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2020-12-17 閩南網

  2018年5月5日將迎立夏節氣,立夏後就正式進入了夏天。立夏節日吃什麼好?立夏後吃什麼最養生?立夏後選擇合適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大有益處。小編推薦適合立夏吃的十種食物: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蛋

  立夏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立夏有吃蛋的習俗,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缺乏、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立夏茶

  為迎接立夏,我國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共同烹飲,說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

  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俗話說「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tuo),一腳跨過河」。立夏前後常有大風出現,名「龍王暴」。立夏日發東風,俗以為有水災,諺謂「立夏東風雨漣漣」。立夏日打雷,日後必多雷雨,諺謂「雷打立夏,三天來一下」。

  君踏菜

  寧波人立夏還有吃君踏菜的傳統,君踏菜是立夏前後上市的一種時令蔬菜,據說吃了君踏菜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君踏一樣光滑。

  麥蠶

  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還把糖梅子、酒釀、鹹蛋等作為當令食品,稱為時鮮,取以嘗口,稱嘗「三新」。

  腳骨筍

  立夏吃「腳骨筍」,是寧波特有的習俗。並不是菜市場現在在賣的所有筍都能用來做「腳骨筍」的,最好是野山筍或者烏筍。吃「腳骨筍」的重點在於形狀,煮之前將筍拍扁,切成4釐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腳骨,吃了才能「腳骨健健過」。

  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裡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立夏飯

  舊時立夏節,寧波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現在寧波城鄉部分家庭依舊保留這種古風,只是立夏飯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種食物:蠶豆、大豆、竹筍、芥菜,外加醬肉或鹹肉,叫五樣米飯。

  面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和春卷三種。

  烏米飯

  烏米飯取烏飯葉子(又名精青葉)擠汁浸糯米蒸飯而成。據說,立夏吃烏米飯,不會疰夏,能祛風敗毒,烏蚊子不敢叮咬。

  黑米飯糕

  黑米飯糕也是寧波傳統的立夏點心之一,是將烏樹葉搗爛泡水後,用烏樹葉汁泡糯米使其染色變黑,再將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後手工壓製成糯米糕,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烏樹葉香味。

  三鮮

  立夏嘗三鮮又稱為「立夏吃三鮮」或「立夏見三新」。三鮮一般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有櫻桃、枇杷、杏子(一說是青梅、杏子、櫻桃)。水三鮮即海螺、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

  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立夏節氣養生食譜10種美食

1、立夏吃鴨蛋

  這個自然就是首推的第一。立夏就是立蛋,指的就是立鴨蛋。鴨蛋營養豐富,可與雞蛋媲美。中醫認為,鴨蛋性味甘、涼,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入肺、脾經;有大補虛勞、滋陰養血、潤肺美膚等功效;適應於病後體虛、燥熱咳嗽、咽幹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患者食用。用於膈熱、咳嗽、喉痛、齒痛。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鴨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和雞蛋相當,而礦物質總量遠勝雞蛋,尤其鐵、鈣含量極為豐富,能預防貧血,促進骨骼發育。

2、立夏吃萵苣

  《本草衍義》謂其「四方皆有」。暮春初夏,正是食萵苣的時節。宋代陸遊的《新蔬詩》云:「黃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盤四月時。」

  中醫認為,萵苣利五臟,通經脈,開利胸膈。種氣,壯筋骨,去除口臭,使牙齒變白,使眼睛明亮。又有催乳汁的作用。利小便排洩,解蟲毒和蛇咬之毒。不僅如此,凡是身體虛弱,陰分不足,齒縫間時常出血,或鼻部乾燥,易出鼻血。均可用萵苣莖切片煮熟加醬油或鹽拌食,以治療和減少出血情況。但值得注意的是,經常食用又使人眼睛昏濁不清。患寒病的人不宜食用。萵苣有毒,食用害人,各種各樣的蟲不敢靠進它。

3、立夏吃茯苓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質、胺基酸、有機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膽鹼、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4、立夏吃小麥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小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等成分,還有一種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麥胚芽裡還富含食物纖維和維生素E,心臟少量的精氨酸、澱粉酶、谷甾醇、卵磷脂和蛋白分解酶。小麥具有補養心氣的功效,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將它煎熬成湯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殺蛔蟲,將陳麥煎成湯飲用,還可以止虛汗。將它燒成灰,用油調和,可塗治各種瘡及湯火灼傷。

5、立夏吃苦瓜

  夏天后,天氣熱,自然會有上火的可能,所以,這個時候,多吃一些苦瓜,可以預防上火。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但吃苦瓜也應注意不要損傷脾肺之氣。

  儘管夏天天氣炎熱,但人們也不可吃太多苦味食物,並且最好搭配辛味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蔥、蒜),這樣可避免苦味入心,有助於補益肺氣。如果不喜歡苦味,可以用烹飪的方法做成不苦的。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如果用清炒的方法,會使這些維生素在清炒的過程中大量丟失,而且清炒後油的含量比較高,人們食用後會攝入較多的油脂,不能起到清涼敗火的作用。

6、立夏吃豬心

  自古即有「以髒補髒」「以心補心」的說法,豬心能補心,治療心悸、心跳、怔忡。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證明,豬心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

  鮮豬心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 力有很大的作用。臨床有關資料說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心肌,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7、立夏吃蓮子

  蓮子分布於我國南北各省。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洩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蓮子對心臟是非常好的,經常食用能讓人心氣足,變得愛笑開朗。蓮子芯泡茶喝可以去心火,可以治療心煩意亂等症狀,甚至對失戀等引起的抑鬱情緒也有緩解作用,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補益食物。夏天本就是勞心勞力的季節,所以,吃蓮子。蓮子有俗稱為蓮子養心。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多選擇吃一些蓮子。但要注意的是,蓮子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胃脹,噯氣等胃部症狀,對於有慢性胃病的患者,食用蓮子後,更容易導致胃部不適,因此建議慢性胃病患者謹慎食用。

8、立夏吃綠豆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還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綠豆粉因其含有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故有增白、淡化斑點、清潔肌膚、去除角質、抑制青春痘的功效。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水浸磨成的生綠豆漿蛋白含量頗高,內服可保護胃腸黏膜。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而且,綠豆有改善乾燥皮膚的作用,綠豆特有的保溼成分及礦物質,給皮膚供給充足水分,有效強化皮膚的水分保溼能力,天然多聚糖在肌膚表層形成透明、有彈力的保溼膜,使皮膚潤澤、有彈力。綠豆建議的是可以吃綠豆芽,或者是喝綠豆湯,都是不錯的選擇的。前者可清毒,後者則可以解暑。

9、立夏吃小米

  小米入脾、胃、腎經,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煮小米粥時的粥油,具有保護胃黏膜、補益脾胃的功效,最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新米的補益效果更佳。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特別容易患感冒,表現為面色萎黃,鼻梁有「青筋」,身體瘦小,食慾減退,睡眠不安,常有腹瀉。

  夏季飲食應以清淡,富有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為主,不要吃過於油膩的燒烤油煎食品。烹調採用湯、粥、羹、糕等形式以利於脾胃消化和吸收。在立夏來臨之際吃的小米粥也是不錯的。

10、立夏吃蓮藕

  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夏季來臨食欲不振,吃點蓮藕還是不錯的。

相關閱讀:

  2018立夏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今年立夏節氣的時間

  立夏三候是什麼意思?立夏分為哪三候具體指什麼內容

  立夏的含義釋義及解釋 立夏節氣是什麼意思、有何寓意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不同之處 立夏節氣之後就是夏天了嗎

原標題: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各地立夏飲食習俗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北京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吃什麼水果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吃什麼水果 我們國家地區的的文化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不同節氣裡需要吃的食物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城市在立夏這一天的傳統食物是不同的,而北京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呢?立夏吃什麼水果呢?
  • 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
    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時間:2020-05-05 10: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 在立夏到來的時候看,我們的生活中,會感受到明顯的氣候變化,溫度和降水都會有大幅度的增加,在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中,有關自己健康的養生方法有什麼?吃什麼水果好?
  •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關於立夏節氣起源的兩個傳說
    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立夏取平時曝曬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並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還有立夏吃花飯的習俗,也有叫「吃補食」的。民間習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說立夏時吃雞蛋鴨蛋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筍,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趕在節日這天,名曰「立夏見三新」,南方地區舊時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並配以各種水果,饋贈親戚鄰居。
  • 立夏節氣古詩詞句詩句 有關夏天立夏古文描寫唐詩宋詞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今年的立夏在5月5日,那麼,古代詩人是怎樣描寫立夏的呢?  李白《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因為在山林,所以不用穿整齊,放浪形骸,瀟灑飄逸的詩仙形象就這麼顯現在你眼中了。
  • 立夏習俗有哪些一覽:吃立夏蛋 立夏節氣吃什麼
    導語  2017年5月5日,迎來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曆書》云:「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就要告別春天、進入夏季了。此後,氣溫將會明顯升高,萬物漸漸成形,田間蛙鳴聲聲,野菜遍野,植物枝繁葉茂。在這個萬物旺盛的季節,養生防病不可大意,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份最養心的度夏指南。
  • 立夏吃雞蛋,這一種常見配料不要放
    圖:視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立夏節氣,「吃立夏蛋」的習俗由來已久,自古即有「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等養生諺語。為什麼立夏要吃雞蛋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教授譚超介紹,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開始由暖轉熱,許多人特別是兒童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甚至身體也會逐漸消瘦,就稱之為「疰夏」。 而立夏後,農事便繁忙起來,種早稻、收小麥,因此需吃些補品,以增強體質。在農村,雞蛋、鴨蛋是農家常見的補品。相傳是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吃煮熟的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 立夏,你都在吃什麼?這幾種傳統食物你知道嗎?
    歡迎來到今天的懂吃噠吃,我是你們最愛的懂懂。今天就是立夏啦!小夥伴們都在吃什麼呢?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你們一定在吃各種各樣好吃的美食!今天小懂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立夏的節氣食品吧!1.立夏飯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立夏有什麼傳統習俗?立夏吃蛋有什麼來由?立夏蛋怎麼玩
    明日的北京依然是好天兒,最高溫度25℃,最低10℃,晴朗天氣裡伴隨著西南風3-4級。下周最高溫度可達30℃,看來,北京城的夏天真的要來了。  按節氣來說,明日立夏,無論大家多麼不舍,春日也要跟咱們「官宣」告別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作為夏天的排頭兵,預示著盛夏時節就要正式拉開帷幕。
  • 立夏習俗有哪些?立夏節氣風俗:吃立夏蛋、秤人
    立夏,四月節,立字見解春。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 明天立夏,這4種傳統美食記得給家人吃,好吃好做,寓意平安度夏
    明天就是立夏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結束,天氣就要炎熱起來了。夏天是農作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農耕繁忙的時候,大量農活需要人力,人們希望藉助立夏這天吃一些進補的食物,來補充能量、強身健體,所以就逐漸形成了各種適合立夏時節吃的傳統美食,在我們江南地區,立夏這一天,必吃這4道傳統美食,好吃好做,寓意平安度夏!
  •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有什麼含義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有什麼含義時間:2020-05-03 08: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有什麼含義 立夏,一聽到這個節氣的名字,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它是個夏天開始的標誌。在立夏時節,對於老一輩人們來說,它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 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 立夏飯的做法和材料怎麼做竅門get
    立夏標誌著夏天的到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立夏這一天也有一些特別的習俗,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在立夏這一天都會吃什麼傳統食物。教你做立夏飯,粒粒清楚、潤而不膩,每人一碗,身體健康涵義好。這種立夏飯五種食材五種色彩,養分豐厚,簡略甘旨,老少都愛吃。立夏這一天,一人一碗夏飯,還涵義五穀豐登,一年到頭都健健康康。
  • 立夏為什麼適合吃豌豆糕?這麼多養生食療功效你還不知道?
    5月5日迎來了今年的立夏節氣,不少新鮮的蔬菜也紛紛上市,民間節俗有諺曰:「立夏嘗三鮮。」這豌豆就是其中的一鮮,提到豌豆就不得不提一種廣為人知的糕點——豌豆糕!豌豆糕是立夏節氣的養生美食,為什麼這麼說呢?記載清末至民國初年南京歲時節令民風民俗的書——《金陵歲時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立夏叫小兒騎坐門檻,食豌豆糕,謂不疰夏。」這段話的意思是,讓小孩吃豌豆糕有助於幫助孩子整個夏季不厭食。疰夏是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溼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
  • 立夏的由來是什麼,為何說吃了立夏蛋,熱天不疰夏
    立夏這個節氣的怎麼來的呢,在這個節氣有什麼習俗呢,為什麼說吃了立夏蛋,熱天不疰夏呢01立夏的由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七個節氣,而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立夏這個節氣是從戰國末年就有了,在古代,立夏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在立夏這一天古代的帝王甚至會率著文武百官到京城郊區去迎夏,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
  • 立夏嘗三鮮什麼意思 臨沂人知道三鮮指什麼嗎
    立夏作為傳統節氣,傳統風俗自然不少,就連傳統食物都有著特定的含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立夏三鮮是什麼?   時至立夏,各地都會有一些作物到了採收期,所以各地都有嘗新的習俗。   安徽城鄉用嫩蠶豆或豌豆和鮮筍、肉煮糯米飯吃,謂之「嘗新」;揚州人吃櫻桃、青蠶豆、蒜苗、蕪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謂之「立夏嘗鮮」。   上海、溫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青梅。上海郊縣農民把青梅、酒釀和鮮蛋叫做「三新」。   無錫民間的「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
  • 中國書協副主席翟萬益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立夏》
    立夏 2020年5月5日辰時(7-9點)立夏是重要節氣,當北鬥星指向東南,太陽黃經達45度,「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氣溫升高,雨水增多,物候「青蛙鳴叫、蚯蚓耕田、王瓜藤長、蔬果繁茂」,農作物進入茁壯成長階段。
  • 立夏吃蛋的由來寓意 為什麼立夏節氣要吃蛋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立夏的相關傳說
    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   漢代也沿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舞《雲翅之舞》。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至明代始有「嘗新風俗」。
  • 二十四節氣|立夏至,俚語「立夏蛇出洞,快準備防洪」什麼意思?
    ——宋·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立夏簡介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於每年公曆05月05日-05月07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45°時交節。它與立春、立秋、立冬節氣一樣,都是按照古代天文學上劃分的方法,確立的「四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