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思考力:金字塔結構圖應用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用結構思考力尋求確定性。

金字塔結構圖本質上是一種結構化,邏輯性,深層次的思考表達與溝通技術,可以用於高效地寫作與表達溝通。它的基本圖式如下:

金字塔結構首先提出結論或主題思想(圖中用G表示),其主要的結構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縱向結構與橫向結構。
在縱向結構上,每一組的觀點都是對其下一層次觀點的概括或總結,比方說,A是對A1、A2、A3的概括,G是對A、B、C的概括。
橫向結構上,每組各個觀點互不重疊且有一定的邏輯順序。比方說,A1、A2、A3三個觀點呈現並列結構,那麼A觀點的論證就囊括了對三個並列觀點的論證。又比方說,B1、B2、B3三個觀點呈遞進結構,依次對於這三個遞進觀點的論證最終將使得B觀點得證。而橫向結構上除了並列、遞進這些常見的邏輯結構以外,當然還有很多分類和邏輯方法,在生活學習中,也會慢慢涉及到,後面饅頭一哥也會慢慢提及。

由此來看,金字塔結構其實就是一種立體的綜合性思維結構,在橫向上和縱向上就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而當我們要運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時,就要考慮在橫向上總體分析問題,在縱向上對該問題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當我們如此方式思考問題,就能幫助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信息當中,用最短的時間明確方向、鎖定最重要的信息。我們在溝通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讓聽眾迅速抓住我們要表達的主旨,幫助聽眾沿著我們的思路去理解內容,提高溝通的效率和效果。
舉個例子:夫妻不和

我們的主題G就是夫妻不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A(原因)、B(對策)等兩個分主題構成大主題G。當我們這樣分析問題時,就會再縱向上深化,找到「夫妻不和」的根本原因,然後找到策略,而不是陷入彼此的埋怨,抱怨之中,使得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再在橫向結構上進行深化,找到原因具體有哪些,區分出主次原因,再根據原因和實際情況,給出改善的對策。
例:思考:如何將200ml水裝進100ml的杯子?

這種金字塔式自上而下的表達,使得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的渠道變得更靈活、更暢通,並且更有效。
這就是今天饅頭一哥要給大家分享的金字塔結構圖的應用,看起來不難,真正時刻應用這種思維方式時,你會發現難度比較大,因為我們的固有思維相當霸道,頑固,需要我們持續地應用新思維不斷地刺激,堅持地改變,多練習,多實踐,多應用,就會得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