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為發達國家,經濟軍事實力都較為先進,加上法國在歐盟當中也有極高的地位,如果惹怒法國也就是間接地惹怒歐盟。此前法國教師街頭被斬首儼然讓整個法國震怒,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高調處理,掀起了與中東國家的新一輪「混戰」。
而距離上一次女教師被斬首不過幾天時間,又一起更慘烈的悲劇在美國境內發生。據悉,10月29日法國尼斯的教堂中一位極端分子襲擊了法國居民,一名婦女被當街斬首3人倒在血泊之中。
二次「被斬首」引發法國暴怒
極端分子一直存在,但是斬首行動顯然是意有所指,斬首作為一種極其兇殘的殺害方式,向來都是各個國家所儘量避免的。但是在法國發生的這兩起事件明顯是有預謀的,這些極端分子很明顯受到了宗教的保護。對此,馬克龍憤怒之餘還發表聲明警告,稱這些宗教已經威脅到全世界的安全,所以接下來法國很有可能要進行大清洗。
法國把輿論指向伊斯蘭不是沒有道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一直發表對法國的敵對言論,埃爾多安甚至對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了人身攻擊,這樣一來土耳其和法國之間的關係已經跌至谷底。
對此,法國各界也憤怒不已,法國議會主席佩克萊斯表示:「今天一名老師遭到激進分子殺害,明天一位婦女遭到斬首,他們明顯是想摧毀我們,但是法國人民絕對不會答應。而」另一位法國人民運動聯盟的議員則直接將矛頭指向了伊斯蘭,他表示「面對伊斯蘭,我們不能後退,要向戰爭時期一樣堅定反抗,任何妥協的行為都沒有辦法奏效。」
俄德接連發聲,土耳其加入歐盟或無望
法國人民也對這些案件深惡痛絕,全法國的人們紛紛走向街頭,對宗教極端主義說不,他們希望這些遊行可以紀念被殘忍傷害的教師和被無辜傷害的平民,雖然目前極端主義分子已有11人被拘捕,兇手本人也被直接擊斃,但這明顯無法平息法國國內的憤怒。同時,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也接連發聲,默克爾直接聲援法國,反擊土耳其,俄羅斯則將這次襲擊成為「可怕的悲劇」。
法國總統馬克龍並不是一位軟弱的總統,他能夠在第一時間回擊埃爾多安,就說明他有信心打贏和土耳其的這次對決,而且他背後是整個歐盟,要知道土耳其一直希望加入歐盟成為歐盟的一員。但是這次事件之後,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道路顯然就已經被封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