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走吧網特約攝影師 行俠軍卒
Day7:九月十五日,亞青寺天氣:小雨轉晴,氣溫:7-29度,海拔高度:3950米
遊覽亞青寺。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昌臺區阿察鄉→德格縣→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城(270公裡)
今天是離奇而又幸運的一天。
昨天經甘白路路過通往亞青寺的路口,本想進亞青寺附近投宿,卻被在路口執勤的民警告知我們不能進去,並指引我們到10多公裡外投宿。
我是知道亞青寺不對外開放有好幾年的情況的,但既然來,也是要想辦法看一下,哪怕遠遠的,也一解長久以來對亞青寺的神秘魅力之窺見。早飯時,我們即向酒店經理提出能否介紹當地關係通融一下,經理介紹了兩人兩車並說可以走僻靜小道進入亞青寺,開價1200元,我欣然同意,但提出必須保證我們在亞青寺一定的遊覽時間,並協助處理可能遇到的查究問題。由於對方不能答應我們的合理要求,只好作罷。
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長城非好漢」說的就是我們這樣執著的旅行人了吧。我們決定仍要試試,於是便駕車前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順利地通過昨晚上禁止進入的第一個檢查口,第二道檢查口位於亞青寺大門,我獨自下車與執勤民警溝通,經介紹我身份和來意後,兩車7人全部進入亞青寺遊覽。真箇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亞青寺位於四川省白玉縣昌臺區阿察鄉境內,1985年蔣陽龍多加參尊者(喇嘛阿秋仁波切)創建,是第二銅色德山亞青鄔金禪修聖處。
主傳寧瑪巴(紅教)龍欽、龍薩兩種傳承的大圓滿實修教法(耳傳竅訣)—— 極密心滴部之徹卻、脫嘎 ,嚴格要求弟子閉關實修。喇嘛阿秋仁波切為藏漢各省數萬人傳授大圓滿法之殊勝引導,有眾多弟子顯現出成就之兆:圓寂後遺體出現五彩舍利、彩虹貫空、遺骨成水晶及自生佛像等。亞青寺授記中,未來將有眾多弟子虹化而去。
亞青寺現常住有兩萬餘僧尼,覺姆(藏語女尊者稱呼尼姑)為主,是藏區很有影響力的大寺廟。實修所住的小盒子房,從數千間增加到二萬多間,是修行者們自己建立的,政府修建了防火設施。昌曲河圍成一個小島,旅遊界也稱為覺姆島,此島乃是世界最大的覺姆區。
此圖為女尊者覺姆在亞青寺修行的住所,遠遠地目測只有約一立方米的生活空間,令人無比驚訝和欽佩。
亞青寺隱藏在川西北線,和色達佛學院類似,卻鮮為人知。亞青寺有很多標籤: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歌手李娜出家之地,深山裡的女兒國,天空之城,比色達還色達的秘境……今天我終於走進……
有詩為證:
佛國秘境亞青寺,
曲河半島僧舍置。
雲端川畔覺姆悟,
安得此生為誰思?
上圖為前些年的景象,對照下圖,現地左側原來密布的覺姆房已經全部拆除,改建為公共綠地了,規模氣勢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躊躇滿志地離開亞青寺,繼續我們的「西行漫記」。沿甘白路向西北方向行駛,駕行至215國道,發現向巴塘方向正在封閉施工,經商量決定繼續沿川藏中線向昌都方向前進。於是,沿著金沙江畔的215國道經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又轉上317國道到達藏東門戶——江達縣(鎮),至此,我們「西行漫遊團」一行7人終於踏上了人生進入西藏的第一步,大家紛紛感慨萬千。今天的行程較短,下午4時即安排江達匯勝大酒店下榻,休整小半日以解旅途勞頓。
Day8:九月十六日,江達縣天氣:晴,氣溫:6-20度,海拔高度:3650米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城→八宿縣城(593公裡)
今天的行程主要在路上,從川藏北線昌都市江達縣到達川藏南線八宿縣。由於318國道理塘-巴塘、215國道白玉縣段整修,因而只能改變原《路書》計劃取道川藏中、北線進入西藏。今天的行程則完全越過整修路段,回到原來《路書》計劃之中。
214國道旁年拉山遠景
途徑邦達鎮
考慮到今天路途較遠(近600公裡),早上6點半即在江達匯勝大酒店旁的小餐廳吃了早飯,看看天色尚早,又嗐諞了一會兒,7點鐘正式出發,沿317國道向昌都市出發。一路車輛較少,開車也輕鬆了許多,中午到達昌都市吃過午飯轉到214國道繼續南行,途徑邦達機場正在進行大型施工,道路難行,但不是很長。下午到達邦達鎮,轉入川藏南線318國道前行。
途徑318國道邦達觀景臺
途經浪拉山海拔4572米
途經業拉山口海撥4658米
途經怒江七十二拐
途經怒江大峽谷
Day9:九月十七日,八宿縣天氣:陰,氣溫:12-22度,海拔高度:3900米
遊覽下、中、上然烏湖,來古冰川、米堆冰川,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城(217公裡)
下然烏湖
上午八宿出發,繼續沿318景觀大道前行,早晨車輛不多,沿途帕隆藏布江咆哮向西而下,行駛96公裡即到達波密縣然烏鎮,先過安檢登記後,即進入下然烏湖景區,天氣濃雲密布,陽光始終透不出來,湖面呈土黃色,周圍山峰被濃霧籠罩,觀景效果一般,遂再過安檢去往中、上然烏湖。
上然烏湖
其實上然烏湖也是可分為中、上兩個部分,都在然烏鎮往察隅縣方向不遠。中然烏湖水與下然烏湖基本沒有區別,只是湖面更大,周圍山峰更高。再往前走約5公裡左右,離開主幹道過一藏寨往來古冰川方向行駛,途中忽然發現前方鏡面閃閃,繼而又感覺像是攔水壩,再前進一點才發現是「天空之鏡」式的倒影,停車直奔湖邊,大家齊聲歡呼:太美啦,太美啦,原來這就是上然烏湖,其湖水來自於來古冰川,雖然太陽還未出來,但在光線作用下,對岸美麗的山體倒映在水面上,把山體的輪廓和線條清晰地展現在水中,山水一體,相映成輝,美不勝收,大家在發出「哇哦哇哦」驚嘆聲的同時紛紛掏出手機、舉起相機留下這奇妙的瞬間影像。
來古冰川
來古冰川緊鄰然烏湖,是西藏已知的面積最大和最寬的冰川,來古冰川一名來源於緊鄰冰川的一個小村落—來古村。來古村的藏語意思是隱藏著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掩映在四周連綿起伏的綠色蒼穹般的群山之中,似乎被大自然有意隱藏,因而得名。第一眼看見來古冰川就猶如眼前突然出現美女一樣驚豔悅目。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縣玉普鄉境內,距縣城103公裡,離318國道8公裡,最近的村莊離此地僅有2公裡,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潔如玉,景色秀美,形態各異,姿色醉人。冰川下端是針闊葉混交林地,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鬱郁森林四季常青,頭裹銀帕,下著翠裙。由於冰面氣溫較暖,常年生活著冰蚯蚓、冰蚤和其他各類微生物。受喜瑪拉雅山東段的氣候影響,米堆冰川雖位於北緯29°的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溫度卻比大約北緯44°的博格多山的冰川還要低,是我國現代冰川中較為特殊的現象。
當我們坐車到達村莊時,遠遠向雪山望去,仍被濃雲籠罩著,返程的客人也一個個都搖頭表示觀景不佳,同行中也有走了三分之一道路而返回的,我和另外幾個則堅持向冰川腳下前進。待我們到達冰川腳下的觀景臺時,陽光從濃濃的雲層裡擠射出來,並用力將雲層從雪山頂上撥開,遂使得雪山露出了真面目,太美了,太神奇了,簡直不可思議,都說「賞景看人品」,這人品也太好了吧!
day10:九月十八日,波密縣天氣:陰,氣溫:12-22度,海拔高度:2730米
遊覽魯朗林海、色季拉山、巴松措。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城→工布江達縣錯高鄉結巴村(427公裡)
進入林芝地區,海撥高度降低到3000以下,人體舒適度明顯提高,睡眠質量也有改善。早飯後,即駕車繼續沿318西行。一路上景色與川西和剛入藏時大為不同,山坡上、道路旁樹木蔥籠、濃蔭蔽日,有時會長時間駛入綠色隧道。進入魯朗,境況更甚,由於低海拔溼度較大,山腰、峽谷、溝壑雲連著霧、霧接著雲,雲纏霧繞,駕行其間,似騰雲駕霧,遨遊仙境,不時駐車「咔嚓咔嚓」,名符其實的318景觀大道最最精華段!
「西行漫遊」團在魯朗合影
過魯朗,越林芝,318國道又向山頂延伸,不一會兒,我們兩車即上到色季拉山埡口,忽然發現右側有一土石路通向高處,隨即右拐進入,一直駛到了山頂最高處。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西藏林芝縣東部與中西部的分界帶,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嶺,為川藏公路南線所跨越。登臨海拔4728米處的山口,經幡迎風招展,雲海、林海和蜿蜒曲折的318國道盡收眼底,遠眺南迦巴瓦峰,由於雲層較厚,只見隱約朦朧之美。
下得色季拉山,沿318前行約2小時,過工布江達縣城,我們在傍晚時分到達了「西行漫遊」第一措~巴松措。
巴松措位於距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鎮約36公裡的巴河上遊的高峽深谷裡,距八一鎮120公裡、距拉薩市約360公裡。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雖然巴松措深藏在交通閉塞、遠離城鎮的山溝裡,但它卻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聳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廣為外界所知,成為林芝地區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之一。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遊湖面,湖水透明可見遊魚如織,情趣盎然。
巴松措景區長約18公裡,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裡,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納木措海拔4730米,羊卓雍錯海拔4440米)。巴松措
景區內森林密布,氧氣含量較其它湖泊高,一般不會產生高原反應。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蹟、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
在巴松措遊客中心辦完登記手續,根據工作人員推薦,我們駕車進入景區並住進了景區內工布江達縣錯高鄉結巴村4765號的流年彼岸觀景客棧,隨即駕車沿湖邊公路向景區縱深前進,飽覽巴松措日暮時分的美麗景色……
錯高村位於巴松措湖東北,扎拉溝與仲措溝的交匯處,巴松措東北端扎拉河入湖口位置。背靠「傑青那拉噶布」雪山,三面環山,村前是一片溼地,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形。
day11:九月十九日,工布江達縣天氣:小雨轉晴,氣溫:9-22度,海拔高度:3400米
遊覽巴松措新措景點。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新措風景區→拉薩市城關區剛堅拉薩酒店(362公裡)
巴松錯景區很大,大的景點分為巴松措和新措兩個景點,住在景區內是最佳選擇,可以駕車自由穿行景區內的各個景點。晨起,即在所住的結巴村流年彼岸觀景客棧的二層平臺上觀看巴松措的晨景。為了觀景,我沒有隨同團隊一起去飯店吃早餐,是他們吃完後帶了雞蛋面回來給我吃的
00:15
清晨的巴松措,小雨一陣一陣的,時下時歇,遠山時隱時現,雲霧濃鬱,緩緩地在山間流淌,藏民們從各家藏房中出來,紛紛在自家院裡的一個像小白塔樣的爐內燒火起煙,可能是某種宗教儀式吧,於是乎,整個村子到處都瀰漫著淡淡的火煙,由於溼度較大,久久不能散開,與上頂上的雲霧互相纏繞,直讓我分不清哪個是雲、哪個是霧、哪個又是煙,就像我身處在這在雲、霧、煙纏纏繞繞的塵世間一般,看不清,摸不著,理還亂。罷罷!還是看風景吧。
我在客棧二層觀景平臺的屋簷下架起攝影腳架拍了視頻。《我用神來之鏡拍天堂》
吃罷早餐,收拾傢伙什,向新措進發,導航顯示,所住客棧離新措29公裡,顯示行駛時間為3小時。我在想,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竟然需要用每小時不到10公裡的速度行駛?按照我在南京每晚玄武湖「走湖」的步行速度也可達到啊!管它的,前方風景重要,況且憑我多年的旅行體會,路難行,景越美,「無限風光在險峰」……
00:36
上了巴松措到新措的道路,居然路旁還有標誌「504省道」的路牌,道路奇差,巔跛得非常厲害,此段攝影只是在稍微平坦時拍攝的,99%的路段不具備拍攝條件,就這樣我們用了近2小時完成了29公裡的路程,艱難程度遠超想像。
「新」在藏語中是「木頭、樹」的意思,新措即指像一棵倒下的樹形狀的湖。也有人說,之所以叫「新措」,意思便是「新發現的湖」。順著流入巴松措的羅扎河逆流而上,羅扎河兩岸植被十分豐富,雪山聳立,每到秋季層林盡染,犛牛安詳地在草地上吃草,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和諧、自然。車開到桑通牧場,如果去過亞丁一定對洛絨牛場印象很深,那麼桑通牧場則要比洛絨牛場大很多,景色也毫不遜色。最後的3公裡的路程要步行或坐藏民的摩託車(摩託車(100元/人)、騎馬(150元/人)才可以到達新措。在接近新措時,要通過一片很大的原始森林,各種知名的和不知名野生的植物遍布期間,爛朽的成抱的樹木到處橫陳,過了原始森林,就看到美麗的新措了,三面環山,最頂頭的雪山下還能望見冰川,湖水清澈湛藍,近處水面上露出的石頭也都纏著經紗,更增添了新措的神秘氣息。目前,新措幾乎沒有旅遊配套設施,亟待解決。
遊覽過新措後,驅車循原路顛回工布江達縣城,簡單午餐後駕車上了林拉高速,那叫一個爽啊,得@香樟樹 朋友介紹,入住四星級剛堅拉薩酒店,價格非常實惠哦。據說是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扯休鄉崗堅村的剛堅寺的產業,剛堅寺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歷史非常悠久。從我們住在店裡觀察到的情況看,生意興隆,且多為僧人,我們從珠峰國家公園回到拉薩時,仍然選擇住了這家酒店,恰逢僧眾集體大型活動,有安排警車開道和在酒店裡維護秩序。
day12:九月二十日,拉薩市天氣:多雲轉晴,氣溫:10-23度,海拔高度:3500米
遊覽拉薩市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
「西行漫遊」進入第十二天在川西境內時,從公眾號了解到布達拉宮關閉維修僅開放博物館的消息,為此,我們還唏噓感嘆了一陣。待到了波密境內,從路邊塞廣告的人的話語中,又知道布宮仍可開放遊覽,只是票源緊張。為此,團隊成員多方聯繫,終於由@香樟樹 通過朋友聯繫到一家旅行社,但需每票加價150元,也罷,對於幾千公裡自駕到過拉薩的遊人來說,進入布宮遊覽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只是對於官方的這種方式確實難以接受,結果在今天參觀布宮時得到印證,遊客仍然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晨起,夥伴們仍在酣睡,我即打車到達布宮廣場西南角觀景臺,臺上最佳機位早已人頭攢動,還不時出現因爭搶拍攝機位而爭論不休的。我支起腳架,架在了平臺一個碩大的不鏽鋼垃圾箱上,架上手機拍攝延時攝影,許多攝友側目視之,我則端著單反見縫插針「咔嚓」起來。今天拉薩早晨的天氣非常給力,出片效果極佳,發了9張不同爆光參數的布宮片片到朋友圈「顯擺」,居然收到了96的贊評,刷新歷史紀錄。
九時許,團隊成員們都到達了布宮西側白塔處匯集,取票、安檢、排隊,循規定路線遊覽布宮,這些真正的走過場形式,興趣不大,但「打卡」還是必須的,詳情略過不表。
出得布宮,繼續東行「打卡」大昭寺,依例流水作業,完成後夥伴們都說去另外一處叫什麼「網紅地」看看,我則對八廊街的景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乎,我在一冷飲店買了從來沒有喝過的現制橙子加冰飲料,為的是能坐在該店的門口臺階上「下手」,端起傢伙什不斷的「咔嚓」,身穿紅色袈裟的喇嘛、手轉經筒的藏民、瞌長頭的信徒、身穿藏族特色服裝的美女……一一入鏡,收穫滿滿,自得樂乎!
篇幅限制,稍後會繼續更新《「西行漫記」自駕22天,西藏!我們來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