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寶寶就是「傻子」?準媽媽科學預防可降低發生概率

2020-12-19 濟南時報
當前位置:首頁 >> 星期一門診 2014.06.09 星期一

腦癱寶寶就是「傻子」?準媽媽科學預防可降低發生概率

作者:馬強)
  至6月6日,時報記者發稿時,濟南「棄嬰島」已陸續接收了41個孩子,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腦部發育有問題,多為腦癱患者。為什麼這些父母要將腦癱寶寶放到這裡?記者了解到,腦癱患兒的痊癒機率較小,而且醫療費用昂貴,還要有人 24小時陪伴照料,對於一個正常的家庭來說,一旦生下腦癱患兒,就相當於形成了一到難以撫平的家庭創傷。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被小兒腦癱疾病纏身?是不是寶寶以後就成了傻子、癱子了?這是不治之症嗎?濟南聖瑪利亞婦產醫院兒科專家郝素媛主任告訴記者,在生活中由於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出生前不了解小兒腦癱的病因,沒能及時的發現小兒腦癱疾病。以至於錯過了預防小兒腦癱疾病的最佳時期,導致小兒腦癱疾病不斷的發生。
病變在腦小兒腦癱致病原因複雜
  腦癱,通俗地講,是指從懷孕到新生兒期腦部受到各種損害導致肌肉的神經控制失調,他的肌肉本身沒有病變,病變在腦,所以稱為腦癱。腦癱寶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視覺、聽覺、感知覺、癲癇、心理行為異常等。
  兒科專家郝素媛主任介紹說,寶寶腦癱的主要原因就是早產。據統計,早產兒發生腦癱的機率是足月兒的40-70倍,而且孕周越短,出生體重越小發生率越高。小兒腦癱病因複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寶寶患有神經性遺傳代謝病、宮內感染、宮內生長發育受限、母親接受X線照射、藥物中毒、妊娠毒血症、胎盤和臍帶異常、產前出血、血型不和、胎兒生長遲緩、多胎妊娠等。第二,生後併發症。新生兒窒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產傷、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溶血性黃疸引起的膽紅素腦病、新生兒休克、顱內感染等等。這些都是發生腦癱的高危因素。
有這些跡象寶寶可能是腦癱患兒
腦癱寶寶治療起步時間越早,康復的效果越好,因此,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錯過時機,抓緊治療。郝素媛主任提醒家長,通過以下方式,您可以及早發現腦癱寶寶的跡象:第一,運動發育落後於正常的同齡兒,比如不會抬頭,不會翻身,不會獨坐,不會爬行等;第二,寶寶姿勢異常。如經常頭後仰、把尿或更換尿布時分腿困難、腿交叉等。第三,神經反射異常。如驚嚇反射4—6個月不消失及其他各種發射異常;第四,肌張力低或高。有的孩子會表現為進食很緩慢、吞咽困難、情緒不良等。
  如果發現寶寶有上面幾種可能,並在圍產期有過缺血缺氧、早產等情況,則應該儘早帶去醫院檢查,早診斷,早治療,爭取在寶寶出生後6個月以內採取康復治療措施,從而降低致殘率。
預防小兒腦癱孕婦需做好日常保健
  小兒腦癱給不少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郝素媛主任表示,對於小兒腦癱,孕前、孕時和孕後都應該注意預防。
  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孕婦在整個孕期要避免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對預防腦癱是很重要的。平時,孕婦不宜經常去公共場所活動,以免感染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注意孕期營養管理 在醫生營養指導下,做好營養監測,合理均衡的營養支持。有利於胎兒正常發育。研究表明,孕婦營養不良常常導致低體重兒的出生或胎兒的腦發育不良,從而引起腦癱。為了防止胎兒的腦發育不良,孕婦必須特別注意營養,不要偏食、挑食,葷素要合理搭配,粗細糧輪食,要多食富含蛋白質、脂肪、葡萄糖、核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品。
  聖瑪利亞醫院啟動了2010年4月聯合國首腦會議推動的以改善母嬰營養為目的的「1000天行動」計劃,因為營養是生命的基石,對人類一生的健康都具有持久的影響。因此,生命最初1000天(從懷孕到生後2歲)可以改變生命、改變未來。
  注意定期產前檢查 專家指出,孕婦定期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產前檢查,對患有嚴重疾病的或接觸了致畸物質,妊娠後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孕婦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的,應在醫生指導下,避免懷孕。另外,孕婦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X線照射。研究顯示,胎兒的中樞神經中分化活躍的細胞,對X線的損傷十分敏感,可使胎兒發生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性增加,在妊娠的頭3個月內應特別注意。 (本刊記者馬強)
記者手記
小兒腦性癱瘓≠傻子、癱子,以積極心態戰勝病魔
  由於有些家長受到文化水平和醫學知識的限制,並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腦癱患兒是怪胎,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一旦得了腦癱,就等於判了死刑,以後也只能成為傻子癱子,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隨著現代康復手段的不斷進步,腦癱患兒經過持續不斷的、全面的綜合性康復,也是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功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完全融入社會,回歸社會的。
  因此,家長應該接受事實,腦癱患兒需要的不是一座「安全島」,而是家長應從各方面給患兒帶來的幸福感和家庭的溫暖感。家長應從腦癱患兒小時候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歧視,不過分照顧,經常鼓勵患兒,讓其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本刊記者馬強)

相關焦點

  • 腦癱能在孕期查出來嗎?預防寶寶腦癱,孕媽要做好這6點!
    寶寶發生腦癱是爸爸媽媽們最不想看到的,那麼腦癱可以在孕期預防嗎,或者是孕期產檢能查出來嗎?今天就教大家孕期如何預防腦癱。發生腦癱的原因有哪些?胎兒發生腦癱,是有一些誘因的,如孕婦在孕三個月時,發生感冒,或先兆流產病史,這樣就有患腦癱的可能,而如果出生時有窒息缺氧史、黃疸、早產低體重等,發生腦癱的機率也更大。而且很多腦癱除了在出生前也就是胎兒時期發生,也有很多是在出生時和出生後一個月內由於其它很多原因而引起的,所以導致小兒腦癱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如早產或是難產,這些都會導致小兒腦癱。
  • 如何預防寶寶腦癱的發生?
    腦癱對早產可能會導致最嚴重的後果,對於早產兒的父母來說,是很擔心寶寶出生以後會不會患上這種可怕的疾病。所以,寶寶出生後,父母都會問醫生怎樣來預防腦癱的發生和怎樣及時發現寶寶有腦癱的情況?腦癱所指的是,寶寶出生後所出現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寶寶的各種姿勢異常等一系列的症狀,也就是寶寶發育尚不成熟,而出現的各種症狀,比如,肌肉無力協調運動,這種情況主要是大腦的永久性損害所導致的,尤其是在寶寶出生前、分娩過程中、出生後所造成的。
  • 什麼原因易誘發小兒腦癱呢?準媽媽需注意什麼?蔣貴明主任告訴你答案
    每個媽媽都想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而小兒腦癱卻可以輕鬆毀滅一個家庭的希望。現如今,小兒腦癱患者越來越多,這讓很多準媽媽都非常擔憂。因此,想要降低腦癱患兒發病率,每位準媽媽都需要了解小兒腦癱的誘發因素,從而做好預防措施。
  • 怎樣判斷寶寶腦癱?孕媽如何努力避免小兒腦癱?
    對於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每個做父母最操心的事情,從孕期到出生再到成長,家長在寶寶健康問題操碎了心,但是有些時候也不能避免孩子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小兒腦癱的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寶寶傷害的的方式。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出現腦損傷的問題呢?
  • 兒科醫生分享:寶寶為什麼會得腦癱?家長怎麼有效避免寶寶腦癱?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感染,導致在肚子裡就生長緩慢,出現畸形。這是寶寶腦癱的主要原因。 2、缺氧窒息是寶寶患腦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發生缺氧情況,在媽媽分娩過程中出現缺氧情況,在剛出生沒多久發生缺氧窒息等等都會導致寶寶腦癱的發生。
  • 如何判斷滿月寶寶是否有患有腦癱?新生兒腦癱該怎麼預防?
    大多數新手寶媽寶爸,都會有一種焦慮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感在寶寶出生之後表現更為明顯,初為人父人母讓每一位新手爸爸媽媽們都充滿了幸福的壓力。 2、寶寶的發育過程有一定階段性,三翻六坐九會爬,這就是說到了三個月,寶寶們就會自己翻身了。如果自己家的寶寶到了三四個月左右,還不會抬頭,而且四肢軟軟的,沒有什麼力量,那麼大腦受到了損傷的可能性也會有。 3、寶寶從出母體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有了吮吸功能,當媽媽的乳頭靠近他的嘴邊時,他會毫不猶豫的一口逮住,用力的吸允起來。
  • 很多人認為腦癱是孩子出生時發生了缺氧對嗎?
    ;④ 反覆發生的癲癇(俗稱「抽風」或「羊角風」);⑤ 說話延遲、只能說很少的詞語、甚至根本不會說話;您可能猜到了,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就是換了「腦癱」。腦癱給孩子和家庭都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和無盡的負擔,不光光是一個孩子或者一個家庭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的問題。那麼,什麼是腦癱?腦癱是怎麼發生的?有沒有辦法預防腦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一、什麼是腦癱腦癱是「腦性癱瘓」的簡稱,是指一種影響活動和平衡能力的疾病,往往還伴隨智力異常;聽力、視力障礙;語言發育緩慢;癲癇;脊柱過度彎曲等問題。
  • 孕期最怕「臍帶繞頸」,卻不知咋預防?少做這3事能降低發生概率
    寶寶發生臍帶繞頸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孕期的生活習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活躍的程度等。在預防臍帶繞頸方面,需要了解哪些行為會導致繞頸,然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肚子裡的寶寶也很配合,幾次產檢都很健康,小君心情也很舒暢。可沒過不久,就發現胎兒出現了繞頸狀況。小君很不解,想不出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寶寶繞頸,也害怕寶寶遭遇缺氧的風險。醫生表示,小君的寶寶屬於輕微繞頸,原因在於小君總是亂摸肚皮,改掉這個習慣就好,不必小題大做。果然,等下一次產檢時,寶寶的繞頸消失了。
  • 為了降低寶寶過敏的概率,媽媽們要提前了解過敏知識,做到早預防
    輔食添加的過程容易出現過敏,過敏症狀如果嚴重的話會影響生命,所以,為了降低寶寶過敏的概率,新媽媽們要提前了解有關過敏的常識。可以減少嬰兒食物過敏的發生。防止寶寶過敏的飲食策略媽媽儘量動手給寶寶做飯。防止寶寶過敏的科學方法預防為主,若確切了解了新生兒或嬰兒的過敏原,應儘量避免與之接觸。對於已致過敏的新生兒,可用預防接種減輕過敏反應,採用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治療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寶寶徹底脫敏,擁有健康的身體。
  • 8歲男孩患有腦癱,竟然是這種原因,別讓家長的無知害了孩子
    的原因有很多,跟家長也有一定的關係,寶寶腦癱可能是媽媽懷孕期間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生產時難產造成的,生產時寶寶大腦受到創傷容易出現腦癱,媽媽在懷孕期間要做好護理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情況的出現,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造成兒童腦癱的原因?
  • 懷孕期間,孕媽記得遠離這些事,降低胎兒出現畸形的概率
    相信每位準媽媽非常擔心畸形出現在胎兒身上,整個孕期都不敢掉以輕心。那麼準媽媽這些事情可不能大意,可以降低畸形出現的概率。第一件事情:輻射就像夏夏所在的放射科,每日的工作量除了CT,還有拍片,X光等等,這些儀器對於胎兒的傷害不可小視。女人懷孕的初期儘可能要遠離X射線,就是為了預防胎兒出現畸形。
  • 準媽媽,別讓缺碘偷走寶寶的智商
    01 準媽媽缺碘危害大孕期碘缺乏不僅可導致準媽媽發生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疾病(如低甲狀腺素血症)的危險性增高如果準媽媽存在嚴重碘缺乏,可導致後代發生克汀病,表現為甲狀腺腫、先天性甲減、智力缺陷等。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那麼準媽媽們在孕期到底該如何科學補碘呢?
  • 寶寶腦癱,可能是懷孕期間壞習慣導致的,孕媽媽要引起重視
    因此,預防和避免腦癱嬰兒是非常必要和至關重要的!1.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懷孕期間,建議準爸爸媽媽禁止吸菸,喝酒,喝咖啡,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大大增加嬰兒發生腦癱的可能性,孕媽媽一定要注意!經常接觸輻射是嬰兒腦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準媽媽在懷孕後應遠離計算機,複印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或輻射強烈的物品,並儘量不要去輻射強的地方,並做B超檢查,以減少腦癱的可能性。
  • 孕期知識:準爸爸準媽媽血型不合,胎兒會發生溶血嗎?
    嫂子說她是O型血,當時懷孕就多做了一張檢查,因為哥哥不是O型血,就怕兩個人血型不合會讓孩子發生溶血,查著沒事,孩子生下來好好的。很多的準媽媽準爸爸可能對這個溶血不是特別了解,一想到自己是O型血就特別害怕,擔心影響到胎兒,其實這個概率還是挺小的,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血型不合,溶血問題!
  • 這幾個「壞」習慣,容易生出腦癱寶寶
    近年來,腦癱寶寶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數量還在急速的增加。寶寶是每個家庭的核心,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腦癱寶寶的出生,不僅對孩子自己身心健康成長是嚴峻的挑戰,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沉重而痛苦的包袱。因此,預防、避免生出腦癱寶寶非常必要且關鍵!孕媽這幾個生活習慣很容易導致寶寶腦癱,孕媽警惕啦!
  •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讓寶寶避免患上腦癱?蔣貴明主任給出...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幸福的開始。每位準媽準爸都渴望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健康的寶寶出生,如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 1.太鬧人:易怒、持續哭泣、睡眠不安等。
  • 2個月寶寶患「腦癱」,只因媽媽的一個小動作,父母可別大意了
    2個月的寶寶患上「腦癱」,只因媽媽疏忽大意近日,九江市某醫院出現了這樣一件事——2月寶寶因媽媽的這個動作,患上了「腦癱」。據悉該媽媽姓周,家裡人為了保證周媽媽能夠母乳餵養,一個勁地給她進補,在家人的努力下,周媽媽的奶水特別足,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
  • 兒子寫作業太拖拉,二胎媽媽氣到早產!預防早產,做好這3點
    如果寶媽上次妊娠早產,且發生在20-31周,那麼在下一次懷孕時,有30%概率在37周前分娩。之前早產過一次,再次懷孕早產的概率是15%,早產過2次,再次早產的概率就升為32%。早產怎麼預防?寶媽對照自己是否屬於容易早產的類型,如果是就提前預防,儘量減少早產的發生,畢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天,就多了一份安全與健康。
  • 兒子太拖拉,二胎媽媽陪寫作業氣到早產!預防早產,做好這3點
    衛女士生產時已經37周多,嚴格意義上不算早產,如果不是媽媽生那麼大氣,寶寶也許可以在媽媽肚子裡再待幾周。每個媽媽都希望寶寶在肚子裡待到「瓜熟蒂落」,但是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寶寶早產,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早產這些事」。
  • 懷孕期間準媽媽如何預防跌倒?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隨著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到孕媽媽的中心已經變得不平衡,走路也會變得平衡感減弱,這個時候準媽媽就一定要注意預防跌倒,那麼預防跌倒應該怎麼辦呢?跌倒原因孕媽媽更易跌倒是有原因的。首先,孕媽媽的重心已經改變了,隨著肚子一天天的變大,需要承受身前更多的重量,而且新的平衡點卻沒有使身體更加穩定,反而更加容易摔倒。其次,孕媽媽體內的激素的變化。有助於鬆弛機體的激素釋放,同時還會放鬆關節之間的連接,這反過來就會影響行走的穩定性,從而更易跌倒。懷孕期間頭暈原因懷孕期間你可能還會因為低血壓或是低血糖而感覺到頭暈目眩,這有時同樣會使你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