實的哲思是成功的
    首執導筒的陳建斌用荒誕劇來形容《一個勺子》,一如眾多評論裡所說,這部戲帶有濃濃的中戲味兒,在看似不經意的影像背後,有種強烈的文學象徵意味。的確,《一個勺子》有著荒誕派戲劇通常關注的存在主義母題。顯然,《一個勺子》調用的是現實主義的經驗,無可厚非,主演過孟京輝戲劇的男主角,背過《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死亡》臺詞的他,對話劇歇斯底裡地念白出靈魂的叩問這件事,輕車熟路。即便是早年他主演的一部《結婚十年》連續劇裡,也分明能看到被現實五花大綁在額頭上勒出的皺紋。
  • 2018暑期檔票房超去年現實題材電影受熱捧
    2018年電影暑期檔已經結束,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8年6月至8月的暑期檔,全國電影票房173.99億,較去年增長6.74%,創下暑期檔票房新高,而今年國內影市總票房也很有希望首次超越600大關。
  • 《一齣好戲》3天票房破4億 用2小時就演繹一部「人類簡史」?
    由黃渤自導自演,王寶強、舒淇、張藝興、于和偉、王迅聯袂主演的電影《一齣好戲》10日上映後,口碑上去了,票房就逆襲了,3天票房破4億。事先就有影評寫到「《一齣好戲》堪稱一部『人類簡史』」,這類影評其實很容易嚇到普通觀眾,但記者鑑片後深刻體會了黃渤來寧時說的「這部電影是個超市,大家可以各取所需」,笑點和內涵深意兼具,符合商業片的模式。
  • 小心《巨齒鯊》,等著看《一齣好戲》 八月影市前瞻:暑期檔下半場...
    黃渤、甄子丹、梁朝偉,8月國產「影帝」扎堆《一齣好戲》:導演練習生黃渤,期待觀眾pick上映日期:8月10日導演:黃渤主演:在闡述《一齣好戲》的故事時,黃渤這樣說。似乎它一直是一部「不明覺厲」的電影,講述一群人意外遭遇海難,被迫流落荒島求生,直面一系列「人性」問題。      對於首次做導演,黃渤在電影路演分享會上表明自己並非時代弄潮兒,《一齣好戲》的故事早在2010年就開始構思,8年時間裡一直在調整,甚至在拍戲期間也和徐崢、寧浩、管虎、陳正道等導演商量過部分內容。
  • 電影《一齣好戲》:笑星黃渤奉上的一鍋大燴菜
    都說:十年磨一劍,想必,磨了八年劍的黃渤,這把劍,這《一齣好戲》也不差。3.黃渤導演的大作《一齣好戲》,電影名讓人有幾分無語。是自嘲?似乎也不像,那是自我表揚?似乎又很荒誕。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只是,《一齣好戲》的題目似乎是七尺漢子穿上了一層歐根紗,感覺不是很美。
  • 《變形記》:卡夫卡描述的荒誕生活,也許是你正在經歷的殘酷現實
    然而,儘管《變形記》向來都以荒誕的外衣示人,但隱藏在背後的現實問題即使是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也未過時。在卡夫卡描述的荒誕生活背後,也許有著今天許多人正在經歷的殘酷現實。就拿為人熟知的《聊齋志異》舉例,裡面的情節哪個不超現實?因此,不能簡單以標誌性的「人變甲蟲」作為《變形記》荒誕特色的最大看點。卡夫卡的突破在於設置了一處強烈的對比,當反常的態度與超現實的情節碰撞後,荒誕的味道便自然散開來了。
  • 荒誕背後的諷刺——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
    荒誕背後的諷刺一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文革話題一直是電影導演們念念不忘的熱門題材,李大為的《走著瞧》又是一部拿「文革」開刀的電影,但該片卻並未一味地誇揚沉重的社會氣氛,也並未「為了荒誕而荒誕」,而是打造了一出「人驢大戰」的荒誕喜劇,暗含那一時代的荒誕特徵,進而有荒誕背後問觀眾陳示其沉重的涵容。
  • 繆斯、愚公與指南針:一部眾人書寫的「當代寓言」
    這是坪山美術館2020年推出的首個展覽,由策展人、學者魯明軍博士擔綱策劃,邀請約翰·亞康法、褚秉超、段建宇、方迪、龔劍、何子彥、鳥頭、瑞秋·羅斯、楊福東、鄭國谷等十位/組藝術家參與到一段歷史現場的考察和當代寓言的書寫之旅中。
  • 《戀愛的犀牛》:荒誕的愛情背後,蘊藏著「存在主義」的哲學內涵
    《戀愛的犀牛》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廣為流傳的經典臺詞和理想主義的愛情故事,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它讓年輕觀眾感受到了那種難得的勇氣和偏執,為了所愛之人,所愛之事去忍受孤獨、忍受世俗的荒誕,去和命運做抗爭的勇氣。《戀愛的犀牛》與其說是一出先鋒派的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在向「存在主義」哲學致敬。01 什麼是「存在主義」?
  • 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一部眾人書寫的「當代寓言」
    這是坪山美術館2020年推出的首個展覽,由策展人、學者魯明軍博士擔綱策劃,邀請約翰·亞康法、褚秉超、段建宇、方迪、龔劍、何子彥、鳥頭、瑞秋·羅斯、楊福東、鄭國谷等十位/組藝術家參與到一段歷史現場的考察和當代寓言的書寫之旅中。
  • 天上「掉餡餅」真實存在,曾上萬條魚從天而降,現實版一齣好戲
    《一齣好戲》大家應該都看過,作為黃渤導演的處女作,電影以荒島求生的展開,中間穿插著馬爾克斯式魔幻現實主義設置,簡述了一次微型的島上社會發展史。同時,「天上下魚雨」這樣掉餡餅的劇情引起了觀眾熱議。有人認為這場「魚雨」來得過於蹊蹺、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