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柴窯藝人張華軍:柴窯火爆源於文化自信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這件百子圖為主題的青花瓷器價值達10多萬人民幣 唐貴江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29日電 題:景德鎮柴窯藝人張華軍:柴窯火爆源於文化自信

中新網記者 唐貴江

「在景德鎮我八年前就開始燒制柴窯,當時想到了柴窯可能是發展方向,但當時真沒想到現在能這麼火爆。」15歲就離開家鄉江西九江就來到景德鎮燒制陶瓷的張華軍日前在廣州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相信景德鎮柴窯的火爆是源於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文化自信也不斷隨之增長。

11月26至30日,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行。本屆茶博會為期5天,展覽規模80,000平方米,上千家品牌企業參展。以廣州為代表的華南茶葉市場是中國茶葉和陶瓷的最大的市場之一,張華軍帶著自己的華軍鼎成柴窯品牌與會。

張華軍介紹景德鎮柴窯陶瓷的特點 唐貴江 攝

本屆茶博會在廣州的琶洲廣交會交易會館舉行,華軍鼎成柴窯的展位位於交易會館的三樓,展位的裝飾以江南白牆黛瓦為特色,宛若潑墨寫意的山水畫,張華軍的窯制精品擺列期間,服務員也身穿江南文化的服飾,一股濃鬱的江南風韻撲面而來。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到廣州參展,每次參展都要花費十多萬元,但廣州為首的華南市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很重視這樣的展示機會。」張華軍介紹,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感覺現場的參觀人數不及往年,但他認為成交並不是第一位的,「關鍵是要向市場傳遞我們產品的信息,讓人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景德鎮柴窯的美!」

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被譽為中國「瓷都」。張華軍是江西九江人,在他的家鄉,自小就有很多鄉親去景德鎮謀生,家裡並不富裕的張華軍,15歲那一年也沿著前輩們的足跡,來到景德鎮打拼,「那時候就是不甘心原來那種生活狀態,希望能夠改變命運。」

張華軍在景德鎮從基層打工做起,學畫畫、做瓷,經過多年的努力,總算在強手如林的景德鎮站穩了腳跟。張華軍之前和身邊很多人一樣,做的是氣窯。氣窯,是用液化氣為燃料。利用火焰噴嘴加壓、調整煙囪閘板、調整空氣風門大小、有現代儀器做輔助的現代窯爐。

「氣窯的燒製成功率高,而柴窯的成功率大約只有氣窯的一半,但幾年前我做了一個決定,要研究燒制柴窯。」張華軍說,當時做出這個決定,很大程度上是覺得氣窯燒制的太多了,自己必須走差異化的市場化道路,而且,柴窯是傳統燒窯功法,他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會有更多的人們會回歸傳統,認同傳統文化的價值。

華軍鼎成柴窯展廳裡展示的精美陶瓷 唐貴江 攝

柴窯,是指用松材作燃料,利用投柴頻率和煙囪的自然抽力,作為升溫和控制氣氛手法的傳統的窯爐。張華軍介紹,因為燃料、窯爐結構、升溫曲線等因素,對燒制傳統灰釉陶瓷十分有利;雖然成功率不高,但更能製作出有藝人自身特色的文化陶瓷精品。

現在,柴窯瓷器已成為陶瓷愛好者最受追捧的瓷器之一,在張華軍的展廳裡,一件百子圖為主題的青花瓷器價值達10多萬人民幣,而且已經被人買下,張華軍稱,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最近20年來的迅猛進步,社會上陶瓷收藏和陶瓷愛好者也越來越多,相信這將有利於陶瓷藝人們更專注於藝術的提升,有利於弘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記者留意到,張華軍製作的瓷器釉水肥厚,釉面溫潤如玉,青花發色深入胚胎骨;瓷器的器形和畫面上也有所依據。張華軍說:「因為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完)

相關焦點

  • 景德鎮華軍鼎成柴窯的魅力——專為柴燒瓷器而生
    柴窯瓷器一直是陶瓷愛好者最受追捧的瓷器之一,華軍鼎成柴窯也景德鎮眾多堂口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堂口之一。被稱為「瓷都」的景德鎮,幾千年的制瓷文化經過幾十代人的傳承發展,成就了聞名世界的景德鎮四大名瓷: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瓷。
  • 掌門說瓷--什麼是柴窯、氣窯、電窯,柴窯與柴燒的區別,及我們做...
    所以景德鎮的傳統陶瓷青釉系風格是用可以燒還原氣氛的窯爐燒成的。而電爐只能燒氧化氣氛。所以在景德鎮,電爐只能在素燒坯胎和烘烤陶瓷釉上彩中使用,而不能當作燒高溫傳統高溫陶瓷使用(傳統高溫銅紅釉等顏色釉同理)。故,景德鎮沒有電窯一說。
  • 第三篇:柴窯與柴燒的區別
    今天我們來講講柴窯和柴燒的區別!柴窯和柴燒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固定的窯,一個是燒制的方式!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出自當時的河南鄭州,當時那裡本來就適合做陶器,又因為當時皇帝姓柴,故名柴窯。當時亦稱御窯,從宋朝開始便固定叫柴窯。
  • 匠心工藝,窯火不熄——千年柴窯最後的堅守
    經久不息,精緻如初柴、汝、官、哥、定,柴窯屬第一。柴窯是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所燒,自宋以後開始改稱為柴窯。柴窯之貴,世不一見。相傳為後周皇帝命人燒製成品「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還有記載柴窯富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特點,自古以來被稱為諸窯之冠。更有甚者將其形容為「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千年瓷都,嶺土為源高嶺土是成就景德鎮成為瓷都的功臣。
  • 柴窯和柴燒都以泥與窯火交融創造的器物,但各自的追求不同
    柴窯和柴燒同樣以木柴作為燃料,卻有著本質的差異,柴窯追求的是器型釉色的協調美,柴燒追求的是千器千面的個性美,這和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念密不可分。正如有位朋友對傳統柴窯器推崇備至,而我卻對現代柴燒器情有獨鍾。
  • 景德鎮柴窯滿窯點火儀式:千年窯火 傳承不輟
    傳統手工瓷是景德鎮的標誌,而柴窯延續了這一傳統,不僅是景德鎮手工藝人的智慧與創造,更是這座城市延綿不息的靈魂。  日前,在江西景德鎮城區邊緣的滙禾柴窯滿窯,一場別開生面的點火儀式上演,窯爐前,堆滿了劈好的燒瓷燃料馬尾松,負責各種工序的工人們正在忙碌著。
  • 為什麼茶人圈和玩瓷圈都在追捧景德鎮上10000元的柴燒杯子?
    現在市場上一隻景德鎮的柴燒瓷器杯子,價格是普通杯子的3倍以上,一隻品相上乘的柴燒杯售價10000萬元也是屬正常。如此昂貴,茶人和玩瓷人對柴燒杯仍是趨之若鶩,激情滿滿的來景德鎮海淘各種工藝、堂口的杯子。運氣好的話,淘到一隻稱心的,那如視珍寶!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臻瓷坊)柴窯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說到柴窯,我們早就想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見聞,不少朋友對這個話題也很感興趣。但一來涉及行業秘密,泛泛而談您又不過癮,二來我們水平有限,怕講不好,您也覺得乏味,既有些為難,也有點犯難。不過,這次開窯後的作品還算是讓人滿意,所以借著這窯新品的熱乎勁兒,和您聊一聊關於柴窯的那些事。相比早已被市場普遍接受的氣窯和電窯,似乎人們對柴窯這種傳承千年卻未被外人所了解的燒制方式,始終充滿著好奇心,尤其現代瓷器,只要一粘上柴窯二字,就會被貼上「我很昂貴」的標籤。
  • 柴窯與柴燒原來不是一回事,您搞明白了嗎?
    柴窯與柴燒有根本上的區別,柴窯是一種特定的窯,而柴燒卻是一種燒瓷方式,兩者有一定的交集但更多的是各有千秋。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出自當時的河南鄭州,當時那裡本來就適合做陶器,又因為當時皇帝姓柴,故名柴窯。當時亦稱御窯,從宋朝開始便固定叫柴窯。
  • 景德鎮:瓷都窯火
    2013年,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著手打造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街區,宇宙瓷廠的22棟老廠房和煤燒隧道窯、圓窯等建築得到搶救性保護和修復。廢棄的機器化身為草地雕塑,煙囪如一個有故事的老人屹立在夢謠廣場,咖啡館、書吧、美術館、工作室棲身於曾經的廠房,別有一種意境。
  • 柴燒窯的窯汗、窯淚
    窯汗、窯淚柴窯窯倉的頂部由於長時間的燒制使用,窯倉頂部會形成厚厚的積釉,偶爾就會滴落下釉水到壺或杯子身上,如果窯淚落的恰到好處,會形成特別有意思的藝術感官。柴燒窯年代越久遠燒制的次數越多其窯倉的頂部或者窯壁上所積累的積釉越多,形成結晶,在燒制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高溫就會融化滴落在陶器上,於此同時也會有更多的草木灰從新附著在上面繼續積累,每個窯口所形成的窯汗和窯淚都不一樣,很大程度取決於窯口的形狀。
  • 大御瓷器開柴窯啦!12月10號賞美瓷、藏臻寶,敬請期待
    大御柴窯盛典臻品柴窯、即將開窯,錯過等一年,來大御開啟你的收藏之路吧,12月10號相約大御瓷器,賞美瓷、藏臻寶!柴窯簡介柴窯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其作品的成敗主要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微妙關係。
  • 吉州窯段敏瑞柴燒作品入選「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聯展」
    2019年5月,本覺坊坊主、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段敏瑞5件柴燒作品入選"2019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聯展"。這5件作品,分別為吉州窯柴燒烏金盞、吉州窯柴燒玳瑁盞、吉州窯柴燒木葉盞、吉州窯柴燒虎斑盞、吉州窯柴燒剪紙貼花盞,都是柴燒陶瓷領域難得一見的絕珍,現已被中國福建文化海外驛站·日本站收藏。段敏瑞投身吉州窯陶瓷燒制,已有十年之久。
  • 感受柴燒渾然天成的美感
    [摘要]柴燒類產品,經過三天三夜或是更長時間的無施釉高溫燒制,表面會形成豐富多彩的釉色變化,古樸自然,這也是氣窯燒制所不能達到的。由於柴燒的特殊性,每個產品都獨一無二。凡是利用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這是中國最傳統的燒制陶瓷的方式。然而,就算是在中國瓷都景德鎮,柴燒瓷器也是罕見的。
  • 「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吉州窯五窯同燒活動即將開始
    為推廣吉州窯陶瓷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恢復吉州窯陶瓷古法燒制,東昌窯、本覺窯、和溪窯、空山窯、吉府天目窯五座柴窯將攜手舉辦「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五窯同燒活動,柴燒作品在吉州窯博物館舉辦展覽,讓大家領略吉州窯陶瓷流傳千年的風韻 一.活動主題
  • 一窯萬彩,夢回千年|龍門柴窯與「坭」相擁暖冬
    龍門柴窯燒窯技藝傳承人陸善益致辭薪火,即是希望。作為傳統龍窯柴燒傳承人陸善益則堅信,每一把窯變坭興陶皆有生命,都源自匠心的傳承,不滅的窯火是撒在年輕弟子心中的文化火種。龍門柴窯窯主陸善益帶領學生弟子上香、上茶、敬酒、三拜九叩,頂禮恭敬,向窯神、火神、土地公行禮,祈禱開窯大吉。 窯主陸善益攜弟子與眾人一同來到龍窯中段的窯口,拿起紅綢帶,紅綢一端連著窯門,一端被眾人抓在手中,一聲令下,齊齊拉動手中的紅綢帶,窯門終打開。
  • 獨特的柴燒工藝,能讓紫砂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本是形容鈞瓷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柴燒出品的紫砂壺,在不同溫度之下,展示出千差萬別的眼色肌理。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們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 九燒工作室柴燒課程第五期開始招募
    >本次課程時間及安排2019.12.28-2020.1.3課程詳情:費用  3200/人時長7天(2019.12.28-2019.1.3)參與活動主要為:課程簡介:1:製作柴窯燒制所需作品2:集體建一座柴窯,柴窯大小長110cm
  • 子月陶藝:落灰之美柴燒壺系列1
    傳統上,柴窯就是指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在高古瓷裡,是最為神秘的。(圖為景德鎮雙板橋柴窯)它集陶瓷古老工藝之大成,用金屬銀和土混合作胎,胎內布滿精巧的進排氣系統,而釉層像件衣服套在胎體外,中間是空的留有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