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普通護膚品包裝上的成分表,可能會有一些困惑。這麼多化學成分和名詞,不是專業人士想弄清楚這些成分代表什麼確實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即使你認識某些成分,可你怎麼知道這些成分是否安全呢?為了幫助你擴展這個領域的知識,我們決定整理一個最常見的應該遠離的護膚品成分清單,幫你養成自然的護膚的習慣。
1、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
對羥基苯甲酸酯又稱尼泊金酯,通常用於防止化妝品中的滋生黴菌、細菌和發酵。雖然看起來是很不錯的優點,但這種成分實際上會造成人體荷爾蒙失調激素失衡,女性青春期提前以及乳腺癌風險增加。更糟糕的是,對羥基苯甲酸酯在各種各樣的產品中廣泛存在,包括化妝品,除臭劑,洗髮水,沐浴露等。這種成分還有其他很多名字,如尼泊金酯、甲酯、丁酯、異丁、異丙酯等。
2、鄰苯二甲酸鹽(酯)(Phthalates)
這種成分在化妝品中很常見也為稱酞酸酯,主要功能是使塑料更加柔軟。與對羥基苯甲酸酯一樣,也會增加乳腺癌風險。此外,還會導致男女生殖缺陷和女孩乳房發育過早。要留意成分表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常見於指甲油中;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常見於乳液和香水中;和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常見於髮膠中。
3、二苯甲酮(Benzophenone)
一種本應保護皮膚的產品中含那麼多有害化學物質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二苯甲酮存在於許多防曬霜中,其作用是用來吸收紫外線防止皮膚灼傷,但它也與細胞損傷和癌症有關,這不正是防曬霜應該預防的嗎?!其他需要注意的防曬化學品包括阿伏苯宗( Avobenzone),乙氧基肉桂酸酯(Ethoxycinnamate)和對氨基苯甲(PABA)。而礦物防曬霜不依賴任何這些有害成分。
4、三氯生(Triclosan)
學名二氯苯氧氯酚C12H7Cl3O2,常被用於抗菌肥皂,除臭劑和牙膏中。儘管這種成分經常被用於抗菌產品中,但沒有科學證據證明三氯生洗滌比普通肥皂更為有效。此外,這種化學物質已知會干擾甲狀腺和生殖激素。研究結果也越來越能證明三氯生可能有助於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所以不選用含有這種化學物質的產品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5、棕櫚酸視黃酯(Retinyl Palmitate)
棕櫚酸視黃酯是維生素A形式的一種,約20%的運動防曬霜和沙灘防曬霜中含有這種物質。美國政府的一項研究發現,當這種成分在陽光下使用時,會加速癌變腫瘤的生長。棕櫚酸視黃酯和類似形式的維生素A存在於各種不同的護膚品、口紅、潤膚乳液和唇彩中,以上這些產品的使用都會經常暴露在陽光下。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商家做品牌推廣時還炫耀使用了這種成分,拿它當做一個賣點。維生素A聽起來很安全,不是嗎?
6、月桂醇硫酸酯鈉(Lauryl Sulfate)或鈉月桂酯(Sodium Laureth)
你會用洗車或刷車庫地板的洗潔用品用到自己身上嗎?如果你在使用含有月桂醇硫酸鈉,或月桂基硫酸鈉的產品,這就是你正在做的事情。
這種化學物質是一種表面活性劑,這意味著它有助於產生大量泡沫。這類化學物質還會刺激皮膚,肺和眼睛,並可能與其他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形成一種稱之為亞硝胺的致癌化合物。要小心洗髮水,沐浴露,洗面乳和治療痤瘡(痤瘡)等產品中有無這種成分。
7、丙二醇(PGI)
丙二醇是皮膚護理產品中常見的一種成分,這兩種成分通常存在於在保溼、調理、洗髮水,防曬霜和頭髮噴霧等產品中,作為一種溼潤劑。在染髮劑中具有調溼、勻發作用。但可能會有皮膚過敏反應風險,即使非常少量的濃度也會引起皮炎和蕁麻疹。
8、丁二醇( Butanediol)
丁二醇和丙二醇同樣常見於護膚產品中,除了用做化妝品保溼劑外還可以在農藥中作為穩定劑使用,大濃度可能對人體皮膚具有一定刺激性,是少數被美國FDA認可的無毒化學物質。
9、硬脂氯化物(Stearalkonium Chloride)
硬脂氯化物通常見於頭髮產品中,尤其是洗髮,護理和染髮劑中。其作用是減少頭髮靜電和提高光澤,但這種化學物質也是一種刺激性物質,對於改善頭髮健康方面並沒有多大作用。
10、三乙醇胺
三乙醇胺也叫三(2-羥乙基)胺,多用於化妝品中,以幫助平衡pH值,併兼清潔作用。長期使用吸收到體內時,會變成有毒物質。即使短時間的接觸也會引起過敏反應,包括眼睛問題和頭髮和皮膚乾燥等。在眼線筆、眼影、腮紅、睫毛膏、粉底、染髮劑、護髮產品、剃鬚產品和防曬霜中都可能找到三乙醇胺。
11、凡士林
凡士林是由礦物油製成的果凍狀物質,經常用於唇部產品。該產品通常會被廣告商家宣傳可以幫助防止唇裂,但是凡士林會干擾人體的天然保溼能力,會使你不使用類似產品時更容易受到乾裂傷害。更重要的是,這種成分很可能被多環芳烴物質汙染,這種化合物與癌症有關。
12、礦物油
礦物油是在護膚品、頭髮護理和嬰兒產品中非常普遍的一種成分。比如一些潤膚霜、粉底、潤唇膏、嬰兒油和護髮素等。這是一種非常便宜的油,在產品中通常作為「填充劑」和「保溼劑」,並且用於護膚產品中會更節省成本。雖然礦物油具有類似保溼的效果,但它實際上會封閉皮膚毛孔並阻止皮膚呼吸,並且不含任何營養素。
13、合成香料或化學香料
合成香料或化學香料是美容產品過敏反應的頭號原因。雖然它們在成分列表中顯示為單一類目,但這種香料實際上可以包含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化學成分。個人護理產品(如香波,沐浴露和肥皂)以及清潔產品(如空氣清新劑、蠟燭、清潔劑等)中都含有合成香料。通常會發現這種成分被列為香精類。
14、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或化學色素經常添加到化妝品中使其看起來更為美觀。然而,這些化學物質通常與致癌物有關,所以要儘量避免任何含有這些成分的產品。成分表中通常貼有字母FD&C或D&C,後面跟一個數字。
15、咪唑烷基尿素(Imidazolidinl Urea)
與對羥基苯甲酸酯一樣,咪唑烷基尿素(Imidazolidinyl Urea)在各種健康和美容產品中作為防腐劑使用。這種有毒化學物質是皮膚刺激和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常見原因。咪唑烷基尿素尿素可能以商品命名Germall II和Germall 115,可能存在於基礎液、眼妝、卸妝、燒傷疤痕修復,洗髮水,防曬霜等產品中。
購買化妝品護膚品時密切關註標籤和產品說明非常重要,在護膚產品和化妝品的世界沒有「一分錢一分貨」。甚至很多高端化妝品都含有這些有毒成分。即使是像潤唇膏這樣不起眼的護膚品。如果你深入了解這些成分的來源和對皮膚的潛在影響,可能會對你會發現的東西感到震驚。
如果你擔心這些化學物質對你的健康可能產生影響,改用有機護膚品和美容產品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保護皮膚安全並保持皮膚的最佳狀態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你還知道更多化妝品成分的信息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