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說說中西方社交活動中的酒文化

2020-12-13 奇聞趣談史

酒文化歷史悠久,從原始時代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飲酒孔嘉,維其令儀」《詩經》中所展示出來的豐富的酒文化展示酒文化在歷史的沉澱中變得更加香甜醇厚,有著豐富的歷史韻味。酒文化在長期發展之中也引申出來不同的派別,中西方的酒文化就有很明顯的差別。中西方的酒文化不僅僅是差異,而是兼備兩者,在相互融合中不斷發展與創新。

說起中國社交中的酒文化,首先想到的兩幅不同的畫面。一副是用粗瓷大碗盛著滿滿的渾酒,聲音粗狂的男子圍坐酒桌行祝酒令,有著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整個畫面呈現著豪邁熱情之感。另一副則完全相反,用白瓷杯裝著清酒,賓客以詩行酒,有著清貴的雅致。兩種不同的畫面感代表著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有著不同魅力。中國酒文化在詩經中便可追溯。《詩經·風·七月》有講:「六月食鬱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而西方社交中的酒文化大都是大型宴會中,穿著華麗的人們使用高腳杯來在燈火通明的大廳中交談,歌聲與舞姿相互交錯在宴會中顯得十分優雅。西方社交中的酒文化大都以社交聚會來展現。中西方酒文化有著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這些異同是中西方文化充滿魅力的地方。

一、中國的酒文化

1、中國酒文化的起源

酒文化極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有許多造酒起源的故事主要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和杜康造酒。但古往今來最有說服力的造酒故事便是杜康造酒說。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相傳杜康無意間發現造酒的方法,便將其進行推廣,逐漸成為一代「酒聖」杜康這一名詞也不僅僅再是一個名字,更是中國酒的代言詞。

中國酒的釀造原料通常為穀物,這與中國傳統的農業結構有關,中國為種植業,豐富的穀物為釀酒提供的大量原材料。並且隨著生產力不斷提高,五穀不僅僅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並且出現了大量剩餘。糧食開始不僅僅作為生活必需品使用,開始進行了新的食物研發,釀酒便是其中最大的發現。而以穀物釀造出來的酒也便有較高的酒精度數,並且穀物釀造出來的酒是越久越醇厚。

中國酒普遍為白酒,這些都是以穀物來釀造。白酒製造工藝歷史悠久,工藝純熟,是世界有名的中國酒種。雖然中國最悠久的酒種是黃酒,有關黃酒的詩文描述也有許多,宋代詩人白玉蟾就寫出「閒傾一盞中黃酒,悶掃千章內景篇」的詩句來抒發心中所感,但白酒卻是最能代表中國酒文化的酒種,從一定程度上講,白酒文化就是中國的酒文化

2、不同地域的酒文化

古代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相應的也有著不同的酒文化,北方與南方的酒文化就有著明顯差異。北方的酒文化則有著北方人民的豪情萬丈,而南方的酒文化則比較婉約,二者的酒桌氛圍便有著不同的特點。

北方農業以穀物種植為主,以穀物釀造的酒有著北方的醇厚味道,北方較好寒冷的天氣使人們經常以酒來暖和身子,越是醇辣的酒越受到北方人的歡迎,在酒桌上也經常以特有的祝酒方式——行酒令,來在酒桌上活躍氣氛,北方的酒桌比較熱鬧,朋友相聚的酒桌上有著此起彼伏的划拳聲,一派熱情豪爽的景象。

南方的種植穀物則是以水稻為主,白米便是南方的主要釀酒原料,而米酒的度數通常較低,口味也偏甜,這與南方人細膩的性格相符合。而南方特有的酒種不僅僅是米酒,更有許多以水果、鮮花釀造出來的的口味偏甜的酒,如梅子酒,桂花酒和桃花釀。而南方人在酒桌上也是酌情斟飲,在酒桌上也很少會出現喝的爛醉的景象,南方的酒桌文化符合南方人的性格,不會過分的熱鬧,但仍有著特有的酒桌氛圍。

南北方的酒桌文化不同是不同的地域類型所決定,北方氣候寒冷,香辣的烈酒適合北方冬日的生活,而他們的性格與當地的文化特徵也決定著他們喜愛喝酒的特徵,而南方人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們特有的酒文化。

3、特有的行酒令文化

中國傳統酒文化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便是行酒令文化,中國濃厚的酒文化派生出來的行酒令自先秦時代就開始萌芽,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成熟,而後世的行酒令可以在唐朝找到起源,行酒令文化在宋朝達到了頂峰。中國傳統的行酒令文化不僅僅只有如今的手勢類,還包括角色扮演類、口頭文字類、博戲類、射覆類。

《蘭亭集序》就有著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之間的行酒令文化,「流觴曲水」便是魏晉文人特有的行酒令文化,「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便描述了他們的清雅的酒桌氛圍,他們飲酒賦詩抒發個人在動亂時代的豪情壯志。

隨著酒文化的不斷豐富,行酒令文化也不斷發展。酒令文化分的不斷豐富逐漸分為雅令與通令,在不同類型的酒桌上使用不同的行酒令可以拉近酒桌中不相熟的人之間的關係。中國特有的行酒令文化便是中國古代酒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西方的酒文化

1、以酒帶水的文化傳統

相傳西方的酒是由酒神狄奧尼索斯在流浪的過程中不斷傳授給普通群眾的釀酒方法,這才使得酒在歐洲大陸上盛行起來。西方的農業結構大都以放牧業為主,這裡的氣候,土壤條件不適合很多農作物的生長,使得西方的釀酒原料並不是像中國一樣以穀物為原料,適合葡萄生長的特殊環境自然而然的使得葡萄成為西方的典型酒種。

西方人的以肉類為主食,在古代西方人並不喜歡喝熱水,而西方的涼水大都有毒物,曾經就有西方人因喝了未加熱的水而暴斃身亡。所以古代的西方人大都以喝酒來解因吃肉類而產生的油膩感,這也使得古代的西方人經常喝的醉醺醺的樣子,這種傳統一直等到中國的茶葉傳到西方才有所緩解。但長期以來的喝酒傳統使得西方人喝酒就像喝飲料一樣當做生活常事。

西方人對酒的喜愛不僅僅是將酒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對酒有著尊重的感情,從各式各樣的與酒相關的酒杯,溫度計等等都提現著西方人對酒的尊重,這些酒器上的小細節,都體現著他們對酒的喜愛。西方人的飲酒禮儀,飲酒文化不僅僅是用於社交,而是可以更好的欣賞酒的美味。

2、精緻的社交酒文化

西方的社交中的酒文化有著許多不同的需求。首先,便是酒器的挑選,不同的酒種需要搭配正確的酒器,錯誤的酒器選擇不僅僅顯得舉行酒會的主人不禮貌,也反應了他的錯誤的文化審美。使用正確的酒杯才能使酒的特性表現出來。

西方酒杯挑選必須使用玻璃杯,這是西方酒器選擇的基本原則。酒器是品酒的一個重要的角色,特定的酒必須使用特定的的酒杯,白蘭地杯,香檳杯,雞尾酒杯等都是這些特有酒種的必備酒器。

其次,飲酒禮儀的不同也是西方酒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的酒文化強調敬酒,有輩分位次的講究。而西方的飲酒禮儀,反應的也是對酒的尊重,需要品鑑酒的色香味,這三者都鑑賞是對酒的基本尊重。西方的酒文化是西方文化傳統的特有產物,特殊的酒文化魅力是西方文化的特別之處。

三、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

中西方的酒文化的交流主要體現在唐朝這一對外交流的鼎盛時期,從波斯傳來的葡萄酒不僅僅是宮廷生活中的特有搭配,並且也逐漸傳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葡萄酒的傳入古代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古代詩人就寫出許多有關於葡萄酒的詩句。唐朝鮑防就寫出「天馬常銜苜蓿花,胡人歲獻葡萄酒」就寫出外來使臣進貢的紅酒。

而西方人對中國白酒的喜愛程度並不是很高,中國白酒的味道不如西方的酒類一樣,中國白酒特有的醇辣之感使得即使喜愛喝酒的西方人也不堪忍受。所以西方人對中國白酒並不是十分喜愛。但對中國其他的酒種,西方人也都有品嘗的樂趣。

中西方的酒文化都帶有社交性,社交場合中酒是不能少的。中西方的酒文化中存在不同點,是區分兩者特有的文化魅力的表現。而兩者之間存在的相同點則證明文化的相通性,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都促使的兩者的文化創新與發展,都豐富著雙方的文化特色。

四、總結

中西方社交文化中酒文化的不同特色由各自的文化環境與社會環境所影響,不同的的文化氛圍中出現的獨特的酒文化的魅力。兩者的酒文化都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無論是酒神造酒論還是杜康造酒說都是各自特有的造酒文化魅力。不同的酒文化魅力才是文明美麗的特性。

中國酒文化的香甜醇厚,還是西方酒文化中對酒的尊重理解,都是不同世界中的特殊情況,我們應該理解並尊重,中西方酒文化雖有許多不同,但共通的地方卻也是獨放異彩的。在如今全球化的趨勢下,中西方的酒文化則將會更加融合,使得酒文化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鬍子嬴庵中偶題》

2、《南北方酒文化差異》

3、《行酒令中看中國酒文化》

4、《雜感》

5、《蘭亭集序》

6、《歐洲人為什麼喜歡喝酒》

7、《說文解字》

8、《詩經》

相關焦點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學了幾何幾何用?
    1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膾炙人口,千古傳唱,但你真的讀懂了嗎?你以為他和在你談人生,但其實曹操想聊的是數學!在整個文明史中,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在西方是僅次於《聖經》的出版版本最多的書籍, 地位也僅次於《聖經》。它是科學中的科學。《原本》共13卷,分4個部份,介紹了平面幾何、立體幾何、數論以及無理數方面的數學原理,由此奠定現代數學的基礎, 在世界影響深遠。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今天來讀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代·納蘭性德《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 三國演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當時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十首詩詞說「喝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套用一句俗話:酒真是個好東西,它能讓人體味人生哲理,像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它還讓人與朋友一起歡聚,享受快樂,如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酒還能讓人排遣寂寞,像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詩酒|詩酒趁年華,杯中寄煙霞。我國古代文人的詩酒文化
    從這個意義上講,飲酒已不只是飲酒了,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儼然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成為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文人似乎和酒更具有天然的緣分,文人多嗜酒。在文人看來,酒能激發創作的靈感,活躍形象思維;酒後吟詩作文,時有佳句華章。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更是體現了詩酒文化。
  • 人生幾何:圖形中的人生哲理
    曹操詩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意在感嘆人生短暫,歲月如梭。本文「人生幾何」藉助曹操的詩句感嘆人生苦短,同時運用數學中的「幾何」概念,意在闡釋幾何圖形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我們在中學數學裡學過《幾何》課程,內容涵蓋點、線、面、體。如直線、弧線、曲線,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多邊形、圓形,錐體、多面體……你是否思考過這些圖形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 有人建議教材刪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說思想不對,有道理嗎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 一作:談宴)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相信這首《短歌行》大家都很熟悉,而且在高中課本當中屬於必背篇目,尤其是其中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與「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兩句,更是成為大家交口稱讚、千古傳誦的名句。然而,恰好是後面這一句成為了家長反對的理由。
  • 從「對酒當歌」變成對「韭」當「割」——讓茅臺隨行就市為何如此...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國是酒類消費大國,中國的酒文化更是千年歷史,源遠流長。無論是商務宴會,還是老百姓的日常餐桌,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飲品。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生沒幾個回合,你該醒醒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們常說人生要活得通透,不要自找煩惱。可是,活在這世界上,人事紛擾,心靈匱乏,基業難立,瑣事纏身。人們很難通透,也似乎沒有時間去讓自己想通透。那到底,怎麼樣才是活得通透呢?
  • 「對酒當歌」源於《詩經》中此詩,可算傷感詩之祖,看懂恍然大悟
    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做為"改造文章的祖師爺"的曹操,這首《短歌行》中有幾處化自《詩經》中的詩句,比如開端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就化自我們今天要解讀的《山有樞》:我唐風.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 《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為何他在世時一直不稱帝
    在軍閥混戰中,他於建安元年(196)奉迎漢獻帝,定都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推行唯才是舉、抑制豪強等政治措施,逐步增強自身實力,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徵服烏桓,成為北方的實際統治者,導致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官至漢丞相,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 -古井貢-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2012年3月15日上午,一場以祭拜酒神曹操、追憶建安風骨和保護曹操文化的曹操祭拜活動在國家AAAA級景區古井貢酒文化博覽園正德廣場隆重進行,著名導演胡玫攜《英雄曹操》劇組的主創人員參與活動並領讀祭文。
  • 未來醬酒文化|酒與人生,杯中酒,三分醉,七分醒
    人生如酒,三分醉,七分醒,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裡的,每一個人的出現,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今天未來醬小編和大家聊聊,人生與酒。
  • 《詩經》中的酒文化
    那麼,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詩經》中,有哪些酒文化的體現呢?其中展示的酒文化,可以說是當時民間酒文化的集中體現。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出自《周南·卷耳》的這幾句有名的詩句,講述的是徵夫攀過高而崎嶇的山,馬兒疲倦不已,只好姑且斟滿杯中酒,以寄託離愁與憂思,以徵夫的口吻描述了遠徵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的情感。且不論詩中運用了什麼手法,顯而易見的是,酒在這裡是丈夫對妻子思念之情的寄託。
  • 小鍋酒之鄉——迤車中寨
    會澤縣迤車鎮素有「會澤江南」的美譽,境內物產豐富,交通便利,特別是靠近昭通方向的迤車鎮中寨村,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中寨村風景如畫,民風純樸,釀酒的技藝代代相傳。當地人釀製的「小鍋酒」,酒香醉人且遠近聞名。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有「無酒不成詩」「無酒不成席」之說。
  • 陳百強的《對酒當歌》這首歌深受大家喜愛
    有兩首粵語歌卻是一直喜歡,一首是一生所愛,另外一首就是這首對酒當歌。 一生所愛,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相親竟不可接近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失去,或者得到 終有遺憾。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舊夢已逝,人生幾何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夜晚太過漫長 唯有冷風和驕陽似我。今天是1-17了!
  • 古詩《清明日對酒》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含笑論是非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生苦短,當飲酒醉歌,及時行樂。很對豪放派詩人都認為應當「詩酒趁年華」,趁著年華尚在,就應該醉酒賦詩,快哉快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人憂愁纏身之時,唯有醉酒方能解千愁,更有詩人,醉酒寫出的詩作更是文驚天下。
  • 中外酒文化對比分析
    中國是最早釀造酒的國家,千百年的演變繁衍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酒文化。 但是酒文化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外國各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酒文化。糧食沒有富餘,但是不挑生長環境的葡萄在西方生長的極其旺盛,大大滿足了西方人們對於酒的追求,於是,以葡萄為原料的葡萄酒則由此而生其次就是飲酒禮儀的不同了。中國人更看重人,而西方人則更看重酒。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的飲酒禮儀則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
  • 海曲公園遊園會賞"人生八雅" 品堯王酒文化
    「人生八雅」酒文化展示區「人生八雅」詩酒花茶區遊人如織西南邊的水杉林飄來陣陣酒香,這裡正是海曲公園遊園會的「人生八雅聚海曲」活動現場。在現場記者看到「八雅」酒文化展示區人氣很旺,市民們紛紛上前品嘗美酒。「嗯好酒」品酒的市民一盅飲盡,感嘆道。
  • 得意時,開懷暢飲,對酒當歌。失意時,舉杯向月,輕訴衷腸
    中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據說,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有「酒」字。相傳,從8000年前的新時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釀酒,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是和酒休戚相關的。源遠流長的酒歷史,成就了斑斕多彩、意蘊無窮的酒文化。無論是儀狄作酒還是杜康造酒,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酒在中國是一種燦爛悠久文化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