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和教輔一直是高校教育市場的「頂流」之一:每年每位大學生的花費約1000元;教材+教輔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銷售額增長率約20%-30%。而買賣二手教材成為了近年來的趨勢:校園社區每年購買二手教材達2000萬-3000萬本,二手教材市場每年增速達30%。其網際網路滲透率不斷增長,線上購買渠道佔據九成以上。
基於此行業背景,「閱界」創始人王新發想從二手教材入手進入二手閒置與大學教育交叉的市場。他發現,目前二手教材交易存在幾個痛點:
1、產業鏈流通不順暢:傳統書商仍停留在「回收舊書→傳統電商平臺售賣」的模式,並沒有用技術化的手段來加強C端的精準流通;
2、C端信息費用高:二手教材價格混亂,學生比較和篩選的成本大。
主營業務:打通二手教材供應鏈&開拓增值服務
2019年,王新發成立了「閱界」,平臺通過小程序分銷裂變等營銷手段打通二手教材供應鏈,解決書商動銷率低下問題,同時為C端提供增值服務。
具體來說,首先,閱界作為打通書商和C端的中間渠道,與100家頭部書商達成合作,為其提供數據平臺、技術和營銷驅動:整合其SKU以覆蓋各種類的教材,實現統一定價,藉助線下校園分銷+線上小程序等方式精準銷售達成流量變現,再通過平臺獲取的用戶數據為書商提供倉內供應鏈指導,包括回收教材和提高選品質量等。
從數據層面看,王新發介紹,今年8-9月開學季的教材銷售額為61萬元;淡季平均每月銷售額在10萬-20萬之間;預計明年3月份的銷售額能達到200萬元。目前,教材的毛利率為57%。
然而,王新發表示,打通二手教材供應鏈只是閱界切入大學教育市場的起點,現在和未來的業務重心是為學生提供購買二手教材後的衍生服務:配套教輔整理和線上教育,構建教材-教輔-課程的有機閉環。
在教輔方面,目前主要靠人工製作和對現有資料的整理,預計明年開學季推出自有教輔平臺,實現80%的覆蓋率;在線上教育方面,閱界曾與國內在線教育公司合作,進行流量雙向轉化,未來將嘗試開拓在線教育平臺、家教輔導匹配、AI教育等業務;此外,閱界正在尋找各個專業領域的「學霸」共同製作考研課程。
這些衍生服務正處於前期投入階段。教輔方面,毛利率約為75%,閱界已完成了一本拿到ISBN編碼的自編配套教輔書籍,產出30萬元左右收益;在線教育的營收在10萬元左右。兩塊增值服務目前擁有13萬左右用戶,每月收益增速約為20%。
核心競爭壁壘:如何突破二手教材利潤的天花板?
王新發認為,上述衍生服務是將閱界區別於傳統電商等平臺的核心競爭壁壘。這是因為:
1、二手教材市場毛利率在30%-40%之間,且隨著產品同質化程度提高,毛利率會持續下降,需要衍生新業務以拓寬盈利渠道。而在目前國內的市場競爭格局中,無論是傳統電商、二手書店,還是C2C個人交易,其服務範圍只能停留在二手書的售賣上,無法提供其他增值服務。
2、增長中的市場需求:大學生購買教材後,對與之對應的學習內容同樣存有需求,特別是針對應試的輔導課程。一方面,教育部對大學考試和畢業所要達到的要求標準趨於嚴格,大學生「應對考試」的任務不斷加重;另一方面,目前學生獲得教材配套學習資料與課程的渠道呈現分散、混亂的狀態,容易降低其學習效率,而閱界正在嘗試打造一個整合、創造更多資源的平臺。
目前,閱界團隊已經完成種子輪融資,正在尋求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將用於搶佔市場(70%)和開發自有平臺(30%)。團隊創始人王新發曾是O2O二手交易平臺「閱鄰」的市場部創始人,積累了穩定的二手書資源;COO張明飛,佐學佑考教育創始人,曾在一個月內完成20萬學生用戶增長;整體供應鏈業務負責人婁晉寧,是麻辣鮮趴品牌和輕食品牌7GRASS創始人;市場及公關業務負責人郝雪薇,曾擔任全球最大公關諮詢公司高級客戶主任;新媒體業務負責人王晶,清華大學傳媒實務與創新在職碩士研究生。
來源: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