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賢媽育兒說(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了,家長並沒有像想像中一樣輕鬆下來,擔心的事情反而更多了。孩子能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能不能吃好睡好。當然還有一點非常的重要,孩子會不會被欺負。
幼兒園雖然看起來和諧美好,但是有時候也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和打鬥,有的孩子欺負人,當然就有孩子被欺負。
當孩子被欺負了,作為家長,你是怎麼做的呢,又對孩子說了怎樣的話呢。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某些不經意的話語,已經給孩子帶來了二次傷害。
或許家長認為,小朋友之間每天都在打打鬧鬧,孩子口中的欺負,也不過是打鬧的一種,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在孩子的世界中,事情卻不是這樣的。孩子被欺負了卻得不到家長的理解,也不知道以後該如何解決,他們心中會覺得很委屈。
長期下去,孩子的性格很可能變得怯懦、敏感,成為被更多孩子欺負的對象。
當孩子被欺負,家長憤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什麼事都幫著孩子挺身而出,絕不是最好的辦法。
這樣只會讓孩子的依賴心理越來越強,什麼事情都等著家長來解決,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提升。
明明孩子是被欺負的一方,但是家長這樣一說,反而一切都變成孩子的不對,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的是非觀會變得模糊起來。
殊不知,有的孩子就是喜歡欺負看起來比較老實的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表達和解釋的機會。
家長可以以詢問的方式,讓孩子解釋一下當天發生的事情,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明確事情的真相後,再決定怎樣去解決。
當孩子陳述的時候,家長先不要打斷孩子或者評論孩子的做法,給孩子一點時間,等孩子把話說完。
讓孩子將心中的情緒表達出來,便於家長了解孩子此刻的心情,同時也能知道,孩子在遭遇什麼樣的事情的時候,情緒會發生變化。
如果孩子表示很難過,可以用積極的話語去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他的身邊,不必害怕。
給孩子分析問題的機會,讓孩子自己想一想應該怎麼去解決問題。雖然孩子的表達可能還不夠成熟,但是這樣做可以鍛鍊孩子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肯定孩子,給孩子鼓勵,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然後再和孩子一起研究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比如告訴孩子「當其他小朋友再欺負你的時候,你要勇敢的說這樣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做」。再比如教孩子一些社交的辦法,讓孩子多交朋友,儘快的融入到集體之中。
(圖源網絡,侵刪)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賢媽育兒說,用心去愛,用愛去教,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