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始終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對教育培訓平臺更是如此。回到最初的話題,韋博英語預付制獲得的學費去了哪裡?教育培訓本身是重資產運營,預付制獲得的學費能為其發展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但顯然,在激烈的競爭中,韋博英語並沒能突圍。
近日,韋博英語關店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流傳,也把教育分期推到了風口浪尖。
9月28日,一張落款為「有良心的韋博英語員工」的公告稱,韋博英語在北京的6個校區拖欠員工工資,並以裝修或系統升級的名義停止運營,「未來北京公司將宣布破產,之後我們的工資和大家的會員費都會灰飛煙滅,一切不復返。」
網傳公告
國慶過後,事情持續發酵,上海、成都、天津等各地韋博英語停課的消息接踵而至,5000多名學員退費受阻,涉及金額超過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約8成學員採取了分期付款,現在他們面臨的尷尬是,課停了,分期付款不能停。
既然培訓機構關停了,何時能停止分期貸款,是學員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一、退費金額或上億元
近日,韋博英語培訓機構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關店停課。這場停課潮最初由員工扛起維權大旗引起,隨後,浪潮傳導至學員,並迅速在全國範圍內蔓延。
「10個裡起碼有8個辦了消費分期。」據成都商報報導,學員們在韋博英語課程顧問的引導下,分別在京東白條、招聯、有錢花等貸款平臺辦了貸款。即便韋博英語關店了,培訓服務中止,由於「擔心影響到徵信,學員們大多不敢不還。」
網友提供的上海維權現場照片
韋博英語已有20多年歷史,據韋博英語官網信息,截至2018年7月11日,韋博英語在全國62個城市擁有150多個培訓中心,旗下擁有韋博英語、韋博開心豆少兒英語、韋博嗨英語三大教育品牌。
「你報名韋博英語和各種大機構,錢50%是各種銷售人員的提成,30%是場租和各種雜費,真正用在上課方面的不夠一成。」韋博英語百度貼吧中的這則爆料形象地說明了線下培訓教育是一門重資產運營的生意。
和其他傳統培訓機構一樣,韋博英語主要通過預付款的方式收取學費,確保充足的現金流支持機構運營,韋博英語單筆平均收費高達4萬左右,在行業內處於中高端水平。
網傳韋博英語不同級別學費收費標準
培訓機構需要持續穩定的現金流,用戶有一次性付款的資金壓力,真實的消費場景一直是各類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極力爭奪的「香餑餑」,教育分期就這樣完美滿足了三方的需求。在教育分期產品中,在消費行為發生前,學費貸款由金融機構一次性墊付給培訓機構,隨後,學員以分期還款的形式歸還給金融機構。
教育分期也成了培訓機構普遍推行的產品,同行美聯英語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美聯英語約43.5%的學生是使用分期貸款,而分期貸款為公司帶來了42.2%的毛收入。
據悉,廣發銀行、招聯金融、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等都是韋博英語的合作機構,韋博英語分期訂單數量佔比能達到6-7成,部分門店的分期訂單數量佔比甚至能達到8-9成,如成都一家門店的25位學員中,只有4位學員全款,分期訂單的數量佔比達到八成。
因金額較大,不少學員選擇拉長還款周期降低還款壓力,但風險也隨之上升。綜合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學員統計的情況,5000多名學員退費受阻,退費金額約1億元。
二、如何退費?
輿論壓力之下,韋博英語及合作的金融機構終於有了回應。
北京韋博英語貼出《關於學員安置預案的進展通告》,提供了三條安置方案,即把剩餘課程轉移到線上實現「複課」、尋找機構「接盤」、按約定合同計算退費。
事實上,教育培訓都是分級算退費,為了防止學員中途退出,第一級別培訓的費用最高,接近學費的一半,對學員並不友好。不少學員早在貼吧吐槽韋博英語的「退款公式」,如果第一個級別沒學完,以40800學費為例,扣除第一級別的學費18800元、分期手續費、違約金,最終只能退款17622元。
此外,招聯、廣發、度小滿金融等合作機構紛紛發聲,督促並協作韋博英語妥善處理,維護學員的合法權益,同時,「建議學員按時還款,避免影響個人徵信。」
顯然,這些回應沒法寬慰學員,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何時能停止還貸。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是,根據協議約定,要退貸先退課,這就意味著,他們只有同韋博英語解除培訓協議才能停止分期貸(當然自認倒黴補上分期餘額的另當別論),但如今他們能聯繫到的只有韋博英語的員工,而大部分員工也是被拖欠工資的受害者。
截圖自新京報10月11日報導
此時,退費受阻的學員像極了長租公寓爆雷下的租戶。歸根結底,場景式消費金融普遍採取預付機制,在交易發生前,金融機構將資金一次性支付給服務機構時,無法對服務機構是否提供了完整的商品或服務形成牽制或監督,一旦機構中途跑路,風險一觸即發。
事實上,監管早有舉措。意識到「有的培訓預付費過高、合理退費難,用戶消費風險大」,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預付資金只能用於教育培訓業務,不得用於其他投資,同時,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但在不斷爆雷的消費分期中,這份意見顯得有點無力。而這套預付機制也是培訓機構商業邏輯中的必要一環。
三、何以至此?
在國內,韋博英語和美聯、英孚、華爾街並稱為「英語培訓四巨頭」,曾一時風光無兩。
時光倒回到1993年,英孚英語進入中國,成為首家獲得批准的境外英語培訓學校,5年後,韋博英語創立,經過多年的耕耘,成為全國首家門店破百的成人商務英語機構。
隨後,美聯國際教育於2006年成立,同年,新東方在紐交所上市。隨後五年,伴隨各項行業政策支持及《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陸續出臺,以及網際網路發展、人口結構調整、消費升級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等利好因素,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快速發展,預計2019年將達到700億元人民幣,未來仍將保持年均超20%的增速快速增長。
2011年開始,線上教育細分領域開始發力。如51talk、VIPKID、英語流利說、百詞斬、DaDa英語等相繼上線,如今在線教育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貫穿用戶全生命周期。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目前在線教育總體用戶量也已經突破4.8億。
好景不長,在2016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迎來轉折。那一年,新東方在線掛牌新三板,51Talk也赴美上市,而VIPKID也累積獲得近2億美元投資。但同時,受宏觀經濟影響,資本開始進入寒冬期,教育培訓市場重新調整,在線少兒英語市場發展強勁。
正是在2016年,韋博英語跨出轉型第一步,推出線上教育平臺——嗨英語,但讓韋博英語沒想到的是,線上教育本並不是預期中那門賺錢的生意。
以頭部線上英語教育平臺51talk為例,從2014年至今,已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16億元。虧損背後是高額的獲客成本、營銷費用和人力成本。
遠程電話銷售是線上教育平臺獲客的主要方式,從購買意向客戶電話到電話邀約、確定意向用戶、免費試用再到交易成功,用戶轉化需要經過四個環節,「平臺的首單獲客成本平均在5000元到7000元。」這就不難想像,51talk平臺中,有近5成的員工是「與銷售和營銷相關的全職人員」。
線上平臺靠各類營銷燒錢擴大知名度的能力就更不用說了,36氪數據,今年暑假幾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投放的廣告費高達40億元,瘋狂燒錢背後是融資的熱潮,甚至業內一直戲稱,線上教育是TO VC的生意。
調研數據顯示,87.2%的家長贊同孩子從小(5歲以內)學習英語,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為3-5歲,傾向於讓孩子在幼年就開始學習英語。於是,不少線上教育平臺轉型少兒英語,如頭部平臺51talk就是在2016年轉型到在線少兒英語。
其實,同樣在2016年,韋博也成立了韋博開心豆少兒英語,對於業務發展,韋博英語CEO高衛宇曾在內部發布公開聲明,承認成人通用英語產品業務有不小的下滑,但稱少兒英語韋博開心豆業務在穩定增長,但這也沒能為韋博英語扳回一局。
因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教育培訓已成「血海」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眼看華爾街英語等老牌品牌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美聯教育也啟動了上市計劃。同時,這些頭部線上平臺藉助無孔不入的營銷和強大的融資能力,正一步步擴大市場份額,重塑市場格局。
最要命的是,頂著持續虧損的壓力,他們最終傳遞到用戶端的價格比韋博英語的定價有優勢,且這些頭部線上英語教育平臺大部分都專注少兒英語細分領域,在這種情況下,靠成人英語品牌韋博英語要想突圍,難上加難。
現金流始終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對教育培訓平臺更是如此。回到最初的話題,韋博英語預付制獲得的學費去了哪裡?教育培訓本身是重資產運營,預付制獲得的學費能為其發展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但顯然,在激烈的競爭中,韋博英語並沒能突圍。部分公開信息或許能提供一種視角,天眼查數據顯示韋博英語董事長為翁慶彪,同時,翁慶彪則是凱泰資本背後的資方之一,投資比例為3.55%。
此外,翁慶彪還擔任「杭州頭藍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股東,從頭藍資產將對外投資全部給了「頭頭是道投資基金」,這支由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普華集團董事長曹國熊發起的基金,最近在全通教育作價15億元重組案「被忽悠」。
另一個有意思的信息是,今年9月17日,韋博開心豆公司的主體已經由「上海韋博開心豆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世紀開心豆教育培訓有限公司」。
據藍鯨財經報導,2019年9月底,韋博開心豆少兒英語陸續搬離韋博英語總部,轉移至上海市匯鑫國際辦公,可見韋博將少兒英語業務獨立發展的用心,未來韋博英語能否靠它重新開始,還是未知。
作者 | 何欣
排版 | GINNY
圖片 | 部分來源於網絡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