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人的餐桌 無雞不成宴席:選料有講究 做法有秘訣

2021-01-08 騰訊網

「么兒,今天晚上吃好點,喊你爸去市場切只雞回來」「家裡來客了,麻辣雞搞起」「買到土雞了就不要浪費,最好白砍」……瀘州人的餐桌,無雞不成宴席,有些傳統也要講究:雞頭、雞腿待貴客;啃個雞爪好「抓錢」;小姑娘吃雞翅「愛裝扮」,雞胸肉、雞脖子夾進自己碗。

入夏後,天氣愈發炎熱,廚房裡做大菜著實辛苦。但想在家吃頓雞肉大餐,其實不難,門口逛一圈就能買到。

白砍雞

白砍雞:滾水起鍋涼水衝 「脆皮脫骨」是關鍵

「瀘州人愛吃的是鴨子,不是雞。」咦,這話說得太「離譜」,江陽區正興隆街「周記麻辣雞」的老闆難道是想砸自己招牌?不然,50多歲的周南富笑著說,倒回去15年,他家店裡的鴨子就是賣得比雞好,原因嘛,很簡單——雞比鴨子貴。正所謂「雞鴨魚肉」,雞排頭一位,也說明了雞的地位。

這時一位買主過來,一次就要了3隻麻辣雞。菜板上豎刀橫砍,一時間雞肉香氣四溢。抿了口白開水,周南富接著說,近些年,買主們才大多發現一個事實——市面上的飼料鴨不夠好吃。同時,隨著生態養殖雞場增多,土雞土吃法越來越受歡迎,瀘州人對鴨子的愛逐漸轉移到雞身上。

做雞的各種蘸料

瀘州人最本土的吃法就是白砍雞。無論酒店、餐廳、農家樂,還是自家餐桌上,白砍雞都有很高的「出勤率」。因為在瀘州人看來,白砍雞是雞肉最「活」的吃法,只要肉選得好、切得巴適,一口下去,不用花啥子力氣就能讓雞「骨肉分離」。做法上也比較簡單,花費時間不多,上午11點買的雞,12點就能到嘴裡。

76歲的趙清國愛逛南極子菜市場,他也是「周記麻辣雞」的熟客。回憶起瀘州人的「吃雞史」,趙大爺侃侃而談:上世紀50年代,銅店街開了一家「怪味雞飯館」,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不過所謂的「怪味」,其實就是麻辣酸裡帶點微甜,和現在普通人家裡做的白砍雞蘸料其實有點像。對於家常版白砍雞的做法,老爺子也有自己的心得:整雞冷水下鍋,煮15分鐘,蓋鍋蓋燜片刻,起鍋後涼開水衝洗——別小看這道工序,雞肉脆皮脫骨的「秘訣」全在這裡。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煮好的雞骨要稍稍帶點血,火候、時間都得拿捏仔細。

「瀘州人做白砍雞,煮得肉質細嫩、脆骨脫皮才屬上品。不過,在滾水和涼水中三提三放那是大廚的手藝,家裡做得不那麼講究也沒關係。」周南富接過話頭說,其實,手撕涼拌雞、口水雞、棒棒雞等一系列以白煮起底的冷吃雞做法,都屬於白砍雞基礎上的「變形」。麻辣雞是滷製後沾蘸料吃;口水雞是將整隻雞浸泡在調料水裡,調料水要用多隻土雞熬高湯,另外小到芝麻的炒制和蒜蓉薑湯的調配比例都講究精細。從口感上講,口水雞更嫩,多用烏骨雞;麻辣雞更幹香,多用三黃土雞等。店家為滿足麻辣繞舌、鮮香入心的口感,就算做個涼拌雞,蘸料也不能只用醬油、姜蒜、醋、辣椒和花椒,達到最佳口感,調料少說得數十種。

麻辣雞:行業標準還在制定 沒有王牌才是王牌

瀘州城裡逛上一圈,農貿市場和超市且不說,大山坪路北段、康樂路、丹青路、江陽西路、南光路、香林路、新民路、杜家街、錦華路……大街小巷甚至小區裡面,到處都看得到「麻辣雞」的店招,簡直數都數不過來。再遙望這道著名涼菜的起源地古藺縣,如今更是僅縣城頭就開了100多家店。

麻辣雞

如此龐大的麻辣雞「大軍」,也支撐著夏夜瀘州人滿滿的食慾。

30年前,周南富夫妻倆為討生計,從瀘州城區到古藺拜了位老師傅,學做麻辣雞。那時候每天天不亮,雞農送雞來就要開始現殺現做,調料也是當天現配,日積月累才摸索出如今店裡單日銷售300多隻麻辣雞的生意經。

30年前,10多元一隻的熟制雞少有人吃得起。現在,170、180元一隻的雞,店裡案板上堆著賣,像極了上世紀90年代的快餐食品。今年,店裡20多個學徒中有好幾個都將學成,準備自己創業開店去「。來學我就教,傾囊相授,絕不藏私心。」周南富說,幾年前,《舌尖上的中國》讓古藺麻辣雞火遍全國,瀘州大大小小的麻辣雞店也越來越多。地方美食走出本土,就是要不斷推廣和傳承,自己想了想:何必還要小家子氣!

滷料要用老滷水,配料多達數十種

那麼,問題來了,麻辣雞「稱霸江湖」,到底哪家才最正宗?對此,古藺姬三三麻辣雞第三代傳人楊駒偉這樣認為:麻辣雞從食材的選擇,滷料的熬製,再到配料的炒制和比例,每家做法各有千秋。作為只做麻辣雞的「內行人」,他也沒法說哪家正宗與否。更何況時至今日,這道菜的做法標準行業協會都還在制定中。他個人覺得,麻辣雞味道正不正宗,評判標準在每個瀘州人的舌尖味蕾上,個人喜歡的味道就最正宗;反過來也可以這麼理解,在瀘州,麻辣雞沒有王牌才是真正的王牌。

選雞:挑土雞先從腳看起 再看嘴殼是否尖又長

「是不是土雞要看雞胗黃不黃」「你這說法笑人,殺了雞才曉得不是都晚了」。聽到店門口兩個顧客閒談,龍馬潭區大通路182號古藺麻辣雞店老闆陳晉直擺腦殼。

南極子一個街口,就開了三家熟食雞肉店,500米外還有好幾家雞肉店

顧客要了三隻雞現砍

確實,市場上到底該如何選到土雞,好多「高手」都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土雞要看雞嘴殼尖不尖;也有人說,選土雞要看雞爪的粗糙程度,太過光滑乾淨肯定就是飼料雞。

「土雞毛色鮮豔亮麗,毛粗、毛根密。瀘州常見的土雞可分為小黑腳和小青腳,黃白雪毛雞就是小黑腳,去毛後,雞皮是白色的,可做白砍雞、麻辣雞……」陳晉說,很多市民選不來土雞,是因為不會看雞的「腳齡」。內行人通過看雞腳,就可判斷出雞的生長期,隨後才考慮6個月的雞適合怎麼吃,8個月至1年的雞又適合怎麼吃等等。而土雞區別於飼料雞,其腳偏小,腳上的皮肉更緊實;其次,再看雞嘴殼是否又尖又細長。另外,同樣腳齡的土雞,還要在體型和重量上挑剔一下,最終選到的才是好的土雞。

兩年前,因為娃娃要到瀘州城區讀書,陳晉把家從古藺縣搬到了龍馬潭區,也把自己做了10多年的麻辣雞店帶到城裡。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200隻雞。他說,麻辣雞的口感其實也有派系,蘸料也分醬香型和油香型。至於雞品種的選擇,只是略有限制而已。自己店裡的雞大多是白皮土雞和黃皮土雞,但考慮到個別顧客的喜好,每10隻中也會安排上2隻烏骨雞。

「在農民家裡繁殖後散養,吃包穀、米麵、糠和蟲子,這樣的土雞在市面上確實難找。」陳晉說,會做雞的人,先不說技法如何,從選材開始就有較量:選優質土雞,從農戶家送進城裡,宰殺之前會留在「中轉場」,期間只餵穀物糧食,不能餵飼料。

吃雞:油湯料打包拌麵吃 麻辣雞送人要豪氣

選雞講究,吃雞瀘州人就更講究了。

月母雞、白果雞、板慄燒雞、蔥燒雞、辣子雞、柴火雞、乾鍋雞……這些熱菜姑且不說,單是夏天吃雞,除了常見的麻辣雞、口水雞、白砍雞、涼拌雞等,還有百子圖菜市場附近的香烤雞、水井溝的炸雞柳、陽光花園小區外現撈的滷雞腳、雞脖,甚至還有「有雞愛吃沒雞也愛吃」的缽缽雞……瀘州人吃雞,雖有偏好,但似乎沒什麼吃法和口味不能駕馭。

「將吃雞發揮到最高境界,莫過於將油湯底都拿來拌麵。聚餐後每次要打包油湯,外地朋友都笑我說太能省了,其實我就是覺得調料倒了太浪費,拌麵它不香嗎?」家住酒城花園的週遊,線上線下都是「吃雞」愛好者。不過,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也想個人做麻辣雞,結果「視頻一看都會,自己一做就廢」,也因此特別珍惜每次吃口水雞、麻辣雞的機會。在他看來,清亮紅油點綴芝麻,濃縮後的調料,是藏在雞湯裡的「一條龍」,味蕾可隨之翻江倒海。

店老闆說,麻辣雞的蘸水有醬香型和油香型

5月14日一大早,古麗帶著在同濟大學讀博士的兒子李洋到南極路買麻辣雞。李洋說,這學期有些特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學校最近才剛剛通知返校。別的東西不用帶,古藺麻辣雞絕不可少。同學來自天南地北,哪怕個個被麻辣得嘴巴都紅了,每次還是一個勁兒誇李洋帶的麻辣雞好吃。有一回,古麗花了差不多2000元一次性買了10隻麻辣雞給李洋寄過去,同學都羨慕「太豪氣」。這回考慮到學校仍在封閉管理,包裹難收取,坐飛機行李又可能超重,母子倆商量後決定,買三隻真空包裝的帶去。

川江都市報記者 楊理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年夜飯餐桌上為什麼一定要吃雞?講究真多,廣東人「無雞不成宴」
    快到春節了,雞是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因為「雞」字,通「吉」字,通「祭」字,過年吃雞,就是圖個大吉大利。人類能繁衍生存到今天,也是歷盡千辛萬苦的,經歷了無數次的地質、災害、戰爭,人們只希望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 無雞不成宴席,在餐桌上的佳餚怎麼可以少雞肉呢?
    雞是大家餐桌上經常能看到的一種食材,做法多樣。為什麼家裡烹飪不出飯店大廚的味道呢?是因為你缺了這一步。今天我就教大家做一道沂蒙小炒雞。雞的選料均選用沂蒙山野生跑山雞,將雞剁好洗淨,注意一定要洗淨血水。重點是需要把雞肉炒得幹一點還不能有糊味。
  • 農村宴席的六大硬菜
    誰家辦宴席都要邀請四裡八鄉有名氣的廚師給掌勺,這些大廚都有自己的一套拿手絕技。現在,農村很多宴席也都安排到酒店了,一些菜都是講究利潤和速度,怎麼都吃不出當初的味道了,讓我們看看農村宴席上那些硬菜,您有沒有吃過?
  • 中國最愛「吃雞」的省份,無雞不成宴,百種做法幾個月不重樣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愛「吃雞」的省份,無雞不成宴,百種做法幾個月不重樣。這個最愛吃雞的省份當屬是廣東省,大家也都知道,它本來就是一個美食的聚集地,有著眾多的美食,其中的廣式早茶應該是人們最熟悉的,也是這裡的特色之一,很多人選擇到廣東去,也是想要嘗嘗那裡的美食,但說對雞肉的喜愛,他們最擅長的也是燒雞。
  • 廣東醬油雞的正宗做法與家常醬油雞的做法秘訣
    在廣東醬油雞算得上是一道特色家常菜菜,以雞肉為主料、醬油和料酒還有糖為調味料, 操作簡單的,廣東有「無雞不成宴」一說,醬油雞就是其中一種非常典型的菜式。在廣東地區,有一道菜非常有特色,很多家庭都會做,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吃,就是醬油雞,醬油雞的做法比較講究,雖然很多人喜歡吃,但是想要做好還是不容易。
  • 無雞不成宴,教你雞的3種做法,冷盤熱炒加煲湯,年夜飯上用得著
    無雞不成宴,教你雞的3種做法,冷盤熱炒加煲湯,年夜飯上用得著常言道「雞鴨魚肉」,「無雞不成宴」,可以看出雞肉在肉類中的地位之高。從營養上分析,雞肉富含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也高,且易於消化和易於被人體吸收,有增強體質強身健體的功效,故常食雞肉也能起到食療的作用。中醫也認為,雞肉性溫,有溫中補腎養血之效。
  • 中西式婚禮的特點有哪些?婚禮宴席上這些風格來看看
    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婚禮自然是不能少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趨勢,越來越多人選擇西式婚禮,認為西式婚禮簡潔大方,浪漫,尤其是純白色象徵著純潔的婚紗,更是每個女生的夢想,但是也有不少人會選擇傳統的中式婚禮,中式婚禮的禮服一般是喜慶的大紅色的,頭上的頭飾也非常的有講究,很有年代感,也給了這場婚禮的莊重典雅感
  • 農村老話:「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常會在過年的時候聽到家家人都念叨著一句話「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除夕那一天幾乎家家的飯桌上都會出現雞和魚。即使家裡面沒有人願意吃雞或者吃魚,也要做好擺到飯桌上,哪怕其他的菜做的差強人意,也要把雞和魚做好,家裡的老人十分重視這兩種菜,對色香味都會非常挑剔。
  • 名吃堂|九大簋,中國最豪華的民間宴席
    「九」與「久」同音,取其「長長久久」之吉兆,每席菜餚亦有九品,謂之「壽酌九大簋」。 這種傳統禮俗廣東人一直保留下來,只是因著時代變遷,有了些許改動,九大簋宴也不再限於這四種宴席,而是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更為平民化和日常化的豐厚宴席。但九大簋缺一不可,哪怕少一盤青菜,性質便登時改變,這就「大吉利是」了。
  • 現代宴席的內容的
    不過當時宴席沒有什麼形式,只是祭神、貢品,用的是牛大牢、羊少牢,祭神後大家吃掉了祭神的東西。禮畢分食祭品,調之納福。納福就是古代宴度的萌芽古代禮俗也是宴席的成因。上至宮廷官府,下至平民百姓,講究各種禮儀名目。有敬事鬼神的「吉禮」、喪葬兇荒的「兇禮」、朝聘過從的「寫作禮」、徵討不服的「軍禮「,以及婚嫁喜慶的「喜禮」等。
  • 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宴席上菜的方式有哪些
    我們有的時候家裡都會有一些喜事,那麼再這個時候幾乎很多人都會請宴席,然後請很多人去吃飯,當然這個時候也會準備很多的好吃的,但是上菜的時候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那么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呢?一、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中國的地方菜系是非常的多的,並且宴席的種類也非常的多,也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地方的宴席上菜順序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在程序上是不會差太遠的。一般來說第一道菜會上一些涼菜或者是一些冷盤,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在上一道開胃湯。然後再過幾分鐘這些菜應該都吃完了。
  • 餐桌禮儀有講究 女性在飯局中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食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環,在中國人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關於中國人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1、座次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
  • 中式宴席|江蘇新東方烹之韻,意之美
    中餐,講究色、香、味、意、形、養。在江蘇新東方,名師出手的主題宴席展,常常帶給大家視覺與味覺的多重享受。江蘇新東方烹飪學校的中餐名師們,在參考國宴宴席標準的同時,以淮揚菜、特色盤點為基礎,製作了主體色調以金色為主的九州薈萃宴。
  • 農村吃宴席,酒怎麼成為了餐桌上的擺設?
    提要:農村吃宴席,酒怎麼成為了餐桌上的擺設?老家農村宴席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中擺一下,當然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去餐飯的也多了起來,不過無論是去飯店還是在農家院自己家中擺酒席,如今餐桌上吃酒的人確實少了許多。
  • 原標題:[記者調查]遏制大型宴席「舌尖浪費」 瀘州餐飲行業「頻出...
    記者看到,大部分餐桌上的菜品都沒有吃完:一些被疊在主菜餐盤下面的涼菜,如涼拌雞、滷肉拼盤等幾乎紋絲未動;一些分量較多的菜,如土豆燒牛肉、烤豬排、清蒸魚等剩了近一半;果盤內也剩下不少水果。&nbsp&nbsp&nbsp&nbsp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龍馬潭區蜀瀘大道某酒店婚宴廳看到,一場娃娃百日宴已近尾聲,客人們正陸續離開酒店。
  • 麻辣雞選料講究,雞不能差,紅油不能假,味道也不會差
    再盛入備有黃瓜的盤中,撒上些蔥花即可。 此做法可稱之為涼拌麻辣雞,其口感鮮香麻辣,很遠也可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重要的是麻辣雞選料講究,雞不能差,紅油不能假,味道也就不會差。
  • 春節宴席上的一道硬菜,砸魚湯,吃完後還能燒湯喝的山東名吃
    春節快到了,無論是家宴還是宴請親朋好友,能做出一道硬菜或者大家都不常見的菜,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道硬菜,砸魚湯。所謂「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一般的宴席,在各種硬菜當中,魚肯定是少不了的,這個砸魚湯就屬於山東淄博的地方名吃。
  • 這裡面真的有不同的講究
    雞肉無論是我們的一日三餐,還是逢年過年在餐桌上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廣東也常常有「無雞不成宴」之說。說到雞肉的做法,我還是特別喜歡拿來燉湯喝。天冷了,喝上一碗溫熱的雞湯,感覺腸胃才夠暖和。燉雞湯時,雞肉到底要不要「焯水」?這裡面真的有不同的講究!很多人說,雞肉絕對不能焯水,焯水營養會流失,吃起來就沒有肉味了。
  • 農村宴席一道「送客菜」有何寓意?大叔:上完這菜,吃完就走了!
    農村宴席一道「送客菜」有何寓意?大叔:上完這菜,吃完就走了!不少的朋友們都會經常吃到自己家當地的宴席,宴席中,無論是菜的種類,還是菜的名字以及數量,都是非常的有講究的,當然,不同的地方,會有這不同的風俗,上菜的種類以及數量會有這很大的不同,有些地方會上滿一桌子菜才會停止,而有些地方準備菜的種類非常的少,不少的人都會非常的好奇,農村宴席一道「送客菜」究竟會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