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推送將帶有一定的學術性和哲學性。
弗洛伊德
在現代人格心理學的發展以及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上,弗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學說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著名的《夢的解析》,深刻的影響到了20世紀之後的西方思想以及人文學科。
《夢的解析》摘錄:
★夢的內容是由於意願的形成,其目的在於滿足意願。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人是一個受本能願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道德感是人的獨特品質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人的潛意識裡,人的性慾一向是處於壓抑的狀況,社會的道德法制等禮貌的規則使人的本能欲望時刻處於理性的控制之中。
★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的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人類天生具有「弒父情結」,從一出生,他就註定要和父親展開鬥爭,以擺脫被統治被支配的地位,爭取獨立自由的權利,進而掌握家庭的主導權和社會的主動權。
★我堅信人類文明是以犧牲原始的本能為代價而創造出來的。
但從這一思想運動深入發展時起,便產生了許多傑出的、持不同意見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對弗氏的正統精神分析學或偏離,或背叛,這樣,不僅開拓了精神分析的新領域,也從不同的、全新的角度揭示了弗洛伊德思想固有的矛盾和缺陷。
其中卡倫·霍尼作為新弗洛伊德學派的代言人,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出發,對弗氏的學說做出了重大的修正和批判。
衝突的根源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內心衝突是壓抑與被壓抑這兩種力量之爭,而強迫性內驅力則具有本能的性質,追求的是滿足。衝突的根源來自生物的、生理的因素。
卡倫·霍尼認為衝突來自於困擾人的內心的相互矛盾的神經症傾向,這些傾向的產生不僅可以歸於偶然的個人體驗,更主要應歸咎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的文化環境。
衝突的出現表明一個人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發生了紊亂和失調,也就是說,衝突的根源在與人所處的社會文化狀態,與他的社會性——而不是生物性或動物性——生活密切相關。
卡倫·霍尼認為被弗氏看作「力比多*」的那種東西實際上只是處於神經症衝突中的人對溫情與友愛的渴求,其誘因是焦慮而不是性慾,其目的是在與人相處時得到安全感而不是性慾的滿足。
我們認識自己內心相互作用的各種因素,受困擾的人可以認識並改善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們可以得到指導,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種悲觀主義的決定論。
力比多(libido)即性力。這裡的性不是指生殖意義上的性,它被稱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體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錯者和兒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學認為,力比多是一種本能,是一種力量,是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的驅動力。
這種觀點更明顯地表現出客觀的、唯物主義傾向。
人在現代社會文化中會產生各種內心的衝突,人有意識和無意識地為解決衝突會進行四種主要嘗試——親近人、對抗人或迴避人、心目中樹立理想化形象以及處處從外部尋找原因的外在化傾向。
這些嘗試往往不僅加劇了衝突,反而再次產生出新的衝突,結果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最後也是最嚴重的產物便是虐待狂。
美國著名的幾個變態連環殺手
Edward 『Ed』 GEIN(艾德‧蓋恩)
瘋狂行徑:盜墓、披人皮、連續殺人、食人肉、戀屍癖、虐待狂
Albert Fish(亞伯特‧費雪)
瘋狂行徑:戀童癖、連續殺人、虐殺再分屍、專愛吃孩童肉、自虐狂
Jeffrey Dahmer(傑佛瑞.丹墨)
瘋狂行徑:連續殺人,分屍,凌虐狂,戀屍癖,食人魔
強迫性驅力是神經症特有的,這一類驅力產生於孤獨、無助、恐懼等感覺,產生於與他人的敵對情緒。儘管如此,它們還是代表了患者用來應付生活的一些手段,它們追求的是安全感而不是滿足,它們的強迫性起因於潛伏在它們之後的焦躁不安。
這些強迫性內驅力也被稱作神經症的趨勢或傾向。
絕望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所有懸而未決的衝突所造成的後果。我們看到由此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恐懼,精力的浪費,道德的損害,由於複雜的感情糾葛而產生的絕望感。
喪失
只有理解了希望完全喪失的那種狀態之後,才最終看到了虐待狂傾向的意義。這些傾向代表一種嘗試,由於病人對他自己感到失望,變企圖用代償性生活求的補償。他在虐待行為中表現出的蠻橫態度,正是由於他嗜求報復的勝利。
這些個體傾向結合起來則代表一種人對人和對己的基本態度,一種特別的人生哲學。根據傾向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幾個類型。
「親近人」
這些個體傾向有對溫情的病態的渴求、強迫性的謙卑、對」夥伴」的需要。
「對抗人」
對權利與威望的強迫性渴望,在某些方面類似神經症的奢望。
「迴避人」
普遍地疏遠他人,內心有對自己與他人之間保持情感的距離的強迫性需要。
然而作為所有這些衝突的根源的社會文化狀況早已大大的超出個人的控制,神經症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
有關於神經症的觀點和討論不僅有益於改進理論和療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同樣有益於我們自己。
「儘管嚴重的神經症應該是專家的事,但我仍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也能極大地解決自己的內心衝突。「
「我深信,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能夠改變而且不斷改變自己。」
——卡倫·霍尼
編輯|楨島聖護
By the way, happy birthday to Miss M.
References:(Our Inner Conflicts):Norton Press,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