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鼓勵和扶持民間智庫?

2020-10-18 鄭州創意市集

網查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有5465個智庫,其中1872個在北美,1208個在西歐,在亞洲有653個,在拉丁美洲有538個,在非洲有424個,在中東及非洲北部有218個,大洋洲有38個。其中,美國擁有智庫1777個,僅在華盛頓一個城市就有350個智庫。

那麼,中國的智庫建設情況如何呢?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已形成五大系統,共有研究機構2500多個,專職研究人員3.5萬人,工作人員27萬。其中以政策研究為核心、以直接或間接服務政府為目的的「智庫型」研究機構大約有2000個,但被美國《2008年全球智庫報告》認可的中國大陸智庫僅74家。

社會智庫即民間智庫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一些所謂被認可並且相當有話語權的智庫有不少被其經費資助者左右其觀點,有的是俯首於企業利益,有的聽命於利益集團,還有的是為國外基金會吶喊助威。

有報導說,在一個時期裡,接受和尋找外部資金甚至海外機構和跨國公司贊助,已經成為相當數量的中國民間智庫謀生存的主要手段。

在這種背景下,大量海外基金會和在華跨國公司也利用中國智庫經費短缺的薄弱環節,紛紛進入中國智庫運行體系,這就是所謂的「外資入侵中國智庫」現象。

或許說中國內地的智庫建設嚴重滯後不甚準確,但不少屬於體制內循環的研究諮詢機構,缺少承擔責任的主體,其研究預測報告偏重於理論,缺少可操作性已是不爭。

恩波智業——已經消失的中國最早民間智庫之一

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眾多專家學者對金融危機下的國際和國內經濟現狀和趨向一連串的誤判帶來了怎樣的後果現在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結論,誰能否認政府部門的一些決策沒有受其影響?更有一些國有企業的套期保值和盲目購買外國金融衍生產品造成慘重損失,其決策者背後能說沒有某些所謂「智囊」的影子嗎?

看到為數不算少的頭頂無數光環的賢哲大家那樣不負責任地肆意褻瀆人們的智商,聽到那許多狐假虎威的海歸漫無邊際的忽悠,再看看那麼多白花花的國庫銀子和企業的血汗錢瞬時無影無蹤,令人怎樣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引起關注:蝸居在一些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被稱之為專家學者的人,每每把作為研究成果的論文和研究報告僅僅是為了發表或職稱評定,卻很少考慮其針對性和市場效用,更缺乏憂國憂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麼在一些重大決策的籌劃研議上失語,要麼在嚴重國內國際態勢判斷方面胡言,如此也罷,竟還有人在那裡抱怨職稱評定不公,改善待遇不力,索要無度,牢騷滿腹,實在令人不知說什麼好。

兼聽民意,廣納民計,亦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之正途。筆者以為,應當鼓勵設立適當數量的民間智庫。資料顯示,國外有規模大、人員多、預算超千萬美元的智庫,也有規模不大但精英薈萃的智庫,甚至有引起外界密切關注的「一人智庫」。

民間智庫在發展中

兼聽納諫,止於至善。要知道中國民間古往今來藏龍臥虎,聽一聽來自閒雲野鶴的聲音對科學正確決策應該有益無害。

因此除了設立一些「超級智庫」,也不妨扶持和資助一些集聚德才兼備人才、規模小能量大的民間智庫。有權威人士提出,決策的真正科學化有賴於市場化的諮詢產業,現有的一些研究機構的一部分是否可以嘗試擺脫「吃皇糧」和附屬於職能部門的現狀,實行轉型,走市場化模式,而一些民間性質的諮詢研究機構佔據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優勢,也只能在如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發展,如果在扶持和激勵民間智庫建設方面給予應有重視和相關政策及資金扶持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鼓勵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成長和發展
    非公募基金會一直以來是民政部支持和鼓勵發展的重點,根據基金會中心網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非公募基金會已有1397家,超過了公募基金會的1236家。從非公募基金會的高速發展來看,其註冊審批應不是關鍵難題,因此是否下放其審批權也就不應該是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關鍵。
  • 中國智庫如何參與決策?官方智庫被指缺乏獨立性
    以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廣為流傳的「383」報告為例,它作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個重大課題,大概是兩年前啟動的,當時很多部門和研究人員都參與其中,最終形成了幾十萬字的成果。  渠道民間智庫渠道不夠暢通  對官方智庫和民間智庫而言,有一點明顯的區別,是為決策建言的渠道不同。
  • 全國人大代表高明芹:加強慈善體制機制建設,鼓勵民間力量參與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提交了關於加強慈善體制機制建設的建議。在高明芹看來,中國的慈善體制機制有待升級。高明芹在建議中提出,調整慈善事業結構,鼓勵民間力量辦慈善,並在資質申請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 全國人大代表鄭曉幸:關於扶持培育民間戲曲劇團 加強地方戲曲保護...
    民間戲曲劇團紮根民間、服務基層,是維繫民間戲曲生態的重要力量,是傳承和弘揚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扶持培育民間戲曲劇團,讓老百姓留住鄉音、記住鄉愁、回味鄉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產品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十分必要的。
  • 中國軍力屢遭西方製造話題 民間智庫主動發聲反詰
    此次中國國內民間智庫發聲,變「被動應答」為「主動反問」,傳遞出的是一種來自民間中國的態度:增信釋疑、積累共識、減少誤判。正如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所說,「互尊互信是前提,準確、客觀、公正的聲音,才能增進國家之間、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 陳佐東代表:鼓勵民間資本創辦託兒所
    陳佐東代表:鼓勵民間資本創辦託兒所 2018-03-07 16:45:00來源:央廣網
  • 智庫公司化,思想社會化
    三是政府應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企業類智庫參與國際交流。歷史發展到現在,原有的基本模式和思維等,都受到一系列高新科技的衝擊;人類生存的資源和空間引發的矛盾愈發激烈;東西方價值觀的挑戰也在進一步擴大;國際上強國之間、強國與弱國之間為了國家民族利益的摩擦也與日俱增。所有這些,光靠政府之間的對話和溝通已經顯得捉襟見肘。需要智庫力量,尤其是能代表民間智庫的社會企業類智庫,積極主動第參與國際思想交流。
  • 譚浩俊:鼓勵民間投資不能演繹「狼來了」的故事
    眾所周知,2011年3月,為了鼓勵民營企業海外併購,國家發改委調整了對外投資核准權限,對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3000萬美元提升到3億美元,非資源類起點從1000萬美元提升到1億美元,沒有超過限額的審批交由外管分局審核。同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鼓勵民間投資的「新36條」,對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壟斷行業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 智庫觀察|對智庫前瞻性研究及現代智庫建設的思考
    關於現代智庫建設中國智庫建設熱潮持續了10年有餘,但是仍處於培育成長階段,而且這個過程不會太短,其中有很多現象和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理清智庫的一些基本認知對智庫的核心能力建設——前瞻性研究,應該很有裨益。
  • 溫家寶:實事求是處理吳英案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中新網3月14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日被問及浙江吳英案時表示,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處理吳英案;要引導,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使其規範化、公開化,既鼓勵發展,又加強監管。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14日上午閉幕,閉幕會後,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 市人大代表程小林:鼓勵技術創新 扶持本土企業發展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江瑜攝在這次市人代會上,來自浦口區的市人大代表程小林提出了扶持本土企業發展的建議。「本土企業,根在當地,脈在南京,本土企業在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程小林說,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本土企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亟待引起政府高度重視,要發揮政府政策的導向作用,大力扶持本土企業發展。
  • 智庫發展大有空間潛力(名家筆談)
    中國智庫應發揮好橋梁作用,讓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為什麼這樣思考和行為 當今時代,智庫驅動著國際思想跳動的脈搏。它是國家戰略、政策的儲備庫,又是社會思潮的引領者;是培養教育人才的基地,還是國際交流對話的平臺。可以說,智庫構成了各國判斷形勢和決策的重要智力支撐。
  • 江南都市報:江西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創新創業 計劃打造百所高校「創業咖啡」
    政府「發紅包」等你來創業(圖)「孵化島」企業5萬元至20萬元 上市贛企200萬元…… 江西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創新創業
  • 智庫動態周報(2015年第16期)
    智庫動態周報(4月27日——5月3日)中國第一家針對智庫的媒體平臺中國網「智庫中國」(think.china.com.cn)推出智庫動態周報,每周梳理智庫動態、專家觀點以及智庫研究相關文章,周報發布在「智庫中國」並用郵件形式發送,旨在幫助智庫相關人士更清晰的了解中國智庫的發展狀況
  • 四川省積極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服務社會發展
    四川省積極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服務社會發展 2015-09-24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省積極推進高校智庫建設,充分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服務社會發展。
  • 國外民間發明人獲成熟機制扶持 八成專利能轉化
    國外民間發明人  為啥不窮?  成熟扶持機制 避免智力浪費  「民間專利轉化難,每年還需繳納專利費,一些民間發明人會因經濟困難,放棄自己的專利。  「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早期,也出現過民間發明人陷入貧困的階段,現在隨著轉化機制的健全,擁有專利的人,大多都可以獲得合理回報。」王曉進介紹。(責任編輯:侯俊傑)
  • 陳明鍵:發揮智庫作用 講好中國故事
    陳明鍵說,正是訪學的這段經歷,讓他萌發了創辦智庫的念頭,而這個念頭的萌發恰逢其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在這樣的政策鼓勵下,當智囊、辦智庫蔚然成風。
  •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聚焦智庫創新合作應對未來不確定性
    論壇旨在持續捕捉全球局勢變化的最新動態、解決全球智庫發展的迫切問題、尋找智庫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為中國和國際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提出智庫方案。此次論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自多國的智庫負責人和資深專家在論壇上研討,二百餘位智庫界人士通過線上線下參與了本次論壇,來自全球的260萬觀眾觀看了論壇直播。
  • 智庫建設需正確把握獨立性
    在明確中國智庫人民性和黨性的根本屬性,始終不渝地堅持和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黨管智庫的根本原則的同時,必須看到,思考的獨立性不足確實是當下中國智庫的突出問題。增強中國智庫獨立性的實踐指向對於中國智庫在獨立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應在堅持智庫的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的基礎上,逐步加以解決。
  • 加快推進應用型高校智庫建設
    因而,應用型高校的智庫建設更應強調應用型定位,注重應用導向和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智庫建設與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是內在契合的,它們都特別強調面向現實的經濟社會生活,注重應用性、實踐性和服務性。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應用型高校是否要建設智庫,而在於應用型高校如何根據自身條件、特點和優勢辦好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