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文化」造酒工匠鼻祖杜康與西土杜氏文化傳承

2020-12-25 法周融媒

人類最早的造酒工匠大師是8000年前的黃帝大臣杜康。根據湖南各地的考古發現,在距今7800年前湘西高廟文化遺址、距今近8000年的彭頭山文化遺址、距今7700年前的慈利誅山御窯遺址、距今6200年前的城頭山文化遺址以及長沙馬王堆文化遺址等新石器時期和夏商周秦漢時期的遺址中,考古發現有大量作為酒具的陶器、玉器、金器、青銅器、漆器等。

8000年前軒轅黃帝在湘西地區進行治理和鑄鼎活動。

作為黃帝大臣的杜康在湘西酉水流域和澧水流域造酒。漢字酒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等都與酉水流域和澧水流域的祭祀文化有關。

人類最早的造酒業始於湘西地區的原因在於該地區是世界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在湖南永州道縣玉蟾巖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距今18000年前已經出現人工栽培稻。杜康造酒的前提是糧食生產的先進和發達。

8000年前湘西地區是人類農業文明的發達地區,也是世界農業文明的源頭地區。

農業和酒業從湘西地區傳播到印度半島和波斯灣地區,然後進一步傳播到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區。阿拉伯半島是西土杜康後裔傳播酒文化的根據地。

黃帝時期各個行業的發明家受到政府的職業性保護,使得專業知識得以世襲和傳承。杜康作為造酒工匠鼻祖也得到政府的職業性保護。

自黃帝朝以後,少昊朝、顓頊朝、帝嚳朝、堯舜禹、夏商周的酒官中一直有杜康的後裔。

隨著酒官制度和酒文化的發展,杜氏文化也一直在延續和發展。

杜康後裔的杜氏文化主要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部分。

東方的杜氏文化從杜氏族譜的譜系看,主要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時期的杜伯。周宣王時期的杜伯族譜源於夏朝劉累後裔的劉氏族譜。

其源頭是堯帝的後裔。

堯帝以上自然可以追溯到帝嚳朝、顓頊朝、少昊朝和黃帝朝。東方杜氏譜系主要源自堯帝後裔的祁姓,祖地是堯帝時期的祁陽,在今湖南地區。

堯帝出生在湖湘地區,墓葬也在湖湘地區。我在《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書中論述堯帝的兒子丹朱的後裔有一支遷移到西土後成為以色列的部落之一。

杜康的後裔作為酒官世家如同稷官一樣世代相續。

大湘西地區酉水和澧水流域是人類最早造酒的地方。作為以造酒著名的杜康當年在大湘西地區酉水流域造酒,開啟了酒文化的歷史。

在先夏時期杜氏家族開始隨著周朝先祖后稷家族陸續遷徙到西土。在夏朝太康失國以後,又有一批杜氏遷徙到西土。

隨著杜氏家族的遷徙,酒文化帶到了西土。後來湘楚地區的楚茅在歷史上一直是造酒的重要材料。我在《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書中論及的奄蔡國即厭噠國,也是杜伯統治的造酒國。

亞歷山大統治的馬其頓民族中的猗頓人來自奄蔡人即厭噠人。造酒國的歷史文化源於大湘西酉水流域。

西土的西伯譜系可以追溯到炎黃時期。

炎帝朝時期炎帝柱是早期的稷官。

炎黃時期稷官一直是重要的官職。在西土文獻《聖經》的記載中,稷官從賽特到以挪士和該南等一直是世襲職位。以挪士致力於開墾土地。

以挪士生子該南。神光在該南額頭髮光。該南是《聖經》記載的重要稷官。該南被指定為以挪士的繼承人。

該南作為稷官一直在負責開發土地。該南生瑪勒列,瑪勒利生雅列,雅列生以諾Enoch即胡曹。

西伯家族在西土文獻中記載的譜系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的大臣胡曹。杜伯國人與西周國人在歷史上源於農官稷官及其派生的酒官等管理職位。

稷官西伯與酒官杜伯的譜系都還可以追溯到黃帝朝的衣冠大臣胡曹。

在《聖經》記載中的稷官也可以追溯到諾亞方舟家族的祖先即黃帝朝的大臣胡曹。根據《聖經》記載,胡曹的譜係為亞當——賽特——以挪士——該南——瑪勒利——雅列。

雅列生以諾Enoch即胡曹。以諾也稱艾赫奴赫,亦即《古蘭經》中的易德立斯。根據古阿拉伯歷史學家馬蘇第《黃金草原》的記載,西伯人也譯為薩比人、薩賓人或賽伯邑人(sabeens或saabeisme)。

西伯人把以諾(易德立斯)視為赫爾墨斯,用此名來指墨丘利商業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胡曹被翻譯稱阿拉伯文和其他源於東土方言的西土文字後就成為以諾或易德立斯Utarids。上帝在《古蘭經》xIx57-58中說易德立斯是由他提拔到「崇高的地位」。

易德立斯是第一位縫製衣服和使用針的人。

他後來獲得30頁天書,正如亞當獲得21頁和賽特獲得29頁一樣。書頁中包括有對上帝的讚揚和祈禱。

胡曹即赫爾墨斯是來自大湘西地區的蜀人。赫爾墨斯蜀神也是古代西土人的故鄉神。

共濟會傳承的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文化圖符所謂荷魯斯眼,也源於對東土故鄉伊甸園蜀神的懷念。

根據《聖經》的記載,諾亞以後,杜伯和西伯的譜系都可以記載為:閃——亞法撒(也譯為阿爾菲賽德或亞瑪撒德或亞歷山大)Arphaxad——色拉Salah——希伯Eber(也譯為赫伯爾)——法勒Peleg和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Joktan。

亞伯拉罕的譜系是法勒——拉烏——西鹿——拿鶴——他拉即阿拉伯文記載的阿祖爾——亞伯蘭、拿鶴、哈蘭。

亞伯拉罕的譜系可以追溯到西伯。色拉生希伯。希伯是后稷官即西伯,負責耕地。

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分地居住。法勒生拉烏,拉烏生西鹿,西鹿生拿鶴,拿鶴生他拉即阿祖爾亦即亞伯拉罕的父親。

他拉時期寧德二世執政,追殺亞伯拉罕,殺死可疑地區的所有男孩。

先夏時期法勒的兄弟名叫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

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是所有葉門人的祖先,據說也是第一位講阿拉伯語的人。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是朱爾胡姆的父親。

還有文獻記載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講敘利亞語,當時的敘利亞語言文字是納西族為主的語言文字。

納西族為主的語言文字是阿拉伯語的前身。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生葉兒魯卜,葉兒魯卜與朱爾胡姆人是堂兄弟。

該部族也操阿拉伯語,起先居住在葉門,後來遷居麥加,並在麥加定居。後來易司馬義在朱爾胡姆人部族中選擇了一位夫人。

朱爾胡姆人部族成為易司馬義後裔的舅父部族。

蓋赫坦也稱傑克壇即約坍。約坍Joktan的兒子很多。

約坍即蓋赫坦共有31個兒子。其中包括亞摩答Almodad、沙列Sheleph、哈薩瑪非Hazarmaveth、耶拉Jerah、哈多蘭Hadoram、烏薩Uzal,、德拉Diklah、俄巴路Obal、亞比瑪利Abimael、示巴Sheba、阿斐Ophir、哈腓拉Havilah、約巴Jobab等人。

出自希米葉爾himyar的蓋赫坦人說蓋赫坦是傑克坦Joktan。

在西土杜伯人與西伯人之間存在密切的親緣關係。

從稷官到稷官的譜系表明西伯在西土的重要性:赫伯爾(希伯)——蓋赫坦即傑克坦Joktan——葉爾魯卜——葉什朱卜——西伯即賽伯邑saba』——希米葉爾和凱赫蘭。

西伯saba』有10個兒子。其中萊赫姆、朱薩姆、阿米萊和加薩尼,這4人的後裔前往敘利亞。

希米葉爾himyar、艾茲德、邁斯希吉madhhidj、肯代、艾什爾葉裡雲、安馬爾,該6人的後裔到達葉門。根據西伯saba』的兒子們的說法,除了西伯以外,他們的部族沒有其他部族集合的名稱。

由此可見,西伯人與杜伯人的方國稱號的沿襲制度是有區別的。

杜伯在阿拉伯歷史學家的著作中引述各種方言稱Tubha、Thubal、Tubal、Tubil、tubba等。在葉門歷代國王中,有的國王擁有「杜伯」的尊號,有的國王沒有擁有「杜伯」的尊號。

只有那些統治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的國王才能擁有杜伯的尊號。

統治轄區沒有覆蓋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的國王只能稱為「邁利克」,不得擁有杜伯的專有稱號。

從西伯國王與杜伯國王的譜系看,唐朝阿拉伯歷史學家記載的杜伯國和西伯國歷史到唐朝有1927年。

按此推算,西土杜伯國有文獻記錄的歷史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

杜伯國與西伯國在早期都是伯爵國。

西伯源於黃帝時期的后稷官以及帝嚳的兒子稷官周棄。

杜伯源於黃帝時期的酒官杜康。杜康以糧食造酒。

酒官與稷官一直相互支持。葉門國王第一位西伯的阿拉伯名字是阿卜德-賽姆斯。西伯國的國都曾經在葉門。

第一位西伯的繼承人是其兒子希姆葉爾(希米葉爾)himyar。希姆葉爾(希米葉爾)也是第一位以金王冠作頭飾的國王。

希姆葉爾(希米葉爾)himyar的弟弟凱赫蘭-本-西伯接替了葉門王位。希姆葉爾(希米葉爾)的後裔與赫蘭的後裔為了爭奪權力進行了一場鬥爭。其後王位的繼承權回到希姆葉爾(希米葉爾)的後裔手中。

艾布-馬利克本阿穆爾-本-西伯恢復了西伯國的統一。

如同中國文獻的記載一樣,西土文獻的記載也是先有西伯國,後有杜伯國。根據另外的記載,凱赫蘭-本-西伯的直接繼承人是拉伊什,即哈裡斯harith本-賽達德-本-米勒塔特Miltat。

在拉伊什即哈裡斯之後,西伯國王是傑巴爾-本-加利卜-本-宰德-本-凱赫蘭。傑巴爾之後是哈裡斯-本-馬利克-本-伊芙裡古斯-本-賽費-本-葉什朱卜-本-西伯。

歷史學家們認為國王哈裡斯-本-馬利克是艾卜賴赫-本-拉伊什的父親。拉伊什也是著名的杜伯-邁納爾,說明其統治轄區覆蓋了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

之後的葉門國王是伊芙古斯-本-艾卜賴赫。

然後是伊芙古斯的兄弟阿卜德-本-艾卜賴赫掌握政權。阿卜德-本-艾卜賴赫也是杜伯-艾斯爾阿爾。

這說明阿卜德的統治轄區也覆蓋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杜伯-艾斯爾阿爾之後是國王是赫薩德-本-蘇賴赫比勒Shulahbil-本-阿慕爾-本-拉伊什。

赫薩德之後是杜伯一世掌握政權。根據古阿拉伯的許多史學家的說法,杜伯一世是被赫薩德的女兒即女王比勒基斯害死的。

在杜伯一世之前,實際上已經有多位杜伯出現。

為什麼被女王比勒基斯害死的杜伯被稱為杜伯一世,這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古阿拉伯歷史學家關於杜伯一世的記載與中國多地杜氏族譜關於杜伯一世的記載非常相似。

杜伯一世在中國的杜氏族譜中屬於周宣王時期的大夫,是被王妃女鳩誣告害死的。

在西土文獻中,女王比勒基斯的誕生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根據《杜伯史》記載,比勒基斯的父親狩獵時遇見兩條大蛇。

他殺死了黑蛇,然後出現一老一少的精怪。老精怪將其女嫁給國王。

婚合的結果是比勒基斯的誕生。

女王比勒基斯也是西周初期的西王母。《古蘭經》中記載了女王比勒基斯與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的特殊關係以及與戴勝鳥的冒險故事。

所羅門統治葉門23年。所羅門的兒子羅伯埃姆(艾爾胡布爾埃姆)也統治過葉門。

此後,葉門王權回到希米葉爾家族手中。希米葉爾家族的亞西爾-本-阿慕爾-本-葉爾夫爾統治葉門35年。亞西爾也被稱為「令人恐懼的人」。

原因在於亞西爾統治時期他到達葉門和哈德拉茅沙漠中最偏僻的地方發現有無頭胸臉人,也就是《山海經》記載的刑天族人。

其後由賽米爾-本-伊夫裡古斯-本-艾卜賴赫掌握政權53年。然後是阿慕爾-本-賽米爾-本-伊夫裡古斯。

此後葉門國王中大多由擁有杜伯尊號的國王擔任。賽米爾之後的葉門國王是杜伯-艾格蘭-本-賽米爾。

杜伯-艾格蘭-本-賽米爾也被稱為「杜伯大帝」。杜伯大帝的兒子邁勒基凱裡卜-本-杜伯在歷代杜伯中是打到中國中原地區的葉門國王之一。

作為杜伯的邁勒基凱裡卜東徵呼羅珊、西藏吐蕃和中國中原。

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前,邁勒基凱裡卜是首先東徵中國中原地區的葉門國王。其後葉門國王分別是杜伯-本-邁勒基凱裡卜-本-杜伯,凱拉勒-本-邁蘇卜,哈桑-本-杜伯。

在哈桑-本-杜伯的統治後期,出現了反叛和動亂,國王哈桑-本-杜伯被其兄弟殺害。

阿慕爾-本-杜伯是弒殺兄長即前任國王哈桑的兇手。

阿慕爾-本-杜伯由於殺害兄長而經常夜不能寐。此後是杜伯-本-哈桑-本-杜伯接替國王的位子。

在杜伯-本-哈桑統治期間,國王的軍隊從葉門出兵攻擊葉什裡卜,向奧斯與赫茲賴吉部族發動戰爭。

期間如果不是猶太人教士勸阻,杜伯軍隊差點摧毀了克爾白。此後,杜伯的兒子阿慕爾-本-杜伯被邁爾賽德-本-阿卜德取代,出現長期的戰爭和動亂。

然後是艾卜賴姆-本-塞巴赫執政73年;杜-努瓦斯-朱爾葉-本-蓋坦執政89年;萊赫尼葉爾執政84年。萊赫尼葉爾也稱杜-賽納提爾,是葉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

葉門的大部分杜伯國王居住在佐法爾城zafar。杜伯的後裔中許多人在葉門歷史上以杜為姓。

葉門國王中杜伯的後裔有杜-賽爾赫Dhu Sarh、杜-賽赫爾Dhu shahr、杜-艾斯貝赫Dhuasbah、杜-凱拉爾,杜-葉佔等人。

出自於杜伯後裔的國王還有阿慕爾-本-杜伯Amr b-Tubba、哈桑-本-杜伯Hassan b- Tubba、邁勒基貝裡卜-本-杜伯Malkibarb b-Tubba等人。

在中國的唐朝時期,馬蘇第看見佐法爾城的城門上黑石碑文記載該城先後屬於希米葉爾人、阿比尼西亞人、波斯人、古萊氏人、蘇哈爾的希米葉爾人。

在葉門國王的杜伯後裔世系中歷史上曾有一位杜伯攻佔了羅馬人的城市,並且將部分杜伯國人從葉門遷徙到羅馬。

後來杜伯人分布在羅馬和希臘地區。亞歷山大家族出自留在羅馬和希臘地區的杜伯族人。

在阿拉伯語中亞歷山大也稱杜-蓋男或杜-蓋爾奈因,意思是頭上長雙角的杜氏。

亞歷山大相信自己是阿蒙神的兒子,阿蒙神的象徵是頭上長角。有的歷史學家說亞歷山大為了表示崇拜阿蒙神,將頭上扎了兩個金髮卷。在納西語中阿蒙或阿門的意思是西方。

示巴女王的譜系表明,示巴女王是葉門國王的後裔。

葉門國王胡貝爾到示巴女王的譜系大致為:胡貝爾——賽邁代爾——歐賽奈——哈桑——札裡卜——阿慕爾——示巴女王。

示巴女王的父親阿慕爾統治羅馬,示巴女王被一些作者視為羅馬女子。但是示巴女王操阿拉伯語。

示巴女王的父親阿慕爾以羅馬人的名義統治廣大的區域,包括幼發拉底河的敘利亞東方省。

西土的示巴女王文化源於大湘西地區的王母法律文化。

西王母在大約一萬年前從大湘西地區率領西戎族群到達古埃及以後,將王母文化傳播到西方各國。

在大約5000年前的先夏時期,西周國的祖先后稷在西土就奉行王母祭祀。在古實國、西伯國和杜伯國的不同歷史時期,在法律制度上一直推行王母制度。

古實國、西伯國和杜伯國的國王都曾經統治過埃及。通常由國王的公主擔任王母的角色。

有的時期公主在未成年時就被指定為王母,專門負責出席重大祭祀活動。至少在示巴女王的父親杜伯-阿慕爾時期杜伯族人已經統治了羅馬和希臘地區。

示巴女王的父親杜伯-阿慕爾是後來在羅馬和希臘地區的亞歷山大家族的直接祖先。

馬其頓的國王譜係為:從杜伯-阿慕爾和示巴女王以後若干代延續到卡拉努斯(Karanus)、科伊諾斯(Koinos)、提裡馬斯(Tyrimmas)、帕迪卡一世700-678 BC、阿吉烏斯一世(Argaeus I)678-640 BC、腓力一世 640-602 BC、埃羅普斯一世(Aeropus I)602-576 BC、阿爾塞塔斯一世(Alcetas I)576-547 BC、阿敏塔斯一世(Amyntas I)547-498 BC、亞歷山大一世498-454 BC、帕迪卡二世454-413 BC、阿奇拉一世413-399 BC、克拉特魯斯(Craterus)399 BC、奧雷斯特斯(Orestes)399-396BC、阿奇拉二世396-393BC、阿敏塔斯二世(Amyntus II)393BC、保薩尼阿斯(Pausanias) 393BC、阿敏塔斯三世(Amyntus III)393BC、阿吉烏斯二世(Argaeus II)393-392BC、阿敏塔斯三世(Amyntus III)392-370BC(復位)、亞歷山大二世370-368BC、託勒密一世368-365BC、帕迪卡三世365-359BC、阿明塔斯四世359-356BC、腓力二世 359-336BC、亞歷山大三世(大帝)336-323BC、安提帕特,攝政34-319BC、腓力三世323-317BC、亞歷山大四世323-310BC、帕迪卡攝政323-321BC、安提帕特攝政321-319BC、波利伯孔(Polyperchon)攝政319-317BC、卡山德攝政317-306BC。

杜蓋南即亞歷山大三世(大帝)336-323 BC作為杜伯後裔的杜氏名人打到中國中原地區後,又將杜氏文化大規模傳回中國。

亞歷山大三世(大帝)是西周杜伯後裔中統治全部西土領域包括葉門、埃及、以色列、希臘、羅馬、馬其頓等地區的國王。

亞歷山大三世(大帝)不僅僅是希臘、羅馬和馬其頓的國王。

這就是為什麼小小的希臘、羅馬和馬其頓地區文化的歷史作用可以被誇大到影響世界的程度。

其實希臘、羅馬和馬其頓地區只是西周杜伯人統治的殖民地而已。影響世界文化的亞歷山大大帝是西周杜伯國歷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除了西土以外,杜康的後裔在東土也有傳承。

杜康的名字在夏朝前期杜氏代表人物的名字中得到傳承。

夏王中有太康、仲康和少康。夏朝有杜康和杜杼,杜康造酒,杜杼造醋。杜杼也是夏王少康之子。

該支杜氏是帝顓頊及其孫帝禹的後裔,從姓氏源流看,源於夏王家族的姒姓。

世界造酒工匠鼻祖杜康的後裔在東西方都有傳承。(作者: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專家顧問 杜鋼建)

杜鋼建

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大陸新儒家代表。

曾任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汕頭大學法學院院長、浙江工商大學西湖學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集刊主編,《太平洋學報》主編,《中國法學》副總編。

兼任全國國學文化專業人才考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亞太法協會執行會長,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全國公共政策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執行會長,全國老莊與法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等。

相關焦點

  • 酒源-杜康造酒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句經典語錄我想凡是飲酒之人都曾聽過,前面我們介紹了猿猴造酒、儀狄造酒,今天咱就來聊聊杜康造酒。比起前兩者,杜康造酒在民間傳說更為廣泛,傳頌度更高。能找到的歷史記載也比前兩者多。傳說他的墳墓就在白水縣,為了紀念杜康造酒,當地百姓為其修廟。但據記載清朝時的《白水縣誌》離漢朝已年代很遠,對其是否可靠也無法考證。此外不僅關於杜康所處的時代及其身份有很多說法,就是關於杜康是如何造酒的,也有不同的傳說。說法雖多比起關於儀狄的記錄,還是清晰很多。《說文解字·巾部》曾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 萬人品鑑官共赴酒祖杜康立冬酒約
    杜康造酒遺址公園,這座在杜康造酒遺址上建造的主題文化公園,佔地252畝,包括十二個酒文化自然景觀和十六個人文景觀,是中國第一個酒文化旅遊勝地。品鑑官們聆聽者講解員的述說,置身於神聖的杜康祠中,在酒祖大殿前,以虔誠之心祭拜酒祖杜康,感念酒祖恩德的同時扛起傳承中華酒道的職責。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淺談解憂之酒「杜康」由來
    中國酒文化歷史由來已久,其中被不少文人墨客大肆稱讚,甚至被三國梟雄曹操所聊以解憂的「杜康酒」又是由何源來呢?今天便來探究一二。相傳炎黃時代,皇帝手下有一位專門負責糧食管理的大臣,名為杜康。有一次,劉伶走到了杜康酒莊門前,只見酒莊大門的牌匾上書一副對聯,上聯為「猛虎一杯山中醉」,下聯為「蛟龍三盞海底眠」,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頓時氣惱:我自飲酒以來,少說也有個三年五年了,什麼樣的酒沒喝過,還從未有過能醉上一天的,這醉三年著實口氣不小,遂賒帳帶回一壺。這酒剛下肚,劉伶便一醉不起。三年過後,杜康上門收之前欠下的酒錢,從劉伶妻子口中得知其三年前便已在家中醉死,遂來到劉伶墓前。
  • 中國酒文化系列之概況篇:酒從哪裡來,關於酒的五大傳說
    酒文化即便杜康現在坐在酒神的位置,其實也很不穩,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因為,關於酒的起源存在許多種說法,「杜康造酒」僅是其中一說,還有幾說在流行,各自具備相當層面的說服力。分別是:「上天造酒說」「猿猴造酒說」「黃帝造酒說」「儀狄造酒說」。
  • 唯有飲者留其名,歷史上的名人與酒的故事,就是酒文化的雛形
    酒作為一種文化,歷來受到人們的熱議,其文化底蘊深厚,人們談論酒時,往往津津樂道,古今如此。古代名流,善飲酒者不計其數,給酒文化增添了光彩。不少文人學士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踐行等酒神佳話。
  • 萬人品鑑官杜康之旅開始了,報名即可免費遊杜康、品美酒!
    1走進釀酒車間 品嘗原酒一杯杜康酒,沉浮五千年作為華夏酒文化的瑰寶杜康酒精選杜康釀酒遺址自然地理環境下特有的優質高粱、優質小麥為主料制曲秉承杜康始釀秫酒並世傳千年的「五齊六法」、固態發酵,人工裝甑、擇時取酒、手工釀製、混蒸混燒
  • 越調韻鳳華 酒祖展風採 文化杜康奏響梨園藝術新風尚
    12月16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周口市人民政府等主辦,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承辦的「與新中國共成長——慶祝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建團70周年專場演出」,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作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杜康近些年一直在為保護傳統文化不懈努力。今年4月份,申小梅及河南省越調劇團,來到中國秫酒發源地——汝陽杜康村,為汝陽人民及周邊父老鄉親獻上了精彩的文藝盛宴。同時,洛陽杜康控股與河南越調劇團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聘請申小梅為「杜康文化大使」。
  • 聚焦標杆 點讚匠心 常青藤高校河南校友會聯盟走進杜康考察交流
    11月15日,常青藤高校河南校友會聯盟代表 二十 餘人應邀走進校友企業杜康控股汝陽釀酒基地參觀考察座談,與會人員圍繞傳承杜康文化,攜手共謀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在座談會前,在三山環繞,酒香嫋嫋的中華酒文化發源地,常青藤高校河南校友會聯盟代表一行先後參觀了華夏第一窖、釀酒車間、杜康造酒遺址公園,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傳承,皆是文化。眾多領導及嘉賓紛紛地沉醉在杜康千年不息的酒香裡,感嘆於華夏第一窖的宏大壯觀,對杜康古老的傳統釀造工藝表示震撼。
  • 只因千年前一次工作失誤,杜康造就了中華千年酒文化
    古詩有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杜康便是酒。為什麼用杜康代指酒呢?其實他這裡是化用的杜康釀酒的傳說。杜康本是黃帝手下管理糧食的官員。他負責糧食的儲存。在上古時期,糧食是非常缺乏的珍貴食物。杜康仔細查看,才發現自己儲藏的糧食已經變了樣,流出了汁水。這香味就是從這汁水上散發出來的。杜康大著膽子去用手蘸了一下這汁水,發現這汁水比聞起來的味道更為香甜,而且還心情愉悅,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杜康向黃帝稟明一切,黃帝也覺得十分驚喜。因為糧食尚有節餘,所以黃帝部落開始釀酒。最後,酒成為了一種廣泛發展的飲料。不過糧食在遠古過於珍貴,所以釀的酒不多。
  • 歷代傳承的正統和文化 大七酒造參觀
    歷代傳承的正統和文化 大七酒造參觀(組圖)  福島縣二本松市。名山--安達太良山麓的美麗的自然,使這裡有了日本三井之一的「日影井」等豐沛的水源。260年前,大七酒造就是在這裡代代傳承的傳統酒造。創業者太田家族的歷代當主,保護著酒造的歷史與文化,至今仍然傳承著傳統的日本酒釀造法。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說說中西方社交活動中的酒文化
    一、中國的酒文化1、中國酒文化的起源酒文化極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有許多造酒起源的故事主要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和杜康造酒。但古往今來最有說服力的造酒故事便是杜康造酒說。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相傳杜康無意間發現造酒的方法,便將其進行推廣,逐漸成為一代「酒聖」杜康這一名詞也不僅僅再是一個名字,更是中國酒的代言詞。
  • 眾說紛紜的造酒傳說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之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國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在出土的殷商文物中,青銅酒具佔相當大的比例,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繁盛,自此關於酒的起源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總結起來主要有四種,分別是上天造酒說、猿猴造酒說、儀狄造酒說、杜康造酒說。此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也許是由於太過於醉人,世人無法相信它是人間產物,所以堅信是上天造酒。自古以來,我們就有酒是「酒星」所造說法。
  • 會須一飲三百杯:暢談酒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前言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 「會須一飲三百杯」,堪稱把飲酒文化寫的酣暢淋漓。酒,在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百姓的生活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很多場合都被稱為「無酒不歡」,中國釀酒飲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酒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獨特而鮮明的特徵。中國的酒文化和其他傳統文化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龍文化酒文化相得益彰,真龍酒天球瓶詮釋古典文化之美
    本網5月25日訊 龍作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已經深入在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中,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外,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酒不僅僅是作為一種物質而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徵。當二者激情碰撞,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造酒的祖師爺是誰?這麼多的造酒傳說,你知道幾個?
    酒,蘊含著人類數千年的文明,我國更是酒的故鄉,也是酒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中,酒與文化也是相輔相成的,但是,最初是誰發明了酒呢?我們的先民在創造酒的同時,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令人神往的美麗傳說,比如:「上天造酒說」、「猿猴造酒說」、「儀狄造酒說」、「黃帝造酒說」、「杜康造酒說」等流傳至今,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認識這一段段美麗的傳說 。
  • 工匠釀造,湖北這款酒,有幾許文化、旅遊的味道
    4月22日上午,作為湖北省「城鄉牽手遊」啟動儀式暨長江三峽(巴東)縴夫文化旅遊推介活動之一,「三峽酒博物館開館儀式暨三峽原漿酒封藏定製大典」在千年釀酒古鎮巴東野三關三峽酒文化廣場隆重舉行,全國各地近千名客商、遊客參加了此次儀式和大典。
  • 詩酒|詩酒趁年華,杯中寄煙霞。我國古代文人的詩酒文化
    酒是我們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而它又不僅僅只是一種食物,更兼具有精神文化的屬性。因而可以說,酒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飲酒已不只是飲酒了,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儼然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成為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文人似乎和酒更具有天然的緣分,文人多嗜酒。在文人看來,酒能激發創作的靈感,活躍形象思維;酒後吟詩作文,時有佳句華章。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更是體現了詩酒文化。
  • 傳承誠信酒文化 創造眾多行業翹楚的汾酒 用品質釀造出「中國酒魂」
    青花汾酒,誕生在神奇的北緯37°,傳承千年的釀造工藝。從一粒糧食的採摘檢測開始,要經過36道大環節和2182個標準的考驗。以專屬高粱種子、專屬綠色基地為源頭,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造技藝釀酒班組手工釀造,汾酒特級基酒萬分之六的極致出品,並有國家級釀酒大師團隊層層把關……食品安全指標遠超國際標準。
  • 涇縣叄貳玖商貿(國館酒文化體驗館):招賢納士
    >國館酒,龜齡集酒兩大品牌酒系列!              國館酒,產於四川宜賓 。中國文化白酒代表性品牌,「文化自信典範」之作,國館酒業,全名為「四川國館酒業有限公司」。國館酒業致力於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思想、藝術,尤其是對酒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傳承中國工匠精神,以大國匠心,釀文化國酒,集美酒、哲言、名畫、書法之大成,重新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美好,創造了全新的美酒價值體驗,成就中國文化典範。
  • 共享共贏 西安交大管理學院河南校友分會牽手酒祖杜康小封壇
    由杜康控股向管理學院河南校友會提供高端豫酒典範「酒祖杜康小封壇」定製酒,使優秀的校友們可以品鑑到河南的高端優質酒、健康酒,感受豫酒名片、華夏酒祖的品質魅力和文化經典,雙方將本著「共享共贏 」的合作理念,攜手打造豫酒牽手名校的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