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性格懦弱的孩子,在學校裡容易被欺負,家長要多多關注

2020-09-10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句老話「人善被人欺」,不僅僅會發生在社會中,當然,也會發生在校園裡。當孩子性格過於的懦弱,加入到集體生活中,孩子很容易會遭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而這往往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

你家娃曾在學校裡被欺負過嗎?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不可避免要加入集體生活,這時候是離開了父母的視線中,自己進行學習,交友和社交了。有的孩子很容易與其他人打成一片,而有一部分孩子卻總是容易遭受到他人的欺負,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最令家長們擔心的校園暴力事件,就不能不提一提了。曾經聽過一位寶媽說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寶媽有個女兒,如今已經13歲了,女兒上了初中之後,原本性格開朗的她,性格逐漸變得內向,也沒什麼朋友。

原來,女兒因為臉上有一道疤痕,所以被同學取了外號,對同學們的行為,女兒從未抗爭,總擔心自己一抗爭,就更加沒人跟自己玩耍了,也害怕同學們說她「開不起玩笑」。

殊不知,其實語言攻擊也算是校園暴力的一種形式,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很大,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為什麼別人就偏欺負我家娃呢?」其實,李玫瑾教授就曾解答過這個問題,在學校裡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大多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性格懦弱。

性格懦弱的孩子,具有哪些特徵呢?

1.沉默寡言

一般來說,沉默寡言的孩子,也是性格懦弱的表現之一。這一類孩子時常不太合群,有什麼委屈和不滿,選擇自己忍受,並不是傾訴或是發洩出來,而往往這一類孩子在校園裡很容易被其他人欺負。

2.逆來順受

逆來順受也是性格懦弱的孩子表現之一,這一類孩子當受到別人肢體攻擊或是語言攻擊的時候,並不會做出反抗,而是選擇默默承受,久而久之,別人的施暴並沒有付出相應的代價,自然會變本加厲了。

3.不懂得拒絕

性格懦弱的孩子,還表現在不懂得拒絕上。這一類孩子,當別人要求幫忙的時候,往往需要付出自己時間或是金錢成本,孩子心理不舒服,但卻依舊笑臉答應幫忙,這也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這樣的性格,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將來的工作和生活。

說句心裡話

孩子性格懦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當父母性格比較強勢的時候,孩子往往選擇妥協;又或是家長存在打罵孩子的行為時,也是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的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家長的教育方式十分地重要,當然,當孩子陷入校園暴力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忽視,這很容易釀成無法彌補的錯誤之中,最終買單的還是家長自己。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因為小明性格有點懦弱,平時也不怎麼說話,就成了班裡同學調侃的對象,最後漸漸地發展成被欺負的對象。而且就算是被欺負了,小明也不敢說,導致情況更加糟糕。01為什麼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①不合群性格懦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內向,在班集體裡也不喜歡說話。而這類孩子,通常是一些壞孩子欺負的對象。因為孩子不合群,就算是被欺負了,也不會有人幫他說話。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因為小明性格有點懦弱,平時也不怎麼說話,就成了班裡同學調侃的對象,最後漸漸地發展成被欺負的對象。而且就算是被欺負了,小明也不敢說,導致情況更加糟糕。,上學容易被排擠?①不合群性格懦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內向,在班集體裡也不喜歡說話。而這類孩子,通常是一些壞孩子欺負的對象。因為孩子不合群,就算是被欺負了,也不會有人幫他說話。
  • 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容易在學校被欺負,家長們不要忽略
    ,特別是一些家長表示自己家的孩子特別「軟弱」,別人說什麼都不敢反抗,在生活上就是這樣,很擔心以後在學校裡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不敢說。,一定不能自己受委屈,但是孩子的性格就是那樣,她自己是覺的不想多事。所以孩子媽媽經常擔心,以後上了學被人欺負就怕都不願意說,以後都沒有辦法,現在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但是還是免不了家長擔心。
  • 李玫瑾: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要注意3個方法
    李玫瑾: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要注意3個方法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父母們最關心的除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之外,基本上就是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別人欺負了。,她對很多的真實事例都剖析過原因,並且提出,通常受欺負的孩子都是性格比較軟弱的,是最有可能在學校受到欺負的,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家長看一看
    而家長選擇的做法有這幾種,一是不當回事兒,二是讓孩子下次離「壞孩子」遠一點,三是找到學校與家長理論一番,四是讓孩子打回去。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於是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如何處理一直成為了我的難題。
  • 李玫瑾:孩子有這種性格,在學校容易受欺負,父母們要時刻注意
    文/小曼聊育兒很多家長在擔心孩子上學有沒有好好學習,但其實大半父母都會忽略一個重要問題——孩子有沒有被欺負。這類事件層出不窮,許多孩子在父母們無法觸及的角落,被別人拿來取樂欺負。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張令人痛心的圖片,女孩給同學下跪,一旁的人嘻嘻哈哈的拍照錄視頻,女孩渾身狼狽,低著頭,眼神黯淡無光,絕望的在乞求。
  • 孩子性格懦弱,在學校容易被排擠,家長做到3點,孩子養成好性格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的性格大多數是遺傳父母,還有很多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一般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通常都比較受歡迎,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往往因為不會表達而受欺負,想要孩子不受欺負,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的性格呢?
  • 當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父母做法很關鍵,不僅僅要告訴孩子打回去
    >有的孩子性格懦弱自卑,平時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唯唯諾諾,看著一副軟柿子的樣子。這種形象的孩子容易變成一些壞同學的關注對象。他們仗著自己人多勢眾,或是在體格方面有優勢,欺負這些看起來懦弱自卑的孩子。①告訴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自己的講座上提到,在孩子在學校裡受到欺負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打回去。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需要先告訴老師嗎?李玫瑾:堅決打回去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老師被提問道,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中受到了欺負,你會支持他打回去嗎,李玫瑾老師給出的回覆是:肯定會啊。李玫瑾老師給出的回答讓不少家長感到吃驚,因為在中國,大多數的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受到欺負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去告訴老師,不要馬上作出回擊。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
    01.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剛才看了李玫瑾教授對話俞敏洪的直播欄目,兩位大咖在育兒現象和育兒方法上談了自己的很多觀點和辦法,非常喜歡兩位教育專家的觀點,最後,他們還就網友一些很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這裡面包括: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一定要出頭嗎?
  • 李玫瑾:你是在「毀」孩子!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教他去找老師?
    學校霸凌存在很多學校內,很多孩子都難以避免被欺負,家長也都會有這個擔心;那麼有很多家長就有一個疑惑,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被打了,應該怎麼做?很多電影和實際生活都在告訴我們,一昧的忍讓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完全解決不了問題。告訴老師,也不能得到完美的解決,遇到不負責的老師,事情只是一拖再拖,甚至還會反過來斥責學生,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專門欺負你啊?
  • 有這幾個特點的孩子,在幼兒園容易受到欺負,家長要留心!
    代課期間呢,幫媽處理了好多的孩子們鬧矛盾的事,根據這些形形色色的事,幫媽分析,有這麼幾類孩子在幼兒園經常被欺負,其實自己家的孩子還是自己父母最了解了,當自己的孩子有這幾方面特徵的時候,就要多留意了,就像寶寶膽小懦弱、沉默寡言、缺少爸爸、身體矮小的,家長就要多關心關心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過欺負。
  • 上學後容易被欺負的3類孩子,家長需要更加留心,別讓娃被欺負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們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會不會受到別人的欺負,如今校園暴力也是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很多孩子即使在學校受到欺凌,也不敢向老師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狀態,多多關心孩子的校園生活,不要讓孩子生活在陰影之中。
  • 孩子被欺負,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還不夠,還要這樣幫助孩子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被欺負,如果不打回去的話,那麼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可能會覺得你好欺負,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了,可能還把這當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一味地忍耐,是不行的。確實,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是被當成心肝寶貝的,可能從來都捨不得打罵的,卻在學校被欺負,被別人打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非常氣憤的吧!
  • 李玫瑾: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個人養成的性格,未來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們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性格的發展方向,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最後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們該怎麼做?」可能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見得打打鬧鬧只是在開玩笑,「千萬不要還手,忍一忍就過去了」,沒必要把事情鬧得太大。可是一味忍讓,真的能讓「施暴者」停手嗎?能讓孩子不再被欺負嗎?當然不能。
  • 這三種思想不要給孩子灌輸 會讓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 容易被欺負
    其實原因多半出自父母,性格懦弱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3種思想,容易在外面給別人當「軟柿子」捏。第一種:學會多忍耐,多寬容別人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寬容他人的大人,凡事都要讓著其他小朋友」。這是無可厚非的。寢室孩子習慣了這種思想,當自己受到欺負的時候,就會習慣忍讓對方。
  • 李玫瑾: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
    老大小時候一直是奶奶在老家一個人帶,等上幼兒園了敏敏才把她接到身邊,由於從小接觸的人少,老大的性格有些內向,甚至是膽小怕事,在上學的時候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敏敏不止​一次的告訴她:「在被欺負的時候要勇敢一點,必要的時候就要打回去!」
  • 孩子在學校被打,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李玫瑾的方法是上策
    導語:我的孩子在學校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想必這個問題不少父母都被問到過,但家長們的回答各有不一,可父母的處理方法不當,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成長。甚至更有可能讓其遭受校園暴力,因此,若孩子被同學打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朋友家孩子剛上一年級,從小身子就比較薄弱,也很少外出和朋友玩,所以性格也比較內向,上學後,身子較小的他成為了班級裡幾個調皮小孩的目標,對於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合理,在學校有老師管教,可像朋友家兒子在放學路上被欺負,老師也管不了太多,而李玫瑾教授在一個節目中談論過這個問題,並且告訴家長支持孩子打回去。中國有句古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