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別說錯

2020-09-05 媽咪寶貝傳媒

兩個小朋友在公園玩,媽媽突然聽到「啪」的一聲,原來兩個孩子拿著剛買的冰淇淋打鬧,結果兩個人手裡的甜筒都掉在了地上,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哇哇大哭起來。

兩個媽媽急忙跑過來,一個媽媽著急地拉住孩子:「叫你吃東西時別鬧,這下行了吧,別吃了,哭什麼哭,哭也沒用!」結果呢,這個小朋友哭聲更大了。

另一個媽媽蹲下來,半抱著孩子:「怎麼了?東西掉地上了?」孩子抽抽噎噎著跟媽媽說事情的經歷,媽媽告訴他:「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那以後咱們吃東西的時候不打鬧了哈」媽媽幫孩子擦了擦眼淚,孩子又細細地哭了一小會兒就不哭了。

孩子哭鬧時,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寶貝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是有負面情緒的,負面情緒是寶貝在受挫時一個非常正常的表達。他們表達自己負面情緒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哭鬧。

寶貝的負面情緒來了的時候,他不太會顧及環境,也不會去顧及父母是什麼心情,他們最直接的表達就是: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生氣了,我就要大哭大鬧。其實,所有的寶貝從他生下來的那一刻,情緒就是伴隨著他的,他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事件裡或者任何情境下表現出情緒不好,哭哭鬧鬧這都是正常的。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重要,一味指責、批評、制止他哭,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宣洩,會哭鬧得更厲害;而如果媽媽冷靜下來,問問他發生了什麼?他是不是很難過?或很生氣,解決辦法是什麼?這比一味止哭重要得多。

寶寶哭鬧時,可以這樣做

媽媽既要讓寶貝認識和表達情緒,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也要讓寶貝能夠做出自己的正確選擇,用自信和自控成為情緒的主人。

冷處理與適當懲罰

當寶貝情緒失常時媽咪不妨採取冷處理,不過需要照顧寶貝的面子,可巧妙留有「臺階」讓寶貝見好就收。「面壁思過」等適當的教育懲罰手段也是讓寶貝平復過激情緒的有效方法。

約法三章

媽咪應和寶貝講清道理、明確規則,既要考慮寶貝情緒的忍耐力,又要讓寶貝做好思想準備,事先做好自我情緒管理準備,如發怒時在心中從1默念到50等。

尊重寶貝

寶貝的情緒管理需要自己來實現,媽咪應加強和寶貝的親子溝通,利用他們的參與和好勝心理,在生活中教會他們更多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學會如何通過適當方式宣洩和疏導不良情緒。

止哭絕招:帶著寶貝去兜風

無論什麼情況,只要是孩子有情緒、哭鬧,將寶貝約束在私家車的安全座椅上,風風火火在戶外轉上一圈是安撫哭鬧寶貝非常有效的方法。望著戶外不斷變化的風景或者閃閃爍爍的霓虹,應接不暇的寶寶一定將哭鬧的念頭拋在九霄雲外,乖乖地嗯嗯啊啊著表達自己無邊的快樂與驚喜。

相關焦點

  • 孩子要上幼兒園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聰明媽媽都會這樣說
    當孩子要去上幼兒園時,你會給孩子怎麼說?這恐怕是很多要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家長遇到的難題吧,本身孩子對於外界的陌生環境就有一種排斥,再加上現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又比較小,難免狀況百出,常常鬧出很多笑話,讓人慾哭無淚。
  • 孩子發脾氣,父母第一句話很重要,說錯會影響孩子智商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耐心詢問他的想法和需求,以及究竟對家長之前哪些行為不滿意,但是他往往排斥交流。消極暫停也基本無效,很多時候最終都靠威脅孩子「再哭鬧爸爸媽媽都會走,留你一個人在家」,孩子才停止哭泣。我感覺很無助,不知道應該嚴厲還是應該溫柔,既怕驕縱了他的壞脾氣,又怕誤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以前看過一則新聞,有個孩子哭了一個多小時,媽媽站在幾米外,一動不動盯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孩子哭累了乖乖跟媽媽回家了。許多父母都很贊同這位媽媽的做法,孩子哭,先別理他,哭一會他就停了。但事實是,這種漠視會讓孩子覺得:我的感受一點都不重要。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而父母對此的反應無非這幾種:第一種冷處理,一言不發,隨孩子鬧;第二種拋棄威脅,直接走掉:你呆著吧,我走了!第三種就是妥協,心軟地做出退讓。以上這幾種方法,針對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場合下,可能起到一點作用,但事實上,每一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自我保護意識的作用下,這時候孩子不願意面對失敗是很正常的,是人類本能的反應。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證明自己能力的「大事」,比如玩遊戲有沒有贏、誰先XXX。在內心不願意接受「自己輸了」這個現實,但又沒有辦法用自己現有的語言表達出來,只好通過發脾氣來表達。
  • 孩子遇到困難時,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比如摔倒,你著急中跟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同時也反映了你的心態。就如同孩子摔倒後,你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透露了你人生觀——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取決於你。積極的態度將會給孩子的人生鋪設一條寬敞的道路,讓孩子走得堅定和充滿希望。
  • 孩子大發脾氣時,聰明的家長知道,開口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孩子哭鬧更徹底,,對孩子妥協,又怕驕縱了孩子,使他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研究表明,2-5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培養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能力又暫時跟不上,當他們的願望無法實現時,心理就會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就容易讓他們發脾氣。這個階段的孩子,理智腦發育比情緒腦滯後,很多感受孩子無法用語言描述,就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
  •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在某育兒節目上孩子吃飯的時候非要在餐桌上搭積木,爸爸媽媽勸他說吃完飯再玩,沒想到孩子突然就發起了脾氣,把玩具扔在地上使勁的踩,然後躲在門後嚎啕大哭,誰勸都沒有用,媽媽把孩子拉到沙發邊上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貼標籤「你這孩子能不能聽點話」,孩子聽了反而哭的更大聲了,一邊哭一邊喊著「奶奶,奶奶,我要奶奶」。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作者:林林老師 來源:家長幫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這些孩子並不懂,在家人眼裡,他們犯的小錯誤,怎麼比得上他的生命重要?但是,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早已埋下了種子:我犯錯了,我罪不可赦。作為父母,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的語言竟然給孩子帶來這麼致命的傷害!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罵,有的人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還有的人選擇結束別人的性命!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突然小傢伙開始大聲哭鬧,手裡抓著蠟燭說:「我沒有吹到蠟燭,我沒有吹到,再點一次,我要吹蠟燭。」弟妹上前一把把孩子拉到旁邊的角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你自己聽聽,整間屋子只有你在哭鬧,怎麼這麼不懂事?
  • 孩子犯錯後,你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很多父母說錯了
    "這是很多家長面對小孩犯錯時,對小孩說的第一句話。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犯錯時,第一時間便是責備小孩,甚至是打罵小孩。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如果小孩犯錯了家長不管教小孩,小孩下次還會再犯,管教小孩只是為了讓小孩長記性。然而小孩犯錯後,家長的第一句話說什麼是很重要的,但很多父母都說錯了。
  • 孩子在哭鬧時有3次睜眼偷看,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嗎?治哭鬧秘籍
    對於孩子稍不順心就撒潑打滾,沒完沒了的哭鬧時,你怎麼做?這個問題採訪了很多家長:A:趕緊給他想要的東西,別再哭了就行!你用一生經驗趟出來的道理,憑什麼要求幾歲的孩子就明白?每一對父母也曾是孩子,小時候父母講道理,你聽了嗎?平時和孩子講道理都不是上策,更何況在孩子情緒失控哭鬧時?!
  • 孩子亂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比任何懲罰都管用
    孩子沒耐心、難溝通、說不得,稍有不順心就哭鬧,這讓家長們十分頭痛。孩子亂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和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尤其是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回應的態度和方式。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去年,一名九歲孩子跳樓自殺身亡,他留下一封簡短的遺書告訴奶奶:我不小心把學校玻璃打破了,我知道事情做錯了,我選擇跳樓謝罪。
  • 孩子用哭鬧、發脾氣威脅你,父母一句話就有效
    倆孩子都是4歲多,平時沒事兒就湊在一起。要是二寶沒睡,她倒是可以推著嬰兒車,送大寶過去。但現在二寶睡了,再一折騰肯定又會哭鬧。她就跟大寶說,現在妹妹剛睡著,等妹妹什麼時候睡醒了再說吧,你先去玩兒會別的。結果大寶馬上開始哼哼唧唧要哭,她跟大寶講道理,說有事兒說事兒,哭什麼。
  • 孩子放學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小孩子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這些事件,如果真的存在欺凌,這樣一句話也很難問出什麼,反而讓孩子看到了你對他的焦慮和擔心。2.老師有沒有批評你?有的孩子比較調皮,家長就會擔心他在學校裡闖禍,忍不住用類似的問題去打聽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發現了嗎?這些話全部都帶著情緒,只是父母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不知道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如果父母把孩子的錯誤看成是闖禍、麻煩,一看到孩子犯錯就衝他發脾氣,那錯誤就只能是錯誤。但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犯錯時正確引導孩子,那錯誤就是孩子的一次學習機會,這樣想來,就沒必要大發脾氣。當孩子做了錯事,大部分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內心會有愧疚感、自責感。這個時候,父母的打罵,反而會抵消孩子心中的愧疚感,讓他開始為自己找藉口、推卸責任,甚至產生叛逆心理,不服氣。
  • 孩子哭鬧時,別只會說「不許哭」,聰明家長會用這4句話代替
    6歲以下的孩子,總是愛哭愛鬧。家長就時刻的想各種辦法不讓他們哭鬧,很多時候都只是束手無策的去哄.還有一些家長會很嚴厲的去呵斥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許哭」。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聰明的家長有更好的辦法讓孩子老老實實不哭鬧。首先家長應該想辦法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又哭又鬧呢?
  • 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
    導讀: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了錯,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誰幹的?」我立馬說:「不是我。」他轉向阿肥:「是你打破的嗎?」「不是!」爸爸一直在尋求答案,並觀察我們的反應。而你一旦把注意力轉移到解決問題上面來,就可能會教給孩子某一個技能,比如打掃環境,甚至是把這次小事件變成一次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的機會。當「媽媽」握著我的手問我有沒有受傷時,我真的整個人被一股暖流所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