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資本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020-12-16 中國金融新聞網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其高度重視社會再生產過程,把國民經濟視為「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者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有機循環系統。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社會再生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資本論》中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資本論》揭示了再生產四環節,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辯證關係。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最終目的和動力是消費;分配和交換是中間環節,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

  馬克思指出:「不管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怎樣,生產過程必須是連續不斷地、周而復始地經過同樣一些階段。一個社會不能停止消費,同樣,它也不能停止生產;如果產品賣不出去則生產過程就停滯了,就沒有生產過程循環了」;「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目的」。因此,不僅要講政府與市場關係中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要講社會生產與市場流通關係中的「社會生產起決定性作用」。

  馬克思認為,商品生產有兩個條件:第一,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一般基礎;勞動的單一性和需要的多樣性矛盾只有通過交換來解決;第二,不同利益主體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根本原因。市場經濟是在社會分工條件下,不同利益主體之間勞動交換必然採取的經濟活動方式。它所要求的制度基礎是不同利益主體的存在。這種不同利益主體有多種組合方式,既可以是相互對立的私人利益,也可以是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利益差別。一件產品生產出來,要麼出口到國外,滿足國外需求;要麼留在國內,或被生活所消費(即消費過程),或被生產所消費(即投資過程)。

  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雖以資本主義社會為研究對象,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特點,但其理論所揭示基本原理的本質,卻反映了任何社會形態社會再生產的一般規律,反映了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要求。

  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這裡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自然也強調了國民經濟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循環是不能中斷的。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涉及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

  201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4%下降為32%,最終消費對的貢獻接近60%。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順應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形勢,由「以外促內」轉向「以內促外」,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拉動、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有效應對經濟全球化在民族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國際經濟循環出現斷裂等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實現總需求與總供給再平衡。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涉及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本質就是社會再生產的過程。

  生產是經濟循環的起點,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所在。從供給側發力,能充分發揮我國完備工業體系的優勢,穩定製造業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壯大新動能,從而改善供給結構,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當前,我國部分高端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國際競爭主動權、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所在。

  在流通上,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費用、提高流通效率,打通循環中的各種堵點,使得兩個循環都暢通起來,便利商品和各生產要素高效流通、合理配置。

  在分配上,縮小收入差距,穩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向弱勢群體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

  在消費上,超大規模市場是聯通國內國際市場、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優勢。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萬億元大關,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連續6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堅決抓住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構建完整內需體系,不斷增強居民消費的能力和信心,挖掘市場潛力勢在必行。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樣才能在嚴峻的新形勢下真正發揮國內和國際雙循環效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進而構建互利互惠的國際循環體系,實現國內與國際經濟雙循環的優勢互補。

  中央提出,應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觀大勢、謀全局,提前進行了一系列布局。

  踐行《資本論》,加大金融支持雙循環的力度

  第一,積極擴展金融服務半徑。針對債券發行、產業基金、財富管理、財務顧問、併購貸款、衍生品交易、供應鏈金融、公募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等投融資領域創新不足的短板,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擴大金融服務半徑。如在新基建、城市更新等領域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通過提供專業的投行服務更多地打通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和外資企業「引進來」,創新跨境併購在內的多元化投融資產品。

  第二,積極將股權投資用在實處。針對股權投資「募、投、管、退」不能有效循環的短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助力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有效把握全面註冊制改革的重大機遇,服務創業板成長型企業和科創板「硬科技」企業,以股權投資,特別是PE/VC投資為抓手,加大對「卡脖子」技術科研及其產業化、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的投資支持,佔領產業鏈的科技制高點。

  第三,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遠端末梢。針對融資需求和供給在期限、風險、成本、抵押、用途上不匹配的短板,通過信貸、信託、保險、投行、資管等全譜系金融服務的互補互促、聯動聯通、共建共享,統籌「貸、債、股、資」,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第四,不改消費金融「普惠」初心。針對客戶下沉不足、審批周期長、長尾客戶需求未被滿足、利率偏高、壞帳率偏高,產品形式不靈活等短板,不改消費金融的初心——為資質較弱的人群提供更多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務,深度整合金融與科技,從技術、場景、產品、融資渠道、授信審批、貸後管理等方面發力,滿足客戶最迫切的「便捷、實時、智能、普惠」需求,向客戶看齊,隨時隨地提供存款、消費貸款、信用卡、支付、財富管理等消費金融服務。

  第五,強化產融合作生態圈。針對產業整合能力、資產整合能力不強的短板,以融促產,以產助融,金融為產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產業為金融提供行業經驗和產業平臺。為此,產融合作須強化三個抓手:融資——提供資金;投資——注入資本;併購——重組資產,促進管理協同、業務協同、財務協同、資產協同、資源協同等,搞好實業造血和金融輸血,實現合作利益最大公約數。

相關焦點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其自身又如何實現「更上一層樓」?「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京舉行,多位與會嘉賓給出了答案。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雙循環』中民企的作用至關重要。」
  • 經濟大家談|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今年5月以來,特別是全國兩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新發展格局:珠澳如何撐起雙循環重要支點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以來,「雙循環」一詞屢被提及。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謀劃經濟發展下一程的重點。
  • 解讀《建議》:關鍵詞(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0年末,成都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都市「十四五」規劃要點相繼明確。站在2021年全新的起點,將遵循站位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奮楫揚帆開新局。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今天推薦的文章來自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工程師 曹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當前逆全球化思潮致使貿易受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經濟結構亟待轉型升級,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 賀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 要作為戰略實施
    人民網強國論壇舉辦了「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下半年經濟形勢研判」線上圓桌會,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在發言中認為,中央的判斷及時準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要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予以貫徹實施。解決好「三鏈」「二市」等問題,我國今年經濟有望實現3%的增長。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微觀解讀
    基於此,筆者嘗試更多從微觀經營的角度對雙循環背景下的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予以簡要的分析。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意味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運轉效能的提高。從實踐來看,雙循環是一個內外循環相互帶動、協調發展的過程。經濟體制的僵化、市場環境的封閉、技術創新的落後、消費能力的限制、資本投入的不足、公共服務的缺失是造成經濟循環不充分的基本原因,而這並不意味著國際循環與國內循環存在任何意義上的對立。從歷史維度來說,向來都是先有國內循環後有國際循環。
  • 漢交會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新樞紐
    接二連三的好消息表明,正在硬核奔跑的大武漢,將成為雙循環新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城市。 雙循環,是新格局也是新機遇。武漢,以新的姿勢,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樞紐作用。從宏大的視角來洞悉未來,漢交會,不止是商品交易盛會,更是內陸地區構建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前瞻「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全面開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描繪了面向未來的「十四五」以及2035年遠景發展藍圖。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 如何破題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黃澤文)12月10日,江蘇省社科院第28期江海論壇正式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自省政府、高校、研究院、社科院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從多個角度暢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江蘇「十四五」發展和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縱觀全球航空業的發展,幾乎每隔10年就會出現一次周期性的調整。
  • 2021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聽經濟學家解讀
    所以說『雙循環』不是一種選擇,我認為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中新網記者。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供給和需求「雙中心」。「我們可以用內循環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拾級而上,這是符合世界發展客觀潮流的選擇,從一個扁平化的全球世界進入一個三中心、多層次的全球化世界。」
  • 曾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信用卡行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編者按:今年5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獨立自主的國內大循環是新發展格局的主體,這要求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作為我國消費金融「主力軍」的銀行信用卡業務也因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臺商議「十四五」規劃: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記者 郭其鈺)12月4日,浙江在杭州向臺胞臺商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臺商進一步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支持臺商臺企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享大陸發展新機遇。多位臺商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新發展格局與新發展理念的辯證關係
    在當前中央部署「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之下,我們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和引領新發展格局,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實現高質量發展。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不鏽鋼餐...
    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建議》指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為首都新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託。構建新發展格局事關全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而作出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