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結情誼,中華文化共傳承
圖文/方洛凡
7月11日至18日,我校部分學生參加了由無錫市教育局、臺灣新北市教育局和中華青少年全人發展國際交流協會聯合舉辦的「2014 Young Power 魅力無錫夏令營」。同時參加此次活動的臺灣學校有新竹女中、醒吾高中、新莊高中、臺南女中、中興高中、桃園高中、豐原高中、竹東高中、興大附農和岡山高中。此外,無錫市天一中學和洛社高中的部分學生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4 Young Power 魅力無錫夏令營」旨在加強海峽兩岸青少年的溝通以及情感聯繫。在八天七夜的行程中,學員被分成九個小組集體行動參觀無錫各處名勝景點。全部學員、帶隊老師及由大學生志願者擔當的小隊輔導員全部下榻無錫山水麗景酒店,臺灣學生和大陸學生同住一間雙人間。雖然第一天晚上出現了一例臺灣學生換房事件,但合住使兩岸同學直接地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效果是很成功的。
此次夏令營活動使學員建立了良好的團隊意識,如始終以十人左右的小隊為單位進行扎筏、包餛飩、騎自行車、解謎、闖關等活動。學員利用僅有的兩次小隊時間完善了合作創意體驗課程對「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的探究,並編排了各自小隊的節目以在惜別晚會上表演。在「誰來我家」環節中,小隊隊員在沒有小隊輔導員陪同情況下集體行動,完成了拜訪同隊夥伴的家、乘坐地鐵等遊覽任務。在踏青農莊拓展基地,學員用毛竹和空桶自己動手製作竹筏,完成後下水檢驗,全體學員無一落水,一個小隊甚至和老師們賽起了划船速度。在交往中,學員的友誼不斷深化,常有學員在用餐時主動幫其他人盛飯。
小隊輔導員和學員之間以固定的問答喊話如「注意」、「Yes sir」進行交流,快速維持秩序以便解釋活動或遊戲規則。每天早上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由小隊輔導員帶領學員跳早操,小隊中如有遲到者則懲罰隊長做伏地挺身。此次活動同樣注重學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要求學員儘量「光碟」減少浪費、用餐結束後將剩菜收集在一兩個盤子裡並把餐具按種類集中擺放。
這次夏令營參觀的名勝有錢園、泰伯墓、東林書院、薛福成故居、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靈山梵宮、長廣溪溼地保護公園、惠山古鎮和寄暢園。文化景點有鴻山遺址博物館、紫砂博物館和泥人博物館。同時還參觀了江南大學、天一中學和臺資企業健鼎(無錫)電子有限公司。特色活動有營火晚會、編草鞋、扎竹筏、包餛飩、採茶、自製茶壺和自行車越野。
原高一(二)班牛旗旗說:「臺灣的同學相對大陸的同學來講更開放,更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好奇。他們的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是很強的。他們也很喜歡自拍,很有自信。」小隊中絕大部分都是由臺灣同學擔當隊長,惜別晚會的表演基本上由臺灣同學領舞或領唱。對今後,他說:「如果是雙向聯繫的話最好了,單向聯繫也沒有問題,畢竟別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只要能把我的想法傳達給他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