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們都是歷史的書寫者——讀《西行漫記》有感

2020-12-10 子歸明

在這個信息自動推送,碎片化快速閱讀的時代,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慢慢地看一本書呢?

最近花了一個多星期,每天大概一小時的時間,重讀了《西行漫記》這本書,一個外國人寫的中國紅軍早期革命紀實報導。

一、《西行漫記》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今陝甘寧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寫成的紀實報導,先後在當時的國內外報刊連載,後來集結成書。

書中描繪了當時的地理人情,刻畫了很多樸實的紅軍形象,也描述了許多紅軍早期革命的歷史事件。跟我們歷史教課書上的內容對比,就像是看一場電影大片那般暢快。

關於書名,還有些小的曲折,書名第一稿是用英文寫的,翻譯成中文時,為了在當時的白色恐怖背景下掩護身份、便於傳播,才起名《西行漫記》。

二、這本書有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第一,它附有大量當時拍攝的人物照片。

這是最珍貴的歷史資料,因為這些照片無法重拍,無法修飾和篡改。這些照片也是從其他書籍和渠道無法獲取的。在這些照片裡,有黨和軍隊的領袖,有普通士兵,還有很多普通的群眾。

而奇妙的是,如果用當時的眼光來看,後來新中國的主席和開國元勳們,從照片上看跟普通士兵和群眾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還沒讀書,光是瀏覽這些照片,就會讓人遊走於現實和歷史之中,有著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更有「秦時明月漢時關」的畫面感。

第二,因為它的成書時間是1937年,它描寫包括黨和紅軍領導人在內的各色人物所用的語言,完全沒有建國後書籍那種避諱政治領袖的語言風格,而是極其平實的語言,讀來就像在看一幅幅素描畫像。

比如,書中描寫脫掉長褲乘涼和捉蝨子的領導人,描寫笑容憨厚的彭德懷和朱德,描寫一個叫向季邦的小紅軍被人取外號「像雞巴」的故事。當你沉浸在這些故事當中,你會發現,那些開國領導人和革命先烈,也如我們普通人一樣,在炮火沖天、戰鬥你死我活的革命歲月,他們也有狗血的兒女情長和生活的雞零狗碎。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作為普通人,看罷這本書,會有一種超然應對現實各種困難的豪邁感在胸中油然而生。

第三,書中有多名新中國偉人和名人的獨家自傳。

寫當年的偉人傳記的書很多,但由偉人自述形成的自傳,獨此一家。書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徐海東這些大人物的自述傳記,還有一些小人物的自述故事。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旁觀偉人的歷史境遇,洞悉偉人的成長心路歷程,對於我們在新時代如何過好這一生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三、這本書能帶給我們什麼

第一,是勇氣。

從作者寫作此書的經歷來看,作者可以說是一個勇士。1936年6月,國共內戰正酣,日本全面侵華在即,西安事變尚未發生,作為一個資產階級報刊的記者,是一種怎樣的歷史擔當和毅力,促使他不顧生命安全,深入紅色區域,成為報導中國紅色區域的第一個外國人呢?靠的不是勇氣是什麼?

而從故事本身來說,促使黨和紅軍從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到建立閩贛革命根據地,到五次反圍剿,到兩萬五千裡長徵,再到建立穩固的陝甘寧邊區,一路走來,屢敗屢戰並最終站穩腳跟的,是什麼力量呢?

那是千千萬萬革命先驅的勇氣。如果把自己代入那個歷史年代,我們會有那般的革命戰鬥勇氣嗎?這是我們需要叩問自己的命題。

第二,是信念。

從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領導人,本身已經有較好的家境,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為什麼要放棄安穩的生活,輾轉艱苦的山林河谷,冒著槍林彈雨堅持革命呢?

再看那些普通紅軍戰士,為什麼甘願吃苦,甚至像強渡大渡河那樣明知一定會犧牲仍然勇往直前呢?是信念,是為了全國人民得解放,過上太平日子的信念。

如今,我們已經享受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生活,我們心中,還有那種信念嗎?

第三,是踏實過好生活的心境。

讀書的目的,最終還是要回歸自己的現實生活。

讀了這本書,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為革命殫精竭慮的偉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那些為國捐軀的勇士們,跟我們一樣是個普通大眾。

我們現在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我們現在享受著他們的恩澤,只有踏實過好現實生活,不辱先人,不禍後代,才是對他們艱苦抗爭歲月最好的告慰。

新中國的歷史是由偉人和千萬革命先驅書寫的,但與此同時,他們給我們寫好了歷史藍本,等待著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去續寫輝煌。

相關焦點

  • 東方情結:《西行漫記》中的「風景」
    東方情結:《西行漫記》中的「風景」 2020年06月29日 10: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躍力 何卓倫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西行漫記】第六期:「盜夢者」穆裡尼奧
    【西行漫記】第六期:「盜夢者」穆裡尼奧
  • 【悅讀】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從《西行漫記》談起
    這裡我們更強調的是故事的立體感,是故事的多方位、多側面、多角度。我們用一個具體案例——《西行漫記》來加以說明。作品在歐美的報刊上連載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時代》周刊評價說:「斯諾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美洲的發現一樣,是震驚世界的成就。」毛澤東主席表示,《西行漫記》是「外國人報導中國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兩部著作之一」。要知道,20世紀30年代是國民黨宣傳輿論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長期被陌生化和妖魔化,「赤匪」「土匪」一直是紅軍的代名詞。
  • 「一夢芳菲」旅遊專列西行漫記系列一
    旅遊專列西行漫記之一)綠色鋼龍穿畫屏,深秋遇雪首臨冰。 楓搖丹葉群山烈,松舞金枝眾客驚。 長白夢,小鄉情,幾番路過數曾經。 煙光水色眉間記,明日南疆伴遠程。旅遊專列西行漫記之二)水闊雲高騰巨龍,神馳電掣出瑤宮。南來北往春秋渡,雪月風花天地融。 邀盞淺,別歌濃,有緣何處不相逢? 喜看美色鋪長錦,一路吟香醉畫中。
  • 「西行漫記」自駕22天,西藏!我們來了!(二)
    亞青寺授記中,未來將有眾多弟子虹化而去。亞青寺現常住有兩萬餘僧尼,覺姆(藏語女尊者稱呼尼姑)為主,是藏區很有影響力的大寺廟。實修所住的小盒子房,從數千間增加到二萬多間,是修行者們自己建立的,政府修建了防火設施。昌曲河圍成一個小島,旅遊界也稱為覺姆島,此島乃是世界最大的覺姆區。
  • 英傳教士親歷紅軍長徵 作品比"西行漫記"出版早1年
    傳教士親歷紅軍長徵 作品《神靈之手》比《西行漫記》出版還早一年  80年前,中華民族偉大的英雄史詩——兩萬五千裡長徵開始了。1937年10月,埃德加·斯諾的名著《西行漫記》在英國出版。  很少有人知道,在《西行漫記》出版一年之前,一部名叫《神靈之手》的書同樣在英國倫敦出版,它才是第一本向西方世界介紹紅軍長徵的書。
  • 【聲音】紀曉華:自然書寫方能體現書者心聲 ——讀張其亮《風格迥異的〈晉紙帖〉》有感
    ——編者自然書寫方能體現書者心聲——讀張其亮《風格迥異的〈晉紙帖〉》有感■紀曉華近讀《書法報》所刊《風格迥異的〈晉紙帖〉》一文,作者對《晉紙帖》前4行和後7行迥異風格及書為心畫、書為心聲的論述獨具慧眼。
  • 那些倏忽急逝的衝動,終將書寫我們自己的歷史
    今天是2020年3月25日,小書的第一次分享,聊聊「為你書妝」的緣起和夢想。有一句大家一定耳熟能詳,「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還有一句在很多青旅的留言牆上也經常看到,「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些話語能夠迅速走紅的一大原因就在於切中了人們內心對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 讀書|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讀蘇東坡有感
    讀書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讀蘇東坡有感 2020-12-11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暑假,我們一起讀書吧!——新西關小學2020年暑期讀書活動方案
    真正的閱讀能夠吸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激起他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認識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來。沒有這樣的閱讀,一個人就會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無論什麼都不能取代書籍的作用。因此必須教給學生讀書,教他在讀書的同時認識自己,教他從書籍裡受到教育,並且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裡。——蘇霍姆林斯基時光荏苒,又至新暑。如何讓這個暑期成為孩子生命長河裡一段不虛的時光呢?
  • 漯河育才小學開展「世界讀書日」親子共讀活動
    「盡享讀書之樂,共建書香育才」的線上升旗儀式親子共讀讀書卡(記者:劉娜 通訊員:盧靜 董海峰)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淨化心靈,讓閱讀啟迪智慧,讓閱讀給人希望,讓閱讀凝聚力量!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漯河育才小學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世界讀書日」,請你和父母一起在溫馨安靜的家庭氛圍中共享閱讀的樂趣;請交一個好朋友——「讓閱讀成為你終身相伴的益友。」4月20日,漯河育才小學組織家長和學生在「釘釘群」開展了「悅讀書、悅快樂、悅智慧、悅幸福」的親子共讀活動。
  • 陌上花開緩緩行,讀《不做教書匠》有感
    陌上花開緩緩行今天下午放學送完學生後,我們漢江路小學全體教師再次齊聚一堂,在多媒體報告廳召開了漢江路小學第二次讀書交流分享會活動。 此次分享活動就我們全體教師共讀的一本書——《不做教書匠》而展開。在韓校長的一路引領和大力支持下,老師們很認真地閱讀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 【讀書心得】黃旭展:讀《悲慘世界》有感
    讀《悲慘世界》有感文/黃旭展       再次讀完法國文豪雨果的長篇小說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讀書者說】  作者:王蒙(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一、書海弄潮  毛澤東愛讀書,讀了很多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舉李鴻章為例,說李是「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處理國務,總是失敗,如大舟行於淺水。毛澤東明白,僅有大志未必有用,為了避免置杯而膠著於水底,避免「志大才疏」,必須早早準備大水大海,使積也厚!什麼是水什麼是海?書中自有洪波湧,書中自有大浪翻!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毛澤東做到了「踏遍青山人未老」,更做到了以有涯逐無涯地讀書到生命最後一息!
  • 書寫華美的青春樂章 ——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習近平在譜寫那七年青春樂章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獨特品質,依然值得我們細細揣摩。致遠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七年知青歲月,書籍是習近平最好的夥伴。被採訪者武暉說:「炕沿上、鋪蓋上、枕頭邊上全都是書。現在回憶起來,近平他們住的那個窯洞特別溫暖,也特別神奇,就像是知識的寶庫。」
  • 第21個世界讀書日 咔嗒,檯燈點亮,書本翻頁將讀未讀的好書,馬上開讀
    這是昨天,2016博庫·全民閱讀周刊春風圖書勢力榜頒獎現場的一幕,因閱讀者的「我讀」,緊湊的頒獎典禮,突然有了另外一種安靜與溫暖氣質。  錢江晚報《全民閱讀周刊》自2009年11月創刊,已經走過了近7年的時光,而悅讀盛典已經走到第四屆。  七年,四屆。其間,倡導全民閱讀被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這一張江南地區年輕的閱讀榜單,也在這幾年之中,茁壯起來。
  • 珠穆朗瑪峰 · 西行漫記
    ,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發源於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最後流出國境。
  • 4.23世界讀書日,和我們一起閱讀吧!
    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陪伴是閱讀,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和孩子一起在親子閱讀中共同成長。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各級婦聯組織引導廣大家庭開展了《看見幸福 「閱」出夢想》家庭親子閱讀活動開展「我家的小康路·曬曬我家書房」徵文及書房展 通過推送圖片、音頻、短視頻等方式,曬出家中的書櫃、書架、書桌、讀書角等閱讀空間,曬出家庭生動活潑、新穎別致的親子閱讀活動,展現廣大家庭勤奮奔小康的精神風貌
  • ——讀優西比烏《教會史》有感
    過去親朋好友同學聚會,總會被問到什麼是教會,解釋一番之後,他們仍是一臉茫然,我只好說:「等你信了主進入教會就知道了。」但是,在教會的時間久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有些問題會在我心中縈繞,也常成為我家餐桌上的話題:「我們信主的人就知道什麼是教會嗎?真知道教會屬於基督耶穌嗎?真知道教會是永生神的家嗎?若知道,為什麼有人在神的家中說話如此隨便?行事草率不計後果?
  • 第一百八十期:讀《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有感
    讀《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有感   誦讀者丨殷子涵   六一兒童節將至,對於上初一的我來講,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屬於我的兒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