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組成員:
宋文平 王崢 錢豔玲 楊林利 易婷
王慧玲 宋娟娟 高成方 黃煒 章玉娥
2019年6月22日至28日,武漢教育讀書聯盟赴臺考察團一行十人在武漢教育電視臺宋文平臺長帶領下,赴臺灣開展了深入的學習交流。一周中,考察團分別拜訪了南投縣埔裡國民小學、臺中明道高級中學、苗慄縣大同高級中學、臺北市教師會,涵蓋有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及教師組織等,從不同維度考察了臺灣讀書文化推進,確有一些啟發與思考。
在臺參觀考察期間,我們有留意到臺灣學校都非常重視讀書文化,特別是將閱讀和學習型組織等融入辦學理念,彰顯於育人目標,外化於校園環境,深植到辦學行為,讓我們深感讀書文化在臺灣教育中已經是融會貫通,其格能觀照學生個體發展,育人培養,社會要求;其局則思維多元,全球視域且兼顧傳統與創新。
我們所參觀的幾所學校,讀書文化有著鮮明的共性,即以德為首,彰顯其育人功能。這在其讀書文化的宗旨和目標設立中就可見一斑。
如南投埔裡國小是一所以道德教育受到社會和嘉獎的學校,該校辦學目標為「閃亮埔小,幸福學校」,打造快樂、希望、多元、適性、優質的學校。學校歷史悠久,建校至今122年。該校的讀書文化的宗旨和目標極為重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正如鍾森雄校長介紹,學生到學校來除了學習知識,還有就是來循規蹈矩——學規矩的。我們在參觀中普遍感受到,該校學生謙遜有禮,熱情活潑卻不失規範與規則意識:進入圖書館主動脫鞋,課間還書極有秩序,「閱讀護照」活動認真踏實。學校還曾連續兩年帶領學生到浙江寧波德培小學開展「共話三字經」等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交流活動。
鍾校長認為兩岸在教育領域有著諸多共同特徵,特別是在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方面能夠開展全面而深入的互動與交流。他熱情表達了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從而與武漢學校形成長期穩定,合作交流的意願。
閱讀應該是最享受的事情。幾位校長都提到要讓學生怎麼舒服怎麼看書。各校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圖書(藏書)館,有的圖書館還有床,有搖椅,有沙發,有各式各樣的座位。校園許多地方都有材質各異的椅子,方便學生閱讀。
臺中明道中學的圖書閱覽室非常人性化,既可以喝茶聊天,又可以坐而論道,現代化的展示手段一應俱全,高檔書櫥裡裝著幾千冊四庫全書等典藏書籍。「文學步道」「國學講壇」「蘭亭雅集」極富讀書氛圍。
其讀書文化在機制創新上則強調學習型組織共同願景、扁平化,開放性等特點。專門設立了由副校長林雯琪直接任主任的「文化創意處」,具體負責學校的讀書文化,並與學校的人文教育、國際發展教育、文宣、家長會等工作融合開展。
臺灣學校的讀書文化在活動實施上都各有特色,豐富精彩,校校皆有校本閱讀課程,校校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書品牌活動。
如苗慄縣大同高級中學,是一所新建的國立高中,學生人數不多,校長何高志博士介紹其辦校發展的方略就是用讀書文化引領。學校定期會舉辦「家長讀書會」,家長代表會輪流到學校圖書館來進行讀書交流的活動,這項活動由家長會自行組織,一方面濃鬱了讀書氛圍,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在社區中形成了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而明道高中因其是私立學校,利用其豐富辦學資源開展了多元而系統的讀書活動:如「大師在明道」邀請三毛、余光中等知名作家與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國學講壇」是師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殿堂;校辦刊物「文學步道」已經堅持了近40年,現發展成世界華人學生展示文學天才的廣闊平臺……同時,除了傳統閱讀活動外,讀書還與其前瞻的課程評估緊密結合。
學校暑期15個環宇走讀課程令我們印象深刻,內容涵蓋天文、文化、自然、科技、志工團隊、信技整合等,將學生分散到世界各地讀無字之書,回校後則通過小論文、高峰論壇、午間世界之窗海報展、OPEN MIC演講等活動予以交流匯報,學生的人文素養、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等都更加卓越。
1.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通過讀書促進師生精神生命的成長是教育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這是海峽兩岸教育工作者達成的教育共識。在教育工作中,既要讀文字之書,也要讀世界之書,立足中華文明傳承,開拓視野,面向未來國際。
2.「武漢教育讀書聯盟」是我市教育系統中深具影響的學習型組織,其引領開展的讀書文化建設帶動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悅讀悅享,充分踐行了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和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切實提升了新時代教師的幸福感、價值感。從2013年市教育系統開展「教育文化建設年」活動以來,特色各具、功能各異的職工書屋如雨後春筍般拔節而出,成為學校文化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此,我們將繼續努力打造武漢教育讀書聯盟品牌,不斷豐富教師精神文化生活,為武漢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教育人的智慧和力量。
美 編 | 遊 洋
責 編 | 凌 靜
編 審 | 許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