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譜系兒童訓練,指令越簡單,孩子越能懂

2020-09-03 大賽爸爸說

01、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高級的語言表達

「小朋友們都在滑滑梯,可好玩了,你想去滑滑梯嗎?我們一起上去吧!」

我們經常在兒童遊樂場聽見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話,而且孩子還能準確的反應,在媽媽的帶領下爬到滑梯頂部,然後滑下來。淘氣的孩子甚至不等媽媽帶領,自己像只小猴子一樣就率先爬上去了。

但是,這句話,對於自閉症譜系的孩子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好理解了,這麼長一句話會讓孩子感覺很懵,不知道媽媽在說些什麼,更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做。

為什麼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我們的孩子就聽不懂呢?

其實這句話一點也不簡單,首先是表達了小朋友們在滑滑梯(客觀事實),其次是滑滑梯好玩(主觀感受),然後才問孩子想不想去滑滑梯(提問),最後要求孩子和媽媽一起上去(指令要求)。



所以我說這句話很複雜,因為孩子根本不理解這句話表達了什麼,也不知道該回答「想滑滑梯」呢,還是「和媽媽一起上去」呢?

確實,譜系兒童無論是在認知上,還是在語言接受及指令執行上,都存在一定障礙。更何況如此複雜的高級語言表達,孩子無法做出正確反應也是正常的。

那麼應該怎麼給孩子下指令呢?我們一會兒給出答案,先來看看歡歡小朋友在姥姥家的情況。

02、數豆子

今天歡歡和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一路上經過鄉村田野,歡歡和爸爸媽媽打開車窗,呼吸著這難得的新鮮空氣,空氣中還夾雜著青草的氣息,讓人的心情瞬間變得爽朗起來。

中午的時候,姥姥給歡歡拿了個小盆,把黃豆倒在裡面玩兒。歡歡看見黃豆在盆子裡跳舞,她也手舞足蹈的,姥姥看她如此開心,她對歡歡說:「寶寶,我們把這個黃豆洗乾淨了還可以炒豆子吃,你想不想吃炒豆子呀?」


歡歡一愣!媽媽以前從來沒有教過歡歡「黃豆」這個詞,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黃豆,更不知道炒豆子是什麼。

姥姥看歡歡沒有反應,晃著盆子來吸引歡歡的注意,歡歡看到豆子又跳起來了,趕緊探看向姥姥手裡的盆子。姥姥說:「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豆子好不好?」於是,姥姥從屋裡拿出來一個礦泉水瓶子,每數一顆豆子,就把豆子放進瓶子裡,歡歡看著有趣,也學著姥姥的樣子把豆子放進瓶子裡。

03、簡單的指令,孩子才會懂

遊樂場媽媽說:「小朋友們都在滑滑梯,可好玩了,你想去滑滑梯嗎?我們一起上去吧!」和歡歡姥姥說:「寶寶,我們把這個黃豆洗乾淨了還可以炒豆子吃,你想不想吃炒豆子呀?」都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沒有正確評估孩子當下的認知情況,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滑梯,什麼是黃豆,所以當家長說出這樣的詞彙時,就如同不懂西班牙語的我們,身處一個說西班牙語的國家一樣,根本不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如果媽媽想要孩子認識滑梯,只需要指著滑梯說:「滑梯。」等待孩子的反映,孩子會跟著媽媽說:「滑梯。」當孩子正確說出滑梯的時候,媽媽需要給孩子他自己喜歡的一小塊實物(強化),或者表現出很開心的表情:「真棒,對的,這是滑梯。」漸漸的,孩子會把滑梯和眼前的實物滑梯聯繫起來。

如果媽媽希望孩子爬到滑梯上,可以用有趣興奮的音調說:「上去,上去,上去!」並且帶領孩子往滑梯上爬,如果孩子爬上去了,也記得及時給與孩子一小塊他喜歡的食物,或者說:「很好,你做到了,真棒。」

同樣的,針對姥姥與歡歡的情況,當歡歡對在盆子裡跳躍的黃豆產生興趣時,不要一股腦告訴她洗黃豆,炒豆子之類的,而是先教歡歡認識黃豆,姥姥可以搖晃盆子裡的黃豆說:「黃豆。」然後讓歡歡仿說:「黃豆。」

為了避免歡歡把裝黃豆的盆子也認成黃豆,姥姥還應該拿起一顆黃豆說:「這是黃豆,黃豆。」歡歡繼續跟著說:「黃豆。」


接著,姥姥可以加深歡歡對黃豆的認知,拿起一顆黃豆,問歡歡:「這是什麼?」這時候不要再給語言提示,歡歡說:「黃豆。」如此反覆,歡歡才能認識黃豆。

大賽爸爸說:

在給孩子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指令越簡單,孩子越能懂你希望他做什麼。

我們給孩子做訓練切記操之過急,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走踏實,只有孩子掌握了足夠多的詞彙之後,才能慢慢增加訓練難度。貿然增加訓練難度,會讓孩子無法完成訓練,也會影響家長對孩子訓練的信心。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兒童智力殘疾,自閉症智商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關係
    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智力殘疾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有什麼關係呢?2008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智力殘疾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間的關係。他們得出結論:大約38%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同時有智力殘疾,研究者們仍在試圖確定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遺傳關聯。
  • 自閉症譜系兒童到底要不要做智力測評?
    智力障礙和自閉症譜系的區別在於,其智商和情商的關係是相反的。即自閉症譜系兒童是智商(無論智商如何)高於情商,而智力障礙兒童是情商高於智商。但是,因為情商是需要一定智商支撐的,所以智力障礙兒童即便是情商稍高,智商稍低,也還是達不到100分的水平。
  • 自閉症譜系障礙詳解-泰和國醫自閉症中心
    在現今的症狀分類系統中,涵蓋自閉症譜系障礙,阿斯伯格症候群,待分類的廣泛性發育障礙,雷特症候群和兒童崩解症。 這種障礙的核心行為在出生後前30個月內就已明顯(Rutter,1978)。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關鍵特徵是在多種場合下的社會交往和社會互動缺陷(Klin,2006),第二個特徵是受限的和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
  • 自閉症兒童家庭幹預訓練的三大策略詳細圖文教程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複雜且多層面的神經學變異,因人而異。因此自閉症兒童的幹預訓練也需要因人而異。雖然每個孩子的幹預訓練方案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一些策略對實現自閉症兒童訓練目標卻是相通的。這些策略建立在自閉症的特徵上,包括交流、社交技能、行為和感統問題的差異。
  • 10個技巧有效幹預自閉症譜系孩子
    孩子的成長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和糾正,自閉症孩子尤其重要,無論你是自閉症父母還是自閉症機構老師都需要針對自閉症幼少兒有技巧的進行引導糾正幹預訓練。今天給大家帶來在自閉症孩子幹預過程中10個簡單有效的小技巧:
  •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早期密集幹預
    早期密集幹預(Early Int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EIBI)在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幹預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家長可能對早期密集幹預的了解普遍不夠,下面我帶著大家了解一下。
  • 智慧的愛,是讓孩子如天上的飛鳥——自閉症譜系孩子如何提升能力
    由於多數家庭對於學校和老師的依賴,孩子進入社會或者社區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針對性訓練,自閉症譜系青年幾乎無法自主生活,孩子成年了還需要父母或者親人全天候照顧。這會給家庭和孩子自身都帶來極大的負擔。那麼自閉症譜系孩子離開學校是不是就無計可施了呢?
  • 科普|自閉症孩子在康復訓練中常見的誤區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簡稱自閉症,是一種以社會交往障礙、重複行為及狹窄興趣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發育障礙。目前,生物醫學界尚未提供明確的病因學結論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手段,教育幹預和康復治療是促進自閉症兒童能力發展、改善終生生命質量的主要途徑。星孩除了在機構或醫院進行訓練,家庭康復同樣重要。在和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大部分家長逐漸對家庭康復引起重視,但如何在家進行康復訓練仍欠缺相關經驗,以致於在家庭幹預中摸索的過程較長,常走彎路。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自閉症兒童學習?
    自閉症譜系兒童做事情的動機非常弱,想要讓他們做點什麼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解決呢?孩子也是如此,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這是教育教學中的常識,無論在特殊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領域都要遵循這個原則,只不過在具體的實踐中受專業性、經驗和情緒等方面的限制,家長常常忘記這個原則。所以,自閉症譜系兒童在學習新技能的時候,要不斷複習已經掌握的技能,在逐步添加新的技能。
  • 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學習風格簡介(LSP)中文版出書啦
    從此,我對自閉症康複方面的認知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種構建孩子關鍵能力「讓孩子成為獨立的學習者」的理念在我的思維裡生了根,顛覆了傳統的通過教授孩子一個個「行為技能」來構建「行為庫存」的理念。那次講座不久之後,石博士就通過QQ群視頻遠程授課的方式,正式邀請LSP的唯一創建者-美國落基山自閉症康復中心主任Patrick J.
  • 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與訓練方法
    自閉症兒童也是人類中的一部分,對其存在的語言交往障礙訓練是勢在必行的。可是,自閉症兒童,由於其大腦功能有缺陷,言語在很大障礙。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的程度可以從詞彙少、重複句型到完全不會說話、不懂話。本文就針對此類現象加以分析概括,簡單介紹筆者在語言康復訓練中的幾點做法。
  •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什麼?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鑑別 需要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以下簡稱ASD)鑑別的有: 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 兒童智力障礙與全面發育障礙 兒童智力障礙原稱精神發育遲滯,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現將5歲後精神發育遲滯稱為兒童智力障礙,5歲前稱為全面發育障礙。約10%全面發育障礙或兒童智力障礙患兒表現有ASD症狀,30%-50%ASD兒童亦表現全面發育障礙或兒童智力障礙。兩種障礙可以共存。
  • 自閉症兒童的教學太難?單一嘗試教學法讓你化繁為簡
    比如,自閉症兒童對於輪流行為無法按照特定的規則和順序等候後進行輪流操作,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要求星孩和家長一起「丟手絹遊戲,那麼你將看到的情況是,當家長將手絹丟給兒童時,兒童只會拿著手絹繞圈跑,因自閉症兒童對於他人將手絹放在自己身後的意圖往往會不知所措,這也說明了自閉症兒童對於輪流行為具有一點的局限性。
  • 康譜睿啟兒童成長中心開業:用腦機科技打開自閉症孩子的心扉
    「愛與科技,靠近奇蹟;腦機賦能,攜手童行」,6月7日,位於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良睦路地鐵站口的康譜睿啟兒童成長中心正式開業。中心通過融合優秀的行為幹預方法和前沿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發了孩子喜聞樂見的「腦控遊戲」對自閉症兒童的腦神經進行直接幹預,努力為特需家庭和行業提供富有科技含量、緊跟人工智慧時代的科技手段,提高早期幹預效果、縮短幹預時間,讓更多自閉症孩子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 譜系兒童說話總是「口齒不清」?當心是構音障礙
    很多自閉症家庭對於孩子的語言交流不上心,父母也很少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於是,孩子每天只能呆在家裡或者自己玩,正是因為長時間沒有語言活動,使得兒童的發聲器官已經萎縮甚至功能喪失。構音障礙不但對譜系兒童的日常交流和語言運動帶來影響, 還會對兒童的心理及發育帶來極大危害,從而影響兒童社交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對兒童性格的養成十分不利。
  • 不說話=自閉症?解析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
    因此,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總是讓人誤解,甚至會讓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醫生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微妙不同之處到底在哪呢?編編在這邊綜合幾本國外文獻,提出幾點讓大家參考。自閉症譜系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即便是最親近的家人(如:爸爸、媽媽),話也無法輕易的說出口,且若不是自閉症孩子有興趣的話題,孩子可能會無法做適當的回應,即便有回應,大多也只是談論興趣話題的相關事物,比如:孩子對車子有興趣,孩子則可能會說出一堆車子的型號等等。
  • 自閉症兒童幹預需利用孩子的興趣,夾帶「任務」和指令
    在對譜系孩子的幹預中,很多孩子都有逃避的行為,或者是用自己的肢體行動來反抗,或者是大哭大鬧情緒激動,這些現象往往讓家長束手無策。但是針對普通兒童,他們都會有最直接且有效的溝通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意思,不管是真實的原因還是稍加」潤色「的原因,都是孩子的一種自然反應:孩子不願意去上課,上課會讓孩子感到不適。對於有嚴重交際障礙的自閉症兒童來說,他們或許不會懂得」溝通「的重要作用。
  • 走訪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看看自閉症兒童是如何被教育和訓練的
    課程內容包括收拾個人物品、主動拿玩具、聽指令參與活動、正確表達需求、維持注意力等,都是日常行為訓練。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的自閉症兒童在這裡上的課程包括三種:分別是獨立班(即一對一的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感知認知、社交溝通、生活自理等)、親子班和與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課的大組時間。
  • 自閉症孩子不聽指令,父母應該如何訓練?
    很多自閉症兒童都會存在著嚴重的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障礙,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才不會很好的聽指令和執行指令。在家長諮詢中,也經常會有家長問,「我家孩子根本不聽指令,就算你喊破了喉嚨,他都和沒聽見一樣,這可怎麼辦才好呀?」
  • 四個事例告訴你:在學習中,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的差異
    在學習的過程中,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和普通的兒童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孩子出現下列四種情況,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1,學習機會普通孩子:學習機會範圍廣泛,活躍的探索社會性和非社會性的環境。ASD孩子:較少的關注社會性環境,更多的關注非社會性環境,這也限制了社交學習機會。2,獎勵活動的意圖普通孩子:自然而然的對其他人感興趣,包括他們的面部表情、運動、肢體動作和詞彙。熱衷於社交活動,對人要比對物更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