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突襲日本本土

2020-12-19 中國文明網

  日軍侵佔武漢後,依仗其空軍優勢肆意空襲。為打擊敵人的氣焰、振奮士氣,經過周密準備,中國空軍的兩架飛機遠徵日本,在投撒「紙彈」後勝利返航。此次壯舉不僅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更為抗戰中的中國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同情和尊敬。

 

  空襲松山機場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中日兩國空軍力量懸殊。日本擁有2700多架飛機,中國雖有300多架飛機,且經過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兩役,損失慘重。蔣介石召集航空委員會主任錢大鈞、蘇聯顧問雷恰戈夫上校、波雷寧大尉等籌劃,決定對日軍發動一次突然襲擊。經過反覆研究篩選,最後將攻擊目標定為設在臺灣島上的日本海軍松山機場。臺灣松山機場是日軍的重要航空基地,位於臺北郊外。機場除了具有可供龐大的航空兵團起降的多條跑道和導航設施外,還有巨型油庫、彈藥庫和飛機修配廠。自1937年8月以來,日軍「鹿屋」航空隊多次從這裡起飛,對中國大陸進行狂轟濫炸。此外,這裡還是日本本土南進東南亞的航管中心和重要戰略基地、重要航線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並獲悉日本一支運載新飛機的船隊抵達臺北。於是,奇襲松山機場被確定為中、蘇空軍轟炸的首選目標。

  1938年2月23日凌晨,40架轟炸機分別從漢口機場和南昌機場相繼起飛。遺憾的是,從南昌起飛的中、蘇混合飛行編隊,由於偏離了航向,只得在福州迫降,加油後返航。

  而自漢口機場起飛的28架飛機,在沒有供氧設備的情況下,為了節省燃料,進入雲層,一直上升到5500米的高度,嚴格保持直線飛行。飛行員們忍受著缺氧的生理反應,飛了兩個小時。再有半小時就要到達臺北了,波雷寧才下令降低高度至2000米。臺灣已近在眼前,轟炸機編隊又迅速爬到4000米高度。為了迷惑日軍,編隊先向臺灣以北海面飛去,然後突然轉彎,降低高度穿過海島北部的山谷,出其不意地向松山機場撲去。

  10時30分,28架轟炸機群攜帶的280枚炸彈,冰雹般地砸向松山機場上的飛機、油庫、機庫、彈藥庫,大多數直接命中目標。此戰共炸毀日機40架,營房10棟,機庫3座,燒毀了可供該基地使用3年的航空汽油,嚴重破壞了新竹大電力廠,松山機場癱瘓,此後一個多月沒能出動飛機。這一突然襲擊,完全出乎日軍的意料。整個空襲過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直至1個多小時後,日軍飛機才飛到臺北上空,但蘇聯志願航空隊28架飛機已經完成轟炸任務,並在臺北市低空環飛一圈後,安全飛回中國大陸。

 

  準備東徵日本本土

  徐州會戰後,為打擊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氣焰,激勵我方士氣和民心,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採取對日本本土實施一次反戰宣傳和示威性空襲。最初的考慮是轟炸日本本土,後來多數人認為,投擲幾顆炸彈所起的作用畢竟有限,中國不能像日本法西斯那樣傷及平民百姓,投擲炸彈不如播撒傳單,「紙彈」比炸彈的意義更重要。

  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會議決定:傳單由郭沫若任廳長的政治部第三廳負責撰寫印刷;飛機和飛行人員由軍令廳廳長毛邦初物色;錢大鈞負責的航空委員會奉命制定《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

  很快,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擬就《告日本國民書》,其要旨為:中日兩國同文同種,唇齒相依,應該互助合作,維持亞洲和全世界的自由和平。日本軍閥發動侵略戰爭,最後會使中日兩國兩敗俱傷,希望日本國民喚醒軍閥放棄進一步侵華的迷夢,迅速撤回日本本土。郭沫若還主持編寫了《告日本工人書》《告日本農民大眾書》《告日本工商者書》等多種傳單,由日本友人、反戰作家鹿地亙譯成日文。日本反戰同盟也撰寫了《反戰同盟告日本士兵書》。傳單共印刷200萬份。

  經調查,當時堪當跨海遠徵日本重任的飛機,只有馬丁B-10B型轟炸機。1936年,國民政府依靠民眾捐款從國外訂購9架馬丁轟炸機,並為此專門組建直屬空軍司令部指揮的第三十中隊。抗戰全面爆發後,由於作戰損失,至1937年10月,第三十中隊只剩下5架馬丁飛機,因而被迫撤銷編制,剩餘的馬丁機劃歸第十四中隊。從這5架飛機中,國民政府航委會選定兩架執行此次遠徵任務。

  初選飛行員時,蔣介石的澳籍顧問端納建議派一位外國飛行員擔負遠徵任務,但該名飛行員說任務風險太大,要求10萬美金酬勞。蔣介石則主張:本次行動為「志願遠徵」,故不予同意。最後確定飛行員人選,由空軍第十四中隊中隊長徐煥升擔任指揮官的「神鷹部隊」執行此任務。

  徐煥升接到任務後,立即遴選優秀飛行員,組成新編空軍第十四隊——由他和空軍第十九中隊副隊長佟彥博擔任正、副隊長;1號機(1403號):由徐煥升駕駛,機組成員有徐光鬥、雷天春、蔣紹禹。2號機(1404號):由佟彥博駕駛,機組成員有劉榮光、吳積衝、蘇光華。

  8人立即開始緊張地訓練,同時與機務工程人員共同著手各項準備工作:為了使飛機多帶燃料增大航程,攜帶大量傳單分批投放,將炸彈艙改裝為油箱,以增加燃料量及航程;加裝無線電定向儀,以保障遠程飛行的航向準確性:選調有經驗的空勤人員,在四川成都鳳凰山基地,仿真長途夜航訓練……當時,陸空無線電通信尚在萌芽時期,電子設備非常簡陋,又缺乏海上飛行訓練。對此,錢大鈞指示航委會對遠徵日本所需之航行設備、指揮聯絡等設施做了充分準備,並專門架設陸空電臺7座。

  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兩架轟炸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飛抵漢口王家墩機場。待命期間,蔣介石與宋美齡、錢大鈞特別接見機組成員,以示鼓勵。徐煥升和隊員們表示,抱定「我死則國生」的精神,預留遺囑,誓死完成這一非常使命。

 

  圓滿完成任務

  5月中旬,一切準備就緒。5月19日傍晚,徐煥升奉令限於1個小時內啟程出徵。他駕駛「1403」長機,副隊長佟彥博駕駛「1404」僚機,各帶領副駕駛、領航員、通訊員,於下午3時23分,滿載上百萬份傳單從漢口機場悄然起飛。

  下午5時,兩機降落沿海城市浙江寧波櫟社前進機場。加油後,於當夜11時48分再起飛,以3000米高度向東飛向日本。

  海面上能否遇上敵艦攻擊、日機攔截,日本本土防空預警反應能力到底如何,這些都是未知數。兩架飛機在東海上空還真的遇上了敵艦,敵艦在看不到目標的情況下胡亂打了幾炮,中國飛行員們笑稱之為「歡迎禮炮」。

  5月20日凌晨2時40分,徐煥升所率勇士飛臨日本九州島上空。2時45分,兩機以3500米高度飛臨長崎上空。飛行員們打開彈艙投下首批傳單,而後向另一城市福岡飛去。

  飛行員們在福岡上空投放照明彈,再投下傳單。而後飛機轉彎再飛久留米、佐賀等城市,照樣投放照明彈、撒傳單。兩架飛機在日本九州飛行近兩個小時,均未遭到日本地面高射炮和飛機攔截。只有在福岡上空時,日軍感到似有不明飛機突入領空,於是趕緊實行燈火管制,亂照探照燈,盲目向天空開火。

  4時30分,中國遠徵日本的轟炸機完成任務,掉頭沿原路勝利返航。

 

  歡迎勇士歸來

  8時48分,僚機在江西玉山機場降落。9時24分,長機在南昌降落。兩機8名勇上稍事休息,分別加油後再度起飛,於11時13分在武漢上空重新會合,隨即雙雙降落在漢口王家墩機場。機場上鼓樂齊鳴,各界群眾數千人到機場熱烈歡迎勇士凱旋。

  飛機從空中下降時,場中鼓掌聲及歡呼聲歷數十分鐘不止。中國及各國駐漢口記者爭相為勇士們攝影。晚間,空軍舉行盛大宴會,慰勉出徵的勇士。

  得到遠徵勇士勝利榮歸的消息後,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羅炳輝等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前往中國空軍領導機關慰勞東徵勇士,並贈送錦旗。中共中央贈送的錦旗上寫著「德威並用,智勇雙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贈送的錦旗上寫著「氣吞三島,威震九州」。

  此次突襲的勝利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世界各國的媒體爭相報導。英國《新聞紀事報》、美國《華盛頓郵報》《新聞報》及蘇聯《莫斯科新聞》都紛紛給予很大篇幅盛讚中國空軍的壯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生活》雜誌刊登聞名全世界的12名飛行員的大幅照片,中國空軍飛行員徐煥升名列其間,稱徐煥升是「先於美軍飛行員杜立特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作者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對於這樣的實力,強大的美國、蘇聯也不能小視,單獨一個國家與日本作戰,損失將是慘重的,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去攻打日本本土。二是二戰的前半期主要戰場在歐洲,發起戰爭的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上,根本抽不出力量攻打日本。
  • 二戰時的義大利空軍:擁有世界一流的飛機,曾計劃轟炸美國本土
    比如義大利的BR20中型轟炸機,這款飛機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僅僅日本就購買了上百架BR20。日本轟炸重慶和蘭州用的就是這種轟炸機。在中大型飛機領域,義大利遙遙領先於日本,甚至不遜色於英法。1942年,依託強大的航空工業,義大利萌生了轟炸美國本土的想法。義大利的比亞喬公司在P.108 四發重型轟炸機的基礎上研發出P.23R(MM.285)型遠程飛機,試圖長途奔襲紐約,轟炸美國本土。
  • 日本要翻幾倍戰機來攔截我軍戰機?中國空軍的33個師已做好準備
    ,提升了中國海軍大編隊航空作戰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然而有意思的是,作為號稱中國海空軍的「御用攝影師」——日本自衛隊卻第一次在自己的報告中,沒有任何一張中國海軍航空兵戰機的照片,且在他們的報告中中方軍機數量都標註為「推定」,為什麼日本自衛隊一下不靈了,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日本砸5萬億研發六代戰機,揚言讓中國空軍無法進出太平洋
    據《福布斯》報導,日本計劃在2035年前列裝本土研製的六代機——F-X隱形戰機,據日本介紹,其性能方面將會超過美國的F35和中國的殲20。按照日本的設想,首架F-X的原型戰機將會在2024年誕生,並在2028年實現首飛,2031年批量生產,預計投入資金超過5萬億日元(480億美元)。同時,日本媒體還放出狠話:F-X戰機可以讓中國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對於這樣的荒謬言論,我們聽聽就好了,不必太當真。先不說日本自己能不能造出來,就算造出來了,那也是十幾年後的事。
  • 抗戰中國空軍無人被俘,平均犧牲年齡20歲,他受到日本全國敬仰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一天,日本本土報紙《每日新聞》刊發了一則報導:「我將士本擬生擒支 那空軍飛行員,但對此悲壯之士最後予以打倒,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殮。此少年空軍勇士之亡,雖如苞蕾摧殘,遺香不允……為敵軍,亦不能不令我全軍將士一掬同情之淚也。」該文最後感嘆:「中國已非昔日的支 那。」這篇報導因中國一名飛行員而感慨中國已經不是昔日之中國。
  • 日媒稱川普或將突襲式訪臺,對臺X-Day?
    日媒稱川普或將突襲式訪臺,對臺X-Day?日本《夕刊富士》聲稱,川普政府打算推翻一個中國原則,「突襲式訪臺並承認臺灣」,或可能由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代行,且歐盟及盟國已同意美方的行動。
  • 中國空軍誕生——東北老航校的日本教官
    ——東北老航校的日本教官     55年前,中國空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成立,這就是我軍歷史上著名的「東北老航校」。從此,老航校成為中國空軍的搖籃,王海、劉玉堤、張積慧……一大批空軍英雄從這裡起飛。    55年後的6月5日,100多位曾在老航校工作過的老同事歡聚北京。人們驚訝地發現,在這群老人中,有16位被許多人尊稱為「教官」的日本人。他們的到來,揭開了一段隱藏了55年的秘密。
  • 這位侵華日軍少佐 是後來中國空軍之父 回國後堅稱不後悔當時決定
    林彌一郎,出生於1911年,逝世於1999年,曾用中文名—林保毅,是日本大阪河內郡人,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侵華戰爭,時任日本陸軍少佐。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林彌一郎率部輾轉投降了我軍,並在後來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的飛行教官。
  • 寒流突襲!空軍精銳米格-29露天停放,作戰能力消失殆盡
    空軍精銳米格-29露天停放,作戰能力消失殆盡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除俄羅斯意外,烏克蘭是在軍事領域獲利最多的國家,不僅大量現役軍隊被劃分給烏克蘭,還有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空軍精銳米格-29戰鬥機。
  • 米格29成為首個獵物,F35戰機展開突襲,敘利亞空軍損失慘重
    根據敘利亞方面的消息稱,以色列空軍出動了F35戰鬥機,對敘利亞空軍基地展開突襲,擊毀了6架敘利亞空軍基地的米格29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雖然後來運到伊朗的空軍基地進行嘗試性修復,但是修復的可能性很小。F35戰機首開戰端,就批量擊毀了俄羅斯生產的米格29戰機,令敘利亞空軍損失慘重。
  • 巴基斯坦購買了大量中國防空武器,在美國突襲拉登時卻毫無作用
    前言:2011年5月2日,美軍特種作戰部隊派遣4架「黑鷹」直升機『深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不到60公裡的阿伯塔巴德省,沒有引起巴基斯坦防空軍的任何警覺,美軍降落地面滯留時間長達40分鐘,100米開外就是巴軍最高軍事學府,附近駐紮了三支陸軍部隊毫無任何反應,深刻地暴露出主要地面雷達、戰鬥機基本上來自中國的巴基斯坦防空部隊的嚴重問題。
  • 二戰時強大的美軍和蘇軍為什麼不願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日本大本營此時已經認為在太平洋上扭轉敗局已不可能,本土決戰勢在必行。於是於1945年3月中旬,制定出了本土決戰計劃,即《「決」號作戰準備綱要》。其基本思想是:靈活運用日本本土的有利地形條件,「動員忠於皇國和具有大和魂精神的1億國民配合軍隊作戰」;以殘存的海、空軍進行特攻作戰,爭取把登陸敵軍消滅在海上;地面部隊集中在本土的重要地區,進行縱深部署,對登陸敵軍實施連續反擊,一舉決定戰爭勝負。
  • 82年前,中國飛機首次出國轟炸,直擊日本本土,投下百萬「炸彈」
    東南亞的重要性在於當時二戰在短時間內,荷蘭和法國就在本土亡了國,兩國卻能依靠著遼闊的海外殖民地,仍然保持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和資源的供給。這下,美國就不幹了,就立馬警告日本。日本那時候已經像打紅了眼一樣不管不顧,又因為覺得自己背靠強大的德國就不用畏懼美國,就跟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正面槓上了。
  • 日本零式戰鬥機多恐怖?中國空軍整個大隊被打光,全員選擇避戰
    導語:日本零式戰鬥機多恐怖?中國空軍整個大隊被打光,全員選擇避戰抗日戰爭中,中國與日本的力量懸殊,再加上當時的國軍消極抗戰,在日本攻佔了東南沿海城市的時候,國軍棄城而逃,來到內陸城市重慶,當時的國軍以為這樣就能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只要日本侵略者存在一天,中國大江南北就沒有和平安穩的地方。
  • 二戰絕密突襲計劃—「轟炸東京」
    山本五十六對美軍艦載機的航空裡程非常了解,除非美軍航母駛入距日本本土300海裡的海域,否則不可能對日本本土構成威脅,而且山本五十六還有一個更為大膽瘋狂的想法,那就是藉機毀掉美軍的這兩艘航母,等於打掉了美軍海上一半的作戰力量。於是山本五十六打算先裝作毫無防範,準備誘敵深入,在美軍航母駛至離日本本土600海裡的海域,再對其實行軍事打擊。
  • 中國空軍對日抗戰 一個民族選擇集體遺忘
    早在「一•二八事變」中國空軍就已投入戰鬥,先後有黃毓銓、趙莆明犧牲。1937年,日本陸軍擁有1100多架作戰飛機。而國軍全部家當是300多,很多飛行員還沒畢業,就要面對戰場。黃保珊、桂雲光、閻海文…等年輕的中國飛行員犧牲,又有誰還記得他們?1938年5月19日,兩架馬丁中型轟炸機在福岡、熊本、長崎、大阪等城市投下20萬份的傳單(《告日本國民書》、《反戰同盟告日本士兵書》……
  •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空校畢業活六過個月就算長壽
    ——記抗日戰爭中的中國空軍  抗日戰爭爆發之初,尚在襁褓中的中國「飛鷹」,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奮起展翅。  這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空戰——當時中國空軍共有飛機600多架,能作戰的僅305架;而日本海軍和陸軍的航空隊,合計擁有飛機2000餘架。
  • 抗戰故事展播(六):抗日空軍英雄劉依鈞
    1936年10月畢業於中央航校第五期航空班,歷任空軍第五大隊第二十五中隊飛行員、空軍第三大隊第二十五中隊分隊長、副隊長、隊長,升至中尉本級。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空軍也同時對日空軍開戰,劉依鈞與高志航、劉粹剛、黃泮揚、徐葆畇、鄒賡續、袁寶康、王光宇、張慕飛組成中國空軍九人「紅武士」,共同對日作戰,至死方休,戰功卓著。
  • 淞滬會戰中不為人知的空戰,中國戰鬥機重創日本空軍,自身零傷亡
    1937年8月,上海戰場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日本海軍旗艦「出雲號」強大的炮火不斷向中國守軍發起轟擊,造成極大傷亡。蔣介石決定把他最寶貝的家當——中國空軍投入戰鬥。此時的中國空軍組建不久、羽翼未豐。機隊的主要戰鬥力量是美國柯蒂斯公司生產的「鷹」式雙翼戰鬥機。
  • 2007年以色列空軍突襲敘利亞核工廠
    伊拉克的核武器計劃幾經波折,先是核反應堆於1979年在法國土倫,被以色列特工炸毀,之後,新核反應堆又在1981年的「巴比倫行動中」,被以色列空軍摧毀,海灣戰爭後,聯合國核查人員進駐伊拉克,展開大規清查,基本上堵死了伊拉克發展核武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