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勞動力缺乏嚴重 多個行業靠外籍勞工幫忙

2020-12-25 環球網

東京日本橋室町新開發的商場特別僱用加拿大、西班牙籍員工服務外籍觀光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9月1日報導,東京鐵塔、慶應大學附近愈來愈多店家僱用外籍店員。其中一家拉麵店內場廚師四人,其中三名是中國人、一名是越南人,受訓過的他們,時而用一種特殊腔調的日文喊:「歡迎光臨」。據報導,目前日本的食品外賣、建築、老人照護等業界都嚴重缺乏工人,外籍勞工被視為是大幫手。

據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提振經濟,射出「三支箭」,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之後,景氣有復甦景象;但隨著嚴重的高齡、少子化,目前許多業界面臨缺工的問題。所以業者只好考慮用高齡人士或外籍勞工。

「中央社」記者有一次到超商「羅森」(LAWSON)對著一看就知是外籍人士的店員說:「我要買吉卜力門票」,店員一臉茫然,他請來另一位學長店員(外籍)也不知。另一位外籍店員衝出店,找回一位剛下班的日籍店員。買到票後,去櫃檯結帳,我問店員是哪裡人,他答:「尼泊爾」。三位都是尼泊爾人,其中一位店員問:「吉卜力是什麼?」我答:「製作動漫的」,店員說:「喔,是火影忍者(Naruto)」(錯!)

超商、超市、餐廳、居酒屋等,經常可看到外勞操著不熟練的日語在努力打工。現代日本年輕人,不願從事3K(危險 、辛苦、骯髒 )。有些老闆認為薪資低的外勞任勞任怨,僱用起來很划算;但顧客遇到外勞無法完善服務的話,似乎也只能自認倒黴。

日本最大牛丼專門店「食其家」(SUKIYA)嚴重缺工,時薪調高到每小時1000日元(約人民幣58元),仍招募不到員工,導致一度有約200家店鋪暫時關門大吉。4月以後,時薪調高到1500日元後,截至7月16日,暫時關閉的店鋪減至71家。有些店清晨和深夜缺工、有些店深夜只靠一人撐。經營食其家的ZENSHO控股公司對被指為「黑色企業」(血汗工廠),感到很嘔。

此外,建築業也嚴重缺工人和監工,尤其是有關2020年東京奧運的工程,今年後半年到2015年都要決定相關工作。加上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的重建工程、老舊化的基礎設備等要補強,今後五至六年是建築業強強滾的時期。

為解決人力不足,安倍政府還實施新措施,讓外籍的技能研修人員可延長留日期間,但熟練的技術人員不足問題仍難解。我今年3月到311大地震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等地採訪時,聽到地方自治體職員說缺工很嚴重,我問:「為何不引進外勞?」那職員答:「那我們日本人不就沒工作了?」

安倍政府腦筋動到女性,希望祭出一些措施,鼓勵百萬女性就業。這包括設定鬆綁法規以活絡經濟的「國家戰略特區」,在外籍家事服務的領域,考慮開放引進外籍勞工(幫傭),以讓更多婦女投入職場。

對於外勞的聘用,需具18歲以上、單身入境日本、僅限全職僱用等條件。關西地區(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的特區,快則今年秋天引進,這是希望藉由外傭,減輕日本女性的負擔,促進女性就業。

至今,日本的《出入境管理法》規定,以幫傭為目的的外籍人士要入境日本的話,只有外交官或外資企業東京分社社長的家庭才可引進,目前約1,300人。

安倍內閣6月通過的《「日本再興戰略」改訂2014》明載要善用外籍勞工。具體而言,善用1993年所擬定的「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透過外籍勞工來日實習,目的之一是得以將技術轉移到開發中國家。安倍政府計劃將纖維、機械業、農業等當前的68個職種擴大,加入照護、熟食製作、汽車修理業等,將依職種不同,實習期間由原本「最長三年」延長到「最長五年」。

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在日本的外籍勞工約717504人(截至2013年10月)比去年同期增35054人,增加5.1%,創新高,這凸顯日本多種業界展開搶工大作戰。

外籍勞工從居留資格來看,以日裔外籍人士等在日本定居或永住者佔四成,居最多。其次是技能實習19%、專門性質、技術性的領域佔18.5%。日本政府至今都說不自外國引進「單純勞力」(體能或手工勞動),認為要以改善高齡者和女性等的工作環境為優先考量。但利用技能實習制度進到日本的勞力,其實是屬於「單純勞力」,企業樂於廉價僱用,但有時也傳出這些外勞被嚴重剝削,或被罵說害得日本人的薪資被拉低。

從不同的居留資格來看外籍勞工的比例,截至去年10月為止,定居及永住等的外籍勞工佔44.4%、利用技能實習制度的工作者佔19%、專門性或技術性領域的外籍勞工佔18.5%、留學生等的打工者佔17%。

由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所主導、專家學者所組成的「日本創成會議」5月公布,因人口銳減將來可能消失的896個地方自治體的名單。

廣島縣安芸高田市長濱田一義指出,安芸高田市也被列入可能消失的名單。這個市目前人口約3萬人,估計20年後,人口將減少近三成。65歲以上的高齡者目前佔人口的36%(遠高於日本全國平均25%)。

這個市有汽車製造業、中小企業,但漸漸面臨沒人買賣、店鋪關門、務農後繼無人的窘境。因此,濱田盼能吸納外籍人士或外勞,以促進繁榮。

首都大學東京的教授丹野清人在報上發表意見指出,在日本,景氣好的話,企業要求引進外勞的聲浪就大,但並沒打造讓這些勞工能安心工作的環境。至於像2008年金融海嘯時,很多日裔外籍人士則紛紛被解僱,日本政府還出機票費讓這些人暫時返國。總體而言,日本人的生活現在已變成缺外國人力難以過得好的情況,應該替這些外國人打造生活的好環境,包括學日語、職訓、注重孩童的教育等。(實習編輯:何家星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勞動力「告急」:日本移民政策鬆動 五大行業技工「吃香」
    五大行業將重點引進外來勞工據英國金融時報,日本將允許多達50萬名外籍工人進入,以緩解勞動力短缺情況。預計在周五的內閣會議中,日本將決定對五個短缺領域的工人給與「指定技能」的居住權利,包括農業、社會關懷、建築、酒店和造船業。
  • 英媒:日本勞動力嚴重短缺 或將放寬移民政策
    【環球網留學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4月27日報導,日本當局正嘗試在不觸碰「移民政策」這個在日本國內較為敏感的詞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的外籍勞工以解救日本於勞力短缺和人口老齡化。據報導,日本的保守派人士向來重視文化的同質性,而對於政客們來說觸碰移民話題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擔心丟失工作工人的選票。
  • 外籍勞工痛訴日本:老闆對待她更像奴隸
    用外國人當廉價勞動力的項目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成為多年來困擾日本社會的難題,有鑑於此,日本多年前就推出技術實習生培訓項目( Technical Intern Training Program,TITP),該項目旨在緩解日本長期存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 日本放寬外籍勞動者進入日本條件 以解決「用工荒」
    根據新籤證制度,外籍勞動者如果具備特定的日語能力和職業技能,可向日本移民管理部門申請兩類籤證。  其一是「特定技能1號」,申請人在建築、農業、醫護等14個行業工作,籤證有效期最長5年,不得攜帶配偶和子女赴日。  其二是「特定技能2號」,申請人在建築或造船行業具備熟練技能,籤證續籤次數不受限,可以攜配偶和子女赴日。
  • 日本施行新籤證政策 吸引外籍勞動者
    其二是「特定技能2號」,申請人在建築或造船行業具備熟練技能,籤證續籤次數不受限,可以攜配偶和子女赴日。日本政府估算,今後5年可能有多達34.52萬名外籍勞動者申請「特定技能1號」籤證,其中6萬人供職於醫護行業。
  • 日本打算開放勞工移民 哪些行業最缺人?
    從11月2日《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入管法」)提出以來,勞工移民四個字一直在日本的輿論中心,每一次進展都牽動人們的視線。最新一次變化發生在11月14日,圍繞「入管法」修訂案,日本法務省向國會提交了14個行業的接收規模,在制度啟用第一年度最多接納47550人,前五年累計最多接納345150人。其中,預計5年內護理行業接收的外國勞動者最多,為6萬人。其次是餐飲業,5.3萬人。
  • 東京電力計劃為外國勞工發工作籤,清理福島核洩漏電站
    日本於本月正式施行擴大接收外籍勞工的新制度,在建築、農業、護理等14個急需勞動力的行業,計劃未來五年內開放34.5萬個工作崗位。其前身「研修生」制度因壓榨員工、暴力及性騷擾等問題而廣為詬病。東電公司表示,並不清楚核電站清理缺乏勞動力的情況,將由負責的承包商決定是否招募外籍勞工。目前每天平均有4千名工人在現場工作。
  • 日本勞動力短缺催生赴日工作潮,在日工作國人已經超過38萬人
    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即使國家想盡了辦法,還是沒有辦法解決人口問題,據有關數據顯示,日本人口已經連續8年負增長,全國有30%以上的人口為老年人口。有人根據日本的人口惡化程度作了推測,到2050年日本老人人口佔比將達到50%以上。   萬般無奈之下,日本只有大幅開放外來勞工限制政策。
  • 日本施行新籤證政策 放寬外籍勞動者赴日條件
    根據新籤證制度,外籍勞動者如果具備特定的日語能力和職業技能,可向日本移民管理部門申請兩類籤證。 其一是「特定技能1號」,申請人在建築、農業、醫護等14個行業工作,籤證有效期最長5年,不得攜帶配偶和子女赴日。 其二是「特定技能2號」,申請人在建築或造船行業具備熟練技能,籤證續籤次數不受限,可以攜配偶和子女赴日。
  • 澳大利亞收緊外籍勞工籤證
    看來以後要靠工作籤證移民澳洲沒那麼容易了。457技術移民籤證計劃主要針對在餐飲行業,IT行業和醫療產業等領域工作的外籍勞工。這些人大多來自印度,英國和中國。But PM Malcolm Turnbull said it would be abolished to prioritise the recruitment of Australian nationals.
  • 國際勞工組織:印度成全球勞動力最豐富國家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範楷)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星期三發表報告說,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勞動力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預計未來10年內印度將新增勞動力1.1
  • 澳洲農場勞動力短缺 澳政府或特赦非法勞工
    ,能夠站出來填補澳洲的勞動力缺口。 他說:「(討論)一直在進行中,事實上,移民部長、內政部長、我本人,甚至勞動力部長都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確保我們獲得了正確的信息。」 2017年,維州農民聯合會(Victorian Farmers Federation)首次呼籲特赦園藝業的非法工人,並承認該行業存在非法勞工問題。
  • 日本下調工作籤證標準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搶人」
    除此之外,日本將新設兩種針對外籍勞動者的籤證類型,吸引更多外籍勞動者,以應對建築業、農業、護理等行業勞動力緊缺。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將分2個階段設置新的「特定技能」在留資格,對具備「需要相當程度知識或經驗的技能」的外國人給予「1號」資格,條件是完成最長5年的技能實習或通過技能和日語能力的考試,在留時間為總計5年,不允許帶家屬。「1號籤證」主要為了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護理、餐飲、農業和建築等14個行業接收外國勞動者。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澳大利亞收緊外籍勞工籤證
    澳大利亞收緊外籍勞工籤證   Australia to introduce stricter rules on working visas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周二表示,澳大利亞將取消廣受外國人歡迎的457工作籤證項目,並代之以一個新的臨時籤證項目,要求申請者具備更好的英語水平和工作技能
  • 大批泰國勞工在韓國離奇死亡,數字如此扎眼聯合國將如何做
    圖為外籍勞工如今的韓國已經繼日本、新加坡之後,成為亞洲地區第三個發達國家,正是由於韓國經濟高度發達,所以有大量外籍勞工滿懷希望,對韓國充滿嚮往,他們前往韓國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其中大部分來自於泰國,當然也包括尼泊爾、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亞等相對落後國家的勞工團隊
  • 日本擬放寬移民政策 注重技能人才競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目前,日本正尋求引入更多的外籍技術勞工,以解決該國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據報導,過去5年,強勁的經濟復甦勢頭和人口日益老齡化提振了日本人力資源需求,日本的外籍勞工數量大幅增加。目前,日本的失業率降至2.8%,而空缺崗位與求職人數之比為1.59:1,為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 日本政府敦促東電公司:招募外國勞工清理福島核電站需謹慎
    據日本媒體《今日日本》報導,日本政府敦促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仔細研究讓外國人在該核電站工作的計劃,理由是此舉將在管理長期健康風險方面存在困難。東京電力公司控股公司(TEPCO)上個月表示,計劃招募外國工人在福島核電站工作。
  • 日本老齡化遭遇新難題,外勞能解決嗎?
    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禁止引進從事「單純性勞動」(體力勞動為主)的外國人入境。取而代之採用「學生籤證」以及「勞動技能實習生」籤證作為「遮掩」,允許外籍人士進入日本從事相關工作。這些做法經常被批評為「後門措施」,幫助日本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日本目前現行的「技能實習生」制度,也只允許申請者最長在日本工作五年時間,之後就必須離開日本。
  • 日本準備引入50萬外國勞工 但並不想稱他們為移民
    面對由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向來不愛談移民的東京,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為了應對不斷縮水的勞動力市場,東京不得不打破移民的禁忌,引入50萬低技能的外國勞工。6月15日,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委員會決定推出針對非專業外國勞工的新籤證類別。
  • 財經觀察:日本深陷勞動力短缺困局
    日本眾議院已於11月底通過《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入管法)修正案,並提交參議院審議。日本此番大動幹戈修改法律,凸顯該國勞動力嚴重不足現狀。除引進外國勞動者之外,日本政府還有望通過延長老年人工作年限等方式來填補勞動力缺口。但分析人士指出,不從根本上解決出生率下降問題,日本勞動力短缺問題恐難真正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