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到現在「知名度」最高的心理疾病,那肯定要屬抑鬱症了吧。
可惜的是,儘管出圈了這麼久,關於抑鬱症的誤讀卻依然廣泛存在。
其中一個典型的誤讀就是:
「我好難受,好想哭,我感覺我一定是得抑鬱症了。」
難受,想哭,說明說話的人確實是處於一種強烈的抑鬱情緒當中,然而,抑鬱情緒並不是抑鬱症呀。
02
首先,抑鬱症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日常生活。
比如,如果你難受想哭,可你仍然能夠正常吃飯睡覺,飯量沒有明顯變化,睡覺的時長也沒有明顯變化,這就不是抑鬱症。
相信我,你肯定有能力從自己的情緒中抽身的。
而抑鬱症則會抽乾人所有活力,讓人喪失行動能力。
03
其次,只有人至少3個月都處於抑鬱情緒的控制下(有的標準是2周以上),我們才會認為你有可能得了抑鬱症。
比如,如果你考試考砸,心態崩了,作為正常人,你一定是會痛苦萬分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好了。
不過當同學們都和你說,大家其實還沒你考得好呢,或者你異地很久的男/女朋友突然給你打電話,說人已經在門口了,你是不是會感到沒那麼痛苦了?
是的,我想說,抑鬱情緒只是一時的,是每個月都有幾天的正常情緒,而抑鬱症是長期的持續的抑鬱情緒。
04
最後,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最本質的區分是,悲傷痛苦是抑鬱情緒的內容,而悲傷痛苦則只是抑鬱症的症狀。
在抑鬱症的成因至今沒有統一標準的今天,也許不應該過早對座入號,才能給更多拯救自己的機會。
附錄
SDS抑鬱自評量表,原型是W.K.Zung編制的抑鬱量表(1965),是被廣泛使用的成年人自評量表。
對嚴重遲緩症狀的抑鬱,評定有困難。
同時,文化程度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其實也就是對題目理解的偏差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請為以下20個問題填寫符合個人情況的評分。
一些客觀情況可以先詢問下周圍的人或者找到切實的證據,比如體重、食量、睡眠之類的。
把20個項目中的各項分數相加,即得總粗分(X),然後將粗分乘以1.25以後取整數部分,就得標準分(Y)。
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鬱,63-72分為中度抑鬱,73分以上為重度抑鬱。
不過就算得到了53分以上的分數,也還是要去醫院精神科做更標準的量表!
本文作者:
任潔,不會讀心術的心理學人,勵志成為心理學人中最會賣萌的寶寶。
五花肉,未來心理學人,愛吃肉的95後空巢少女。
參考資料:
抑鬱自評量表(SDS)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範肖冬. 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