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在職場中辯論所需哪些能力。
辯論所需的各種能力
職場第一課·
職場談判
辯論是一種考量一個人的理解、分析及語言組織能力的行為。
我覺得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挺能言善辯的,可一到辯論時,就容易掉鏈子,甚至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難以反擊。這是不是我自身語言能力不足的表現?
辯論體現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水平,雖然它是一種以語言為基礎的溝通行為,卻不僅僅對語言的表達能力有要求,而是要求參與者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必須具備一種綜合能力。
那麼,辯論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綜合能力呢?首先,要有正確清晰的主張;其次,要有縝密的邏輯思路;再次,要有抓住反擊時機的判斷力及攻擊對方觀點的勇氣;最後還需要有清晰流暢的語言表達。這些就是辯論所需的各種能力。
一、完備的邏輯思考能力
第一,在辯論中,邏輯思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使人嚴謹、有條理,進而使立論變得牢不可破。首先,必須運用邏輯思維透徹地分析辯題,明了辯論雙方的真實的邏輯地位和邏輯困難。比如小米和小洋就「成本增加才是提高報價的必要條件」這問題進行辯論的時候,正方小米的邏輯就是「只有成本增加才能提高報價」。也就是說,小洋只要舉出例子證明「成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也能提高報價」,小米的說法在邏輯上就被打倒了。
第二,在辯論的語言表達中也要講究邏輯層次,要做到條理清晰。
第三,要善於歸納。善於歸納的人,就能在辯論中很明確地找準對方的漏洞,並抓準要害進行「攻擊」,給對方致命的一擊。
三、培養對對手觀點的理解力、分析力和判斷力
在確立好自身主張的邏輯之後,我們還要在辯論中快速地理解和分析對方的邏輯思維,伺機而動。懂得適時反擊,並一舉找到對方最薄弱的環節。
相傳,曾經有一位意氣風發的學生找愛迪生討教自己的一個想法:萬能溶液。學生的主張是:世界上必然能存在一種物質,能打破物質的分子結構,溶解所有物質,我立志要製造出這種萬能溶液。愛迪生反問該學生:「那應該用什麼來裝這種萬能溶液呢?」學生頓時無言以對。
對於上述例子,我們可以進行分析。首先,我們理解的學生所提出的主張是「萬能溶液」,其邏輯是「一定存在能溶解所有物質的溶液」,經過這兩點的分析,隨後快速判斷,找出最佳反擊點。愛迪生就找到了他最致命的邏輯薄弱點——既然溶液溶解萬物,那能用什麼容器來裝它?一旦能配備裝它的容器,那它就不是可以溶解萬物的萬能溶液了。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能夠發現,對對方觀點和主張的理解,是我們後續進一步進行辯駁的基礎,而後我們需要分析其主張的邏輯構成,並判斷應該從哪一個環節進行最有效的反擊。
四、多元化的能力
除了上述的兩點之外,辯論中還需要一些多元化的能力。
交涉能力:辯論不同於吵架,是辯論雙方就一個論題互相闡述自己論點的交涉。因此,辯論的時候,為了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積極尋找對己方有利的陳述和論證,這也是一種交涉能力。
持久力:一場辯論賽,不可能寥寥幾句就匆匆收場。所以在辯論當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的持久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質問力:質問力通常和辯論中的「反駁」一起出現。所謂反駁,就是辯論中的一方提出自己的論點,進而否定對方和自己的不同看法的行為。你一旦抓準了對方的弱點就要馬上進行反駁和質問。在論戰中,要對對方提出的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駁斥和質問,直擊要害,當對方的論點站不住腳時,自然就會低頭認輸。
辯論所需的各種能力
團隊合作的協調力:辯論的一方通常由四個人一起進行陳述和辯論。一辯陳述己方的觀點和理論;二辯三辯負責在舌戰中攻擊,主要是提問和解答;四辯是陳詞總結。四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在辯論中,四位辯手之間針對本方的辯題也要相互協調,一位辯手如果說得不全面,另外的辯手一定要加以補充說明。如果每個人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就會陷入被動地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最終以失敗告終。
職場小路燈
●辯論除了考查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考查辯論者對對方主張、邏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辯論者要有精準的判斷力,找準反擊突破口,進行有效反擊。
本期到這就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