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48平方公裡! 深圳高新區擴容

2020-12-16 SZNEWS

原標題:159.48平方公裡! 深圳高新區擴容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作為深圳科技高產田,深圳高新區在2019年實現擴容。根據深圳市政府印發的《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高新區總規劃面積達到159.48平方公裡。

深圳高新區的起點位於深圳灣畔。1996年,經當時國家科委的批准,深圳規劃建設面積11.5平方公裡的「深圳高新產業園區」,並且被定位為國家「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六家試點園區之一。2002年時,深圳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719億元,是深圳市工業總產值的兩成,幾乎佔到廣東省各高新區當年工業總產值總和的半壁江山。

2011年,深圳高新區創下一個新紀錄,成為中國單位面積產出最高的科技園區。當年,深圳高新區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054.57億元,同比增長34.2%,是1996年高新區建區之初的40倍。按照高新區規劃面積11.5平方公裡來計算,深圳高新區每平方公裡創造工業總產值352.57億元;按照高新區工業用地3.28平方公裡來計算,每平方公裡創造工業總產值1236.15億元,單位面積產出超出臺灣新竹科技園,位列全國首位。

2017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中,深圳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7009億元,淨利潤1068億元,在全國147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第二。經過20多年的發展,深圳高新區以佔全市不到0.6%的土地面積創造了約11%的GDP,誕生了全市約14%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深圳高新區已經培育了上百家境內外上市企業,集聚了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是全國創新資源最為集聚、創新成果最為顯著、創新氛圍最為濃鬱、創新環境最為優越的區域之一。

根據去年印發的《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科教資源集中的南山園區、高新技術產業未來發展核心的坪山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基礎雄厚的龍崗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配套完善且孵化載體較為集中的寶安園區和已改造更新提升產業能級的龍華園區,這五個條件比較成熟的園區納入深圳高新區範圍。五個新擴園區總規劃面積約147.96平方公裡,工業用地面積約39.65平方公裡。加上深圳灣片區,擴區後深圳高新區總規劃面積為159.48平方公裡。

根據發展規劃,到2035年,深圳高新區將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成為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重要基地、廣深港澳創新走廊的主要創新節點、深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和關鍵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重要載體。

相關焦點

  • 深圳高新區擴區
    深圳商報2019年4月26日訊 深圳市政府日前正式印發了《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標誌著被視為深圳創新驅動核心引擎的深圳國家高新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發展將進入一個新層級。此次擴容對於推動深圳高新區和深圳自創區聯動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創新引擎,繼續支撐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新深圳:北到河源,東至惠陽,深圳擴容暢想
    惠陽併入深圳到底有沒有戲? 對於深圳擴容,惠陽併入深圳的猜測,目前是眾說紛紜,反對的聲音主要有:「河源飛地模式將取代惠州」、「惠州商品房開發過度已無地可用」、「惠州不可能把納稅大戶劃給深圳」、「城市擴容各方利益複雜不能很快就落地」等。
  • 深圳國家高新區有望擴區!南山、坪山做兩核,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小編從起草《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有關部門了解到,該方案提出對標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按照「一區兩核多園」 的布局,將南山園區、坪山園區等五個條件比較成熟的園區納入深圳高新區範圍,擴區後深圳高新區總規劃面積為159.48平方公裡,將打造成為深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重要載體。
  • 深圳擴容 塘廈清溪鳳崗納入深圳版圖?
    最近兩天,一張深圳市擴容示意圖刷爆了塘廈、鳳崗、清溪三鎮小夥伴的朋友圈。    剛看到這張圖的時候  印象哥和大家一樣被震驚了  按照這圖所顯示的內容,深圳「深北新區」由東莞的塘廈、清溪
  • 1萬平方公裡!新一線鄭州向南擴容,長葛成橋頭堡
    縱觀鄭州城市的發展格局,如果以擴張特點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1.0鄭東新區時代、2.0多區擴張時代、及以東南向航空港為重點的3.0擴容時代。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城市間競爭因疫後重啟而更趨激烈。未來中國中心城市、省會城市,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應該是標配。沒有達到的,陸續都應該達到。
  • 浙江自貿區「朋友圈」再擴容 杭州高新區探路「數字自貿」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1月15日電(記者 郭其鈺)杭州市高新區(濱江)15日舉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推進大會,提出聚焦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發展數字貿易,完善國際貿易全鏈條數位化生態。浙江自貿區濱江區塊目標實現數字經濟主營業務收入五年翻番、達到6000億元。自貿區是中國最高能級的對外開放平臺。
  • 6279平方公裡!什麼是「大深圳統籌合作示範區」?
    規劃中的深河(河源市江東新區)合作區預計面積434平方公裡,如能再加上惠州惠陽區、東莞市,深圳擴權統籌的總面積將達到6279平方公裡。從深圳的發展歷史來看,深圳每次發展的量級遞進都與擴容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蛇口工業區到關內關外,深圳每一次擴容都迸發巨大的能量,都帶來發展質量的飛躍。深圳雖然經過三次擴容,但發展空間和資源瓶頸的限制仍然是顯而易見的。對於空間和資源發展陷入瓶頸的特區來說,擴容或擴權,意味著城市在制度上的改革創新、資源上的空間拓展和城市的整體升級。一脈相承,深莞惠汕河統籌合作的淵源深厚。
  • 學位至少再增720人,青島高新區招生將大擴容
    青島高新區「雙證齊全」的小學新生,一定可以進入區域的公辦學校。前不久,青島高新區的承諾意味著,一年級新生至少可以進入青島實驗學校、北京實驗二小青島分校,兩所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中的一所。 如今青島高新區的幼兒園也正在擴容。
  • 深圳:四十而已,鵬城萬裡|思客數理話
    深圳的地均GDP達13.48億元,排名全國第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者,改革創新大潮在這裡不斷噴湧。這裡曾創造出「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也書寫著「每天授權發明專利51件」的「中國高度」,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跨越。▲ 延時攝影看雲上深圳。
  • 西安區劃擴容:正在調研、擬定方案
    這讓本就討論熱烈的西安擴容話題,愈炒愈火。 日前,西安官方也對城市調整擴容的問題在網際網路給出了答覆。「我市在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開展調研、擬定方案等工作,因區劃調整工作是一項科學嚴謹縝密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時間,請多多理解和支持」。這類表述,在以往是不多見的。
  • 字述深圳2020|淨:新增46平方公裡!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全國第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十二月的鵬城,碧水藍天,青蔥如畫。深圳灣、茅洲河、大沙河、福田河等濱水空間遊人絡繹不絕,成為人們休閒娛樂好去處。近年來,深圳加快補齊水環境「短板」,用4年補齊了40年的汙水處理設施欠帳。
  • 深圳擴容猜想:成為直轄市or深莞惠大都會區?
    次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從深圳市劃出327.5平方公裡設立「深圳經濟特區」,並設立特區管理線,即深圳人常說的「二線關」,將深圳一分為二——特區內與特區外。歷史的車輪迅速轉至21世紀,深圳經濟特區的行政區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0年7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面積擴容近5倍,原在「二線關」外的寶安區和龍崗區被納入特區範圍,發展空間大為拓展。
  • 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36平方公裡的「裂變」之路
    映象網記者 王振西 通訊員 邊峰 閆彩彥 文/圖近日捷報頻傳,鄭州高新區再次進入全國168家國家級高新區綜合實力排名12強,這是鄭州高新區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成果。
  • 中心城市擴張新方向:大城市紛紛加快軟性擴容
    近期以來,中心城市擴容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熱點。多地加快軟性擴容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發布消息,重慶主城區要擴容,構建一個更大的「主城都市區」。擴容之後的「主城都市區」,將包括原主城9區,加上渝西地區12區,共21個區。主城都市區面積、常住人口、經濟總量分別達到2.87萬平方公裡、2027萬人和1.8萬億元。從面積和人口來看,擴容後的主城都市區,更接近於大都市區的概念。
  • 深圳房產第一黑馬不是龍華?意想不到居然是他!
    而事實上,關於「前海擴容」的猜想,一直在坊間流傳,官方也時有提及。早在2014年,就有人提出:15平方公裡的前海太小了,滿足不了前海發展成為「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的需求,急切需要改變現狀。 而事實證明:2019年批覆的幾個自貿區中,大小都是120平方公裡左右。
  • 公辦園擴容提質的「深圳兵法」
    市區合力奏響公辦園擴容「衝鋒號」近年來,隨著大量人口流入和「全面二孩」政策激勵,深圳適齡幼兒逐年劇增。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在園幼兒約54.5萬名,其中非深戶籍佔55.45%。今年秋季學期,深圳新入園幼兒約22.2萬名。面臨土地緊缺等多重困難,如何標本兼治,進一步提升公辦園學位供應數量、質量?
  • 新深圳管轄區域地圖出來了!將劃分惠陽惠東大亞灣鳳崗清溪黃江歸深圳
    11月17日,中國經濟50人論壇鑽研會在深圳召開,會議中有參會者建議深圳應當想辦法申請擴大面積。雖然深圳「擴容」僅是個鑽研會話題,還未有定局,但這個言論一出,瞬間引起眾人一片熱議。各方議論重重,深圳若「擴容」成功,將「擴」至何方,哪裡又將乘勢騰飛……這些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問題。
  • 深圳一年新增27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原標題:一年新增27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深圳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作為深圳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生力軍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方陣進一步擴容,2019年全年預計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700家,累計超過1.7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深圳GDP比重超過38%,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