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波書店出版的《吉田松陰全集》
名師吉田松陰以飛耳長目為目標,憑藉滿腔熱血和旺盛的好學心感化眾人。他能把監獄變成教室,並引導人們相互學習。他這種能讓人自發產生學習欲望的教育方式,就發源於監獄。
不由自主的衝動
在幕末變革期影響了眾多長州志士的吉田松陰是一個什麼都想看、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想學習的求知慾特別旺盛的實踐型學者。
他從小成長在山鹿派的兵學世家,五歲時因養父去世,繼承了吉田家。年僅九歲就在一所名為「明倫館」的藩校裡向年長的藩士傳授兵法。很快,從小接受英才教育、年輕有為的松陰就引起了藩主的注意。後來他甚至得到了為藩主上課的機會。
他不僅對書本抱有強烈的求知慾,還喜歡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雙腳去檢驗所學到的知識。問題不徹底弄清楚,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正如司馬遼太郎在《棲世之日》中所描寫的那樣,他從九州到東北旅行,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見聞。
離開九州後,松陰前往各地的山鹿派學校學習。在江戶遊學期間,他在佐久間象山老師的門下學習。聽說碼頭有黑船,就火急火燎地趕去一睹為快。因為他關注日本東北地區的海防,所以在通關許可證還沒有寄到的情況下,不惜成為浪人也要前往東北進行考察。他之所以會如此蠻幹,都源於他的求知慾。
| 吉田松陰前往黑船的海岸
當佩裡的船第二次駛到日本的時候,松陰曾乘著小船偷偷潛入黑船。就算法律明令禁止,他也想用自己的雙眼親眼看一看美國。雖然松陰懇求對方帶自己去美國,但對方還是以不能公然帶偷渡者返航為由拒絕了松陰。
明知這麼做會遭到逮捕,受到處罰,他還是按耐不住自己。他從下田定被押送至江戶的監獄,途徑泉嶽寺的時候作詩一曲:
義無反顧終不悔,矢志不渝大和魂。
《幽岡錄》
不僅赤穗義士是這樣,松陰覺得自己也有同樣的精神。
松陰就是一個這樣懷著堅定信念的「狂」人。明知有更理智的選擇,但卻不那樣做。他身上那股「欲罷不能」的熱情與能量,有一種感召的力量,能不斷影響周圍的人。
學富五車的松陰不是單純地教學,而是為知識注入生命,讓學生能學到生活必需的知識。他就是一位這樣的思想家、教育家。
把監獄變成私
在乘坐黑船偷渡的計劃落空後,松陰選擇自首。後來他被從江戶押送到萩町的一所名叫「野山獄」的監獄裡。
收押士族的監獄管理並不嚴格,這讓松陰能夠自由地看書學習。
因為有十來個人比松陰更早入獄,所以初來乍到二十多歲的松陰一開始並沒有受到尊重。後來松陰把自己看到的世界以及日本的現狀熱心地講給大家聽,並告訴大家學習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並逐漸對他敞開心扉。
在監獄講《孟子》的時候,松陰會把書中的教導聯繫到現實,並教大家把學到的知識活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他在監獄裡一共講了34回《孟子》,出獄後他繼續宣講,還把所有上課的內容整理出來,編成《講孟餘話》。
| 吉田松陰講學處,松下村塾
講解古典著作時,他不單停留在解釋古文的含義,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日本,用《孟子》中的話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去做,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個個興致勃勃。不知
不覺之中,松陰在監獄裡開起了「野山獄私塾」,為入獄的犯人傳道授業解惑。松陰所到之處,都是學習的場所。
後來不僅是被關在監獄裡的犯人,就連獄吏和守衛都加入了學習的行列。
監獄裡還有一名女囚。雖然有一種說法說這位女性是對松陰來說非常重要的人,但在女性無法進入私塾接受教育的當時,這一讓男女接受同等教育的開明之舉意義深遠。
松陰不僅是老師還是學生。他認為擅長俳句的人、擅長書法的人都可以成為老師。這個時候,他就會變成學生中的一個,虛心學習。每個人都會發揮自己的長項,輪流當老師,相互學習。
「松下村塾」後來承襲了這一傳統。
松下村塾式教育的出發點就在野山獄時代。
受到周圍氣氛的感染
松陰出獄後,被禁止外出。
很多人前去拜訪正在幽居的松陰,希望能接受他的教導。因為家裡就是傳授兵法的私塾,所以自從松陰回到家中,私塾的學生就越來越多。後來由於太過擁擠,松陰還
對私塾進行了擴建。松下村塾也是在松陰的管理下,才開始揚名天下的。
那時只有武士才能在藩校學習,所以大家聽說就是那個大名鼎鼎、曾在藩校講學過的松陰老師,都慕名而來,想在松陰的門下學習。在松下村塾,無論地位高低、年紀長幼,都可以學到實踐性的知識。
從久坂玄瑞、高杉晉作到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品川彌二郎、前原一誠,很多幕末改革時期的名人都是他的學生。
後來松陰再次入獄,於29歲在安政大獄中早逝。雖然松陰只在松下村塾教了兩年書,但卻有著極為深遠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與野山獄時期一樣,只要有能力就能擔任老師,每個人都能平等地討論問題,但因為學生們的年齡和實力都不同,所以無法上同樣的課程,接受同樣的教育。那裡不僅有隻在私塾學習過寫字與算盤的學生,還有學識較高的學生。
為此,松陰按照每個學生的特點為他們量身指定教科書,並讓學生先試用一段時間,再判斷教科書是否合適。可以說當時松陰採用的是一對一的個人指導。
| 吉田松陰書法作品
不過松陰並沒有嚴格地管理學生,而是給他們足夠的自由。白天有工作的人可以在工作結束以後再來學習。私塾的學生也可以介紹自己的朋友來上課。
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松下村塾裡的每個人都是自由的,他們在強烈學習欲望的驅使下,即便無人強迫,也會主動學習。而這種學習欲望也不是強迫自己得來的,更像是一登上由吉田松陰掌舵的船,就會被周圍濃厚的學習氛圍所感染。松下村塾就是這樣一所私塾。
沒有幹勁的人缺少什麼?
據說高杉晉作在遇到松陰之前,也找不到學習的意義。
| 在倒幕運動中創建奇兵隊的高杉晉作
他雖然去念了藩校,但是因為沒有幹勁遲遲無法升級。其實就是考試不及格。後來他經人介紹來到松下村塾,才在這裡發現了學習的樂趣。他的父親認為松陰是被剝奪了士籍的罪人,禁止他去松下村塾,可是他仍然會在晚上瞞著父親偷偷去上課。
松陰是通過表揚晉作的幼時密友久坂玄瑞,來激勵晉作發憤圖強的。雖然松陰主張不強迫學生、不管理學生,但他認為應該適當嚴厲地教導那些無法產生學習欲望的學
生,幫助他們建立競爭意識。
那些沒有幹勁、無法點燃學習熱情的人非常需要一個幫助他們擺脫這種狀態的人。那些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學習」、認為「學習很麻煩,一點意思都沒有」的學生所需要的正是一位熱情洋溢的老師。
那麼,這些沒有幹勁的人到底缺少的是什麼呢?
他們缺少的絕不是「快學習!快學習!」的催促聲,而是遇到一個能把學習當成節日,並讓他們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的人。
而且這個人必須抱著某種使命感,並為了完成使命不斷努力奮鬥,這樣他才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他人,讓人覺得「我也想試一試。」
高杉晉作就是這樣被感化,變得可以積極主動地學習。
「相互學習法」能促進學習熱情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實業家會因為想與同行交流,而選擇參加學習會。我認為積極地與講師交流固然很好,但是學習會的精髓在於參與者的「相互學習」。今天由十分了
解這方面內容的人擔任講師,下次是其他人,講師每次都會變,由大家輪流擔任。
這麼做的好處就在於一個人在講課或者想教授給他人知識的時候,注意力會高度集中。
我曾旁聽過一節採用了「相互學習法」的小學課堂。
知道答案的小學生會說:「我知道!」不懂的則會圍在他的身邊問道:「可以教教我們嗎?」
求教的孩子們也很嚴格,他們會提出「你這麼講我聽不懂」「再講得詳細一點嘛」之類的要求。學習者不再被動,他們和老師是平等的。
如此一來,無論是講課的一方,還是聽課的一方,學習意識都有顯著的提高。
就算是在小學,課堂氛圍也會因為相互學習的意識發生明顯的變化。
向他人傳授知識的同時,自身的學習熱情也會無形中高漲。
有些在學習中容易遇到的困難,也會因為同伴的加入迎刃而解。
我喜歡通過對話加強記憶,所以我常利用這一點,把朋友拉來跟我一起進行「對話式學習」,這也是相互學習法中的一種。
這種方法很適合想鍛鍊英語口語或正在準備資格證考試的人。
松陰曾說過:
立志是一切的出發點。其次是擇友而交,貫徹自己的想法。最後就是閱讀書籍,思考、學習古今聖賢的教導。
《野山獄文稿》
這是永恆不變的基本原則。
以「飛耳長目」為目標
日語有個詞叫「飛耳長目」。
它的意思是洽聞博見,即有卓越的觀察力和情報收集能力。松陰想成為這樣的人,而且他希望他的學生也都能做到這一點。
松陰不斷接觸外界的各種事物,把自己的見聞記錄下來編成《飛耳長目錄》,並把這本書做成私塾的課本。就算後來松陰沒辦法到處走動,也會把學生寫信告訴他的見聞全部記錄下來。
「飛耳長目」的本領在今後也會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最近,日本的年輕人有宅在家裡、不願意走出國門了解世界的傾向,出國留學的熱潮逐漸冷卻下來。就連就職的公司有留學制度,還是會有很多大學生以「不想去」為由離開公司。
這麼做實在是太可惜了。無論在家裡通過何種手段獲得了多麼豐富的信息,也不足以幫你確定自己的方向。只有當你用自己的身體真正感受過外面的世界,你才能獨立思考、作出判斷。
比如,就算你通過網絡充分了解了一個叫南非的國家,這些知識也不是真正屬於你的。如果你去現場看過世界盃,就會發現自己感受到的東西和電視上報導的很不一樣。沒有親身感受過,就無法自己思考、評價事物。之所以說不出自己的意見,是因為並沒有親身感受過。
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普渡大學特別教授根岸英一也發現日本留學生相對較少這一現象,於是積極地鼓勵年輕人多到海外看一看。如果這個呼籲被曾經想要偷渡的松陰聽到,那他肯定第一個響應。
真正的情報收集是無法在家裡完成的,它需要人們去實地考察,並用心去感受與銘記。
抱著敬仰、尋求感化
感化不是一個單方面的行為,接受方的意識同樣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如果接受方一直抱著冷漠的態度,是無法接受到對方的感化能量的。
如果有幸遇到了能夠影響你的人,你可以在不違反社會規則,即不給對方添麻煩的前提下,懷著敬仰之情尋求對方的指導。
政治社會學專業的慄原彬老師就曾經很大程度感化過我。慄原老師雖然是立教大學的教授,但是曾在我讀研期間來東京大學講過課。慄原老師會讓我們每周熟讀一本他指定的書,然後針對其中的內容做演講。雖然這種形式很讓人吃不消,但卻很適合我。
後來我有幸在市民大學協助慄原老師講課。每次在回家的電車上我們都會交談,這令我感到受益匪淺。每當我提出一個問題,老師就會向我推薦一本書。然後我會馬上開始閱讀這本書,並在向老師匯報完心得後繼續尋找下一個問題。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幹勁十足,一本接一本地看書。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我說:「老師,因為我有太多想看的書,所以不知從何看起。」老師就鼓勵我說:「是啊,需要我們閱讀的書實在是太多了,真是活多久都覺得不夠呢。怎麼可能會因無聊而無事可做呢。只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對知識的好奇心,那麼一輩子都不會覺得無聊。」
是慄原老師教會我:只要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一切都會變得更加有趣。
社會上,工作交際裡,一定有能影響你的人。
你可以像這樣直率地對你的部長說出自己的敬仰之情:「我非常敬重您。我覺得只要和您一起工作,就會充滿動力。」爭取和這位部長一起參加企劃會議的機會,讓自己接受影響,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
適合的人群
·做事沒有激情的人
·一個人提不起幹勁的人
·好奇心旺盛,想要到處走走、到處看看的人
·一懂得新知識就想馬上告訴他人的人
營地教育 | 短期活動 | 課程策劃 | 遊戲化設計鑰匙玩校,開門的鑰匙,好玩的學校,是我們的營地教育品牌。以「遊戲即教育」為核心理念,打開孩子的創造之門,在遊戲中傳遞學習的樂趣。從2015年至今,鑰匙玩校面向12-18歲的青少年推出超過20種的原創冬夏令營活動:「反恐精英」創造力訓練營、「埃爾特」神經聯動營、重走人類創造之路、「電光火石」電影製作營、雞蛋通識營、學院制夏令營、世界重啟營、橋梁工程營、遊戲設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