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難過了,我一定是得了抑鬱症……真的嗎?

2020-12-20 壹心理

01

說到現在「知名度」最高的心理疾病,那肯定要屬抑鬱症了吧。

可惜的是,儘管出圈了這麼久,關於抑鬱症的誤讀卻依然廣泛存在。

其中一個典型的誤讀就是:

「我好難受,好想哭,我感覺我一定是得抑鬱症了。」

難受,想哭,說明說話的人確實是處於一種強烈的抑鬱情緒當中,然而,抑鬱情緒並不是抑鬱症呀。

02

首先,抑鬱症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日常生活。

比如,如果你難受想哭,可你仍然能夠正常吃飯睡覺,飯量沒有明顯變化,睡覺的時長也沒有明顯變化,這就不是抑鬱症。

相信我,你肯定有能力從自己的情緒中抽身的。

而抑鬱症則會抽乾人所有活力,讓人喪失行動能力。

03

其次,只有人至少3個月都處於抑鬱情緒的控制下(有的標準是2周以上),我們才會認為你有可能得了抑鬱症。

比如,如果你考試考砸,心態崩了,作為正常人,你一定是會痛苦萬分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好了。

不過當同學們都和你說,大家其實還沒你考得好呢,或者你異地很久的男/女朋友突然給你打電話,說人已經在門口了,你是不是會感到沒那麼痛苦了?

是的,我想說,抑鬱情緒只是一時的,是每個月都有幾天的正常情緒,而抑鬱症是長期的持續的抑鬱情緒。

04

最後,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最本質的區分是,悲傷痛苦是抑鬱情緒的內容,而悲傷痛苦則只是抑鬱症的症狀。

在抑鬱症的成因至今沒有統一標準的今天,也許不應該過早對座入號,才能給更多拯救自己的機會。

附錄

SDS抑鬱自評量表,原型是W.K.Zung編制的抑鬱量表(1965),是被廣泛使用的成年人自評量表。

對嚴重遲緩症狀的抑鬱,評定有困難。

同時,文化程度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其實也就是對題目理解的偏差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請為以下20個問題填寫符合個人情況的評分。

一些客觀情況可以先詢問下周圍的人或者找到切實的證據,比如體重、食量、睡眠之類的。

把20個項目中的各項分數相加,即得總粗分(X),然後將粗分乘以1.25以後取整數部分,就得標準分(Y)。

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鬱,63-72分為中度抑鬱,73分以上為重度抑鬱。

不過就算得到了53分以上的分數,也還是要去醫院精神科做更標準的量表!

本文作者:

任潔,不會讀心術的心理學人,勵志成為心理學人中最會賣萌的寶寶。

五花肉,未來心理學人,愛吃肉的95後空巢少女。

參考資料:

抑鬱自評量表(SDS)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範肖冬. 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3.

相關焦點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她說:「我丈夫得了抑鬱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妻子從頭至尾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即「人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 我可能得了抑鬱症了?
    一個人出現情緒不好,「感覺不對勁兒」,他沒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病。有人上網看文章、做問卷,結果提示自己得的是抑鬱症。這.個結論不一定可靠。必須去醫院心理科,請專業的醫生下判斷。所以懷疑自己得抑鬱症的,先去看醫生。醫生確診是抑鬱症,才能算是抑鬱症。
  • 我是一名精神科女醫生,我也得了抑鬱症
    精神科醫生得了抑鬱症,也只能無奈「醫者不能自醫」。得了抑鬱症是種怎樣的體驗呢?,是我熱愛的虛幻,和我沒法放棄的現實,它們各自吸收能量,我之前好像在做的一直就是努力地、努力地讓它們保持一點距離,讓這個架不要打得太厲害。
  • 得了抑鬱症,瘦到80斤,但我還沒有放棄
    而實際上我不知道的是,抑鬱症已找上了我……我覺得我身體裡出現了另外一個我,在我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和同事有說有笑的時候,她在對我說:"你就是個傻逼!你什麼都不行!你就是個廢物!"然後我會在閒暇時一個人跑到廁所裡默默的流淚,就是感覺哭一會兒心裡會不那麼難受。我恨那時候的自己,是我太脆弱嗎?我這是矯情嗎?還是公主病範了?不,以前的我不是這樣的啊啊啊!
  • 我可能也得了產後抑鬱症?
    我是來日本生活了4年多的Reo媽媽。今天早上,在日本的中國女性朋友發來信息說她挺喜歡的日本女演員-竹內結子去世了。她才生產完6個月,所以很多人推測是產後抑鬱導致的自殺。我不太追星也不認識這個女演員,但是就氣質和顏值上也覺得很惋惜,她才40歲......
  • 我為什麼得了抑鬱症?
    我的抑鬱症雖然沒有經過醫生診斷,但是最嚴重的時候我曾經想過要跳樓。我為什麼得了抑鬱症呢?後來我分析應該是因為這幾個方面。月子裡婆婆和丈夫的態度刺激了我,沒房沒車沒彩禮,嫁了這麼窮的人家,結果在月子裡婆婆和丈夫一起欺負我。剖腹產過程中大出血的我,從我能從床上爬起來時就是我自己在照顧孩子,很委屈,想不通,腦子裡不停在問為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對待我?不要求你們對我多好但是你們這樣明顯是在欺負人不是嗎?
  • 我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我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文 羊男視角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謝謝讀者朋友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導語: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人都會有特定的情緒。
  • 經常情緒低落,我是得了抑鬱症嗎?
    抑鬱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疲憊、悲傷、空虛、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醫生我是得了抑鬱症了嗎?」經常有患者諮詢類似問題。 如何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 朋友得了抑鬱症,我好怕他死掉
    他說:「我得了抑鬱症,很嚴重的那一種,醫生讓我吃三倍的藥。」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因為,絕對不可能。「那個藥吃得胃裡面很難受,不想吃東西,不想做任何事情,睡覺的時候,很多的夢,夢醒了,分不清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夢境。所以藥我也不吃了。
  • 「我得了抑鬱症,吃藥整整5年,但我不敢告訴任何人「
    墨子說,除了一起住的室友,沒有人知道我得了抑鬱症。「不是我想故意隱瞞的,只是每次我嘗試跟別人講這個,他們要麼躲我遠遠的,要麼就說,想開一點就好了啊。」「我覺得說了也白說,還會被疏遠。」,那就可能得了抑鬱症。
  • 抑鬱症:我假裝快樂,人們就以為我真的快樂
    這些患抑鬱症的藝人,由於本身的曝光度和大眾的關注,得以被世界憐惜、記住、悼念。那你知道沒被曝光出來的抑鬱症患者有多少嗎?在羅列數據之前,我想先請大家看一封信,一封來自抑鬱症患者的信。「微笑抑鬱」的風險在於,他們的抑鬱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鬱症。當他們感知到那些「不對的」情緒時,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一邊,不去處理,繼續前行。
  • 你真的了解微笑抑鬱症嗎?
    痛苦的表情和微笑一樣,都代表著痛苦,比普通抑鬱症患者更可怕的是,他們會偽裝自己讓你覺得沒事。第一次清晰的聽到這個名詞是在《明星大偵探》的綜藝裡,現在記得很清楚是無憂客棧這一期,那個保姆過生日的時候許下的願望就是;我想去死。聽了真的很讓人後背發涼,而那些所謂的醫生和研究人員,研究這個病這麼長時間,連自己身邊的病人都沒看出來。之後就是雪莉自殺的消息,那天真的還挺難過的。
  • 我不是不想快樂,可是我的快樂好像被榨乾了,我真的很累
    還有很多很多陷入抑鬱症的患者沒有人理解,更有甚者,還被人誤會精神不正常,像這類人,太需要被理解了。我突然有一種很難過的感覺:那些得了抑鬱症的朋友,在病情沒有發作的時候都是很好的人,卻因為這樣一個病,被折磨成這樣,我卻什麼都不能做。
  • 我喜歡的男孩患上了抑鬱症,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那個喜歡的男生,在我高三的時候得了抑鬱症。我們那個為期三年的約定,終於要走到頭的時候,我得知了這個消息。是19年元旦卡點發的,寫在了他的日記中。那天晚上我一直到凌晨才睡,我一直查一直查,終於明白了抑鬱症的含義。我很難過。他在我不在的日子裡,是經歷了多麼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是有多少次感到黑暗和失望,有多少次想放棄,又有多少次被無法阻擋的痛苦侵襲。一想到他遭受了這些折磨我就仿佛能感到他的疼,我的心也在一點點被刺痛。
  • 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被人理解,真的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
    文/一南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這一代年輕人的壓力真的更小嗎?」腦子裡沒有蹦出來什麼標準答案,但看到這個提問,並不認可,也不反對。具體的答案,要以看問題的角度來分析。可是當下的物質生活要求高,生活節奏快,人們多少仍然會在精神和經濟方面承受著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和周遭環境的逼迫,致使「抑鬱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就為我們呈現了一位患有抑鬱症的中青年男人——高野幹夫。高野幹夫在網絡公司上班,妻子是自由漫畫家,兩人目前沒有孩子。
  • 《丈夫得了抑鬱症》: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這一代年輕人的壓力真的更小嗎?」腦子裡沒有蹦出來什麼標準答案,但看到這個提問,並不認可,也不反對。前段時間,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登上熱搜: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在我國抑鬱症患病率也已經達到2.1%。很多人認為,抑鬱症不過是想太多、矯情、玻璃心、抗壓能力差。
  • 是的,我的女兒得了抑鬱症,而罪魁禍首就是我
    是的,我的女兒得了抑鬱症。曾經,我質疑過、憤怒過、羞恥過、爭吵過、強壓過、悲天憫人過、自責過,但是現在,我只想平靜地跟大家說:「我的女兒得了抑鬱症。」那同時,如果換作作為父母的你,你上學的時候喜歡父母嘮叨你的學習嗎?如果有堅持不下來的事情,難道就證明你一事無成嗎?有人指導你交朋友你會開心嗎?你是否也希望跟人談話時,對方能認真傾聽、不做評判?你看手機、電視、平板的時候喜歡有人限制你嗎?你曾經學習好嗎?或者你了解到的學習好的人就一定有美好的未來?學習不好就沒有資格尋求幸福?你生病的時候,有沒有堅持上班?
  • 我勸你別再努力了,好麼!丨《丈夫得了抑鬱症》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於2011年上映,9年後,在這個2020年悲劇年裡,它又回到人們的觀影清單上。用一種可愛的方式,和抑鬱症魔鬼共同生活。疾病的帽子摘不掉,但至少,那些困到至極卻無法入睡的夜晚,她的焦慮感迫害感會減輕許多。我想這就是電影中說的「我才不努力呢」。
  • 我患上抑鬱症的這半年,對抑鬱症的幾點認知
    由於公司剛做一個項目,我被委以重任,自己也很賣力的天天加班,晚上回去睡不著寫稿子。有一天,我寫完稿子大概是凌晨的3點鐘,去樓下的便利店準備吃夜宵。走在空曠的街道上,路燈照的有點曖昧。我走進便利店,點了一份宵夜,吃著望著窗外的街道,突然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真的,那種從心底竄上來的絕望,撲面而來。
  • 直到我48歲的媽媽得了抑鬱症,我才終於看清她
    但我媽就做了十幾年,而且做的還不錯,阿姨們的疑問,太正常了。,是因為我自己,我母親的女兒,也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哦,我其實真的忽略了很多她的感受,她也是需要照顧的。、求助的朋友都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只是希望TA好起來啊,難道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