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深圳的陳女士因為體檢要做B超檢查,一次性空腹喝了3L水。B超做完之後,陳女士就回家了,沒想到中午開始,她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的症狀,突然意識模糊栽倒在地,家人將她送到醫院急診科,搶救了4個小時,才脫離了危險。
只是喝水,怎麼就會突然意識模糊呢?醫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陳女士這是因為一次飲用了太多的水,而「水中毒」。
究竟什麼是水中毒?
救治陳女士的醫生介紹,當機體所攝入水總量大大超過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稱之為水中毒。程度較輕的患者,停止水分攝入,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後,就可以恢復。嚴重的患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甚至是死亡。
喝水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喝水也是有講究的。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一次性飲用太多的水會增加身體負擔,導致水中毒。
那麼應該如何科學喝水呢?
1. 慢慢喝水
很多人喝水都要等到非常渴的時候,喝的時候咕咚咕咚的牛飲,這是錯誤的。喝水的時候動作要儘量緩慢。特別是喝比較燙的熱水時候,一定要慢慢喝,否則容易燙傷舌頭和食管。
2. 主動喝水
其實喝水是分主動喝水和被動喝水,被動喝水是等到身體渴了之後再喝水,那個時候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了。身體缺水會導致血管中血液濃度增加,不利於心血管健康。所以,我們應該主動喝水。
3. 少量多次飲水
平常在喝水的時候,不要一次性飲用太多的水,這樣不僅起不到補充水分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身體的負擔。我們在平時喝水的時候要講究少量多次,這樣才可以給腎臟更多的時間代謝。
4. 喝足量的水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的要求,男性每天推薦1700ml左右的飲水,女性則是1500ml。大概就是常規一次性水杯的 7~8 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