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罕見病日 | 請您用3分鐘來了解全球這4億人

2020-12-22 騰訊網

當病人去醫院看病,醫生問診多年後也沒能查出他身體得了什麼病……

經過6-8年,好不容易診斷出疾病,醫生卻告訴他無法治癒……

然後再告訴他目前甚至沒有可以服用的藥物……

有一部分病友等到新藥面世,又告訴他國內無法買到……

等他找到了可以購買的途徑,但發現每年的高額費用是他和家庭根本無力承擔的……

這,就是罕見病。

15-2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患上罕見病,目前我國大約有1680萬罕見病患者,每年新出生罕見病患者超過20萬

大多數罕見病仍無法治癒,許多疾病尚未確診。

今天是國際罕見病日

這是由歐洲罕見病組織在2008年2月29日發起的活動。

由於2月29日每4年才出現一次,在沒有29日的那一年,將2月28日作為該年的國際罕見病日。

通過各種形式來促進人們對罕見病的認識、關注和理解,同時鼓勵研究人員和決策者滿足罕見病患者的需求。

罕見病面臨的常見問題

由於缺乏關於罕見病的科學知識和治療信息,會導致不能及時診斷;由於個體實際情況的差異,患者在獲得治療權和治療程度上非常的不平等,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因為沒有有效治療而增加了患者及其家人的痛苦。

由於罕見病的廣泛多樣性和由於罕見病的廣泛多樣性和罕見性,經常會被誤診。此外,除了不同罕見病之間的症狀有所不同外,患有相同罕見病的患者的症狀也會不同。

熒幕上的罕見病

《我存在的時間》——漸凍人症

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澤田,邂逅了同校女孩本鄉。兩個不斷挫敗的年輕人同病相憐,誤會與好感相隨,開始交往。當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之時,澤田發現自己身體出了問題,檢查發現他罹患了不治之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如果不藉助呼吸系統,三到五年後他便會因為呼吸機麻痺而死亡……

《潛水鐘與蝴蝶》——閉鎖症候群

這是由法國ELLE雜誌總編輯尚·多明尼·鮑比創作的一部小說。他突然中風,繼而引發極其罕見、概率極低的閉鎖症候群。罹患此病後,他全身不能動彈,唯有左眼眼皮能夠跳動。他在醫院中回想過去自己的生活,又感慨自己現時的身體狀況,於是命人根據他左眼眼皮的指引,寫成一本關於自己的回憶錄。此書被導演朱利安·許納貝改篇成同名電影。他形容自己如同困在潛水鐘裡一般,身體被緊緊箍住,無法動彈,而心靈卻像蝴蝶一樣在廣闊的天地裡自由飛翔。

《她比煙花寂寞》——多發硬化症

這是一部關於英國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的電影,她五歲初學琴即展現過人天賦,十六歲開始職業演奏生涯,其才華與年齡的落差傾倒眾生。1973年,杜普雷被確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遂黯然作別舞臺,終卒於盛年。電影改編自她的姐姐希拉蕊和弟弟皮爾斯寫的傳記。

《一公升的眼淚》——脊髓小腦萎縮症

這也是一部改編自真人故事的電視劇。一個15歲的小女孩,突然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萎縮症,身體機能開始不受控制,但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她決心努力無悔地度過每一天,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

其他罕見病

瓷娃娃——成骨發育不全

他們像娃娃一樣嬌小可愛,但是一個擁抱、蹬一次被子、甚至在看動畫片時哈哈大笑都有可能使他們骨折。

月亮孩子——白化病

月光一樣白色的頭髮和皮膚,讓他們極易被陽光曬傷,月夜是他們的樂園。

黏寶寶——黏多糖貯積症

「長不大、活不長」是醫生對很多黏寶寶的預言,但是他們也好想好想和所有小朋友一樣能夠茁壯成長。

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苯丙酮尿症

這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肉、蛋、奶這些我們喜歡的食品,他們從一出生起就不曾嘗過滋味。

血友病

他們就像玻璃做的,每一次的磕碰創傷對他們來說都是巨大的危險。

特發性肺動脈高壓

走一百米的路程、爬一層樓的高度,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蝴蝶結——結節性硬化症

面部蝴蝶狀結節、癲癇、可能造成的智力低下,讓他們難以自信面對人群。

企鵝家族——遺傳性共濟失調

他們走路搖晃步態像企鵝,被人們親切地稱作企鵝家族。

Rett girl——瑞特症候群

瑞特症候群患者都是女孩,她們笑容甜美,但嚴重的自閉症傾向讓她們仿佛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天使。

尼曼匹克病

他們有著蘋果般可愛的笑臉,但他們的身體也像蘋果一樣,隨著歲月的沉積,一步步被疾病侵蝕。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歲月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肌肉一天天的萎縮最終會奪走他們的行動能力。

戈謝病

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是少數有藥物治療的罕見病;他們又是不幸的,終身服藥、高昂藥費、醫保不保給他們的生活蒙上陰影。

……

罕見病到底有多罕見

罕見病為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

單個罕見病的發病率雖然非常低,但是由於罕見病總數多達7000多種,總體發病率並不低,罕見病並不罕見,僅約有400種罕見病有治療方法,根據罕見基因組學研究所的說法,約80%的罕見病有遺傳因素。

目前全球有近4億罕見病患者,影響著全球約6%~8%的人口,佔人類全部疾病的10%

這些病症往往難以治癒,對人體危害極大,由於具體到每一個罕見病的發生機率很低,它們所能獲得的研究資源非常有限,加上許多疾病的案例並不多,藥物難覓,多數罕見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少數病即使有治療方法,價格也絕非一般患者能承受,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

2018年5月22日,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出臺,代表國家層面對罕見病的重視。

罕見病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以下是一些基本數據:

罕見病是愛滋病患者總數的30倍

80%的罕見病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遺傳病,很可能終身患病

95%的罕見病沒有任何藥物

在這5%有藥物的罕見病中,絕大多數藥物並未在中國上市

確診罕見病平均花費4.8年時間

50%的罕見病沒有相關的患者組織和科學研究

50%的患者是孩子,其中30%無法活過5歲

35%的新生兒死亡是由罕見病導致的

治療費用每年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甚至幾千萬……

面對罕見病我們能做什麼

有人反對罕見病患者生育,實際上罕見病患者可以通過合理的產前篩查和試管嬰兒生育出正常的孩子。

我們應該提倡優生優育,也應該尊重生育這一基本人權。

面對這些反對和質疑的聲音,我們更應該加強罕見病的宣傳和科普。

罕見病不只是罕見病患者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的事情。

請告訴所有人

關注罕見病

REC

點擊播放 GIF 0.0M

因你珍稀,所以珍惜 | 2019國際罕見病日宣傳片(總時長66秒)

來源:沃十健康

編輯 | 黃帥

相關焦點

  • 國際罕見病日,讓罕見不再罕見
    正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罕見病、幫助罕見病患者,國際上將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昨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國際罕見病日-來自網絡那麼,什麼是罕見病呢?罕見病又被稱為「孤兒病」,是指那些發病率極低的疾病。
  • 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水滴公益「為愛吶罕」 讓罕見病不再罕見
    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水滴公益「為愛吶罕」 讓罕見病不再罕見   近期,水滴籌•水滴公益將助力病痛挑戰基金會支持「罕見病兒童救助計劃」,隨後將攜手開展「罕見的擁抱」大型罕見病科普活動
  • 國際罕見病日:關注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兒的真實生活
    如果沒有看到草根坐著的輪椅,不會有人會猜到這是一個患有罕見病、行動障礙的孩子,他看起來是那麼陽光可愛,對未來充滿期待。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時值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之際,國內首家關注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 (SMA) 相關工作推動的公益機構 -- 北京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在此呼籲更多人關注與了解罕見病,關愛身患罕見病的人群。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是指那些發病率很低、很少見的一類疾病,一般為嚴重的、慢性的、遺傳性疾病,且常常危及生命。
  • 世界罕見病日 目前罕見病的現狀、研究進展、臨床狀況如何?
    ,不斷的用正能量影響和激勵著身邊的人,成為大家心目中不可思議的一個「奇蹟」。2018年2月28日是第11屆國際罕見病日(Rare Disease Day),2008年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RDIS)發起並組織了第一屆世界罕見病日,旨在促進社會公眾和政府對罕見病及罕見病群體面臨問題的關注,呼籲各方積極行動,為戰勝罕見疾病這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公共健康問題而奮鬥。
  • 身體漸漸凍住,全身肌肉跳動 國際罕見病日關注「漸凍人」
    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
  • 丁香園致國際罕見病日:遇到一出生就註定的罕見病,我們能做些什麼
    雖然單看某一種罕見病,患病率較低,但目前全球已發現的罕見病約佔人類已知疾病的 10%,所以「罕見病」其實並不「罕見」。 2月29日是國際罕見病日,這四年一遇的日子,與其說是「紀念」,不如說是「喚醒」,在這個罕見的日子裡,丁香園有幸邀請到了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的吳士文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熊暉教授以及珀金埃爾默大中華區診斷業務徐曄總經理來聊一聊《天生註定的「罕見病」,可以預防嗎?》的相關話題。
  • 國際罕見病日北大樊東升教授做客京東健康 直播詳解運動神經元病的...
    2020年2月29日,是第10個國際罕見病日。數據顯示,全球受罕見病影響的群體約有三億人,而我國有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萬。他們除了要經受病痛折磨,還面臨治療難、用藥貴、無法融入社會等問題。罕見病並不罕見,但罕見病病人卻最容易被忽視。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兩會、福布斯、國際罕見病日10周年
    「聚焦:兩會」1、兩會現場直擊丨國家中藥局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醫藥走出去,路還很長億歐3月4日消息,昨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的兩會首場「部長通道」環節中,國家中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接收記者採訪中表示
  • 【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學補碘,不同人群要用「加減法」
    一起先來了解一下「碘」這個東西碘,人體必要的微量元素,參與能量代謝與維持調節體溫,還可促進體格的生長發育、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精神功能受損、青少年體格發育遲滯等問題。
  • 世界罕見的病
    歐洲罕見病組織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並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同時將每年的2月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為了促進社會公眾對罕見病以及罕見病群體問題的認知。 在精神科也有一些罕見的精神病,很罕見但很有趣。下面總結了十種罕見的精神病,讓大家對這些罕見精神病有個初步的了解,以便於在臨床工作中進行識別,然後進行有效的治療。
  • 「世界狂犬病日」這些狂犬病知識你get到了嗎?
    2020年9月2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狂犬病日, WHO等國際組織為全球制定的消除狂犬病的戰略目標:努力在2030年前消除人類因犬源狂犬病引發的死亡。今天我來帶大家認識一下狂犬病。了解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症狀。其典型症狀是恐水現象,即飲水時,甚至是聽到水聲,患者就會出現吞咽肌痙攣,不能將水咽下,即便患者口極渴亦不敢飲水,故又名恐水症。
  • 世界狂犬病日:家有寵物貓也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丁媛媛 報導  半島都市報9月28日訊 今年9月28日是第11個世界狂犬病日,當天,青島市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以「文明養犬,消除狂犬病」主題組織了系列宣傳諮詢和免疫服務活動
  • 10.29世界銀屑病日呼籲 :拒絕歧視,戰勝銀屑病
    對於銀屑病,每個人都或聽過或見過,甚至身邊很多朋友就是銀屑病患者。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約有1.25億人受到銀屑病的困擾,發病率之高令人談之色變。作為一種常見的頑固皮膚病,銀屑病的發病原因十分複雜,這就為治療帶來了極大難度,這也是為什麼銀屑病患者除了承受疾病困擾之外,還往往會同時遭受心理壓力的原因。
  • 罕見病影響全球超過3億患者 | 資訊
    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創建和協調的Orphanet資料庫,最大數量上囊括從科學文獻中獲得的關於這些疾病的流行病學數據,並使獲得全球的估算值成為可能。在Inserm US14總監Ana Rath的協調下,得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3億多人患有罕見病。
  • 絕望和希望 | 罕見≠不見 關愛罕見病從了解開始
    他們其實並不罕見。他們需要的,是被更多人認識。罕見病離你我並不遙遠,只要有生命的傳承,就有發生罕見病的可能。2月28日世界罕見病日,金鷹955電臺和湖南省遺傳學會共同舉辦了《關注罕見病・讓愛不罕見》的公益呼籲活動。2011年開始,賀賀患上了一種怪病,她連上臺階這種簡單的動作,做起來都很困難,為什麼?不知道!
  • 關於歷下億康恆美醫療美容診所的設置受理情況公示
    1.該機構名稱:歷下億康恆美醫療美容診所  2.類別:醫療美容診所  3.診療科目: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中醫科******  4.床位(牙椅):無  5.公示期:2019年2月15日起5個工作日  公示期內對擬設置的醫療機構如有異議,可通過來電、來訪等形式向歷下區衛計局審批窗口處反映。
  • 生酮飲食治療罕見病癲癇Dravet症候群,讓我們的愛不罕見!
    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今年的2月29日是第十三屆國際罕見病日。罕見病在中國並不罕見罕見病患病人數少、缺醫少藥且往往病情嚴重,所以也被稱為孤兒病,治療藥物也被稱為孤兒藥。然而,從罕見病患者數量和涉及的家庭來看,罕見病並不罕見。目前,全球確定的罕見病病種近 7000 種,合在一起,平均每10萬人中有40人可能是罕見病患者。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上海20萬罕見病例一半是兒童,56種病納入名錄有診斷辦法
    楊一 澎湃資料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被定義為「國際罕見病日」。 2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上海約有20萬罕見病患者,其中兒童約佔一半;而80%的罕見病患者由基因缺陷導致,僅有不到5%的罕見病能有效幹預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