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抑鬱症患者不宜自測血壓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許多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購買了各種血壓計,自己測量血壓。這是高血壓患者保障自己健康的一種手段。隨時監測血壓,一旦發現出現異常,可早早就醫。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自測血壓,不然的話還會把血壓越測越高,影響到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日前內蒙古武警總隊醫院的心腦血管專家、內二科副主任醫師賈志新醫生就此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是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血壓有問題。患者定期或不定期到診所、醫院測量血壓,並根據隨機測得的血壓作為診斷依據,聽從醫生建議增減治療藥物。這樣的血壓測量具有隨機性、盲目性。而患者在家自測血壓可以彌補偶測血壓的不足,提高血壓診斷的準確性。因為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運行並不規律,受情緒、環境和心理等多種因素影響。有些人一到醫院量血壓,血壓就高,自己在家量就好,這是受醫院環境影響導致的血壓反應性升高。醫學上所說的「白衣高血壓」就是形容這種情況的。自測血壓能夠避開醫院特殊環境造成的心理因素,反映患者真實的血壓值,排除誤診。對於「白衣高血壓」人群來說,自測血壓是最佳選擇。

  然而自測血壓並不適宜所有患者,焦慮症和抑鬱症患者,均不適合在家中自測血壓。

  人的血壓存在波動並且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對於容易焦慮的人或焦慮症的患者來說,自己在家中測血壓,偶然發現血壓增高,會產生或加劇焦慮的狀態。在焦慮狀態下,患者的血壓可能發生波動,持續增高。焦慮程度越高,情況越嚴重。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曾經有過這樣的臨床病例:患有抑鬱症的高血壓患者在自測血壓後發現血壓高,情緒不能控制,竟然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因此,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去醫院測量血壓,醫生會有相應的處理手段,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相關焦點

  • 高血壓患者注意:家庭自測血壓記住135/85
    新聞背景:由中國高血壓聯盟、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委員會等聯合組成的中國血壓測量工作組近日公布了我國第一部《中國血壓測量指南》,推廣工作正式啟動。「一般人對高血壓的認識是,同一天的3次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mmHg。而在家裡量血壓,標準要降低5mmHg。就是說,如在家中不同時間、多次測量的血壓都達到或超過135/85mmHg,就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
  • 焦慮症自測法,看看你有這些症狀嗎?
    焦慮症怎麼自測常用SAS和GAD-7焦慮自評量表來自測,以及判斷焦慮的嚴重程度。焦慮症吃什麼藥好焦慮症的藥物治療主要是抗焦慮藥物的使用。原來傳統抗焦慮治療更多是選用安定類的藥物,就是俗稱為苯二氮卓類的藥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侖、艾司唑侖。但是這些藥物不能長期使用,長期使用可能有過度鎮靜或者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甚至會有依賴的風險。
  •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現代社會發病率比較高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錯誤的認為抑鬱症就是焦慮症,其實抑鬱症和焦慮症不是同一個疾病的,並且兩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由於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是比較多發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對於焦慮症和抑鬱症會產生混淆,其實焦慮症和抑鬱症無論是在症狀表現還是在調節方法上區別都是比較大的。焦慮症的主要的症狀特點是患者會持續的心情緊張,無名擔心,坐立難安。
  • 廣州省十大精神病醫院 焦慮症自測表
    核心提示:這個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都患上了焦慮症,但由於大多數人都不是特別了解焦慮症,所以即使出現了焦慮症之後也未必會引起重視。所謂焦慮症其實假設從嚴厲意義上來講歸於精力和心思方面的妨礙,只不過由於患者構成焦慮症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相同。所以期望大家平常能夠多了解焦慮症自測量表,並且要對照這個焦慮症自測量表看一下自己是否有焦慮症的情況。
  • 抑鬱症,神經衰弱,焦慮症區別
    ​以上的症狀有五種以上並且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就可以診斷為抑鬱症。抑鬱症患者自知力受損,多不主動求治。抑鬱症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致病,所以有人把抑鬱症稱作現代人易患的「心理感冒」。焦慮症多由社會因素,突發性事件或城市過密、居住空間擁擠、環境汙染、緊張、工作壓力過大等引起。
  • 焦慮症和抑鬱症哪個更嚴重呢?
    2、自殺念頭焦慮症患者沒有自殺念頭,儘管害怕,但是還不是以死來逃避;而抑鬱症患者往往有自殺念頭甚至自殺行為。3、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過分擔憂焦慮症的一個主要的表現就是對於未發生的事情表現出過分的擔心,患者會有痛苦的感覺,而抑鬱症的患者的情緒就會比較的複雜,還會伴有焦慮的情況出現。
  • 一份專業的焦慮症自測表,都來測試一下吧
    焦慮症是神經類病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情,也是僅次於抑鬱症的精神類疾病!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當中,會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抑鬱症與焦慮症如何區別
    (一)焦慮症的診斷 焦慮症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症。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焦慮症的焦慮症狀是原發的,凡繼發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軀體疾病的焦慮應診斷為焦慮症候群。
  • 抑鬱症為什麼嚴重到自殺,抑鬱症和焦慮症如何區分?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在於,焦慮症主要是以情緒的擔憂、恐懼為主,他會出現一套總的說來,焦慮症的人變得很煩躁,它是一種情緒向外的這麼一種特點,而抑鬱症的話是指向內的,它是被壓抑的那麼一種感覺。簡單的來說,有一種說法叫焦慮症的人非常怕死,而抑鬱症的病人嚴重的時候他是想死,這個可能是一個最簡單的一個判別方法。
  • 如何正確的區分焦慮症和抑鬱症呢
    如果用一種簡短通俗比擬,抑鬱症症狀是抑制向下的,而焦慮和緊張是驚恐向上的。  2、焦慮症:經常無須有的擔心是焦慮症患者典型的症狀之一。如他們會擔心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健康等,而這些情況在常人看來很正常,即焦慮症患者的反應與實際情況不符或偏差頗大。
  • 如何分辨抑鬱症與焦慮症?還有神經官能症?
    分辨抑鬱症與焦慮症確實有些難度,有時候對於我這樣的專科醫生也可能會出錯,因為大多數時候,焦慮症的患者也會有抑鬱症狀,而抑鬱症的患者也會有焦慮症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唯一的區別就是詳細了解病史,進行精神檢查
  • 焦慮症、抑鬱症明顯不同,卻又有著千絲萬縷
    在各種各樣的疾病方面,心理疾病是比較複雜的,然而不同的心理疾病之間也是存在著很多微妙、不易被人察覺的聯繫和區別,就如焦慮症和抑鬱症一般,生活中很多朋友對此就分不清楚。近日,有網友在後天私信留言,諮詢焦慮症是抑鬱症嗎?焦慮症與抑鬱症有什麼區別?
  • 抑鬱症、焦慮症就像是心靈的感冒
    ,內心很痛苦,經過診療,原來小彥得了抑鬱症。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是患者出現情緒低落,對外界興趣缺乏和精力不足,這類患者經常流露出悲觀、絕望甚至嚴重者會出現自殺情緒。
  • 中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未被「發現」
    在中國,張國榮、崔永元等明星公開了自己的抑鬱症病情,人們開始逐漸熟悉抑鬱症這三個字,但社會的偏見和歧視仍然嚴重,患者和患者家屬仍有強烈的「病恥感」。患者走進精神疾病相關科室就診,顯然需要很大的勇氣。「病恥感」,是阻礙患者治療的一大「絆腳石」。
  • 焦慮症抑鬱症的主要原因
    焦慮症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有:1.長期、前置的原因(1)遺傳。這裡說的遺傳,不是說焦慮症抑鬱症能夠通過基因遺傳。而是說,父母親患有焦慮症抑鬱症,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焦慮症抑鬱症特有的表現、情緒、動作、習慣,小孩會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學習到這些表現,從而影響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導致了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情緒。這種情緒的長期的薰染,就讓小孩習得了焦慮症抑鬱症。(2)童年經歷。這是所有的焦慮症抑鬱症患者,之所以導致了焦慮症抑鬱症的習慣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
  • 焦慮症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
    經常會有人問:焦慮症和抑鬱症會有哪些區別? 實際上,焦慮和抑鬱這兩類情緒都同屬於負面情緒,而且這兩者我們常稱之為雙胞胎。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焦慮和抑鬱的概率,實際上是非常高的,甚至高達70%-80%。
  • 抑鬱症怎麼測定?
    ——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強迫自殺思維康復者,瀕死體驗者。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答網友問系列網友問:抑鬱症怎麼測定?你好,我曾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抑鬱症量表滿分的人。藥物治療無效後,用自己的方法,徹底擺脫抑鬱症等心理問題。
  • 焦慮症和抑鬱症是一回事嗎?
    焦慮症和抑鬱症不是一回事,但是在臨床上經常被大家混淆,經常分不清楚。那麼這兩個疾病真的一樣嗎?我們需要通過病理來分析出兩者之間的不同。大家之所以分不清楚焦慮和抑鬱,其實經常會共病,比方說一個抑鬱症患者,也會有焦慮症的表現,一個焦慮症的患者,有的時候也會有抑鬱的表現,所以他們這種共病機率還是挺高的,所以在臨床上可能要鑑別一下,是抑鬱導致的焦慮,還是焦慮導致的抑鬱,都是有可能的。
  • 焦慮症和抑鬱症到底哪個更嚴重?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危害都挺大,而且焦慮抑鬱容易共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焦慮症和抑鬱症這兩種疾病。抑鬱不僅會使人產生不良的情緒,如果諱疾忌醫不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多種軀體上的疾病,對抑鬱症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重度抑鬱症患者會難以集中精力和思維;抑鬱症會使患者難有清晰的思維並且做很小的決定都變得很困難;患者也會變得語速慢、語量少、反應遲鈍,這會讓患者的人際交往變得困難。
  • 運動可以緩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嗎?
    抑鬱症常伴有焦慮症狀,但抑鬱症以抑鬱為主;焦慮往往只是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反應,同時還伴有其他情緒反應,如強迫、疑病、恐懼等,嚴重的抑鬱症會出現自殺傾向。無論是抑鬱症還是焦慮症,都會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因此,對抑鬱症和焦慮症,我們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