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灃沅資本和Baccarat籤署協議時,前者就表示要投資3000萬歐元助力Baccarat在亞洲市場的發展,法國投資者欣喜若狂,以為迎來了救世主。然而,三年過去,不僅承諾的3000萬歐元投資不見蹤影,灃沅資本竟還未還清收購時的6億元貸款,並將CEO換成了自己人,母公司灃沅弘集團在國內也陷入各種爆雷事件中。Baccarat的未來風雨飄搖。
近日,據外媒報導,法國奢華水晶品牌Baccarat(巴卡拉)稱,其在兩年前被中國投資公司灃沅資本以1.64億歐元(約合13.4億元人民幣)收購後,一直未獲得後者承諾的投資。此外,外媒還披露,為該次交易提供貸款的兩家基金TOR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Sammasan Capital也表示未收到灃沅資本償還的款項。
難道是灃沅資本覺得Baccarat不香想要強行「退貨」,還是灃沅資本早已經做好了「賴帳」的準備?
從喜達屋和LVMH手中接過Baccarat
時間回到三年前。
2017年5月,美國投資公司Starwood Captial(喜達屋資本)宣布出售旗下法國奢華水晶製品生產商Baccarat。多方參與競購,但最有潛力拿下的是來自中國的灃沅資本(Fortune Fountain Capital)。
彼時,法國精品行業聯合會表示,「Baccarat是法國的寶貴財產,如果被海外資本收購,將會是一件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並呼籲法國本土買家積極參與競購。
然而,由於灃沅資本出手闊綽,俘獲了賣家喜達屋資本的芳心,Baccarat最終花落中國。
灃沅資本順利從喜達屋資本和LVMH旗下全球最大消費品投資基金L Catterton手中購得Baccarat 88.8%的股權,交易對價為1.64億歐元。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灃沅資本只支付了50%的交易額,剩餘的50%資金則是通過向兩家香港基金TOR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Sammasan Capital貸款獲得。
這也為之後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灃沅資本為何會看上Baccarat呢?
「我是一個Baccarat女人」
一個字:貴。
Baccarat起源於路易十五時期,「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名言便是出於這位國王之口,「奢靡」是他人生最大的標籤之一。
相傳1760年左右,法國東部梅斯主教向國王路易十五建議在法國生產玻璃工藝品,以減少進口。路易十五批准了這一提議。幾年後,1764年,Baccarat成立,直接以工廠所在地命名。經過幾百年的發展,Baccarat成為法國著名的玻璃及水晶品牌,產品覆蓋水晶玻璃製品,包括各類配飾,家居裝飾品和餐具等。
Baccarat一對水晶香檳杯要300歐元,普通人根本無法染指。該品牌還曾為Dior的真我香水製作限量版的水晶瓶,也為嬌蘭做過限量43枚的藍水晶鑲金香水瓶。珍貴的軒尼詩幹邑也有Baccarat水晶版本。
就是這樣一個貴氣逼人的宮廷風品牌,被中國一家家族企業的女掌門看上了。
灃沅資本收購Baccarat的海外報導中,提到了這筆交易的核心人物——Coco Chu,而Coco Chu被國內媒體統一指認為是灃沅弘集團(灃沅資本母公司)董事長褚宮傑的女兒褚家如。
2017年,在Baccarat宣布同灃沅資本達成交易協議後幾個月,法國當地一家媒體對褚家如進行了專訪。當時,褚家如表示,幾年前,她在法國看香奈兒的秀,被朋友邀請在Baccarat著名的水晶餐廳裡就餐,這激起了她的興趣。她越來越著迷,後來還專程去了Baccarat工廠。
褚家如說,親眼看到和觸摸Baccarat的文化,完全不同於在店鋪裡看商品的感受。她讚嘆於那種美,沉醉於置身整個環境。
在報導中,褚家如已經在積極推介Baccarat的秋冬新品,儘管當時這筆交易還未獲批准。
同時,為了打消法國市場上對於中國買家的疑慮,褚家如說,「我是一個Baccarat女人。」 她說自己的夢想是喚醒巴卡拉這個睡美人。為此,她承諾收購完成後將再投資2000-3000萬歐元給品牌在美國和亞洲的擴張。儘管這筆承諾最終並未實現,但確實很打動人。
Baccarat正好也需要這筆錢,和一個能敲開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人。
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Baccarat陷入持續的虧損,直到2016年才微微盈利。這些年Baccarat也沒能抓住奢侈品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在電子商務方面也沒什麼作為。
這樣一來,來自遙遠東方、手握大量現金的褚家如被Baccarat視為救星。後者寄希望於褚家如和她背後的「中國動力」能為這個古老的法國品牌製造新的增長引擎。
結果,Baccarat被放了鴿子。不僅當初3000萬歐元的投資承諾沒兌現,三年過去,亞洲市場依然原地踏步。
市值跌三成,公司陷控制權之爭
不過,灃沅資本帶領下的Baccarat也算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至少,營收增長,盈利翻倍。
Pitchbook數據顯示,自2016年走出虧損的泥淖後,Baccarat利潤水平一路向上,從2016年的228.9萬歐元增長到2019年的710.2萬歐元,漲幅高達210%。總營收也從2016年的1.48億歐元增長到2019年的1.64億歐元,漲幅為10.8%。
但是,或許因為當年褚家如的承諾投資沒有兌現,Baccarat亞洲市場在這幾年並未實現預期的增長。2016年,Baccarat亞洲市場業務營收6610萬歐元,到2019年,該市場營收只有6725萬歐元,三年間增長僅為115萬歐元,佔總營收比重也從2016年的44.4%下降到2019年的41.0%。反倒是Baccarat在歐洲和美洲市場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2016到2019年兩個市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7%和14.0%。
今年3月,灃沅資本更換了Baccarat的CEO,任職7年的Daniela Riccardi被撤換,值得注意的是,Daniela Riccardi曾在寶潔任職25年,並自2014年起擔任國際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的董事。
拉下Daniela Riccardi後,灃沅資本啟用灃沅弘集團助理總裁孫震擔任Baccarat的CEO。官網顯示,孫震負責灃沅弘集團PE投資、產業投資及策略性併購,為集團、集團子公司、集團重點投資領域提供併購策略、方案,為集團戰略發展提供支持。此外,孫震還擔任灃沅弘集團旗下北京財迅投資董事長。
《金融時報》稱,灃沅資本的這一任命違反了當初尋求貸款時的相關條款。
作為抗議,當年交易時提供貸款的兩家香港基金已經更換了持有Baccarat 97%股份的控股公司的一位董事會成員,使他們有權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反對孫震,並任命一名在法國奢侈品行業有經驗的高管。
圍繞這家百年法國奢侈品牌的控制權鬥爭已經展開,現任董事會將7月舉行的年會推遲到9月。
食言也好,動蕩也罷,市場都看在眼裡。
2017年6月,雙方達成交易時,Baccarat的股價為259歐元,市值還有近2億歐元,到現在,股價已跌去三成,市值也跌去31%,僅剩1.37億歐元。
法國人悔不當初。
灃沅資本及其背後的灃沅弘集團是什麼背景?
成立不到10年的神秘集團灃沅弘
官網資料顯示,灃沅弘(北京)控股集團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主要從事產業投資、金融投資及證券投資的控股管理集團。六年時間,灃沅弘實現首個「雙百億」目標,即資產規模超百億,累計投資規模超500億。
企查查數據顯示,灃沅弘集團副總裁兼CFO王良平(女)持有集團96.01%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褚宮傑和執行總裁褚家如並未出現在灃沅弘集團的股權穿透圖中。外媒報導時稱,褚家如為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代,但無從考證,國內也無相關報導。
目前,灃沅弘集團在金融及投資業務領域形成了以金融及金融服務板塊、投資板塊、資產及財富管理板塊、產業板塊以及研發中心組成的「4+1」體系。全國共36家分子公司,覆蓋25個城市。
其中,財富管理包含18項金融服務和260個品類的非金融服務、財富規劃服務、財富託管及委託服務、家族辦公室、流動性管理和風險管理、全球資產配置。資產管理包含投資類資產管理、運營類資產管理及資產證券化業務。灃沅弘旗下金融機構的累計資產管理規模近400億元(不包含銀行板塊)。該板塊下設立的成員包括君富財富集團、中泓華坤資產管理公司。
投資板塊主要包括產業投資、證券類投資、股權類投資、投行及併購服務四個部分。下設公司主要為財迅投資,速宇投資。
灃沅弘於2015、2016年參與了對分眾傳媒、奇虎360等知名企業的私有化投資,並收購了全球第二大Manuka蜂蜜生產商Honey New Zealand。
2018年,灃沅弘收購了瑞士手錶拍賣商Anticorum Management控股權,以及加州遺傳學研究機構Dia Carta的大量股權。
可以看出,灃沅弘集團投資併購經驗豐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企查查資料顯示,2019年4月以來,灃沅弘集團9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法人楊東光及實控人王良平都被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並限制高消費。
中國證券報在去年的一篇報導中指出,灃沅弘與*ST康得的關係可以追溯到2012年。公司首次非公開發行中,新疆華灃融信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購了1.98億元。新疆華灃彼時的股東新疆嘉華灃沅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是灃沅弘。另據多家媒體報導,灃沅弘集團以操盤*ST康得起家,一度獲利高達10億元。
而在近期的華寶信託投資人巨虧事件中,灃沅弘的身影也多次出現。
還有香港的兩家基金在等待灃沅弘對Baccarat收購案中8000多萬歐元的貸款待還清。
—晨哨大買手優質項目推薦—
德國POCT基因檢測項目
英國腫瘤基因測序和藥物精準匹配
眼角膜基因突變檢測以及基因治療技術
下一代表型分析NGP和下一代基因測序NGS相結合的醫療大數據AI診斷平臺尋求戰略投資者
更多優質項目,盡在「晨哨大買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