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魚孩子會更聰明嗎?給孩子吃魚前請三思,媽媽們要知道這些

2021-01-08 騰訊網

對於補充DHA,很多人都認為吃魚是一個很好的食補來源,每餐深海魚是不能斷的,都說多吃魚的孩子聰明,幫助學習......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孩子真的吃魚越多越聰明嗎?

為了信服大眾,我特意問了一下度娘,魚肉的營養價值成分到底是什麼?回答是:含有豐富蛋白質,還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 ,維生素A、鐵、鈣、磷等。

接著,我再問了一下核桃的營養價值成分:

核桃中86%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核桃富含銅、鎂、鉀、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B1,也含有纖維、磷、煙酸、鐵、維生素B2和泛酸。

現在,你們覺得哪個更有營養?

此外,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大家都看過吧,現在海洋裡沒多少魚了,只有經過電網捕魚殺戮後的魚屍和各種塑料垃圾,也就是你吃深海魚的同時,非常有可能誤攝入甲基汞——劇毒,其損害的主要部位就是大腦,可嚴重造成語言和記憶能力障礙等。

中醫常說「魚生火,肉生痰。」中醫首經《內經》曾寫到,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吃魚吃多了,就會熱邪滯留在腸胃。

現在,你還覺得孩子吃魚越多越聰明嗎?

1

中國90%近海已無魚可捕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魚背後的故事,綠色和平進行了「實地考察」。並邀請著名攝影師Stefen Chow拍攝了一支小短片《年年有魚?》

看完這條片子,或許你會對盤中的美味海鮮有新的認識......

這一次Stefen受綠色和平的拍攝邀請,去了中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地福建省,他們一起做了一個實驗性的拍攝。

根據在當地的調研結果,他們發現,當海裡捕撈不到高品質的大魚時,漁民便從大海退回到海岸做養殖,去養那些能賣出高價的石斑、大黃魚和鱸魚。

可這些魚都是肉食性的,於是漁民就去海裡,捕撈還未長大的小魚小蝦去做飼料。

大黃魚養殖戶會把捕來的小魚用機器打成魚漿直接投喂。這種方式不僅飼料使用率低,而且也會汙染水質,提高魚群的致病率。

在中國,海鮮市場對魚類的需求與日俱增,僅僅養殖大黃魚,每年就至少需要消耗40萬噸幼雜魚。

海裡野生的魚就越少。養殖的品種和規模不斷增加,捕撈的種類和品質卻不斷下降。這種「不可持續」的養殖方式,已經扭曲了海洋的自然生態環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捕撈國家,2015年捕撈產量1300多萬噸,年捕撈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尼和美國加起來還多。

中國也是全球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佔全球總產量的60%以上。而這些數據的背後,隱藏的是中國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的危機!

自2003年,中國近海90%以上的水域幾乎無魚可捕。漁民「毀滅性」的捕撈方式,給物種多樣性造成了巨大災難。他們使用網孔極小的漁網,連2-3釐米的小魚、甚至蝦米也難逃一劫。

俗稱海洋殺手的底拖網,在海底來回拖拽,把珊瑚、石頭、海藻、魚類也都收入網中,海底大大小小的生物無一倖免......

除了這些,電網捕魚、燈光捕魚、聲波捕魚......漁民絞盡腦汁,竭澤而漁的捕魚方式,給近海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這種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撈,已經持續了近20年......

我們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本是自然界的生態法則,由於人們對魚產品的大量需求,直接阻斷了海洋生態鏈,更加助長了這種不可持續的人工養殖方式。於是海洋中的一個個身影,逐漸消失。

海洋是大家的,海洋生態環境更需要每個人來盡一份力,一個微小舉動的背後,卻牽連著巨大的產業鏈......

當我們看到了這段視頻後,是不是對餐桌上的海鮮魚類會有所深思......

2

道德淪喪,魚不聊生

北京「活魚下架」曾成為熱搜詞。有媒體報導稱,北京多個超市活魚下架。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很多媒體猜出此次下架或許又與孔雀石綠的濫用相關!

而孔雀石綠又是什麼鬼呢?看看度娘的解釋!

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既是染料,也是殺真菌、殺細菌、殺寄生蟲的藥物,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無公害水產養殖領域國家明令禁止添加。

孔雀石綠在中國大行其道發展了數十年後,越來越多的病例證實與孔雀石綠相關,於是在2002年的時候,我國推出農業行業標準《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魚藥使用準則》,明確的把孔雀石綠作為禁用藥。

然而,雖然國家明文規定靜止「孔雀石綠」的使用,但很多商家為了牟利依舊選擇鋌而走險,甚至不惜冒牢獄之災的風險。

背後的原因離不開龐大的市場需求。

因為中國人都愛吃活魚,覺得越是活蹦亂跳的魚越是新鮮,健康。

而事實上讓商家餵養「活蹦亂跳」的活魚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有些水產品要經過多天的跨省運輸才能到達內陸市場,這個時候魚要想活蹦亂跳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只要在貨櫃裡撒一把孔雀石綠,奇蹟就會出現,那些奄奄一息 ,病怏怏的魚立即變得生龍活虎。

其實活魚養殖使用孔雀石綠早已是舊聞,近年來市場所售水產品中被檢出孔雀石綠的消息卻層出不窮,過去就有報導,北京3批次淡水魚被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

隨後該三批次產品被要求下架、召回。而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8月25日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陝西、遼寧、山東共計10批次水產品也都被檢出孔雀石綠。

而我在百度搜索,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商家違規使用孔雀石綠的新聞發生。

近15年過去了,孔雀石綠卻從未在市場上消失,隱蔽地被用於活魚經營的各個環節。

「魚不聊生,我們也便無法優雅地聊生活,聊詩與遠方。魚被餵了這藥那藥,我們何嘗不也是魚呢?」

法與德,是人類社會祛惡滋善的兩大利器,人之所以為人,無外乎有規矩和道德。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是應然,卻未成為必然。我們看到私人魚塘無證養魚、獸藥亂用、違禁藥私用、上市銷售無需檢疫合格證……這一系列的缺失,道德淪喪,亂象叢生,以至於,魚不聊生。

3

魚很沉默,但會疼

魚說:我也有淚你看不到,因為我在水裡!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為食腐動物,魚在食物鏈中佔有很高的位置,它們可以將水中的任何東西都處理掉——因此,它們會受到很嚴重的汙染。

吃魚會聰明?變笨才對!

我們的海洋充滿了多氯聯苯(PCBs)汙染物,併集中殘留在了魚的體內,儘管這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已經被世界上很多地方禁止。

多氯聯苯會致癌並影響神經發育——包括短期記憶和學習,以及損害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能力!所以,聰明點吧,別再吃魚了。

很多人不忍心吃貓狗,也不敢看殺雞或豬牛羊,卻能毫無負擔地吃魚。因為它們是沉默的,不會表達自己的疼痛。

實際上,魚類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像所有動物包括人類一樣能夠感受到疼痛。你看見過魚流淚的眼睛嗎?

古時候有個讀書人,這一天朋友送給他幾條鱔魚,他打算煮上一鍋清燉鱔魚來嘗嘗。讀書人將魚放入鍋中,在鍋子底下用小火緩緩加熱,只見那些鱔魚仍自由自在地在鍋裡遊著,水溫逐漸變高,鱔魚在鍋中絲毫未覺水溫的變化,慢慢地被煮熟了。

據說,用這種方式煮熟的鱔魚,因為不會經歷宰殺的過程,沒有掙扎,所以它的肉質也不會緊繃,口感特別好。

隨著那一鍋湯慢慢煮沸,讀書人將鍋蓋掀起,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身體向上弓起,只留頭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湯中,而整個腹部都向上彎著,露出在沸湯之外,直到它死了,身體依然保持這種形狀,而不倒下。

讀書人看到這種情形,感到十分好奇,便將這條形狀奇特的鱔魚撈出,取了一把刀,交鱔魚彎起的腹部剖開來,想要看個清楚。令他大吃一驚的是,在剖開的鱔魚腹中,竟藏著滿滿的魚卵!原來這條母鱔魚為了保護肚子裡的眾多魚卵,情願將自己的頭尾浸入沸湯之中,直至死亡,而將腹部彎起,避開滾熱的湯水。

讀書人看到這一幕,淚水情不自禁地潸潸流個不停。

4

為了孩子的健康可以選擇素食

魚的新定義應該是:蛋白質和脂肪的一種混合物,並加入了大量有毒的化學物質做調料。此外,在許多魚中發現的蛔蟲是半透明的,很難被查看到。

—(美)彼得 博爾西《原來吃素最健康》

如果你想補充歐米茄3脂肪酸,亞麻籽、奇異籽、火麻仁、芝麻、核桃、杏仁、海藻、牛油果都含有豐富的歐米茄3,另外,黑豆、紅腰豆、白色花椰菜和抱子甘藍也是很好的食物,用來替代你心目中的「魚」再健康不過啦!

素食詮釋了與一切生靈和諧共處,創造綠色和平的世界的真義,而且還能帶來快樂的心情,健康的身體和騙過時間的容貌,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魚更聰明,吃魚要吃DHA高的魚,有兩種魚最好少給孩子吃
    」、「愛吃魚的孩子更聰明」、「吃魚視力好」等說法,有的家長還對「孩子多吃魚更聰明」的說法深信不疑。寶媽紅利就是如此,每周她都會做1~2次魚肉,會特意囑咐孩子多吃魚肉。寶媽小柳的做法更是誇張,幾乎每天都會給孩子做魚肉,為了讓孩子多吃點更聰明,還不辭辛苦變著花樣做。可孩子吃魚真的能讓孩子更聰明嗎?每周應該給孩子吃幾次魚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 孕婦多吃魚胎兒更聰明,但多吃這幾種魚,反而會「害了」腹中胎兒
    「多吃魚,孩子出生更聰明」,因此家裡人往往都愛對孕婦說這樣一句話,這也讓很多孕媽媽將魚類列進「餐桌必備」食譜中。多吃魚固然好處多多,但有幾種魚肉不建議孕媽媽們吃,多吃反而會害了寶寶。但是,孕媽媽們要知道,孕期過量食用罐裝金槍魚後,會增加胎兒的致畸風險。有專門的規定中提出,孕婦每周吃金槍魚的量不能超過200克,這是因為在金槍魚罐頭常常檢出汞的殘留。而孕婦體內大量汞這種重金屬蓄積,不僅影響孩子智力,在孕早期還會有致癌的風險。
  • 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
    導讀: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多吃核桃、DHA含量高的魚,寶寶會更聰明嗎?
    自從家裡有了寶寶,為了讓寶寶更聰明,老母親可謂操碎了心。核桃、各種魚類、魚油、DHA各種能吃的食物以及營養品都吃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經常聽說核桃以及富含DHA的魚是否能讓寶寶更聰明,以及寶寶到底應該怎麼吃!
  • ​媽媽多吃魚,將來寶寶就更聰明嗎
    問:「鄰居家的兒媳懷孕時天天吃魚,現在那個孩子可聰明了,所以你也要天天吃魚。」這可能是很多孕媽媽的煩惱,家裡長輩強行根據以往經驗或他人經驗給孕媽媽制定食譜,拒絕還不行。所以多吃魚將來寶寶會更聰明是有科學依據的嗎?答:魚中含有可促進大腦發育的營養元素,適當多吃可使寶寶變得更聰明。但任何事都不能過量,多吃魚的同時,也要考慮下目前的環境汙染。所以想讓寶寶聰明並不一定要多吃魚哦。
  • 去市場買魚時,四種魚不要買,營養師:不懂的媽媽才給孩子吃
    這項研究的對象是541名9到11歲的孩子,調查的項目是:每個月孩子吃魚的頻率和睡眠的情況,並且對這些孩子進行了智力測試,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兒童每周吃魚兩次以上比不吃魚的兒童睡眠質量更高,智力比不吃魚的孩子高3到4倍,經常吃魚還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認知能力。
  • 吃魚雖好,但這個部位「越吃越笨」,孩子尤其要少吃
    原來是前一天晚上,雯雯家吃著晚飯,雯雯的媽媽非要讓小外孫,也不能多說她什麼,畢竟媽媽幫忙帶孩子也辛苦。,眼睛會更亮嗎?吃魚頭,會讓人更聰明嗎?,魚肉不碎;燒魚前把魚煎一下,既是定型又能增香。
  • 寶寶輔食~聽說吃魚的寶寶會更聰明哦
    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開始,家長就會精心給孩子挑選食材,其中,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添加魚,認為魚會讓孩子更聰明,這是真的嗎?給寶寶吃魚,其實最重要選擇的原則是:汙染小(低汞)、蛋白質(DHA)、刺少、易買到的魚類。(就安全問題上來說,寶寶吃魚有個很大的風險就是「魚刺」,遇到刺比較多的魚,即使你一再小心,都可能會有漏撿的魚刺。)
  • 孕婦多吃海鮮孩子更聰明
    作者:寶寶知道 水晶之戀ss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孕婦在懷孕期間多吃魚生下的孩子較之那些媽媽在妊娠期間不吃或是少吃魚的孩子會更聰明,而且自我發展能力也更強。
  • 孩子多吃魚就能變聰明?兒科專家:這3種魚,一口也別吃
    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寶媽們變身「超人」,絕對不允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樓下超市老闆娘,就經常給孩子吃魚,每次去買東西,都會看到孩子碗裡的魚。
  • 想寶寶聰明就要多吃魚?記住這些吃魚的黑名單,家長不要給孩子吃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家庭的家長並不知道即使是很低的汞水平,對小孩子的智力影響也是很大的,會影響正常的發育。孩子吃魚也有講究,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吃魚。小趙家的兒子兩歲半了,食慾特別好,媽媽經常給寶貝買很多營養豐富的菜做給孩子吃,希望兒子能長得結實一些、聰明一些。
  • 「懷孕多吃魚,寶寶更聰明」,但這些已上黑名單的魚,孕婦可別吃
    很多媽媽有這樣的「共識」:懷孕多吃魚,寶寶更聰明。於是,清蒸、水煮、燜燉、紅燒、爆炒、烘烤……準媽媽變著法兒,努力完成著每日的吃魚任務,只為給胎寶寶輸送足夠的腦黃金DHA,讓TA贏在媽媽的肚子裡。尤其是海魚,進食一定要適度適量,畢竟,孕婦不是什麼魚都能吃的哦。
  • 吃魚也會生病?家長多注意,給孩子吃魚的6條規則
    只要家長在為孩子選擇魚的時候小心一點。那麼就只會好處大於風險。吃魚規則1:家長選擇&34;以前有說過海水中可能會包含一些有害物質,很多小魚吸收有害化學物質並將其儲存在脂肪組織中。如果當鯊魚這些大魚吃小魚時,這些化學物質就會轉移到鯊魚的肉裡。
  • 寶寶吃魚好處多,這幾種魚再有營養也不要給孩子吃,父母要知道
    文丨媽媽育兒學習屋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科學育兒的時代,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尤其在吃上,父母們更是毫不含糊,總是想讓寶寶吃的健康又營養。從小糖糖就特別愛吃魚,恰巧奶奶又能買到新鮮又安全的魚,所以糖糖媽媽會經常給孩子吃魚。我們外出一起吃飯,每次也是必點一盤魚。糖糖在很小時,就會挑魚刺,自己吃魚。在一次吃帶魚的時候,不小心將魚刺卡到了嗓子上,嚇得糖糖媽媽趕緊帶孩子來了醫院。
  • 孩子吃這八種魚會損傷大腦的,家長要看清楚再讓孩子吃
    文|秘籍君提高到魚的營養價值大家都會想到補腦,適合多給孩子吃。而事實也是如此,魚身上有很多部位確實很有益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但是家長要知道萬事沒有絕對,就例如下面這些魚就不適合孩子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警告,這八種魚不能吃孩子吃,鯊魚、箭魚、旗魚、金鯖魚、槍魚、羅非魚、方頭魚以及鯰魚,這些魚除了體型較大以外,它們還是生命周期較長的食肉魚,體內含汞量要高於其他魚。而如果孩子吃含汞高的魚,不僅不會補腦,還會危害大腦中樞神經及消化、腎臟功能。而那麼孩子適合吃那些魚呢?
  • 吃魚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但這7種魚,一口都別給寶寶吃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然而除了健康,孩子的成績也一直是家長所期待的,每位家長都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成績,這當然就需要孩子聰明、腦子好使。聰明除了靠遺傳,也可以通過後期的飲食跟腦力鍛鍊得以提升。都說吃魚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因為魚裡面富含大量微量元素,以及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DHA。
  • 孕期一定要多吃魚嗎?吃哪種魚?實在不想吃魚,怎麼辦?
    近年來,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魚的說法幾乎遍地都是,有孩子、沒孩子的人都會跟懷孕的媽媽們煞有介事地叮囑:多吃魚啊。那麼,孕期一定要吃魚麼?不想吃也一定要逼著自己吃?「魚」指什麼?海鮮類的其他產品可以代替魚麼?如果海鮮過敏怎麼辦?海魚和河魚吃那個好?冰鎮的魚和新鮮的魚哪個好?到底吃多少魚合適?
  • 吃魚可以使孩子們變得更聰明嗎?
    一項新研究表明,認為魚是大腦的食物。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的智商(即智商)比那些少吃或根本不吃魚的孩子的智商高近5個百分點。食魚者的睡眠也更好。這些孩子填寫了一份問卷,詢問他們過去一個月內吃魚的頻率,選擇範圍從從來沒有到每周至少一次。孩子們還參加了中文版的智商測驗,該測驗對口語和非言語技能進行了評分,稱為韋氏兒童智力量表。此外,孩子的父母回答了有關孩子睡眠質量的問題。
  • 孕期吃魚可以讓胎寶寶更聰明?想贏在娘胎,這幾種魚不建議吃
    懷孕之後,很多準媽媽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吃魚能讓胎寶寶更聰明。 我們都知道,魚肉營養價值很高,像鈣、鉀、胺基酸等微量元素,還有蛋白質和DHA都十分豐富,這些營養成分都是胎兒發育必不可少的,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尤為重要,而且還可以預防準媽媽心腦血管疾病;除此之外魚的味道也非常的鮮美,肉質也很是鮮嫩,易被腸胃吸收和消化。
  • 魚營養豐富但這個部位孩子不能吃,詳解魚部位的好與壞
    對於媽媽們來說,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味的輔食,給自己的孩子吃,而魚味道好,營養很豐富,富含寶寶生長所需的 DHA、優質蛋白,鈣、磷、碘等礦物質,維生素 D 、維生素 B12 等。所以,給孩子吃魚也是媽媽們的選擇。不過,在給孩子吃魚之前,媽媽們必須要弄清一點,魚身上的部位那麼多,哪些孩子吃了好,哪些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