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新華字典是官員質量有問題的縮影

2020-12-11 搜狐網

山寨新華字典是官員質量有問題的縮影

2013年05月06日08:14

來源:南方都市報

原標題 [[街談]山寨新華字典,官員也山寨?]

  中央為解決農村小學生缺字典的問題,按每名學生14元的標準,從中央財政劃撥了17個億,為1.2億農村小學生每人發一本《新華字典》。這筆專項資金分到教育大省湖北是6500餘萬元,本來應該為在校的470萬小學生訂購最新版的《新華字典》,目前的情況是,只有320萬小學生拿到了一本錯謬百出的山寨版《學生新華字典》,更離奇的是,這本由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崇文書局出版的《學生新華字典》,有A、B兩個版本,編撰更認真、印刷更好一些的A版在市場銷售,可以打到4.5折,而「特供」給學生的B版,湖北省教育廳則用足了中央的政策,用14元的價格採購。

  湖北省教育廳放著有60年口碑聲譽同時也是上級推薦的商務版《新華字典》不採購,而要買本地出版的字典,這不算神奇,或許可以解釋為無所不在的地方保護主義;更神奇的是,採購地方版也就算了,放著現成的該書局正版字典不用 這可能涉及到要為編撰者支付稿酬,於是崇文書局果斷山寨自己,為了謀取更多私利不惜禍害鄉梓子弟,缺德者莫過如此,崇文書局哪裡還有一絲斯文?

  這件事是由一向關注產品質量的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報導的,透過這個質量報導,我們看到的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字典的產品質量問題了。

  崇文書局放著自己的正版字典不賣而制賣假貨,說明這個書局有內鬼,書局總經理黃成勇等,已經不是在為本單位謀利益了,因為他的行為是在砸崇文書局的招牌;湖北省新華書店是具體負責採購的,新華書店不採購正版的《新華字典》,如此大宗的採購居然都不提打折的問題,傻瓜都知道這裡面一定有問題;湖北省教育廳拿著幾千萬就這麼隨手一甩,也不看看貨色如何,大家也不要以為他們顢頇呆傻,越往上越懂得悶聲發大財。

  從黃成勇接受採訪時叼著菸捲滿不在乎的樣子我們鬥膽猜測,他後面有人,這種事一定是狼狽為奸,蛇鼠一窩。

  黃成勇以及他後面勾聯的同夥膽子已經大到這種程度:他們已經不是雁過拔毛,抽水自肥,這種小打小鬧已經不能滿足他們貪慾,他們這是公開的鯨吞,他們把300多萬小學生的教師、家長,包括整個社會的識別力統統設定為零,他們把數千萬公帑視為己物,把中央的惠民政策截留到自家口袋,公然給黨和政府抹黑,也許他們從級別上可能只夠「蒼蠅」,但他們利令智昏,利令膽壯,上敢犯天條,下敢犯眾怒,這幾隻蒼蠅好囂張啊!

  沒有好的制度,好人也會變成壞人;沒有有效的監督,好事也會辦成壞事。「湖北字典案」不是字典有質量問題,是相關官員質量有問題,是政府採購制度有質量問題,是公共財政的監督有質量問題。這本經過貪瀆髒手的假字典,不僅汙數百萬孩子的目,更汙他們的心。好好打一下這幾隻蒼蠅,全國公眾拭目以待。 銳圓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才是不折不扣的大IP
    要知道,在《新華字典》APP之前,已經有100多種辭書APP上線,但都未能引發此等議論。《新華字典》恐怕沒有自己的公關團隊,也還不明白怎麼在微博買熱搜,所以這波自帶流量的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反映出的還是《新華字典》不可撼動的地位。  《新華字典》的地位為什麼這麼高?看字典的名字就知道。「新華」取「新中華」之意,能冠以「新華」名號的可不多。
  • 最早版本的《新華字典》是如何誕生的
    新中國成立後,也在編審局兼職工作的魏建功,與葉聖陶一拍即合,都認為隨著中小學教科書編寫修訂工作步入正規,應該有一部新的普及性字典,而且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決定在編審局建一個以「新華」為字頭的直屬機構——「新華辭書社」,並由魏建功出面主持,著手早有計議的小字典,即後來命名為《新華字典》的編寫工作。
  • 捍衛「新華字典」之名
    其實,早在1999年,有關部門就制定了對打擊侵權盜版等違法活動的措施,指出「《新華字典》等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重點工具書,這些圖書在漢語言普及與研究,以及語言教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廣大讀者喜愛」。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國家版權局關於公布2014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的通知」中,就有「雲南『3·28』銷售盜版《新華字典》案」。
  • 《新華字典》:小字典映射大時代
    而在此之前《新華字典》的編寫就已經有了漢語規範化的目的和意識。魏建功說,《新華字典》是把「以音統字、以字統義、以義統詞」作為總體例的,「那時一系列語文規範化和簡化的工作尚未進行,服務對象也只限於小學教師、初中學生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幹部。」正是字典編寫者所具有的超前意識,對長期以來的漢字改革和漢語規範做出了貢獻。
  • 《新華字典》簡介
    《新華字典》是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中國第一部通用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記小字典》,但未能編纂完成。自1953年,開始重編,其凡例完全採用《伍記小字典》。從1953年開始出版,經過反覆修訂,但是以195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作為第一版。
  • 新華字典收錄新詞,恰是其生命力所在
    收錄新詞「初心」「點讚」「二維碼」,增加新義項「賣萌」,文字有了聲音、筆畫有了動態……記者8月10日獲悉,新推出的《新華字典》第12版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跟進社會發展,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6月11日,官方版《新華字典》手機應用正式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平臺。據介紹,該軟體是唯一正版《新華字典》手機軟體,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為網絡用戶提供了足夠權威的來源。與紙質版不同,付費的手機版《新華字典》不僅查詢方便,還有讀音功能。但看似強大的功能背後,來自用戶、輿論的各種評論卻不絕於耳。為何一款手機應用上線引得如此關注?
  • 出版方回應新華字典App收費問題:40元定價是考慮成本
    「40元定價收回成本尚有較長的路」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款正版《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兩次免費使用後頁面便跳轉到需付費40元的頁面。  對此,有網友表示付費也要支持,但同時有網友認為40元的付費價格太高。
  • 網絡時代《新華字典》薪火相傳
    10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文化報導說,今天的網絡時代迅猛發展,但是,網絡對《新華字典》的衝擊不明顯,《新華字典》的發行量並沒有減少……    我們知道,《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也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最權威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幾代中國人大都通過它接受啟蒙文化教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我們該從新工具的產生解決這問題。」  1948年秋天,北平城已被解放軍大軍包圍,在隆隆的炮聲中,魏建功找來周祖謨、吳曉鈴和金克木等幾位北大同事商量編寫字典的事。多年以後,金克木在一篇短文中憶及此事:「我們在魏家的大廳屋中草擬新字典的構想,老式的房屋內光線不強,我們在朦朧中高談闊論。
  • 《新華字典》最新版發布,有變化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與此同時,新版App同步面市。《新華字典》(第12版)於2013年籌備修訂,2015年正式啟動並逐步實施,歷經五年認真細緻地修訂,數易其稿,跟進升級50餘個專項,使字典內容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最新版「中國紅」來了!
  • 《新華字典》獲兩項世界紀錄 怎樣讓差錯率為零
    他說他家住在城外,這次進城,專門來和編輯談談他多年來對這本「小字典」的想法。送走老者,金欣欣感慨很深:讀者帶病遠道而來,僅僅為了把他的一些意見告訴責編,讓《新華字典》質量更高,是這位可敬老人的唯一目的。  編輯工作離不開讀者的關心。金欣欣說,「鵝」這個條目,《新華字典》1965版、1971版注釋為:「一種家禽,比鴨子大,頸長,腳有蹼,雄的頭部有黃色突起。」
  • 《新華字典》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在《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現場,我們看到擺著這70年來出版的12個版本的《新華字典》。我也在看哪一版是我小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中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有一種特別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 《新華字典》 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作者:康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播音員)  在《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現場,我們看到擺著這70年來出版的12個版本的《新華字典》。我也在看哪一版是我小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中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有一種特別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 一本老態龍鐘的《新華字典》,每時每刻卻散發著溫暖與溫情的氣息
    這本字典,是當年做教師的母親的必備之物,大概那時候使用頻率太高,封面早已脫落丟失,所以父親耐心地為它重新裝配了一個門面,並且在上面耗費了不菲的時間,打造了一個山寨封面。這是母親上班時一直使用著的一本《新華字典》。後來母親退休,這本字典便帶了回來,而我班上也正需要一本字典,便把它帶了來,與我朝夕廝守。
  • 上新了,《新華字典》
    與2011年的第11版相比,時隔9年新出的第12版《新華字典》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新華字典》都出到12版了,每次新版都有啥不一樣?|新華字典|人民...
    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新華字典》第12版已於8月11日正式首發。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作為一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新華字典》收錄新字新詞、增加新義和新用法非常謹慎,每一處修訂和調整都有著嚴謹的學術依據。它的每次新版發行,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內容呢?各個時期的《新華字典》。
  • 《新華字典》上新詞了!
    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 12 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據介紹,新版《新華字典》增添100 多個新詞,比如「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
  • 《新華字典》初版記
    即便是出版時間距離《新華字典》最近的《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無論釋義還是舉例,仍是滿紙的文言文或半文言文。對那些最需要字典的文字初學者而言,很可能會出現看不懂字典的尷尬。《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中「胡」字的一個義項,這樣解釋:「何,如『弗慮胡獲』,見詩經。」要明白這個字,恐怕還要先讀懂《詩經》。
  •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範創新數字體驗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體)。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藉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官方APP上線獲好評   6月11日,目前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正式登陸蘋果手機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