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剛開始念博士的時候,我有一種特別不一樣的感覺。從小到大,學習對於我來講無外乎是一種手段 —— 獲得老師和父母認可,考上好高中,好大學,出國深造。這是我第一次不為一個功利性目標而學習,就僅僅是為了學習。
直到去年讀到《第五項修煉》這本經典巨著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之前都是「生存性學習」或是「適應性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生存,為了適應我們所在的環境。
而「生成性學習」 —— 一種持續開發創造未來的能力,才是真正學習的含義。
「 通過學習,我們得以再造我們自身,通過學習我們開發自身能力,去做從前不能做的事。通過學習我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我們與世界的關聯;通過學習,我們拓展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生命的成長和生發過程的一部分。」
01/
過去的我和現在的你,
其實都在熱情澎湃的假學習
很多人看起來每天很努力在學習,生怕被時代拋棄。但如果完全沒有思考和實踐,也只不過是把錢換成了書架上的書和手機APP中的「已購」裡,破財消災,買一個踏實而已;
如果學習沒有為你帶來真正的改變,學了半天你還是做著同一份工作,面對著同一個老闆,每天上班發著同樣的牢騷,下班衝著孩子吼著同樣的話,那你不過是在熱情澎湃的假學習。
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說明生存性學習很容易,生成性學習很難。
難,不等於不可能,正因為如此,這也變成了少數人選擇的路。我始終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無數個選擇的結果。只要你選擇了那條少有人走的路,就會成為少數的能看到這條路上絕美風景的人。
在踏上這條路之前,如果只能選擇帶一本書作為嚮導,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第五項修煉》。我認為這是每個知識工作者(相比於體力工作者)一生中,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02/
《第五項修煉》
這本被名字耽誤的書厲害在哪裡?
《第五項修煉》是一本在管理界知名度非常高的書,這本書在上世紀90年代問世以來,被譽為「最偉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這是一本被「爛」書名耽誤的好書。書的副標題「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讓很多人認為這是給領導,HR,和培訓部門的人看的。
其實真正最需要學習的恰恰是個體。只有個人反省學習,不斷超越自我,才有可能把改變的動力放大到團隊,甚至組織和國家。而《第五項修煉》中最核心的系統性思考,正是將個人願景和組織願景融合的不二之路。
《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被認為是繼和德魯克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管理學大師。我覺得,他不僅僅是大師,更是屬於那種接近開悟的人。對事情的本質能看得那麼透,不是開悟是啥?
電影教父裡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用一秒鐘看清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彼得聖吉,就是那個能在一秒鐘看到本質的人,然後,他用了一本書的篇幅,教我們如何看清本質。
處在疫情過後的恢復期,充滿變局和不確定性的環境,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需要看清本質的?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應該讀或重讀《第五項修煉》的呢?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把「Fifth Discipline" 翻譯成了「修煉」,因為「修煉」是比學習更長遠,當然也更艱難的一個過程。先來說說這五項修煉都是啥吧?
1)自我超越
我對這條修煉的感悟特別深,因為我們做教練的就是幫助別人從安於現狀到自我超越,找到為自己真心嚮往的生活而工作的動力。然而,在教練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都只有「負向願景」,也就是「我不想要什麼」,「我不喜歡什麼工作」,但是如果你問他,「那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 他又說不出來。
因此也就不奇怪,書中講到"只有令人吃驚的成年人能夠嚴謹地努力實踐自我超越的修煉"。
2)心智模式
如果你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有一些反反覆覆出現的問題,比如總是和老闆搞不好關係,總是不能維繫一段關係,那很有可能是你的某些心智模式限制了你。"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心智模式是隱性的,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心智模式掛在嘴上,但它卻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限制了我們的行為和想法,只有將這些心智模式浮出水面才有可能開放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發生改變。心智模式是一個人的天花板。
3)共同願景
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對於很多人來講是公司貼在牆上的口號。然而,一個公司的員工如果沒有深度分享共同的願景就很難長久下去。作為教練,我做的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幫助被教練者澄清願景。因為一個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願景,那麼就缺少了指引自己的方向和動力。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人要是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4)團隊學習
在外企的20年裡,我自認為我學習了很多,因為公司有很強的培訓體系。但是我覺得創業以來的學習卻是最快也是最深刻的。因為,以前的學習是以個人為單位的學習。然而,在一個組織裡,團隊才是學習的最小單位,團隊之間的溝通,交往模式決定了大家彼此是否能夠放下自我防禦,展開深度匯談。現在,我經常會召集大家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組織生活會。聽起來像居委會大媽,但卻是加深自我認知,加速團隊學習的好方法。
5)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它聽起來高大上,但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多多少少用到過,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我們自己身體的運作,都是在一個系統裡,由一系列互相關聯的行為所組成的。這本書就是帶領大家深入的探索系統思考的方法,當你深諳系統思考,就相當於掌握了一個發現自己和世界的新視角和新語言。
在你動心之前我必須負責任的給你澆一盆「冷水」。《第五項修煉》需要深度的閱讀,思考,研究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才能真正領悟其中奧妙。
前提是,你能讀下來!因為,它實在是太厚了!光看一眼就讓人望而生畏!所以,建議不要挑戰人性,買來自己讀的後果就是連壓方便麵都會嫌太沉!
好消息是,加入共修營,我們一起共讀。
正因為在讀書的過程中意識到團隊學習的力量,我們才設計了新的玩法:共創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共470頁,我們會共讀第1到11章(共278)。但厚度不是問題,問題是這本書很多地方就像我剛開始讀博士論文時一樣,每個字都認識但就是放在一起不知道什麼意思。需要你至少讀兩遍才明白。
我帶讀的時候,會把這五項修煉拆成像平時講線下課一樣,在每天10-12分鐘的音頻導讀中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的分解來講,並且每個模塊都有配套的練習,助教1對1點評,小組討論和翻轉課堂,讓你徹底「吃透」晦澀難懂的內容,幫助你理解事物的本質。
通過MBA式案例討論,翻轉課堂,讓學員集體共創,沒有什麼所謂的標準答案,大家被虐的死去活來,卻也不亦樂乎。事實上,當你站在那個維度去思考的時候,你已經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了。
這就是修煉本質。
正如《第五項修煉》中所說:「如今已經不再是個人修煉的時代,而是集體修煉的時代」。
如果你也想要跟優秀的人一起共修,同煉,共同成長,歡迎你和我一起,共讀經典,深度思考,實現人生進階。
開營時間:6月15日 - 6月28日
*請提前準備好紙質書或電子書
適合人群
閱讀難度:★★★★★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刻購買)
請提前準備好紙質書或電子書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刻購買)
請提前準備好紙質書或電子書
關注「有意思教練」,回復「故事影響力」,有《用故事講出你的影響力》PPT大禮包等你喲!
有意思教練
讓職場更有意思
讓生活更有意義
有趣| 有愛| 智慧| 真實
我說贊,你說贊,都不如右下角點「在看」
你分享,我分享,有意思的生活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