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補充DHA,很多人都認為吃魚是一個很好的食補來源,每餐深海魚是不能斷的,都說多吃魚的孩子聰明,幫助學習......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孩子真的吃魚越多越聰明嗎?
為了信服大眾,我特意問了一下度娘,魚肉的營養價值成分到底是什麼?回答是:含有豐富蛋白質,還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 ,維生素A、鐵、鈣、磷等。
接著,我再問了一下核桃的營養價值成分:
核桃中86%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核桃富含銅、鎂、鉀、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B1,也含有纖維、磷、煙酸、鐵、維生素B2和泛酸。
現在,你們覺得哪個更有營養?
此外,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大家都看過吧,現在海洋裡沒多少魚了,只有經過電網捕魚殺戮後的魚屍和各種塑料垃圾,也就是你吃深海魚的同時,非常有可能誤攝入甲基汞——劇毒,其損害的主要部位就是大腦,可嚴重造成語言和記憶能力障礙等。
中醫常說「魚生火,肉生痰。」中醫首經《內經》曾寫到,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吃魚吃多了,就會熱邪滯留在腸胃。
現在,你還覺得孩子吃魚越多越聰明嗎?
1
中國90%近海已無魚可捕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魚背後的故事,綠色和平進行了「實地考察」。並邀請著名攝影師Stefen Chow拍攝了一支小短片《年年有魚?》
看完這條片子,或許你會對盤中的美味海鮮有新的認識......
這一次Stefen受綠色和平的拍攝邀請,去了中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地福建省,他們一起做了一個實驗性的拍攝。
根據在當地的調研結果,他們發現,當海裡捕撈不到高品質的大魚時,漁民便從大海退回到海岸做養殖,去養那些能賣出高價的石斑、大黃魚和鱸魚。
可這些魚都是肉食性的,於是漁民就去海裡,捕撈還未長大的小魚小蝦去做飼料。
大黃魚養殖戶會把捕來的小魚用機器打成魚漿直接投喂。這種方式不僅飼料使用率低,而且也會汙染水質,提高魚群的致病率。
在中國,海鮮市場對魚類的需求與日俱增,僅僅養殖大黃魚,每年就至少需要消耗40萬噸幼雜魚。
海裡野生的魚就越少。養殖的品種和規模不斷增加,捕撈的種類和品質卻不斷下降。這種「不可持續」的養殖方式,已經扭曲了海洋的自然生態環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捕撈國家,2015年捕撈產量1300多萬噸,年捕撈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尼和美國加起來還多。
中國也是全球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佔全球總產量的60%以上。而這些數據的背後,隱藏的是中國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的危機!
自2003年,中國近海90%以上的水域幾乎無魚可捕。漁民「毀滅性」的捕撈方式,給物種多樣性造成了巨大災難。他們使用網孔極小的漁網,連2-3釐米的小魚、甚至蝦米也難逃一劫。
俗稱海洋殺手的底拖網,在海底來回拖拽,把珊瑚、石頭、海藻、魚類也都收入網中,海底大大小小的生物無一倖免......
除了這些,電網捕魚、燈光捕魚、聲波捕魚......漁民絞盡腦汁,竭澤而漁的捕魚方式,給近海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這種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撈,已經持續了近20年......
我們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本是自然界的生態法則,由於人們對魚產品的大量需求,直接阻斷了海洋生態鏈,更加助長了這種不可持續的人工養殖方式。於是海洋中的一個個身影,逐漸消失。
海洋是大家的,海洋生態環境更需要每個人來盡一份力,一個微小舉動的背後,卻牽連著巨大的產業鏈......
當我們看到了這段視頻後,是不是對餐桌上的海鮮魚類會有所深思......
2
道德淪喪,魚不聊生
北京「活魚下架」曾成為熱搜詞。有媒體報導稱,北京多個超市活魚下架。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很多媒體猜出此次下架或許又與孔雀石綠的濫用相關!
而孔雀石綠又是什麼鬼呢?看看度娘的解釋!
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既是染料,也是殺真菌、殺細菌、殺寄生蟲的藥物,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無公害水產養殖領域國家明令禁止添加。
孔雀石綠在中國大行其道發展了數十年後,越來越多的病例證實與孔雀石綠相關,於是在2002年的時候,我國推出農業行業標準《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魚藥使用準則》,明確的把孔雀石綠作為禁用藥。
然而,雖然國家明文規定靜止「孔雀石綠」的使用,但很多商家為了牟利依舊選擇鋌而走險,甚至不惜冒牢獄之災的風險。
背後的原因離不開龐大的市場需求。
因為中國人都愛吃活魚,覺得越是活蹦亂跳的魚越是新鮮,健康。
而事實上讓商家餵養「活蹦亂跳」的活魚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有些水產品要經過多天的跨省運輸才能到達內陸市場,這個時候魚要想活蹦亂跳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只要在貨櫃裡撒一把孔雀石綠,奇蹟就會出現,那些奄奄一息 ,病怏怏的魚立即變得生龍活虎。
其實活魚養殖使用孔雀石綠早已是舊聞,近年來市場所售水產品中被檢出孔雀石綠的消息卻層出不窮,過去就有報導,北京3批次淡水魚被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
隨後該三批次產品被要求下架、召回。而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8月25日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陝西、遼寧、山東共計10批次水產品也都被檢出孔雀石綠。
而我在百度搜索,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商家違規使用孔雀石綠的新聞發生。
近15年過去了,孔雀石綠卻從未在市場上消失,隱蔽地被用於活魚經營的各個環節。
「魚不聊生,我們也便無法優雅地聊生活,聊詩與遠方。魚被餵了這藥那藥,我們何嘗不也是魚呢?」
法與德,是人類社會祛惡滋善的兩大利器,人之所以為人,無外乎有規矩和道德。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是應然,卻未成為必然。我們看到私人魚塘無證養魚、獸藥亂用、違禁藥私用、上市銷售無需檢疫合格證……這一系列的缺失,道德淪喪,亂象叢生,以至於,魚不聊生。
3
魚很沉默,但會疼
魚說:我也有淚你看不到,因為我在水裡!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為食腐動物,魚在食物鏈中佔有很高的位置,它們可以將水中的任何東西都處理掉——因此,它們會受到很嚴重的汙染。
吃魚會聰明?變笨才對!
我們的海洋充滿了多氯聯苯(PCBs)汙染物,併集中殘留在了魚的體內,儘管這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已經被世界上很多地方禁止。
多氯聯苯會致癌並影響神經發育——包括短期記憶和學習,以及損害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能力!所以,聰明點吧,別再吃魚了。
很多人不忍心吃貓狗,也不敢看殺雞或豬牛羊,卻能毫無負擔地吃魚。因為它們是沉默的,不會表達自己的疼痛。
實際上,魚類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像所有動物包括人類一樣能夠感受到疼痛。你看見過魚流淚的眼睛嗎?
古時候有個讀書人,這一天朋友送給他幾條鱔魚,他打算煮上一鍋清燉鱔魚來嘗嘗。讀書人將魚放入鍋中,在鍋子底下用小火緩緩加熱,只見那些鱔魚仍自由自在地在鍋裡遊著,水溫逐漸變高,鱔魚在鍋中絲毫未覺水溫的變化,慢慢地被煮熟了。
據說,用這種方式煮熟的鱔魚,因為不會經歷宰殺的過程,沒有掙扎,所以它的肉質也不會緊繃,口感特別好。
隨著那一鍋湯慢慢煮沸,讀書人將鍋蓋掀起,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身體向上弓起,只留頭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湯中,而整個腹部都向上彎著,露出在沸湯之外,直到它死了,身體依然保持這種形狀,而不倒下。
讀書人看到這種情形,感到十分好奇,便將這條形狀奇特的鱔魚撈出,取了一把刀,交鱔魚彎起的腹部剖開來,想要看個清楚。令他大吃一驚的是,在剖開的鱔魚腹中,竟藏著滿滿的魚卵!原來這條母鱔魚為了保護肚子裡的眾多魚卵,情願將自己的頭尾浸入沸湯之中,直至死亡,而將腹部彎起,避開滾熱的湯水。
讀書人看到這一幕,淚水情不自禁地潸潸流個不停。
4
為了孩子的健康可以選擇素食
魚的新定義應該是:蛋白質和脂肪的一種混合物,並加入了大量有毒的化學物質做調料。此外,在許多魚中發現的蛔蟲是半透明的,很難被查看到。
—(美)彼得 博爾西《原來吃素最健康》
如果你想補充歐米茄3脂肪酸,亞麻籽、奇異籽、火麻仁、芝麻、核桃、杏仁、海藻、牛油果都含有豐富的歐米茄3,另外,黑豆、紅腰豆、白色花椰菜和抱子甘藍也是很好的食物,用來替代你心目中的「魚」再健康不過啦!
素食詮釋了與一切生靈和諧共處,創造綠色和平的世界的真義,而且還能帶來快樂的心情,健康的身體和騙過時間的容貌,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