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嚴重可損傷腦神經,父母必學的護理知識!

2020-12-18 騰訊網

如果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後面臨的第一關考驗是什麼?

「新生兒黃疸」首當其衝!

老話都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的老人都認為寶寶出生後出現黃疸屬於正常現象,只要注意多喝糖水配合曬太陽就可以。

相信一部分有經驗的月嫂和年輕家長對這個疾病做過功課,了解到「黃疸」嚴重時會對新生寶寶存在不可逆的神經損害。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也稱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症狀之一,多達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都會出現黃疸。

輕度的生理性黃疸對機體可能是有益的,但是當新生寶寶的黃疸過重、持續時間較長、遲遲無法消退時就需要引起家長重視了,流涎、抬頭無力、抽搐、智能落後及聽力損害都是新生兒黃疸加重後引起神經系統的永久性損害遺留的後遺症。

新生兒黃疸主要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

怎麼區分?

生理性黃疸

時間: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部位:

一般出現在面部、頸部、 鞏膜(眼白)、軀幹,嚴重的話從頭到腳遍及全身,甚至排洩物也會被染色。

特點:

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

黃疸部位: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如何處理:

1、保證餵養充足,定時餵奶,讓寶寶多吃多排,膽紅素能夠通過排洩排出體外。同時,給寶寶餵點兒益生菌,促進腸胃功能,幫助排出膽紅素。

2、給寶寶母乳餵養,母乳有助於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洩。

3、勤給寶寶洗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有助於排出膽紅素,降低黃疸值。

4、給寶寶做撫觸操,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退黃疸。

5、給寶寶曬太陽,也可以幫助消退黃疸,同時還能促進鈣吸收。要注意不能曬中午劇烈的太陽,要避開眼睛並保護會陰部分,剛開始曬10分鐘左右,逐漸過渡到30左右。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一定要直接接受陽光的照射,但要避免曬傷寶寶皮膚,最好是在葉子稀疏的樹底下。

6、給寶寶做小兒推拿,小兒推拿可以使生理性黃疸恢復更快,對於病理性黃疸也有輔助作用哦。針對新生兒黃疸的小兒推拿,能夠健脾利溼、疏肝利膽,膽道暢通能夠利膽退黃,所以疏肝利膽是本病治療的重要途徑。

病理性黃疸

時間: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部位:

除了會出現在面部和軀幹,四肢、手心、腳心也都會出現。

特點:

出現早:生後24小時內出現;

程度重:足月兒大於12.9mg/dl,早產兒大於15mg/dl;

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mg/dl;

持續時間長:退而復現。

如何處理:

1、若孩子一出生即有黃疸,並且迅速加深,口唇黏膜卻很蒼白,呼吸心跳都特別急促,這是由於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症,需急速送醫院搶救。

2、初生時無黃疸,生後1—2周或更長一些時間出現黃疸,進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幾天大便還呈淡黃,但隨著黃疸的加深,糞便逐漸變為白色呈陶土樣,這是一種阻塞性黃疸。需送醫院詳細檢查,可能有先天性膽道閉鎖。

黃疸屬於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應該由醫生來鑑別、診治。

生理性黃疸始終是排除性診斷;病理性黃疸,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可以由生理性黃疸轉化的。

假如寶寶有以下幾種情況,就可以懷疑是病理性黃疸!那麼就要儘快就醫。

因為病理性黃疸,是不能夠自己在家護理的,膽紅素水平過高會造成腦部損傷,不及時治療更是有可能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害。

1.去社區監測黃疸的時候發現寶寶黃疸水平高且隔日上升速度快;

2.寶寶全身都黃,特別是暗暗的黃色;

3.寶寶黃疸消退後再次變黃;

4.寶寶的大便顏色變淺,甚至肚子脹;

5.寶寶很難叫醒,或是不吃奶;

6.寶寶出現發熱、尖叫、整個身體緊繃等。

新生兒黃疸發病率高,雖然自愈率高,但如果不夠重視,黃疸嚴重者對新生兒往往帶來的是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甚至膽紅素腦病。

因此,呼籲各位寶爸寶媽:當發現寶寶出現黃疸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實時關注黃染程度,黃疸持續時間等因素,必要時及時就醫,醫生會針對個體具體評估其風險,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才能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祝願所有的寶寶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與護理知識
    寶寶出生後通常2-3天會出現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黃的現象,這便是新生兒黃疸。醫學上定義:新生兒血中膽紅素超過5mg/dl時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現象,如果新生兒情況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狀一般會在10~14天內消退如果黃疸能在預期時間內消退,則屬於生理性黃疸;否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進一步治療1.生理性黃疸的特徵為: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橘子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超大,每天腿和腳腫的都不行,又睡不好,很辛苦;好不容易熬過了40周,千辛萬苦把小橘子生出來了,哪裡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漫漫育兒路上的第一關就是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黃疸護理
    據報導,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5、新生兒注意保暖,早起開奶。 6、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正常
    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給黃疸的診斷造成了困難。但病理性黃疸有一些特徵與生理性黃疸不同:1、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 新生兒黃疸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鑑於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區分,所以一旦發現寶寶有黃疸,建議先去醫院做正規的醫學檢查,確診寶寶黃疸類型,然後分類進行護理。
  • 新生兒黃疸的觀察和護理
    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一般不過肘膝,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黃染時間長,但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家長不必過分緊張。黃疸測試數值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
  • 新生兒黃疸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
    新生兒大多數都很嬌貴,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在對於新生兒的問題上,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新生兒黃疸症狀是什麼?哪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症狀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 新生兒黃疸大多無害無須治療病理性黃疸或致腦損傷須早治
    「出現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幾乎所有寶寶出生後,都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童醫院池婧涵醫生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大多數嬰兒來說,黃疸是無害的,只需要確保餵養充足即可。但如果寶寶出現黃疸過高(可觀察皮膚及眼球顏色),就需要治療。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寶寶怎樣護理
    新生兒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有的是很好解決的,有的讓廣大的家長朋友很煩心,那麼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什麼呢?黃疸寶寶怎樣護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的原因1、膽紅素生成多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 新生兒黃膽高有什麼危害? 新生嬰兒黃疸可防可控
    如果是正常範圍內的可以不用擔心,但是如果過高就要治療了,另外要多給寶寶喝點水,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所致,成因比較複雜,有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及藥物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於生後2~3天內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到3~4周。
  • 新生兒黃疸有哪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研究發現,黃種人的新生兒黃疸明顯高於白種人及黑種人,因此家長要注重觀察新生兒是否出現黃疸,若出現該症狀,應及時就醫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這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1、若孩子一出生就出現了黃疸,並且皮膚黃染的症狀迅速加深,口唇黏膜蒼白,呼吸和心跳急促,這種情況屬於是母子血液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症,就需要急速進行搶救。
  • 新生兒寶寶的「護理」和「黃疸」的主要注意事項
    新生兒黃疸要重要注意&34;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或由於血型和由於嬰兒自身的身體狀況,使黏膜、皮膚、鞏膜出現黃疸症狀,該病分為生理性黃疸、乳汁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對病理性黃疸而言,黃疸導致皮膚發黃,寶寶吃了幾口就睡是沒有還是量少,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寶寶腦損傷,所以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寶寶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可別無計可施,讓寶寶一次吃飽再安心睡覺,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了他。
  • [健康知識科普]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遭遇「黃疸」,渾身「黃得可怕」,有的人說黃疸不用管,自己可以好,可還有的人卻說黃疸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今天,邀請到了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新生兒科主任彭星,講解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黃疸是什麼?
  • 新生兒護理:溢奶、黃疸、紅疹、腸絞痛,月嫂上戶必備
    小編總結了非常全面的護理寶寶知識,新媽媽們都看看吧!,對絕大多數新手父母是件難題。很多母乳餵養嬰兒,新生兒黃疸可持續1-2個月。只要生後不是病理性黃疸,黃疸水平不超過15mg/dl甚至是17mg/dl,就沒有必要過分緊張。嬰兒的黃疸水平是否需照光的指徵與生後天數有關,不要因為存在不嚴重的黃疸,就輕易暫停母乳餵養、輕易接受不該接受的配方粉、輕易服藥退黃。
  • 寶寶黃疸別大意,發生膽紅素腦病可致命
    提起黃疸,很多家長認為是新生兒常見病,其實,黃疸不積極治療很容易導致病情反覆或加重,嚴重者可出現膽紅素腦病,導致腦性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記者王方方    病理性黃疸當心引起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新生兒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現象。
  • 高膽紅素血症嚴重嗎?新生兒皮膚發黃,病理性黃疸可致腦癱
    新生兒皮膚發黃,小心患上高膽紅素血症針對新生兒的相關疾病,剛做父母或未做父母的爸媽們要提高警惕,提高「黃疸」二字的時候,可能大家都不陌生。高膽紅素血症和黃疸有什麼關係呢?他們有什麼危害?又如何去治療呢?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介紹,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餵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 新生兒常見病:新生兒黃疸,新媽媽該如何護理?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新生兒常見症狀:寶寶是出黃疸了,我們現在都知道這是黃疸,以前的人不知道,還不知道寶寶變黃後想成什麼呢。我家寶寶是第三天開始變黃的,持續了有大約兩周左右就好了,當時就是每天觀察看她有沒有恢復正常膚色。並沒有多緊張,因為她只是皮膚黃並沒有痛苦。【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形成的?】新生兒黃疸的時候,寶寶的皮膚、鞏膜,甚至口腔黏膜都變黃。
  • 新生兒常見問題之黃疸
    對於準媽媽們或者剛晉升為媽媽的寶媽們對新生兒黃疸不是太了解今天給大家兩講解下黃疸的有關知識,感覺有用的話可以轉發或者關注下啊生理性黃疸:成因: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4天消退護理: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注意寶寶的保暖,適當提早餵養,多補充水分,促進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