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壟斷推高藥品價格 出廠價19元藥品診所竟賣108

2020-12-20 央廣網財經

  一位長期從事藥品代理銷售的業內人士透露:「藥品一經代理,就會基本形成壟斷格局。供不供藥,給哪家供藥,有一整套暗箱操作的手段。為了使自己代理的藥品能順利進入醫院,代理商往往會暗中操作進行公關,一般情況下,代理商會拿出藥款的5—10%送給相關負責人。另外,為了保證用藥率高,有處方權的醫生也會收到回扣。藥品價格越高,回扣就越大。而這些公關費用都會算進藥品零售價裡,最終轉嫁到了病人身上。」

  藥品層層加價是不是導致最終藥價虛高的重要原因?代理商加價到底有多大的空間?記者採訪了雷珠單抗的經銷商長沙華輝醫藥有限公司。

  經銷商:我們這裡供貨價是1800。

  記者:醫院為什麼賣9800?

  經銷商:正常價格。我們這裡是供貨價,醫院是零售價,醫院要賺錢、醫生要抽成,而且到醫院都倒好幾手了。

  這位經銷商自稱,藥品從經銷商到醫院,已經被倒了好幾手。而據我們從業內人士方面了解到,按照相關機制規定,醫院不能直接從藥廠批藥,大多通過一些招標方式來購藥,而這種藥品流通方式的某些環節又不規範,就會給藥品的幕後加價提供了可能。

  藥品被嚴重抽條的吉林國藥參茸壯骨丸,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藥價虛高、規格混亂的情況。來聽銷售商的說法。

  記者:多少丸多少袋多少盒?

  經銷商:6丸一袋3小盒。

  記者:我看其他地方銷售的是12丸每袋每盒,價格比這個也便宜。

  經銷商:我們這個規格是代理下來以後做的,我們做的商標,有的廠家不一樣,價格就不一樣;規格不一樣,價格不一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藥價在治療費用中所佔比例約為30%到50%,國家先後近30次降低藥價,但藥價為什麼還會這麼高?據記者調查,同一種藥品,經常會被不同的代理商分拆成不同的規格流入市場,少則3、5種,多則十幾種包裝。為此,國家發改委去年7月1日出臺《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對藥品規格和價格管理做了具體的約束。但藥廠、代理商、醫院這中間的利益鏈條並沒有被攔腰斬斷,層層加價仍然是某些不良企業獲取暴利的途徑,藥價虛高也仍然讓眾多患者揪心。

  就在節目播出前我們了解到,對我們報導中提到的兜售嚴重抽條的吉林國藥參茸壯骨丸的這家小中醫診所,北京市衛生、工商、公安等多部門已開始展開調查。為配合調查,我們未在節目中公布該家診所的名稱。我們會在今後的節目中繼續報導。

相關焦點

  • 訂貨單曝藥品驚人差價:出廠價1.2元零售18元
    記者由此調查發現,出廠價僅為1塊多的藥品,在不同的藥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業內人士稱,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果真如此嗎?同款藥的零售價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去年公布的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對它是否適用?一種普藥(指在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規藥品)的身價究竟如何在出廠後翻了數番,擺上了藥店的貨架?
  • 媒體調查稱部分藥品中間環節利潤達20倍
    核心提示:央視調查發現,一種藥物從藥廠出廠價到醫院的終端價格,中間各環節利潤高達2000%以上。專家指出,政府實行藥品招投標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遏制藥價虛高,結果卻被利益團體鑽了空子,成為推高藥價的幕後黑手。
  • 同一廠家的同一款藥品在上海不同藥房價格相差2倍,這背後是否藏有...
    記者曾試圖就此事聯繫得一大藥房,但藥店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對藥品如何定價一事不了解,建議記者撥打藥房官網電話。然而,記者多次撥打得一大藥房官網電話,卻一直沒人接聽。 疑問2:同一款藥的出廠價一樣嗎? 同樣的藥,在不同的藥房價格卻相差2倍以上,藥廠怎麼看?是因為藥品的進貨價格不一樣嗎?
  • 五糧液召集核心經銷商調價:普五出廠價每瓶漲60元
    昨日下午,五糧液宣布其核心產品52度水晶瓶五糧液(俗稱普五)的出廠價將上調至739元/瓶,並建議零售指導價為829元/瓶,這一價格將於9月15日起執行。對此,一位五糧液經銷商表示,目前市場漲價動力並不足,廠家需要解決渠道的盈利問題。
  • 北京醫託團夥傍上小診所詐騙 幾十元藥品高賣上萬
    「醫託」傍上「中醫小診所」,幾十元成本藥品賣上萬元。據悉,這是北京有史以來打擊醫託詐騙犯罪規模大,抓獲人數多的一次。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診所則通過低價藥高賣謀取暴利,醫託則跟診所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費1萬元,醫託拿走7000元。七家中醫診所存醫託被點名北京警方昨日通報稱,今年5月,通過日常警情分析研判,警方發現了隱藏在朝陽、西城等區的多個「醫託」團夥。北京便衣警方隨後牽頭組織相關業務單位和西城、朝陽分局成立專案組,加強案件串並分析,及時開展專項打擊。
  • 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隔了一天換了家藥店,竟變成3元。  為啥同樣的藥在不同藥店售價竟相差4倍多?「保健醫藥店」店員說自己並不清楚。  只賣3元的會不會是假藥?「泰生醫藥」泰安店負責人稱,這種藥他們一直賣3元,屬於成本價銷售,主要是拉攏一些回頭客。  「藥品肯定沒問題,都是從正規醫藥公司批發來的。賣假藥處罰非常重,本身就是便宜藥,沒必要賣假的。」該負責人說。
  • 央視調查3元錢藥品漲到30元 三甲醫院加價最多-三甲醫院 阿司匹林...
    東方網6月1日消息:3月28日,包括青黴素在內共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的藥品駛入降價通道,平均降價幅度達20%以上。這是自1996年以來,第27次調整藥品價格了。在藥品流通領域內一盒售價只有幾元錢的藥品最終又是如何變成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呢?
  • 媒體揭露假牙暴利:2500元烤瓷牙出廠價160元
    但現在如果牙壞了,想換一顆假牙,其價格卻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假牙製售就是暴利的行業」、「醫生裡,最賺錢的是口腔科的」,這些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風言風語究竟是真是假?記者在對假牙製售行業的暗訪中,發現牙科診所中一顆售價2500元的純鈦烤瓷牙,卻有假牙生產商報出了160元的出廠價,這中間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 藥品特賣網低價促銷倒逼藥價改革:最低僅原價2-3折
    南都記者在該平臺首頁看到,不少正在特賣的藥品原本批發價高達10元到90元不等,而批發特賣價普遍只要3元到17元不等,相當於打兩三折促銷。以一款小咳喘靈顆粒為例,網站顯示正常批發價要19.83元,特賣價只要2.90元,促銷幅度低於2折。
  • 1元可賣招標價10元:透視醫用耗材背後的腐敗新花樣
    新華社南昌11月30日電 題:1元可賣招標價10元——透視醫用耗材背後的腐敗新花樣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胡錦武 高皓亮  江西宜春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對贛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黃林邦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其中醫療設備、耗材行賄受賄成為案件焦點。
  • 口腔行業暴利:種植牙成本3000元 患者花上萬元
    「洋品牌」壟斷市場,價格層層「疊羅漢」  「整個口腔市場都沒有國貨,進口牙系統價格貴的原因是進口材料成本高。」長沙市口腔醫院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指出,國產口腔耗材產業起步晚,後來由於質量良莠不齊,逐漸被市場淘汰,如今口腔市場「洋品牌」早已形成壟斷地位,其中瑞士、德國、韓國佔據「三甲」。
  • 央視曝光眼鏡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
  • 揭眼鏡行業黑幕:零售價860元鏡片出廠價僅30元
    Levi s鏡架 出廠價:170元 批發價:550元 零售價:1180元-1380元記者以陝西經銷商的名義進貨,一名銷售代表報價280元一副。記者加大進貨量,單價降到180元。記者希望價格再低些,該代表執意不允,記者一行遂離開會場。不料,原本硬氣的銷售代表竟很快追到酒店走廊,截住記者一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成交單價為170元。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僅幾十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我們日常配這樣一副眼鏡又為何需要一兩百元呢?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眼鏡大都是來自於江蘇丹陽。
  • 從1.17元到55元暴漲47倍!誰是中國高價藥品背後的「黑手」?
    一瓶藥,到底可以賣到多高的價錢?近年來,無數的案例告訴你:價格翻四五十倍,都完全不是問題。到底是什麼樣的神藥,在短短幾年之內,讓藥價瘋狂翻倍?▍一藥品,價格暴漲近日,據金牛財經報導,某藥企生產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00ml:0.2g),在2015年的競標中,分別在黑龍江、湖北、江西、雲南、四川、福建、江蘇、廣東等地以每瓶53.3-55元中標。而在幾年前,該產品在全國各地的中標最低價格僅為每瓶1.17元,中標價格在幾年間增加了47倍。
  • 診所可開藥店 藥品零售終端現勁敵
    這意味著,包括診所、民營醫院在內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可以開展藥品經營,藥店與診所在物理空間上進行區隔即可。有業內人士認為,對盈利模式單一的診所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對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藥店而言,卻是雪上加霜。在此之前,並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持營利性醫療機構開展除診療外的售藥業務。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
  • 山東600餘藥品價格低於2元
    山東600餘藥品價格低於2元本報記者 閻俏如 北京報導一支藥水一毛錢?在眾多患者抱怨藥價貴的當下,這種「藥水比礦泉水還便宜」的情景同時真實發生著。近日,山東省藥品集中採購網發布《2019年山東省關於藥品集中採購掛網產品價格聯動(2019年第一批)公示的通知》,將該省2019年第一批藥品集中採購申報承諾掛網產品進行了公示。在此批名單中,共計16667個藥品中有658個藥品掛網價格不超過2元,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其中不乏維生素C注射液等常用藥品。
  • 廣州藥品銷售行業颳起平價旋風 平價藥房引爭議
    廣州藥品銷售行業颳起平價旋風 平價藥房引爭議   祝福你大藥房總經理李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27日遭到同行「掃購」的成長快樂果味型複合維生素咀嚼片每盒售價為25.5元,而其他藥店的售價則為35元左右,由於此產品名氣比較大,屬於價格敏感型,當日被搶購350盒,還有其他幾種暢銷藥品也遭到搶購。
  • 瀋陽「南六」一些藥品批發商鋪的保健品、藥品竟多數是「贗品」
    記者於雷核實報導 有明星代言、有名廠家製造,櫃檯上這些披著名牌「外衣」的藥品、保健品和保健用具便宜到甚至可以讓人拿著醫院開出的藥單,打車來買。殊不知,買到的大多是「贗品」。這裡聚集著幾十家保健品、藥品批發商鋪,記者連續多日走訪十餘家商鋪,均有假冒產品出售,無一例外。經監管部門驗證,整條街巷的保健品和部分藥品中竟多數是假冒或偽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