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這3句話不要對孩子說,孩子日後會更懦弱

2020-12-11 文文媽育兒說

記得在上學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姓李的小胖子,我們都叫他李胖子,那時候我們也不懂事只是覺得有意思就一直這麼叫。一開始他也沒什麼反應,可能是因為性格的原因,每次我們這麼稱呼他都「強顏歡笑」的迎合我們。因為性格內向班裡有幾個人也經常欺負他,突然有段時間他就不來學校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退學了。

直到畢業後偶然一次碰到我才知道,其實上學的時候他內心非常的痛苦。在學校受排擠,回到家裡與父親訴苦,父親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因為心情不好將他呵斥了一通。後來他就在家抑鬱了一段時間,沒辦法就轉到寄宿學校了。好幾年心態才調整過來,他跟我說那段時間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在與老同學交流完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如孩子受到了排擠或者欺負,家長沒有正確及時給予安慰,那麼在孩子的心中就會覆蓋一層「久久不散的陰影」,父母就是孩子心靈的「避風港」,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庇護孩子,那麼孩子的心靈就會一直「飄蕩在海上」。所以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說這3句話

一、有人打你,你就打他

鄰居的孩子小黃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是挨欺負,他爸爸知道後直接就告訴小黃,有人敢打你就還手不要怕,你是個爺們怎麼能挨揍呢?第二天小黃又被揍了……問過以後才知道,這孩子沒敢找欺負他那個小朋友,而是去欺負別的孩子了,結果欺負小黃的那個孩子見義勇為,又把小黃揍了……

小黃爸爸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應該讓孩子理智的去解決。理智的解決不了再用「武力」去反擊,而不是挑「軟柿子捏」,而是要告訴孩子「冤有頭債有主」。並且一定要囑咐孩子,不要欺負別的小朋友。

二、人家跟你鬧著玩呢,忍忍就過去了

有的家人會認為,孩子受委屈其實就是別的小朋友在跟孩子鬧著玩,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家鄰居就曾經做過這樣的事。

小黃在幼兒園自帶的繪本被搶了,回來孩子就非常鬱悶的與鄰居講,但是鄰居根本沒放在心上,對孩子說:「沒關係,不就是一本書嗎,也沒多少錢,回頭媽媽再給你買一本,一本不行買一套」。鄰居當時以為自己處理得很好,結果就讓孩子形成了懦弱的心理,後來又被搶了好幾次,小黃根本不敢反抗,這時鄰居才幡然醒悟,她教育孩子的方式錯了!

鄰居的這個行為,直接導致了孩子懦弱不懂得反抗的性格並且讓小黃養成了對錢財不在乎的觀念。這種行為產生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鄰居後來用了很長時間才將小黃的這兩個毛病改正。

三、「真完蛋!我去找學校!」

導致小黃性格懦弱的原因也不單單是他的母親的行為,這其中還有他父親的責任。在小黃「屢受欺負」之後,他的父親直接就不願意了,劈頭蓋臉就將小黃說了一頓,第二天就帶著小黃去學校找老師去了。這就導致小黃的性格越來越懦弱了,不僅如此,還十分的不獨立,總是想依靠父母解決問題。甚至後來因為小黃的事情,小朋友們都將小黃「孤立」了。這一度讓小黃自閉了一段時間,甚至產生了自卑的心理

那麼孩子受欺負家長該怎麼辦?

其實誰在童年的時候都與小朋友鬧過矛盾打過架,這也是一種小朋友之間「互相交流與認識」的一種方式。有許多小時候打過架,長大之後關係變得非常好的案例。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打過架,那麼在長大一些後就會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有可能心裡承受不住這種事情。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以下幾點。

1、強身健體,讓孩子多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讓孩子有自保的能力。

2、多傾聽,讓孩子的情緒宣洩出來,不然憋在心裡會很難受。

3、藉助繪本,讓孩子在故事中領悟其中的道理。

家長們讓孩子多看一些繪本,其中可以教會孩子許多道理,可以輔助家長培養孩子養成優秀的性格與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如此還可以隨著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提高孩子的情商。故事往往能更好地給孩子啟蒙,孩子看書的同時會情不自禁地將自己代入其中,把自己看做成其中的角色,那麼品行端正的角色就會影響到孩子,並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共10冊就非常不錯,適合3-8歲的兒童。中英雙語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基礎,家長們可以當故事給孩子讀,孩子也可以自己閱讀。用故事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套裡面有10本,分別是《媽媽我愛你》《從小有愛心》《禮儀我zui幫》《輸了沒關係》《我愛幼兒園》《我來幫助你》《知錯我能改》《我真棒》《我是媽媽的小幫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後,父母別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讓孩子更「懦弱」
    那天看到有個男孩被人打了,於是就大哭起來,媽媽聽到哭聲就趕緊從樓上下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就了解是怎麼回事。當媽媽得知事情真相後,就開始責怪孩子是個慫蛋,說為什麼不知道動手打他?有些話看起來是給孩子壯膽的,其實只會讓孩子更慫。
  • 孩子被欺負後,父母不要說這3句話,不然孩子以後會更懦弱
    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把孩子打架當成一件嚴厲的事情,被欺負了就一定要反抗到底,結果卻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灌輸了不良的思想,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極大傷害。家長和孩子日常相處時,以下三句話,絕對不要跟孩子說出口「沒關係!」孩子摔倒了,家長會安慰孩子「沒關係」;孩子玩具被搶了,家長也會說「沒關係」,但家長的一句沒關係,就給孩子帶來了不少失落。
  • 孩子被打後,爸媽別對孩子說這"三句話",這只會讓孩子更"軟弱"
    昨天下樓,看到一位男孩被旁邊的另一個大孩子踢了一腳。此時男孩哇哇大哭,不一會兒男孩的母親下來了,看見男孩子在旁邊哭,一直罵孩子說&34;這會有你哭的,剛才為什麼不打他?此時那個大孩子也早已經逃之夭夭了。
  • 孩子被欺負之後,家長不要說這三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到家,哭著跟說自己被欺負了,你會怎麼做?所以當孩子被欺負時,你第一反應對孩子說的話非常重要。建議家長,孩子被欺負後少說這3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將來可能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步入社會被當成「軟柿子」捏。
  • 不想孩子懦弱膽小受欺負!就不要做三種父母!
    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受欺負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測量中,低分者更多。悲傷、恐懼、怒氣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身體上還會出現無法長時間行走,無法舉起重物等。這樣的孩子非常可憐,他習慣被欺負,卻無處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會一直積累在小小的身體裡,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陰影,而有人會在某個時刻爆發,釀成抑鬱、自殺、報復社會等悲劇。
  • 早教會孩子這2點,孩子不容易受欺負,對孩子一生有益!
    琪琪家孩子上幼兒園後,老是被同一個小朋友欺負,直到有一次孩子放學回家,琪琪看到孩子的臉上被抓了幾條紅印子,琪琪看到了問老師怎麼回事,老師說:班上確實有個比較調皮的男孩子,老是欺負別的小朋友,老師們也說過這個孩子的,等上幼兒園了再說說那個孩子。
  •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教育孩子對每一位父母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這就需要父母善加引導了。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家長的表現,往往就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性格。
  • 孩子被打後,家長不要說這3句話,否則孩子註定成為"軟蛋"
    那麼,這幾句話,你對孩子說過嗎?孩子被打後,父母不要對他說這3句話,不然孩子以後會更軟弱為什麼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而父母作為孩子心中最偉大、最關愛自己的人,孩子必然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鼓勵與正確的應對方式。然而家長如果只是讓孩子採取躲避的方式,那麼將會極大打擊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期盼為他&34;的心態瞬間也將落空。這也會讓孩子對你的信任和獲得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從此變得不再相信父母、不再敢於直視欺壓,也不願意向父母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
  • 這三種思想不要給孩子灌輸 會讓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 容易被欺負
    其實原因多半出自父母,性格懦弱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3種思想,容易在外面給別人當「軟柿子」捏。第一種:學會多忍耐,多寬容別人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寬容他人的大人,凡事都要讓著其他小朋友」。這是無可厚非的。寢室孩子習慣了這種思想,當自己受到欺負的時候,就會習慣忍讓對方。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不要說這句話,會毀掉孩子一生
    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人欺負,有時候是個子高的男同學,他朝我吐唾沫,打我的臉,有時候是厲害的女同學,她揪我頭髮,用手指劃我的臉。我回家和媽媽哭訴的時候,她會來一句:人家為啥只欺負你,肯定是你不好!我聽完後更傷心了,原以為世界上最疼愛我的父母,會懂我的需求,接納我的無知,給我溫暖的懷抱,可是一句話就把我打入冰窖。
  • 告訴孩子受欺負後,要大聲說這句話
    孩子被打後如果打回去,很可能會遭到更加嚴重的毆打,因為愛打人的孩子一般都是容易被對方激怒的。家長如果鼓勵孩子打回去,孩子會把打人這種行為當做解決衝突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讓孩子默默忍受,也不是明智的。如果孩子從小被欺負了不知道反抗,或是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那麼他就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受到更多的欺辱。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不妨這樣告訴孩子。當他遭受別人欺負的時候,要勇敢而堅定地(帶著憤怒提高音量)說出這句話:你不要再這樣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 「看到孩子膽小懦弱被人欺負,我恨自己生了他」
    每個做父母的最心痛的,最不願看到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被欺負,卻膽小懦弱到任由別人去欺負,不敢還手,甚至連跑都不敢跑。記得《婆婆和媽媽》裡,秦昊因為聽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心疼到落淚,甚至想要坐飛機回去找對方家長。只想說,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軟肋。
  • 孩子被欺負後,最希望父母說的是這3句話,很多父母說錯了
    導讀:孩子被欺負後,最希望父母說的是這3句話,很多父母說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後,最希望父母說的是這3句話,很多父母說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欺負,這6句話家長不要說,特別是「打回去」
    導讀:孩子被欺負,這6句話家長不要說,特別是「打回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這6句話家長不要說,特別是「打回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媽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你的孩子會越來越自信,父母不要嫌煩
    今天和大家分享四句話,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四句話,你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家長千萬不要不耐煩。父母經常和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將會越來越自信1、「你的事你可以自己做主!」進入幼兒園前,家長要對孩子說:「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是愛你的」,只有自己的父母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會勇敢,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不會選擇隱瞞,會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或者家長,讓自己不受委屈。4、「你有自己的想法嗎?」
  • 李玫瑾:性格懦弱的孩子,在學校裡容易被欺負,家長要多多關注
    有句老話「人善被人欺」,不僅僅會發生在社會中,當然,也會發生在校園裡。當孩子性格過於的懦弱,加入到集體生活中,孩子很容易會遭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而這往往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殊不知,其實語言攻擊也算是校園暴力的一種形式,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很大,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為什麼別人就偏欺負我家娃呢?」其實,李玫瑾教授就曾解答過這個問題,在學校裡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大多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性格懦弱。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答案顯然是,不要打回去。但是父母要記住教會孩子:好欺負不代表懦弱,善良要有光芒。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如果鼓勵孩子「打回去」,會有什麼不利的後果:讓孩子學會「以暴制暴」;本身性格比較膽小溫和的孩子,當他們動手打回去的那一刻只是一時受父母鼓勵,父母給的勇氣,其實他們心裡還是害怕的;同學之間打來打去,最後只會結果往更壞的方向走,傷了同學情誼,更傷了和氣
  • 看起來怯生生的孩子,更易受欺負。不改變,教孩子打回去也沒用
    ,而是我們在孩子受欺負這件事的處理方式,沒有起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導致孩子看起來一副性生生的樣子,經常受欺負都不懂怎麼應對。同時也了解自己的孩子,怕孩子打不過別人,就預先告訴孩子不跟一些愛動手的小朋友玩,有人打你就趕緊跑,不要理他們 。 但生活中,身邊看到很多事例,證明孩子一味的迴避,也避免不了會再受欺負的可能。反而會有可能因為我們的孩子一味的退讓,讓那些愛打人的孩子,誤以為這樣做這很好玩,或覺得我們的孩子好好欺負。反而會更得寸進尺的來「騷擾」孩子。
  • 孩子受欺負要不要還手?孩子受欺負家長該怎麼做?
    有些孩子是非常膽小的,在和同齡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手足無措,甚至不知道還手,這就讓很多家長產生了擔憂,畢竟很多孩子的性格就是在小時候固定下來的,家長們到底要不要教育孩子受欺負時要還手呢?,首先要詢問孩子受欺負的原因是什麼,弄清楚前因後果,如果不是孩子的過錯,就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告訴他怎麼自我保護,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 父母要避免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世界上既勞累又美好的事情,想必就是慢慢等著孩子長大。有不少長輩會說:孩子的命運從出生的時候早已經註定了,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呢?這句話在某些條件下有著一定的道理,因為一個孩子將會受到不同的家庭氛圍,父母的教育…..這些細節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