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父母第一句話很重要,說錯會影響孩子智商

2020-09-05 優秀育兒

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真的很讓人頭疼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來向我訴說她的苦惱:

三歲半的兒子脾氣比較急,遇到一點困難或想要做一件事,沒有得到家長當下迅速的同意或令他滿意的行動,他會馬上翻臉,要麼摔掉手裡的東西,要麼哭鬧,如果家長對他說教,他甚至脾氣會更大,有時還會打人。

但也有很多時候覺得他挺懂道理也體貼家人。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耐心詢問他的想法和需求,以及究竟對家長之前哪些行為不滿意,但是他往往排斥交流。

消極暫停也基本無效,很多時候最終都靠威脅孩子「再哭鬧爸爸媽媽都會走,留你一個人在家」,孩子才停止哭泣。

我感覺很無助,不知道應該嚴厲還是應該溫柔,既怕驕縱了他的壞脾氣,又怕誤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實際上,當今很多父母都有你這樣的困擾。我們既不想對孩子太嚴格,實施嚴厲的控制,讓他們怕我們,可是也不知道如何去幫助孩子學會耐心和自律。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先明白,為什麼孩子聽不進去父母的話。



孩子聽不進去的時候,共情很重要

交流和消極暫停都不管用,這是因為孩子當時處於情緒腦之中。

他的邏輯腦已經下線了,邏輯、推理以及自我反省都不管用(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消極暫停時進行自我反省,但是實際上,他們從來不會這麼做!)

當孩子的情緒腦不堪重負時,他們需要的是緩和情緒

我們可以如實地反應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是如何理解他們的感受的,從而幫助他們緩和情緒。

你說話的時候要很平靜,沒有批判或者批評:「你真得很生氣。我聽到你說『不』了,你太生氣了,氣得都打人了。我看到你在叫喊,我想聽到你所有的感受。」

這種共情能夠讓情緒腦恢復正常,從而讓大腦回歸理性思考。



威脅孩子,只會讓他傷得更深。

有些家長,遇到孩子發脾氣,會採用威脅的方式。

但是威脅孩子「如果繼續哭,就留他一個人」這件事有很多問題。

首先,這是一個謊言,我們並不想教孩子說謊。通過「讓孩子害怕」來規範行為,只會讓孩子死板僵化,但是我們需要孩子具有靈活性。

我們不可能通過害怕來教會孩子應對每一種情境,因為每一個新情境都是不同的。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擁有良好的判斷和靈活的思維,這樣他們才能夠把所學所知應用到新情境中去。

像開頭那位媽媽提到的,表面看起來威脅似乎取得了成功,因為孩子不哭了,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成功。

不流淚並不代表著孩子的情緒問題已經解決了,它只不過是被掩藏了起來。

男孩掩藏起眼淚,很有可能以後變得富有攻擊性——這就是不能流淌的淚水所積聚的能量最常見的釋放形式。



教育孩子,保持「度」很重要

這位媽媽說:既不想太嚴厲,也不想太軟弱。

完全同意!

最好就是:給他一個不嚴厲但是強有力的反應

不用嚴厲也能變得強有力,你可以說:「我不會讓你扔那本書的。」同時,溫和而堅定地抱著他,不讓他扔書,根本不用提高嗓門或者生氣地嚇唬他們。

只要說出簡單的事實就可以:「我很抱歉,但是我的回答依然是不,不過我很高興在你哭的時候抱著你,你想哭多久都可以。」

這就是強有力的反應,因為你在堅持自己的界限。



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誤解了「溺愛」的意思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溺愛孩子,什麼不是。

我們永遠不會因為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餓了餵食,情緒超載時安慰他們——而溺愛孩子。

這不是溺愛,這是養育。

溺愛是:因為我們不能忍受孩子傷心或生氣,而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同意某事。

這是溺愛:「好吧,你可以把蛋糕當晚飯吃,只要你不哭就行了。」

因為我們明明知道把蛋糕當晚飯吃是不對的,但是卻無法處理孩子的情緒。

真正的教育是,我們不拒絕孩子的眼淚和其他任何感受,也不懼怕它們,我們接納它們。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其實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暴露問題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樣能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糾正,而那些將情緒和壓力隱藏起來的孩子,才是潛在的危險。當孩子生氣、發脾氣時,你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 如何正確教育發脾氣的孩子?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正確教育發脾氣的孩子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可是這種方法表面上看似解決了問題,但卻為孩子日後的行為埋下了後患。有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的落後許多,因此在身體發育完全之前,孩子不會把自己的感受用言語表達出來,他們只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因而更容易陷入情緒的綁架中,無法抽離,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及心理造成極大的損傷。
  •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在某育兒節目上孩子吃飯的時候非要在餐桌上搭積木,爸爸媽媽勸他說吃完飯再玩,沒想到孩子突然就發起了脾氣,把玩具扔在地上使勁的踩,然後躲在門後嚎啕大哭,誰勸都沒有用,媽媽把孩子拉到沙發邊上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貼標籤「你這孩子能不能聽點話」,孩子聽了反而哭的更大聲了,一邊哭一邊喊著「奶奶,奶奶,我要奶奶」。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第一句話很重要!講道理和訓斥都不如這樣有效
    在育兒計劃中,當一個孩子不得不吃飯時,他不得不在飯桌上搭起一塊積木。爸爸媽媽說服他說他吃東西後會再玩。出乎意料的是,男孩突然發脾氣,把玩具扔在地上踩了一下,然後藏在門後and叫。哭,沒有說服力。母親把男孩帶到沙發的邊緣,男孩的第一句話說:「孩子,你能聽到什麼嗎?」男孩大聲哭泣,哭著哭:「祖母」,「祖母」,「我要祖母」。在我父親的第一句話之後,他立即嘗試道理:「吃飯時不吃飯,吃飯後還會玩嗎?」男孩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不要!」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瘋狂大腦陪您一起育兒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在某育兒節目上孩子吃飯的時候非要在餐桌上搭積木,爸爸媽媽勸他說吃完飯再玩,沒想到孩子突然就發起了脾氣,把玩具扔在地上使勁的踩,然後躲在門後嚎啕大哭,誰勸都沒有用,媽媽把孩子拉到沙發邊上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貼標籤「你這孩子能不能聽點話」,
  • 孩子亂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比任何懲罰都管用
    ,沒買完就吵著要回家,不走就發脾氣;每天起床、洗漱、寫作業慢得要命,催他快點兒,他就不耐煩;孩子聽不得一點兒批評,一句話不愛聽就「炸毛」,大吼大叫。孩子亂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和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尤其是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回應的態度和方式。
  • 孩子發脾氣,父母的這個動作很重要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為人父母遇到最難過的坎是什麼呢?莫過於撒潑打滾、發脾氣的時候了吧。面對這種情形我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束手無策,孩子小的時候有些甚至威逼恐嚇、武力解決。當孩子長大了,發洩自己的情緒時,有些家長會說:「翅膀硬了是吧,說你兩句還不開心,」他們甚至會覺得孩子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對孩子的影響遠大
    責備並不是教育,而是在剝奪孩子的自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特別嚴格,孩子一犯錯就會被罵或被打,而且不少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時,第一句話就是否定或諷刺孩子,卻不知道對孩子的影響遠大。看似很平常的話,其實聽在孩子的耳朵裡是非常傷自尊的,可是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而父母也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其實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教育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讓孩子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同樣的錯下次照樣還是會犯。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2-5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開始萌芽。當他們的想法沒有得到實現時,會產生挫敗感。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自我保護意識的作用下,這時候孩子不願意面對失敗是很正常的,是人類本能的反應。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03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1、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情緒的穩定不止這一次,在整個節目中,每當小魚兒發脾氣時,胡可的第一句話總是,孩子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不亂發脾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是為人父母的修行。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1句話很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是無法接受孩子發脾氣的,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最見不得孩子發怒。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不懂事。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發脾氣的孩子,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他的需求和情感沒有被認真對待。當孩子向父母發脾氣,其實是想讓你看到他,他在向你尋求幫助。
  • 胡可一句話拯救二胎媽媽:孩子發脾氣,父母的這個動作很重要
    冷處理、講道理,繼而以威脅的方式阻止孩子發脾氣,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事實上,「發脾氣」就像哈哈大笑、沮喪哭泣一樣,都屬於情緒的一種。所以說,當孩子發脾氣時,請允許他們表達這種情緒,而不是強行呵止或責罵。被父母允許「發脾氣」的孩子,也會順利跨過這個階段的成長。
  • 孩子用哭鬧、發脾氣威脅你,父母一句話就有效
    所以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滿足孩子的欲望需求,讓孩子停止發脾氣,而是必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父母如何跟孩子對話,就顯得非常重要。今天這篇文章裡,樹媽特別整理了一些跟孩子溝通比較實用的「話術公式」。對想跟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緒、以及爭取孩子合作,但是又不知道具體如何說的朋友,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 孩子哭鬧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別說錯
    另一個媽媽蹲下來,半抱著孩子:「怎麼了?東西掉地上了?」孩子抽抽噎噎著跟媽媽說事情的經歷,媽媽告訴他:「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那以後咱們吃東西的時候不打鬧了哈」媽媽幫孩子擦了擦眼淚,孩子又細細地哭了一小會兒就不哭了。 孩子哭鬧時,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寶貝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是有負面情緒的,負面情緒是寶貝在受挫時一個非常正常的表達。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態度,會影響TA的情商
    陪伴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刻,試著想一下,是不是當你大聲吼的時候,孩子會哭得更厲害,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也就是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回應,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 孩子犯錯後,你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很多父母說錯了
    然而小孩犯錯後,家長的第一句話說什麼是很重要的,但很多父母都說錯了。但每個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這位媽媽在面對小孩犯錯後說的第一句話時,便錯了。小孩犯錯時,父母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小孩犯錯時,大多數父母都會責怪小孩,甚至打罵小孩。其實小孩犯錯了,他自己內心也難受。面對孩子犯錯,如果對TA說一些狠話,或者打罵TA,只會讓孩子心中不服氣。孩子更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更加會變本加厲地去犯錯。
  • 李湘女兒怒掛親媽電話:孩子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孩子的感受往往會特別難過,他們希望父母別動不動就生氣,所以,如果父母懂得管理情緒,孩子也會因此習得正確處理情緒的方式,隨意發脾氣的情況也會得到改善。、任性而訓斥、打罵孩子時,等於說:孩子,你不可以有情緒、不可以發脾氣,但我可以!
  • 孩子「暴走」?父母不要恐慌,教你幾招輕鬆應對孩子亂發脾氣
    其實父母可以先蹲下來,與孩子面對面耐心解釋:每個人都有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學會接納它;然後再告訴孩子,爸媽會尊重她的情感,最後引導孩子直面問題所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諒她,安撫她。,那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是要慢慢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想。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發現了嗎?這些話全部都帶著情緒,只是父母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不知道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如果父母把孩子的錯誤看成是闖禍、麻煩,一看到孩子犯錯就衝他發脾氣,那錯誤就只能是錯誤。但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犯錯時正確引導孩子,那錯誤就是孩子的一次學習機會,這樣想來,就沒必要大發脾氣。當孩子做了錯事,大部分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內心會有愧疚感、自責感。這個時候,父母的打罵,反而會抵消孩子心中的愧疚感,讓他開始為自己找藉口、推卸責任,甚至產生叛逆心理,不服氣。
  • 孩子智商重要嗎?科學家表示:完整的人格比智商更為重要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聰明和成績優秀,但很少有人會將孩子的聰明與孩子的人格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孩子的智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基因,但是後天的環境也同樣會影響到孩子基因的表達。而學習成績是孩子人格的外顯表現,當孩子年齡越大,這種外顯表現越明顯。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