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專家學者熱議閩南文化保護與傳承
兩岸專家學者熱議閩南文化保護與傳承 2018-06-03 11:34何凌霄 攝 中新網漳州6月3日電 (何凌霄)1日至3日,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以「閩臺民俗文化保護、傳承,發揮特色,提升檔次」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在福建漳州長泰展開。
-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兩岸近70名學者「共...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廈門開幕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2日在廈門舉行,共有海峽兩岸近70餘位出版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與會, 共同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出版交流拓展深耕、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一帶一路」與兩岸出版合作新機遇、中文出版「走出去」與兩岸出版共創雙贏
-
兩岸共探閩南文化與民營經濟發展
原標題:兩岸共探閩南文化與民營經濟發展 12與16日,「弘揚閩南文化 助推民營經濟」閩南文化沙龍在福建泉州三道行藝術館舉行。 孫虹 攝 中新網泉州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虹)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閩南文化沙龍16日在福建泉州舉行,來自兩岸的文化愛好者、學者、民營企業家等共聚一堂,交流探討閩南文化與民營經濟乃至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關係,開闊閩南文化研究新視野。 社會經濟因地利而興、因經濟而盛、因文化而久。
-
體驗童玩觀看民俗 兩岸青少年夏令營傳承閩南文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岑通訊員尤琦)日前,由海滄區臺辦、區文聯、區教育局指導,海滄東孚街道主辦的「文化交融·和諧脈動」海峽兩岸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正式開營。
-
臺灣青年學者交流兩岸傳統民俗文化 探討共同歷史認知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電 (楊程晨 馮靖蓉)「兩岸傳統文化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圓桌交流會17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臺灣青年學者以具體案例,分析、探討傳統民俗的當代傳播價值。湖北經濟學院講師謝雅卉發言表示,媽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份。在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研究媽祖信仰的周邊傳播活動具有現實及理論意義。謝雅卉說,媽祖信仰涉及政經、文學、藝術、教育等領域,課題研究內容豐富,學術價值頗高。
-
廈門:兩岸閩南童玩文化交流研討會舉行
廈門:兩岸閩南童玩文化交流研討會舉行 2014-08-18 06:51:00 導讀:」非遺文化童玩的傳承代表人陳文東在15日上午舉行的兩岸閩南童玩文化交流研討會上說,童玩民間文化在傳承中要抓住精髓,挖掘教育因素,與時俱進,不斷拓展和延伸。
-
【海峽論壇網】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寧德...
海峽論壇網訊第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座談會6月21日在寧德市隆重舉辦。座談會由全國臺聯主辦,寧德市人民政府承辦,省民宗廳、省臺聯、省文化廳協辦。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擴大兩岸民族交流,促進寧臺共同發展」。
-
中外學者研討裴氏文化,湖北作家新解孝義觀
12月14-16日,來自海峽兩岸及瑞典的專家學者260人聚首鄭州,研討裴氏文化的當代價值,並在新鄭市裴度墓首次舉行了公祭唐代名相裴度儀式。同時,湖北籍作家與文化學者楊西江、裴高才等受聘中華河洛姓氏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
-
兩岸百餘位專家學者齊聚篔簹書院 共襄國學文化盛會
作為金磚「習普會」的地點——篔簹書院高朋滿座,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所高校、研究所、書院等文化機構的百餘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綠竹猗猗、白鷺紛飛的白鷺洲,共襄一年一度的兩岸國學文化交流盛會。 本屆論壇由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單位共同主辦,廈門市書院協會、廈門理工學院國學研究所、華僑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協辦。
-
兩岸學者聚會澎湖共商臺灣海峽環保大計
新華網澎湖8月16日電(記者裴闖 文赤樺)「第三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澎湖論壇」16日在澎湖科技大學舉行,兩岸200多位環保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商臺灣海峽環保大計。
-
廈漳泉共推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中新網泉州12月16日電 (吳冠標)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會商交流會16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開,40餘名專家、建設保護單位代表與會交流研討,共同推進閩南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閩南文化在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各國廣泛傳播,而福建省的泉州、漳州、廈門三市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是世界閩南人的原鄉祖地和精神家園。2007年6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設立,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經過驗收評估,2019年12月25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入選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
兩岸青年共研閩南文化:「真正有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中新網漳州7月7日電(龔雯)「這邊很貼近臺灣文化,精神文化、民俗信仰的一些風格都和臺灣相近。」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王阿勉經過此次閩南文化研習營活動,感受頗深。 7日,由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廈門落幕,活動為期7天,兩岸青年共同研習閩南文化,尋找到文化的認同感。臺灣青年實地參觀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僑鄉文化館。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在泉州舉行
昨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在開幕式上如是說。研討 專家學者在泉暢談送王船民俗17日晚,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2020年11月27日 23: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以「傳承弘揚中華茶文化 促進兩岸茶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兩岸茶產業及文化研討會11月27日在重慶舉行。
-
兩岸民眾齊聚海滄鳳山書院 共演閩南文化喜樂匯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在這裡舉行,包括生活在海滄的臺胞在內的兩岸民眾上千人齊聚一場,共同欣賞了歌仔戲、答嘴鼓、歌舞、陣頭等鄉土味濃厚的閩南藝術。 作為2018年海峽兩岸樂活節配套活動,「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將舉辦四場,走進四個村居,由兩岸同胞自編自導自演豐富多彩的、獨具閩南特色的文藝節目,為市民群眾帶來正能量、接地氣的視聽盛宴。
-
文博會寶象紅星美凱龍分會場暨2018閩南民俗文化展啟幕
文化惠民公益匯演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通訊員陳素素)11月2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開幕,寶象紅星美凱龍分會場同期舉行,在為期四天的時間裡 據悉,寶象紅星美凱龍分會場由寶象國際、寶象紅星美凱龍聯合陽光同際(廈門)文化傳媒共同啟動,在港務自貿城--寶象紅星美凱龍舉行,呈現出公益+攝影+民俗等多元素的集合,期盼為市民打造家門口的文化公益盛宴。
-
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在海滄舉行
【關鍵詞 海滄】 海滄作為閩臺文化基因庫,兩岸交流橋頭堡,在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閩臺文化方面,做出了可貴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效顯著。海峽兩岸13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 在本屆論壇上,主辦方及兩岸學者一致贊同海滄成為「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的長期舉辦地。主辦方形成並發布了海滄共識。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岸學者專家齊聚海滄探討「人類學的處境和兩岸人文學融合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有助於推動兩岸形成文化共識。
-
【泰國《星暹日報》】刊兩岸青年共研閩南文化:"真正有兩岸一家親...
2019年07月12日 09:10:17 來源:中新網福建 「這邊很貼近臺灣文化,精神文化、民俗信仰的一些風格都和臺灣相近。」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王阿勉經過此次閩南文化研習營活動,感受頗深。
-
金門古代共出44位進士 學者建議打造大學島
原標題:金門古代共出44位進士 學者建議打造大學島論壇邀請有關專家及兩岸媒體高層共同與會,針對金門永續發展、文化觀光以及兩岸發展進行研討。 林德恭:金門古代共出了44位進士 金門自古屬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轄,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
-
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閩南古韻、兩岸傳情」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式29日上午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福建漳州華安高山族舞蹈團、臺灣戲曲學院的兩岸藝術家為觀眾們奉上了一臺原汁原味的閩南傳統文化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