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脫亞入歐」,中國足球看見了「榜樣」?

2020-12-17 小hu說體育

一夜醒來,突然發現足球世界又「變天」了!就在北京時間今天(9日)凌晨,歐洲足聯在正式公布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歐洲區賽程的同時,宣布:卡達隊將參加歐洲區第一小組的比賽。這一看上去「很不可思議」的情況,突然讓記者感慨萬千,這何嘗不是中國足球所期望的?卡達隊作為一個亞洲國家的足球隊,居然跨洲參加歐洲區的預選賽,這何嘗不是另類「脫亞入歐」?而這種創造性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恰恰又是在中國足球引起廣泛非議且飽受磨難的。但某種程度上,如果能夠認真研究卡達足球發展之路,不僅僅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更對中國未來主辦世界盃提供了一個可借鑑、可學習之路。

①卡達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10年多前,當卡達正式提出申辦2022年世界盃賽時,全世界所有人幾乎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連世界盃賽都未能參加過的海灣小國,何以能夠主辦世界盃賽?如果真的主辦了世界盃,那個時候國家隊不是去丟人嗎?而這大概也是現在的N多國人的一種心態:因為中國男足的水平實在太差,如果主辦世界盃賽的話,作為東道主的中國隊何以去與世界諸強對抗?不明擺著就是要在家門口「丟人現眼」嗎?實際上,國內眾多官員至今依然持有這種心態,而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至今尚未有過申辦世界盃賽的任何實質性行動,儘管民間希望主辦世界盃賽的熱情正在不斷日益高漲。

但卡達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且,就是在10年前的12月1日,國際足聯在蘇黎世宣布卡達獲得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記者曾在現場親眼目睹了卡達拿下這屆世界盃主辦權的全過程。

當然,記者也不想去多談過去這些年來西方社會以及西方媒體圍繞著卡達申辦過程中是否存在著舞弊行為的情況。而且,不管西方社會這些年來如何折騰,有一點是確信無疑的,即卡達在拿到了世界盃主辦權之後,始終堅定一個信念,即一定要把2022年世界盃賽辦成一屆「獨一無二」、「超越歷史」的世界盃賽。有關籌備工作、組織工作,也就無需贅言了。看看近期正在多哈進行的2020亞冠聯賽東亞大區比賽各參賽隊教練、球員以及隨隊工作人員的各種感慨,其實就已經知道卡達的籌備工作究竟如何了。

更為重要的是,卡達足協在如何努力提高卡達國家隊水平方面這些年來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付出的心血,恐怕並不為人所知。這個過程中,除了已經為中國球迷所熟悉與了解的卡達精英學院之外,其實還有更為詳細的一整套方案與計劃。過去10年來,卡達足協始終在按照最初擬定的這個計劃步步為營,直至如今的全新「脫歐入亞」計劃。

②「歸化政策」背後的「希望計劃」

或許,中國球迷依然還在為卡達國家隊中曾啟用過眾多「歸化球員」而耿耿於懷。因為回想起1997年十強賽以及2010年南非世界盃預選賽,中國男足國家隊與卡達隊同組爭奪小組出線權時,當時卡達隊中就有眾多來自巴西、烏拉圭以及非洲的歸化球員,國內媒體甚至直接稱卡達為「僱傭軍團」、一幫由「僱傭兵」組成的「散兵遊勇」。

這期間,記者還曾親歷了著名的「埃莫森事件」,即揭發了這名巴西球員根本不具備代表卡達國家隊參賽的資格。當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0多年之後,國內N多人如今用卡達的例子來為中國男足國家隊啟用歸化球員進行辯護,或是當成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實際上,卡達足協啟用「歸化政策」,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卡達整個國家才擁有30多萬人口,足球人才資源有限。但卡達把主辦世界盃當做是國家發展戰略,在擬定「卡達遠景2030」規劃時就已經將其列入其中。恰恰是因為國家層面的這種策略,才有了當時的亞足聯主席哈曼不顧一切地幫助卡達在2010年拿下了2022世界盃主辦權。

與此同時,卡達足協也開始全面發展本國的足球事業,特別是「卡達精英學院」於2003年開始全面興建,並從2006年開始推出了「The Aspire Academy Football Dream(精英學院足球夢想)」計劃,聘請清一色的歐洲高水平青訓專家進行選材,從青少年球員抓起,目標就是為2022年主辦世界盃賽培養出一批可以與世界抗衡的優秀球員。像如今卡達國家隊中的阿費夫、莫伊茲等代表性的95年齡段球員,就是精英學院中培養出來的第一批本土精英球員。而現在的卡達國家隊主教練、西班牙人桑切斯就是當時精英學院中的一名教練,從2010年起正式開始接手這個年齡段的隊伍。

但是,這個「The Aspire Academy Football Dream(精英學院足球夢想)」計劃僅僅只是一個大概念,在這個大概念、大方案中還有諸多小的具體而細化的小方案。譬如,至2012年,精英學院又推出了一個名為「H.O.P.E Project(希望計劃)」。所謂的「希望計劃」其實是一個海外留洋培訓計劃,就是讓這些95年齡段的球員分散前往歐洲多個職業俱樂部的梯隊中去,跟隨這些歐洲職業俱樂部的同齡球員進行訓練、比賽。同時,每個月都集中一次,整隊參加熱身比賽。記者也曾為此在2014年5月份的土倫杯賽期間,採訪並詳細了解過卡達的這種「留洋模式」。

當時,讓記者頗為感慨的是:卡達精英學院與卡達足協的這種留洋模式從2012年開始擬定、2013年開始全面實施,某種程度上,卡達足協是學習了中國足協的做法。中國足協在韋迪時代於2011年底起開始啟動「留葡希望隊項目」,與葡萄牙方面合作、將40多名小球員送往葡萄牙培訓,其實是同一性質、採用的同一方式。當時,40多名球員分散在葡萄牙8家俱樂部,平時跟隨俱樂部球隊訓練,至周末再集中、由葡方總教練卡洛斯指揮參加熱身賽。如果有所區別的話,就是卡達的合作方遍及歐洲,中國只是局限於葡萄牙。但卡達在資金方面的投入是中國足協根本就無法相比的。

2014年11月份的緬甸U19亞青賽上,當中國95年齡段國青隊以2比4輸給卡達國青隊、無緣世青賽時,國內又是一片譁然。但是,95年齡段國青隊是這些年來最接近世青賽的一批球員,像最早進入裡皮所執教的國家隊的鄧涵文、何超、姚均晟、劉洋以及國內公認的這個年齡段代表性球員韋世豪等,全部都是留葡歸來的球員。可是,國內足壇的各種利益糾紛,將韋迪時代的這個項目貶低得「一無是處」,最終也就不了了之。

當我們在感慨和羨慕卡達這批95年齡段球員已經在卡達國家隊挑起大梁之時,記者不得不說的是:不是中國足球人不想幹事、幹不成事,而是受到了各種桎梏太多,再加上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最終的結果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中國足球人想做成一件事,所面臨的各種情況遠比卡達更複雜。

也恰恰是因為卡達95年齡段開始初露鋒芒,卡達在2016年就做出了終止「歸化政策」的決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耗資巨大,在歸化球員身上投入的資金成本甚高;二則是犧牲了本土球員的利益。所以,儘管在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12強賽期間,卡達隊依然可以進一步加大歸化力度、爭取衝擊俄羅斯世界盃,但在希望不大的情況下,卡達足協還是決定提前讓桑切斯接班、出任國家隊主教練,並開始大量啟用95年齡段球員,像阿費夫、莫伊茲等這樣的球員,便出現在與裡皮所執教的中國隊的世預賽最後一場比賽之中,於是也就是出現了38歲的鄭智不得不對22歲的阿費夫犯規而被紅牌罰下的那一幕。

至2019年1月份在阿聯進行的亞洲杯賽上,卡達隊以95年齡段球員為主,歷史性地捧得亞洲杯,宣告卡達足球正式成為亞洲足壇的勁旅之一。可以說,卡達在拿到世界盃主辦權之後,在如何培養自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球員和國家隊方面已經取得了又一階段性的標誌性成果。

③卡達國家隊整隊「留洋」計劃

如果說卡達國家隊作為2022年世界盃賽的東道主,參加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是「開創先河」,因為世界盃東道主從來都未曾參加過預選賽,是受制於亞足聯的相關規定,即亞足聯將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第二階段40強賽與2023年亞洲杯預選賽第一階段比賽「合二為一」,獲得40強賽八個小組第一以及四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共12支球隊將直接獲得2023年亞洲杯入場券,卡達隊參賽的目的是為了拿到2023年在中國主辦的亞洲杯入場券。

而這次,歐足聯宣布卡達隊將參加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的世界盃預選賽歐洲區比賽,則更是開創性之舉,不僅僅是作為亞洲球隊跨洲參加歐洲區的比賽,更重要的是,此舉某種程度上是卡達足球「留洋」之路的一種延續與全新拓展。

當卡達這批球員從青年時代開始就在歐洲職業俱樂部接受薰陶時,當時執行的是「希望計劃」中的內容。但當球員變成職業球員之後,想要加入到歐洲頂尖職業俱樂部,恐怕就個體而言面臨著各種限制,譬如最直接的「歐盟」與「非歐盟」球員的限制,而且前往歐洲效力還面臨著隊內的激烈競爭。像阿費夫、莫伊茲等球員之前曾在比利時、西班牙等國的職業俱樂部效力過,所獲得的出場機會並不算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整隊參賽,經受鍛鍊的就不只是個別球員,而是整個隊伍,而且整隊的技戰術磨合問題也能夠得到解決。

作為世界盃賽的東道主卡達隊無需參加預選賽,因而,現任卡達足協技術總監、也是兼任卡達精英學院技術總監的布拉沃就構思設想了「整隊參賽」的方案與計劃。一方面,因為卡達隊無需參加預選賽,平時只能利用國際足聯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安排一些熱身賽,但熱身賽的效果未必像參加預選賽這種性質的比賽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作為一國的國家隊,比賽的對手也應該是國家隊、而非俱樂部球隊。

而之所以選擇參加歐洲區的比賽,一方面是卡達國家隊為準備2022年世界盃賽,去年已經跨洲代表亞洲參加了美洲杯賽。而在2021年6月份,卡達隊將繼續參加美洲杯賽,隨後將在7月份參加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金杯賽。這就意味著:卡達國家隊與美洲球隊已經有足夠的交流。但相比之下,過去三年來,卡達隊僅僅只是在歐洲與歐洲球隊有過一次交鋒,即2018年11月份在比利時與冰島隊有過交手。顯然,與歐洲球隊之間的交流機會太少。於是,參加歐洲區的預選賽,顯然可以讓這批球員有更多的比賽經驗。而未來世界盃賽上,作為東道主球隊,卡達隊再遭遇任何對手,恐怕也就「心中有譜」。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在卡達隊跨洲參賽的問題上,亞足聯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當初,亞足聯與南美足聯、中北美洲及俱樂部足聯籤署合作協議時,都有過跨洲邀請隊伍參賽的計劃,而卡達足協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這一次,卡達隊能夠跨洲參加歐洲區的預選賽,同樣也是亞足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與歐足聯一起促成此事成行。但是,卡達足協之所以與亞足聯能夠有如此密切的合作、亞足聯如此積極幫助卡達,只要看一下在今年疫情情況下,在亞冠聯賽無法進行的情況下,卡達能夠挺身而出、主辦西亞大區以及東亞大區的賽事,我們或許也就清楚亞足聯緣何會如此幫助卡達了。所謂的「足球外交」,並非僅僅只是「用錢開路」。

回想一下國內有關方面所設想的「國家隊打中超」計劃,不能說這個設想不對,但面對卡達國家隊跨洲參加歐洲區世界盃預選賽這個現實,或許我們就只能感慨我們的設想還是不夠大膽心細,我們還是缺少創造性思維和突破性思維。

再說中國究竟是不是應該、能不能申辦世界盃賽的問題,看看卡達最近這10年來的發展,或許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找到了答案。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是不高,但卡達可以在10年的時間裡改變一切、改寫歷史,為什麼中國足球就不行?這恐怕不僅僅值得中國足球人思考,更應該值得相關方面的人士認真思考並付諸於行動。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看見了「榜樣」嗎?——卡達參加歐洲區世預賽啟示錄
    卡達參加世預賽歐洲區跨越一夜醒來,突然發現足球世界又「變天」了!就在北京時間今天(9日)凌晨,歐洲足聯在正式公布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歐洲區賽程的同時,宣布:卡達隊將參加歐洲區第一小組的比賽。這一看上去「很不可思議」的情況,突然讓筆者感慨萬千,這何嘗不是中國足球所期望的?
  • 卡達隊已經「脫亞入歐」?國足等2外援徵戰40強賽遙遙無期
    從地理位置看,卡達是亞洲西部一個阿拉伯國家,卡達隊自然隸屬亞足聯管轄,但是,歐足聯竟然宣布卡達隊參加世界盃歐洲區預選賽,這則消息是第一次聽說,也很突然,但得到了卡達足協的確認,難道說卡達已經「脫亞入歐」了,到底是什麼狀況呢?
  • 心心念要「脫亞入歐」的日本,為何成了「非亞非歐」?|百家故事
    在當時東西方大潮的碰撞之下,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提出了一個「脫亞入歐」的理念,要求日本全面西化。這一理念很快的就成為了日本的國策,並且實行至今。一、《脫亞論》與日本的軍國主義1885年3月16日,日本《時事新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脫亞論》的文章,這是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寫的,其主要觀點是,就是四個字「脫亞入歐」。福澤諭吉認為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東亞文明必將失敗,日本想要避免淪為殖民地國家,必須全面西化,放棄傳承日本千年的儒家思想,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 蔡英文竟宣稱「脫亞入歐」 民進黨都看不下去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當局上臺後,對內減香封爐,對外拿「同婚」宣傳所謂的「脫亞入歐」,大量「去中國化」造成文化失根。蔡英文(臺媒)蔡英文上任後,對內減香封爐,修改課綱;對外則拿「同婚立法」「亞洲第一、脫亞入歐」當說辭。經外媒口徑報導,出口轉內銷大肆宣揚,卻無視同意婚姻規定應限一男一女的756萬票民意。為斬斷臺灣與大陸的血脈連結,民進黨一再裂解臺灣人民對固有文化及傳統家庭制度的價值觀。
  • 誰給蔡英文野心「脫亞入歐」?臺灣人強烈反對,呼籲統一
    近日,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指出,蔡英文上任後,對內減香封爐,修改課綱,對外則拿「同婚立法」「亞洲第一、脫亞入歐」當說辭。該媒體稱,為斬斷臺灣與大陸的血脈聯結,民進黨一再裂解臺灣人民對固有文化及傳統家庭制度的價值觀,拿「同婚」宣傳所謂的「脫亞入歐」,大量「去中國化」的言行造成了文化「失根」。蔡當局的種種做法,不僅遭到了島內民眾的強烈反對,更是讓民進黨內的人看不下去。
  • 「脫亞入歐」有市場 七成日本人不認自己屬亞洲
    100多年前,日本人決心「脫亞入歐」,希望由此登堂入室成為「西方列強」中的一員。100多年過去了,身處亞洲的日本人,又如何給自己定位呢?「脫亞入歐」思想仍有影響自近代以來,日本人的亞洲觀有一個思想內核,即日本在種族和文明上均優於其亞洲鄰國,亞洲鄰國不可能也不能擁有與日本平起平坐的地位。
  • 足球——2022年卡達世界盃場館:拜特體育場(3)
    卡達世界盃將於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舉行。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12月18日 (外代二線)(27)足球——2022年卡達世界盃場館:拜特體育場 這是12月17日在卡達豪爾市拍攝的拜特體育場球員更衣室。 拜特體育場是卡達8座舉辦2022年世界盃的體育場館之一。
  • 卡達世界盃日益臨近,中國足球你們在哪裡
    我們中國足球在哪裡呢?18年裡,我們也有過,董方卓,孫祥,這樣優秀的運動員,可是為什麼?我們甚至觸碰不到世界盃的邊緣!打打外圍賽,淘汰了?中國隊,你們是一支隊伍,你們不盡代表自己,也代表著一個國家!你們整天中超,中甲,這個最佳射手,那個可以調控全場,可是有用嗎?你們就不想站在世界盃賽場去比拼一下嘛?真的是實力不允許嗎?就靠一個鄭智,他能擔負起11個人的位置?範志毅說:「中國足球臉都不要了」。
  • 孫興慜「脫亞入歐」,人生贏家,日媒:亞洲歷史第一
    說了那麼多,說白了孫興慜就是「歐洲人」,他已經完全「脫亞入歐」,而且是全方位的,當歐洲人來用,因為他體能跟他們一樣,與他的同類有明顯的區別,他的球商已經達到世界級,都不是拉開他的同類問題,而是拉開所有人,包括歐洲人和美洲人。
  • 亞冠新聞官:卡達足球一直在進步,中國男足國家隊在哪?
    大家好,我是條條,獨特視角看中國足球,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最近,亞冠聯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亞冠新聞官也接受了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到了中國足球:「我從1984年開始認識中國國家隊,那時候你們很強,戰勝了沙特,2002年擊敗卡達殺進世界盃決賽圈也讓人印象深刻
  • 【日】進藤榮一:日本應儘快「脫美入亞」
    21世紀的亞洲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下持續發展,但是這種發展無法單憑中國、日本、印度等一個國家單獨完成。這是一個在依靠人、物、資金、技術等相互依存、相互補充以及相互聯動的過程中發展的新世紀。以歐美為中心的世紀,正在向不斷和平發展的歐亞大陸世紀過渡,後者總體上以亞洲為中心,包括周邊各國,同時與歐洲、俄羅斯、美國等進行合作。
  • 「脫英入歐」,蘇格蘭能成功嗎?
    據德國《世界報》報導,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妮古拉·斯特金近日再次提出蘇格蘭「脫英入歐」計劃。她表示,將力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帶領蘇格蘭「回歸」歐盟。多家外媒稱,近期民調顯示,多數蘇格蘭人支持獨立。但獨立是否有利蘇格蘭未來發展,這本「經濟帳」仍需好好算一算。
  • 走進2022卡達世界盃球場,才知道中國足球落後在哪
    卡達已經完工的三座體育場,無論是從設計造型還是內部結構,甚至包括體育場本身,都有很大的區別,而且說:一座體育場就是一個故事,充分展現了球場所在地區的地域文化與地域特色,且很好地融入了整個卡達的足球文化之中。
  • 卡達4:0大勝背後:「掐尖」他國足球天才少年,成新版歸化足球...
    不過卡達的成功絕對不是靠簡單的歸化。近年來,本和國足同為亞洲二流球隊的卡達,正在努力向日韓伊等一流球隊靠近,靠的是歸化政策的調整,在亞洲足壇中形成了獨特的足球體系。石油大國「不差錢」重金吸引南美球員中國球迷一定不會陌生,屢次攻破國足球門的烏拉圭球員塞巴斯蒂安就是卡達歸化大軍中的代表。自從卡達隊開始走上歸化的道路,南美球員一直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
  • 名帥點出中國足球不行多重原因,並且為咱們指了條路
    近日,曾執教綠城、深足的法國名帥特魯西埃接受了專訪,深入剖析了中國足球的問題,作為日本足球的功勳教練,特魯西埃也為中國足球指出了一條明路。特魯西埃是在接受韓國媒體採訪的時候開始吐槽中國足球的,曾在中國足球圈工作多年的他,自然有發言前,而且他的言論犀利無比,全是實話,讓人聽後不得不陷入沉思。中國足球為什麼不行?特魯西埃明確總結,中國人對足球缺乏激情!這體現在,投資人只是對利益感興趣而非足球,所謂青訓只是中國足協要求的。俱樂部怎麼做呢?
  • 俄羅斯地緣謎題:重歐輕亞還是脫歐入亞?左右逢源還是左支右絀?
    然而俄國的外交舉措講求務實和靈活性,重新演繹歐亞主義,將「非歐非亞」變成「亦歐亦亞」,將俄羅斯向東亞發展合理化。普大帝宣稱俄羅斯將成為歐洲和亞洲的橋梁,期望歐亞兼顧、左右逢源;牽頭創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包括白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亞美尼亞,就是想聯繫歐洲和亞太經濟。
  • 足球、風景、文化,一起來探索卡達吧
    卡達有熱血的足球運動,更有獨一無二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快到卡達來探索這裡的獨特與美妙吧。 圖說:教育城體育場 官方圖 教育城體育場 教育城體育場坐落於多哈教育城內幾個大學校園中間,是一座新建的體育場,也是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舉辦場地
  • 「足球」成「媒人」 房企入歐展拳腳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王荔珏     英鎊下跌 海外投資者跑步入英     近期,隨著英鎊下跌帶來的資產折價效應以及英國當局下調利率將降低實際借貸成本,推升寫字樓等商用物業投資回報水平,海外投資者如今正在尋求進入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機會。
  • 卡達航空公司邀請北亞地區傑出旅業合作夥伴參訪卡達
    11月20日晚,卡達航空於多哈洲際酒店盛大舉辦了北亞傑出合作夥伴頒獎晚宴。卡達航空亞太區高級副總裁Marwan Koleilat先生,卡達旅遊局首席市場及推廣官Rashed AlQurese先生,卡達航空北亞區副總裁劉國華先生都出席了晚宴並發表致辭,向北亞區旅業合作夥伴一直以來對卡達航空的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謝,並對表現卓越的旅業夥伴進行頒獎。
  • 大批阿聯球迷看到中國媒體:日本請戰勝卡達
    亞洲杯半決賽,東道主阿聯被卡達4球狂掃,不過作為東道主,只不過是一場比賽,但是阿聯球迷卻失去了理智,不光是球迷,卡達戰勝阿聯之後,阿聯和卡達在外交層面已經斷絕關係,所以屆時只會有很少卡達球迷現場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