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課沒師資、缺課時?看廣州這所「榜樣」小學怎麼上!

2020-12-10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實習生 高焓

融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等多領域的STEAM(也稱為STEM)是目前世界推崇的先進教育方式,如何落地廣州校園?

近日,擔負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的廣州海珠實驗小學舉行 「學術周」,分享其STEAM課程開發與實踐經驗。

課程現場:

有趣的STEAM課

STEAM課有哪些實踐經驗,來這些創新課堂上看看吧!

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讓兩個水杯發出不同的聲音?在「創客音樂會」課堂上,孩子們用金屬勺敲擊水杯琴,在旋律中感受音樂和科學的融合。

輕輕敲杯,緩緩加水,只為找到最準的「do re mi」。看著樂譜,找到「鍵盤」,孩子們興奮地自「彈」自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學生們在「創客音樂會」課堂上

學校體藝節就快到了,設計一個活動徽章吧!在「構建體藝節徽章模型」課堂上,三四個同學結成小組,把設計手稿用圖形編程軟體在電腦上3D建模。

電腦上怎麼把二維圖形拉成三維空間?不同色彩代表怎樣的情緒?電腦上的線條不聽話怎麼辦?面對遇到的問題,同學們要想辦法解決。不會?自己學習、研究、討論、問老師。

學生們在「構建體藝節徽章模型」課堂上

在四年級的「寫作與繪圖」課上,學生們需參與創作地球嚮往地,繪製創意分類垃圾桶,其中需融入立體平面展開圖和數學,Impossible Engineering則需研究上海懸浮列車、三峽大壩、青藏鐵路,融入工程和外語。

五年級開設的「項目設計與表演」課上,學生可體驗設計水下建築(工程)、設計機器人並撰寫說明書(藝術寫作)、「小魔術大科學」項目設計(表演科學)。

而六年級的「多媒體作品與3D創意設計」課,則涉及垃圾分類多媒體作品製作、嶺南文化多媒體作品製作、設計與製作創意分類垃圾桶、設計與製作創意掃地機器人。

例如設計掃地機器人,學生通過前期掃地機器人知識的學習,包括工作原理、內部結構和模型繪製,基本了解製作掃地機器人的要求,後經過小組討論、設計、製作、測試和改進等一系列環節,呈現掃地機器人作品;

「小魔術大科學」中,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魔術表演,經歷「頭腦風暴—項目設計—道具製作—彩排演練—表演拍攝—匯報總結」六個環節,組內分為導演、魔術師和科學家三個角色,根據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

在「模擬聯合國」課堂上,學生們化身「小小外交官」,需自主查閱資料並撰寫各國立場文件,流利地用英語闡述其代表國家對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議題的訴求,自信地和其他「外交官」進行討論。

STEAM課程給學生帶來不少收穫。比如,學生們垃圾分類主題下的3D設計創作,還獲得2019年廣州市青少年3D設計創意大賽三個一等獎和一個二等獎。

經歷STEAM課程學習之後,高朗鈺同學說,「我和小組成員自己設計了一款服裝,並對未來人們的服裝的趨勢和需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林孜同學說:「明白了在面對許多問題時,每個人的辦法和見解會不一樣,需要大家辯論和討論選取最優質的解決方法,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海珠實驗小學「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課程」介紹

落地難點:

師資隊伍缺口大,課程開發缺乏特色

STEAM教育項目總負責人、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鄒立波介紹,截至去年10月,廣州有155所中小學試點STEAM教育兩年,各個試點學校根據自身特色和資源,開發了豐富的STEAM課程,91個STEAM課程項目獲得廣州市STEAM優秀教育成果獎。

同時,兩年的試點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學校STEAM課程開發被動、單一,缺乏特色;尤其是師資隊伍缺口大,很多學校沒有安排師資參與到STEAM課程實施中,成為STEAM教育推廣的障礙。

經驗分享:

如何克服STEAM課程困難?

海珠區實驗小學校長陳健介紹,2019年該校成功立項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經考察和與國內優秀同行交流後,該校開始探索和研發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課程,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特點,開發了針對不同年級的STEAM課程。

如何設計STEAM校本課程內容是不少學校的苦惱。海珠實驗小學的對策是基於調研,加強培訓,文化引領,激活資源,發揮所長。

課題組學術負責人、學校信息技術科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省特級教師鄭賢老師介紹,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例如信息技術梁戈老師教3D列印課程,融入生物學、數學等學科知識。

此外,結合當下社會關注和熱點進行STEAM課程設計,例如疫情期間,全校從科普、人文和生涯教育三個維度展開項目式學習。

海珠區實驗小學副校長簡敏豪分享經驗:「各個學校可以充分依據自己學校的學科優勢和文化底蘊來設計課程。」

例如海珠實驗小學的優勢在於信息和科技,基於此設計了機器人拼裝、創意編程、3D模型和自然觀察等課程,同時整合語文、數學、英語、美術和體育等課程,挖掘不同科目的互相融合。

此外,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充分調研,了解他們希望在STEAM課程中收穫什麼。

學校課程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用什麼時間學STEAM?「可以整合部分課程的時間,例如綜合實踐課、勞動教育課、班隊課等,讓特色STEAM課程落實落地。」簡敏豪說。

簡敏豪還表示,STEAM教育是以問題為導向,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多領域的綜合教育,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促進學科學習,兩者並不矛盾。

「只要學校有心做,肯定可以想到辦法、找到時間、融合課程,助力學生的成長,為每一個孩子的未來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袁夢陽

相關焦點

  • 缺師資、沒課時?中小學STEAM課可以這樣上
    缺師資、沒課時?中小學STEAM課可以這樣上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10-26 近日,擔負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的海珠實驗小學舉行 「學.
  • 一小學只發書不開課怎麼回事?信陽小學因缺老師 英語課只發書
    「我是信陽市平橋區高粱店鄉餘灣小學學生的家長,孩子開學五年級了,沒上過英語課。從三年級開始只發英語書,一直沒有英語老師,嚴重影響孩子學業!望調查!」近日,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爆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適齡學生不上英語課,是否存在?是否餘灣小學的個案?農村孩子的英語教育如何解決?近日,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
  • 愛選課丨學院派的美術課是怎麼上的?來看看麥朵美院在線課評測!
    註:所謂「六目四維」評課法,起源於「瞐瞐愛選課」的「瞐瞐」六目,考察的是在線課程所涉及的六個核心內容——課程、師資、課堂、教材、服務、機構,同時搜集家長、學生、社會、教研專家四個角度的意見,最終形成全面性、深入性、科學性兼而有之的評測結果。
  • 體育課是數學老師教的?委員建言破解中小學體育師資缺口
    未來,如果你的體育是數學老師教的,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網絡配圖小學體育老師缺口有多大?當下,上海正積極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循序漸進增加小學體育課時數。最新統計顯示,上海目前中小學在校學生約130萬人,體育教師共1萬多名,師生比約1:130。
  • 寄錦廣州入戶公辦與民辦小學的區別,除了學費還有什麼?
    教學公辦小學極具規範性,教材、教學內容與課時都要按政策的規定,由於班上人數較多,會比較注重整體的教學水平。民辦學校可以自選教材,一般會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除必須課程外,有的學校還會開設不少興趣課。公辦小學和民辦小學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學費+以上所說的4點啦。
  • 杭州85所公辦小學一年級試點開英語課
    一位家長,孩子下半年讀長壽橋小學,這個暑假她正在猶豫要不要給孩子報英語興趣班,聽到一年級要上英語課的消息,她很高興:「老早就好這麼做了,我身邊的朋友都在給孩子報英語培訓班,有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居然已經在早教機構學英語了,市場上培訓機構這麼多,口碑好的寥寥無幾。培訓班的老師再好,也沒有學校的老師負責任。很慶幸,自己趕上了這趟車。」
  • 江蘇小學生每天一節體育課 學校面臨師資難題
    新舉措 中小學體育「加餐」,體質狀況與升學掛鈎 在昨天的表彰大會上,曹衛星副省長指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在總課時有所減少的情況下,教育部將小學3-6年級體育課每周3節增加為4節、高中每周2節增加到3節,形成小學每周4節體育課、初中和高中每周3節體育課的課時安排。
  • 休寧一小學開設英語課,卻無英語老師,家長有點急!
    家中讀三年級的孩子卻好像沒有上過英語課這是怎麼回事呢周喜梅夫婦是休寧縣商山鎮芳幹村村民,孩子在離家不遠的芳幹小學就讀,今年秋季升入三年級。按照全市統一規定,小學三年級要開設英語課程,但周喜梅發現,自家孩子一直沒上過英語課。家長周喜梅:「書本都沒有打開過,書本都不拿回家的。」感到疑惑的周喜梅,詢問了孩子同班同學家長,他們說,自家娃好像也沒有上過英語課。
  • 關於託特塔羅師資課
    透特塔羅託特塔羅專業師資班課程全部由魯道夫老師指導共6階。託特塔羅專業師資班是一個針對專業塔羅佔卜者深入了解塔羅背後神秘學原理的專業課程。其目的是在培養有志深入塔羅教學以及塔羅牌佔卜師。許多塔羅佔卜者在多年的佔卜之後,很多人仍無法猜透偉特或透特塔羅牌畫面背後的真正意含意。而事實上這兩大系統的塔羅牌是根據黃金黎明的神秘學教導所製作出來的。
  • 廣州多所小學展開校內課後託管服務 家長可自選"套餐"
    廣州多所小學展開校內課後託管服務 家長可自選"套餐"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朱清海  2018-09-10 居住在天河區的王先生給孩子報了學校裡的機器人拼裝基礎班,這是收費最高的興趣班,一學期要1965元,但他認為不算貴,因為以前,他為小孩在校外報的機器人拼裝班,一年要花約1萬元。眾所周知,由於小學放學較早,許多上班族家長沒時間接孩子,「孩子放學後去哪兒」成了很多爸爸媽媽頭痛的難題。
  • 廣州中小學勞動課每周至少1課時:小學會做三餐,初中會煲湯
    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有各級各類學校3900多所,在校學生近300萬人,學生家長超過600萬。目前學生學業較重,家長對勞動教育觀念不足,學校勞動教育師資力量不足、課時安排不夠,導致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一些學生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
  • 溫州科學師資夠不夠? 小學新生喜歡科學課嗎?
    開學兩星期,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到底上得如何?一年級新生對這門課程又興趣如何?由此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科學師資儲備正在奮起直追  今年2月,國家教育部發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8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實施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通知》,對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課時安排、教材選用、師資調配及教師培訓給予明確規定。
  • 港澳子弟班的課怎麼上?
    這是一個特別的班級,學生來自港澳臺,課程量身定製。今年,廣州首次有6所學校開設8個港澳子弟班。像陳芷埼一樣,92名來自港澳臺的學生飲「頭啖湯」,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面對不同的教育機制和評價體系,港澳子弟班怎麼上課?又將為學子們提供哪些更有針對性、更具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 「體育」武寧路小學:課時「+1」 健康加益
    武寧路小學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試點工作推進以來,學校積極參與試點申報,於2018年9月成為上海市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第二批試點學校。充分認識 全面推進學校充分認識到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立德樹人」「五育並舉」教育要求、落實「健康第一,全面育人」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舉措,全校上下思想高度統一,努力克服人、財、物、空間等各方面困難,試點啟動伊始,就在一至五年級全面推進體育課「每周增加一課時」的工作。
  • 廣州這所小學上了人民日報,就靠這條小小的繩子
    今天,廣州花都一所小學因為培養出了跳繩世界冠軍,登上了人民日報。兩棟教學樓、兩塊操場、一個田徑場,廣州市花都區七星小學校園面積不大,體育氛圍卻很濃。學生們用跳繩編制的手工藝品新穎別致,隨處可見;走廊裡,33位從這裡走出的跳繩世界冠軍獲獎照片閃閃發光。這所鄉村小學的學生,通過跳繩這項傳統運動走上了世界最高領獎臺。而一塊塊金牌和一項項世界紀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鄉村,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
  • 英語教師缺編 南鄭一小學300學生開學至今無課上
    9月22日,漢中市南鄭縣黃官鎮中心小學多名家長反映,因為缺少英語教師,學校兩個年級近300人開學至今沒開英語課。南鄭縣教體局回應稱,因為教師缺編,新招聘的老師還沒到崗,造成英語課至今沒開。    開學至今一直沒有上英語課    9月22日,一名家長稱,他的孩子在黃官鎮中心小學上4年級,開學至今,一直沒有上英語課,「但是學校把英語課本和練習冊都發了,現在一節課都沒上過,娃說沒有老師。」該家長稱,他們曾到學校詢問,被告知英語老師缺編,新老師還沒到崗,所以就沒上英語課,「開學都快一個月了,落下這麼多課,不知道咋辦。」
  • 政協委員王仁維:多渠道擴充師資 解決中小學體育教師不足問題
    央廣網上海1月1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在正在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王仁維等委員針對上海中小學體育師資不足問題提出提案,建議多渠道擴充師資來源,績效一視同仁。提案分析,上海正積極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循序漸進增加小學體育課時數,全面實施「四課兩操兩活動」,中小學體育師資短缺問題已經顯現。最新統計顯示,上海目前中小學在校學生約130萬人,體育教師共1萬多名,師生比約1/130。按體育課程改革要求,一個體育老師最多帶2―3個班,最合適的師生比為1/100,上海中小學需要12000至13000名體育教師,缺口約20%。
  • 綜合實踐課號稱檢驗素質教育成敗 這課怎麼上
    浙江在線11月26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 天長小學金都校區四(1)班的孩子在聽說了皮影戲以後,經過調研、採訪,親手用硬紙板製作了一出皮影戲,並在班上表演給同學看。  看見新鮮事自己就能去調查  學生學好這門課不是沒可能  這學期,天長小學金都校區四(5)班的孩子們讓老師很吃驚。一天班上幾個孩子在社區裡面逛著,突然一個孩子發現了新大陸:「你們說,為什麼這牆上的花紋有銅錢形狀的?」
  • 小學的科學課程向低年級延伸 一年級的《科學》要怎麼上
    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稱,今秋起,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原則上要按照小學一、二年級每周不少於1課時安排課程。  那麼,一年級的科學課,究竟該怎麼上?目前,我市小學科學課的現狀又如何?為此,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 國家規定每天鍛鍊一小時 學生拒上體育課只為寫作業
    焦點1  確保每天鍛鍊一小時有學生拒上體育課只為寫作業  「要切實保障中小學體育課課時,鼓勵實施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計劃,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意見》的這幾句要求,嚴格意義上說是再次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