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這四種人,千萬別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2020-12-20 禪悟人間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種小善之因,便得小善之福,種大善之因,便得大善之福;反之,種小惡之因,便得小惡之果,若是種下大惡之因,大難也會隨之而來。

由此,一個人到底是行惡還是做善,所得之果可謂是天壤之別。但是,同樣是行惡或者是做善,這其中也是有大小之分的。在佛教當中認為,一個人若是傷害了這四種人,肯定就會種下無量惡因,獲得無法承受的惡果。所以,當大家一旦遇到這四種人,切記要萬不可去傷害。

第一種人,修行人,僧人

修行人大都是有德之人,常行的也是方便之事。這兩類人,他們的生活往往是過的非常苦的,因為他們往往並不追求奢華的生活,追求的而是高深的佛法和超脫的領悟。在衣食溫飽方面只有簡單的要求,只要可以填飽肚子,能保證自己繼續修行,繼續鑽研更高深的佛法就可以了。

而且很多修行之人和僧人是經常做善事的,在他們的心中,常懷慈悲,對萬物生靈都有著一定的敬畏之心,這種人常常都是有大福報的人。經常親近這種人,也會讓我們受到感染,漸漸我們的行為也會跟他們一樣得到一定的薰陶,對自己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千萬不可去傷害。

第二種人,大奸大惡之人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得出幾個捉姦犯科的大奸大惡之人。所謂大奸大惡,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壞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去傷害別人的人,像這種人,充其量可以稱之為小奸小惡。而真正的大奸大惡之人,就是可以在時代當中攪弄風雲的人,哪怕做壞事,他們也是做的驚天動地,震動社會,其實這些人能做出這種事,也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在佛教中,有許多的佛菩薩會承願再來,化身成各種各樣的人來為世人現身說法。其中就有佛菩薩會化身成大奸大惡之人,用切身的經歷和最後的結果來教化世人向善,不要作惡,其實這正是一種從反面來教化世人的辦法。最終在人世間完成了這些教化世人的任務之後,才會涅槃往生,所以也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三種人,真正的善良之人

真正善良的人內心充滿了陽光,在她們的世界當中,很少會黑暗和瑕疵的存在。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為己任,就是自己的追求和幸福。就像我們娛樂圈非常典型的明星,古天樂先生,他在自己成名之後並沒有追求自己個人的享受,利用自己創造出的價值,捐建了許多所希望小學,不為追求名利,僅為幫助更多的人,這就是無私的大愛,這才是真正善良的人。

他們種下的善因非常多,將來獲得的福報也是非常大,這種人是我們哪怕不親近也必須要去尊敬的人,如果傷害到這種善良的人,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得的惡果也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所以善良之人不可欺,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件善良充滿正能量的事,其實內心也會受到感染。生活也會變得充滿陽光,多姿多彩。

第四種人,自己的父母

近年來通過新聞報導,我們可以知道,許多父母因為管教太嚴,導致孩子非常叛逆,甚至出現弒母案,做出這種事的人,將來一定會下無間地獄。作為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生出來,直到撫養成人,這其中的艱辛困難,一言難盡。

所以對待父母我們一定要孝敬,古語也教導我們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佛教也有一種說法,父母就是我們家裡的兩尊佛,所以對待父母必須要恭恭敬敬,絕不可以傷害他們。

希望大家在對待以上這幾種人的時候,一定要心懷尊敬,哪怕是不親近,也不要去傷害對方。否則,很有可能會為自己種下無量惡過,讓自己根本就難以承受。也希望各位師兄和菩薩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能夠多多規範自己的言行,多行善事,必得善報。

相關焦點

  • 佛教:不要傷害這5種人,因果報應很嚴重!
    要想廣結善緣,就不能去傷害生活中這5種人,只要與這5種人多結善緣,福報和好運就會來找你。如果你傷害了這5種人,因果報應是很嚴重的。第一種人:自己的父母。古人說:「生而未養,斷指可還;生而養之,斷頭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 這5種人,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有的人說不相信因果報應,因為今天做了壞事隨後並沒有任何報應出現啊!這些人真是天真!以為因果報應會馬上顯現。因果報應是不虛的,會在你不知道的時間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出現。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為重要。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 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果報應太重
    《無量壽經》上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身、口、意三業之中,人們造業最多的就是口業,所以《無量壽經》把善護口業擺放在了第一位,就是提醒我們時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該說的千萬不要去說。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為因果報應太大。第一、妄語儘可能不說。
  • 佛教:這4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大!
    別人對自己不好,我們應當懺悔反思,這是自己的業障。別人善待自己,應當感恩惜福。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要想轉惡緣為善緣,就需要自己以善心善念善待他人。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善良的人,終會被命運善待。「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要想著去傷害和還擊他人,即便他曾經傷害過你。有傷害,就會有惡緣。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佛法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有的人抱怨世態炎涼、人情涼薄,有的人吐槽生活中遇到的不堪和磨難。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
  • 「得道高僧說,世間這4種人不能傷害,否則必遭因果報應」
    高僧說,這需要每個人去感悟,當你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自然能看破紅塵,阿彌陀佛,世間本是一場空,一切皆是虛妄,任何的煩惱,都是你一切的欲望,人的煩惱來源於你的執著。要想得福報,就要多做善事,多積累福德,但你不能為了福報而去做善事,要真心實意地去做善事,去幫助他人,這樣福報才能找到你身上。
  • 佛教:這5種人,不可傷害,因果報應,不容小覷!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善緣還是惡緣,皆由自己造就。有句話叫:別人如何對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是我的修行。別人對我不好,首先應當反思自己,懺悔自己往昔的惡業。別人善待於我,我更要懂得珍惜善緣、與人為善。
  • 不要傷害4種人,折損陰德嚴重,一定切記
    佛家常說:害人終害己。當你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會傷害到自己,在我們身邊有四種人,你千萬不要去傷害,因為傷害這四種人,會折損你的陰德,果報嚴重。雖然佛家常說:眾生平等。但其實是指眾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每一個眾生之間,其實是有差異的,如果你傷害一隻螞蟻,果報可能並不嚴重,但如果你傷害的是你的父母,這個果報就會非常嚴重。佛法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你傷害了這四種人,就會背負嚴重的因果。第一、你的父母。
  • 佛教:這四種人佛也不能度,但願沒有你!
    這世間有四種人,就算拜再多的佛,佛菩薩也度不了你,希望這四種人當中沒有你。這世間還有四種人,就算不拜佛、不信佛,其實也種下了離苦得樂的善因,這四種人就是與前面四種人剛好相反的人。第一種人:心內惡毒。內心惡毒之人就算拜再多佛,如果不去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一樣會招來惡果,這樣的人拜佛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古人說: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 佛教: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信佛,就是信因果,明了因果,我們才能知道如何真正去改善自己的命運。無論何時,我們心中當有一份敬畏,遇到善意,當需知恩報恩、投桃報李;遇到傷害,莫要以牙還牙、錙銖必較。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我們的因果;我們如何對待他人,那是自己的修行。「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若欺你、天必護你,天欺、人欺,因果不欺,相信善良的人終會被命運善待。
  • 佛說,這3種人「佛祖保佑」,最好不傷害,不然因果有報應
    如果我們不種下不好的因自然就不會招來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就不會與別人結下不好的緣分,而佛法上面這樣說,這三種有佛法保佑的人,我們最好不要去輕易的傷害他,不然因果報應特別嚴重。我們做一個人可以不富裕,但是一定要懂得知恩圖報,有一顆善良的感恩心,這樣子我們的福報才會更多。如果一個人的心要是壞了,再好的福德也會離他而去。佛法中說道:"每個人都有四重恩難報,是分為父母恩、老師恩(佛恩)、眾生恩、國土恩",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最親的佛菩薩,而且對佛法中而言,孝敬父母便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
  • 凡事都有因果,這四種話,儘量不要說,因果報應太大!
    會說話的人,能讓人心暖,時刻都在給自己積德積福;不會說話的人,嘴巴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尖刀,深深傷害了別人,害人害己,虧損福報。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凡事都有因果,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往往在冥冥之中又回到你身上,以下這四種話儘量不要說,說的越多,福報損失的越多,害人害己。
  • 千萬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後果很嚴重 !
    有時候說閒話,會讓聽見的人生起貪心、嗔恨心、嫉妒心等,弄得人心慌慌而生起煩惱,讓人心情不愉快,這也是在造惡業。惡語這個罪過非常嚴重。因為人只要生起一剎那的嗔恨心,就會摧毀相續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你讓他傷心,讓他生氣,他就會毀壞這些,這等於你毀壞了這一切!這個罪過非常嚴重。所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
  • 佛說:苦命之人,必有「四種徵兆」,希望沒有你
    同樣,這裡面還夾雜著因果關係,積德行善之人,未來自然遇到行善之人給他福報,作惡多端之人,未來自然會遇到惡人還他惡報。佛說: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種惡因,結惡緣,得惡果。包括我們的命運也同樣如此,命運的好壞,來源於因果的循環,積德行善之人,必定會有福報,一生平平安安,作惡多端之人,一生必定多災多難,成為一個苦命的人。而那些苦命之人,身上也必定會有四種徵兆,希望這裡面沒有你。
  • 佛學:如果你也信佛,遇到這3種人,千萬不要傷害,會有報應
    很多人會將佛看作是封建迷信,或是神秘莫測的宗教,其實用簡單的眼光去看待,佛教不過也只是一種信仰罷了。每一個生活在婆娑世間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仰,沒有信仰的人就像是行屍走肉一般,迷迷糊糊地走一遭,又一知半解的離去,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收貨什麼。
  • 佛說世界上有四種人,你是哪一種?
    ——《增一阿含經》在佛的眼裡,這個世界從沒有「公平」二字。因此,世界上有四種人:第一種先苦後樂,第二種先樂後苦,第三種先苦後苦,第四種先樂後樂。為什麼人生在世,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際遇?是什麼操作人的命運?
  • 「嘴是福禍門」:這3種話,儘量別講,因果報應太重
    《楞嚴經》上註解:「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多劫難,多災禍,言語不慎,用詞不當是非常重要的禍根來源。關於口語危害,無論是世俗還是佛家,都有描述。譬如晉·傅玄所著的《口銘》中有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及佛家常說的:「嘴是福禍門,舌是利害本」,這兩者雖然出處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用意無非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應該謹言慎行,要像聖賢佛陀一樣,做一個真語者,敬語者,知道什麼話當講不當講。佛教認為,只有深知因果報應,自古不虛,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造作口業,承受果報。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
  • 三種人自帶靈光,最好別傷害,不然因果報應
    所以, 行善的人自帶靈光,一生無恙;行惡的人自食惡果,難逃報應。生活中,這3種自帶靈光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害,否則難逃報應!經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四種恩情難以回報,其中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都說父母就是我們的佛菩薩,善待父母,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奉,就是在為自己招福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