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友人遊赤壁,曾醉臥雲夢澤,睡仙亭由此而來

2020-12-23 老羊歷史說
蘇軾

二賦堂、放龜亭、睡仙亭和坡仙亭,重建於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睡仙亭始建於北宋,原名睡足堂;公元八四二年,唐代詩人杜牧左遷(降調)黃州刺史。睡足兩字出自杜牧的詩〈憶齊安郡〉:平生睡足處,雲夢澤南州。這兩句的意思:我一生睡眠最充足的地方,就是雲夢澤南部的黃州。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齊安(郡),即黃州。亭內淡紅色的大石頭,形似一張三人座的沙發,人可躺在上面。相傳蘇軾與友人遊赤壁,醉後曾躺臥於此,故後人改睡足堂為睡仙亭;亭外牆上,有清人所刻小小的赤壁二字。

蘇軾

酹江亭,因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而得名;問鶴亭原名玩月臺,因位置高顯,為賞月佳處。民國十一年擴建赤壁時,為彰顯〈後赤壁賦〉中,孤鶴化為道士於夢中與蘇軾問答的韻事,始將玩月臺更名為問鶴亭。

重建向南的棲霞樓──東坡赤壁最高的建築物,也是宋代黃州四大名樓之一。原樓背山面江,每當夕陽西下,晚霞染紅江面映照在樓身上,故名棲霞樓。當天我站在棲霞樓上向西遠眺,霧霾來襲,一片白茫茫,已看不到江邊。計算機衛星照片顯示:赤壁磯到長江堤岸約四、五百公尺,至長江水道約一公裡。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蘇轍認為江面遼闊如海,完全合乎事實。

蘇軾與友人遊赤壁

滄海桑田,赤壁磯以西,古代長江的水道,目前是赤壁中學和一般住宅區。

蘇軾初到黃州,先住在定惠院,因廟太小,舉家遷至三面臨江的江驛──臨皋亭;所謂臨皋,就是臨江的高地。他住在臨皋亭期間,完成〈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和〈黃州寒食詩卷〉,這些都是千古名作。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卷〉,又稱為〈黃州寒食帖〉或〈寒食帖〉,內容是〈寒食雨〉兩首五言古詩,現存國立臺北故宮。

蘇軾與友人遊赤壁

〈寒食雨〉第二首: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裡。春天上漲的江水快要淹入臨皋亭門內,大雨仍然下個不停。我住的小屋,宛如水面上的小漁船,籠罩在一片迷濛的煙雨之中。因為赤鼻磯帶來大量泥沙的關係,物換江移,今日臨皋亭舊址在黃岡市區南邊,不管是啟黃中學(民國時期黃岡中學舊校區)或是文峰寶邸小區(小區),周圍一帶都是人口稠密的陸地,長江水道遠在一公裡外。

離開東坡赤壁,走至黃州大道,再搭公交車到黃岡西站。武岡(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長六十五公裡;從黃岡西站搭和諧號動車至武漢火車站,有五十四公裡,與桃園機捷差不多,中間只有四個車站,快速又方便,不到半小時。遊客若到武漢登黃鶴樓,不妨到黃岡赤壁公園走一走。

〈後赤壁賦〉羽衣蹁躚的道士曰:赤壁之遊,樂乎?這趟東坡赤壁之旅,現在回想起來,仍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蘇軾《前後赤壁賦》賞析
    到了宋代,經過歐陽修和蘇軾等人的努力,保留傳統賦體的特質和情韻,吸收散文的筆法,打破賦在句式、聲律、對偶等方面的限制,創造了更便於表情達意的散文賦。蘇軾的這兩篇《前後赤壁賦》就是宋代散文賦的精品,既體現了宋代散文賦的特點,也體現了蘇軾散文賦特有的藝術風格。首先分析前後赤壁賦的共同點。
  • 蘇軾名篇《赤壁賦》裡的特殊句式,囊括大綱規定的種類,好記適用
    蘇軾被貶黃州,留下了三篇千古流傳的文章。分別是《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特別是《前赤壁賦》,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裡都會選編。《赤壁賦》中有很多的文言特殊句式,囊括了高考大綱裡規定的各種文言句式類型。現以文章中的句子為例,試做分析。
  • 吟誦|視頻:蘇軾《前赤壁賦》
    赤壁賦宋代: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蘇軾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欣賞
    蘇軾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欣賞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一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二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三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四東坡醉筆草書
  • 蘇軾《赤壁賦》一文,總共引用了5篇詩文,你發現幾首?
    蘇軾《赤壁賦》一文,總共引用了5篇詩文,你發現幾首?文|新角度侃歷史在九零後們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習過一篇文言文,當時還是老師要求背誦的文章,名字就是《赤壁賦》。這篇文言文是蘇軾寫下的,他曾經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跟朋友一塊去赤壁遊玩,當時他並不是很自有,所有能夠這樣在赤壁遊玩,心情暢快,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蘇軾《赤壁賦》一文,總共引用了5篇詩文,你發現幾首?1,《詩經·陳風·月出》。在《赤壁賦》的第一段就交待了蘇軾當時的行為活動,其中一句「誦明月之詩」,所說的就是這首《月出》。
  • 《赤壁賦》教學設計
    在高中教師招聘考試中,《赤壁賦》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赤壁賦》是宋朝大文豪蘇軾的一篇散文賦。這是蘇軾因「烏臺詩案」在貶謫黃州遊覽赤壁時的有感而發,文章以秀麗的語句、簡練的手法,用清風、明月、江水、小舟描繪出一幅深意無窮的赤壁夜遊圖;再加上客人主人富有哲理的對話,用水的流逝、月的盈虧以及風聲月色交代出變與不變的道理。
  • 王陽明一朵花,蘇軾兩赤壁;陶淵明三條魚,吳承恩四座山,經典
    2.蘇軾的兩個赤壁蘇軾的一生豁達樂觀,但這並不代表他一帆風順地度過一生。相反,他一生充滿曲折,在黃州時期,他曾多次遊覽赤壁,心態發生巨大轉變。抒發了詩人渴望像英雄豪傑般建功立業的決心,這首千古絕唱的佳作,也充滿蘇軾壯志難酬的不平之氣。一遊赤壁,蘇軾在仕途上被摧殘的心靈也得到治癒,內心得到解脫,心中壯志難酬的床上予以撫平,他能以樂觀的態度直面人生。懷才不遇、事業不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挫折、磨難。
  • 蘇軾在黃岡赤壁寫下著名的「赤壁賦」,領悟到了不同的人生真諦。
    也許此時的蘇東坡,想起了衙役的侮辱,人情的冷暖,友人的疏離,耕種的艱辛。想起曾經經歷過的痛苦,如同眼前的「一蓑煙雨」一般。雖然痛苦冰冷,卻終究會過去。一會兒,雨過天晴,山頭斜陽升起。「誰怕?一養煙雨任平生",這便是倔強的蘇東坡,這便是「進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蘇東坡。蘇東坡最愛去的地方是黃岡赤壁。
  • 蘇軾《前赤壁賦》原文、翻譯及賞析
    《前赤壁賦》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新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第9課《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賞析+朗讀解析+教案+課件
    蘇軾所遊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麼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閒筆紛出。
  • 高中語文《赤壁賦》教學設計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解決文章生字詞,學習文言詞彙。
  • 《赤壁賦》公開課學案
    這時的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尚未實現,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的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泛舟遊覽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 蘇軾遊覽山寺,見溪水西流,寫下一首振奮人心的詞,流傳千古
    ——宋代: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因烏臺詩案而險遭殺身之禍的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僥倖逃過一劫,經歷過死的絕望,在他心裡也留下了巨大陰影。片時的慶幸,很快又陷入長久的悽愴神傷之中,再不似往日那樣躊躇滿志,而是變得一蹶不振,心灰意冷。
  • 《上新了·故宮》| 鄧倫聶遠李沁深度探索蘇軾特展
    鄧倫聶遠李沁深度探索蘇軾特展 郭京飛神還原《赤壁賦》情境  國際在線消息:故宮博物院集中國古代建築與文物收藏之大成,這些有形的存在留給我們的不僅是親眼目睹的歷史,更是精神上的溯源。本周六《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三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李沁將深度探索「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共同揭秘蘇東坡的生平,同時郭京飛也將驚喜參與場景復現,「神還原」《赤壁賦》的壯闊情境。
  • 高中電子課本:赤壁賦原文及翻譯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詩裡「窈窕」這一章。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聽任小船漂流到各處,越過那茫茫的江面。
  • 蘇軾和戴復古都寫《赤壁懷古》,詞牌名不同,文學造詣也各有千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赤壁賦》中蘊含的哲理,蘇軾在官場失意之外,收穫了什麼
    提起蘇軾,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作為唐宋八大家的一員,蘇軾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耀眼的詩詞和文章,《赤壁賦》就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文章無論是從內容或者寫法上都有一定的開創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蘇軾年少成名,風光無限,可是命運似乎也不肯讓他一生順風順水。官場上,蘇軾一直都是不如意的,因為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同時因為著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被御史彈劾,時任君主的宋神宗大為惱怒,將他貶到黃州。黃州是個地處偏僻的地方,也十分貧窮,蘇軾一下從高處跌落,心裡的感覺一定是不好受的。
  • 有關赤壁的3首詩詞,赤壁懷古,大氣磅礴!
    有關赤壁的3首詩詞,赤壁懷古,大氣磅礴。 1、《赤壁圖》 元好問 馬蹄一蹴荊門空,鼓聲怒與江流東。 曹瞞老去不解事,誤認孫郎作阿琮。
  • 琴簫合奏《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四十七歲謫居黃州,在遊赤壁時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憑弔古蹟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髮已生的感慨,他通過對赤壁的雄奇與自己的「渺小」來表現對英雄偉業的嚮往。 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