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新華字典」之名

2020-12-11 經濟日報

《新華字典》在無數中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具有「國典」之名。伴隨知識服務的興起,眾多出版企業紛紛打造各種平臺。2017年6月份,商務印書館的「新華字典APP」上線後,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下載。這本最初只有巴掌大的辭書,在觸網後華麗變身的同時,卻因「新華字典」是未註冊馳名商標還是通用名稱而引發糾紛。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原告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訴被告華語教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法院判決被告華語出版社立即停止涉案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相關媒體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商務印書館經濟損失300萬元及合理支出27萬餘元。

商務印書館訴討商標權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冠以「新華字典」字樣的多種版本的圖書。其實,早在1999年,有關部門就制定了對打擊侵權盜版等違法活動的措施,指出「《新華字典》等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重點工具書,這些圖書在漢語言普及與研究,以及語言教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廣大讀者喜愛」。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國家版權局關於公布2014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的通知」中,就有「雲南『3·28』銷售盜版《新華字典》案」。

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以「擅自生產和銷售打著『新華字典』名義的辭書,導致市場混淆」為由,與華語教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展開商標保衛戰。2016年10月份,這起涉及「國典」之爭的糾紛案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開庭。

庭審現場,原被告雙方帶了共計200多本各種版本的《新華字典》,鋪滿法庭地面。其中僅原告一方就帶來了160多本《新華字典》,包括商務印書館自1957年至今出版的全部11個版本的《新華字典》,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於1953年出版的第1版《新華字典》。被告華語出版社也帶來了40多本「實用版」《新華字典》。兩個出版社的《新華字典》放在一起對比,有些連封面圖案設計都非常相近,很難分辨區別。

商務印書館訴稱,

商務印書館於1957年出版了其第1版《新華字典》,並連續出版至今,已連續出版了《新華字典》通行版本至第11版。2010年至2015年,原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在字典類圖書市場的平均佔有率超過50%。截至2016年,原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超過5.67億冊,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金氏世界紀錄及「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金氏世界紀錄等多項榮譽。長期以來,「新華字典」發揮著商標的作用,穩定地指向產品的來源商務印書館。經過商務印書館長期使用、培育和經營,「新華字典」已被打造為辭書領域的精品品牌,積累了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成為公眾熟知的字典品牌,構成馳名商標。

商務印書館認為,

華語出版社生產、銷售「新華字典」辭書的行為侵害了原告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未註冊馳名商標,且被告華語出版社使用原告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第11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相關媒體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0萬元及合理支出40萬元。同時,商務印書館請求法院認定「新華字典」為未註冊馳名商標。

未註冊馳名商標惹爭議

在原被告法庭交鋒中,華語出版社認為,「新華」本身沒有商標標識性功能,屬於特定歷史時期產生的通用詞彙。《新華字典》的編纂屬於建國初期社會公眾漢字掃盲項目,《新華字典》的命名、編纂、出版發行均由國家推動產生,任何人均無權要求獨佔使用該辭書通用名稱。相應的商標權益也應由《新華字典》的編撰者主張,商務印書館無權主張。華語出版社另提供證據稱,至少有3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上百種以「新華字典」為正書名的圖書。

顯著識別性是商標的基本特徵,是一個標識可以作為商標的基本屬性。只有具有顯著特徵的標識才能發揮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進而可以作為商標註冊或保護。「新華字典」是否具備商標的顯著特徵、是否構成未註冊馳名商標,這是「新華字典」糾紛案中需首先解決的爭議焦點問題。

法院審理認為,

本案中「新華字典」具有特定歷史起源、發展過程和長期唯一的提供主體以及客觀的市場格局,保持著產品和品牌混合屬性的商品名稱,在相關消費者中形成了穩定的認知聯繫,具有指示商品來源的意義和作用,具備商標的顯著特徵。

相關機構關於「出版行業品牌影響力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調查的讀者中有70.34%的人使用過《新華字典》,並有39.3%的讀者知道《新華字典》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從相關公眾對涉案「新華字典」的知曉程度來看,「新華字典」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被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從商務印書館使用「新華字典」持續的時間和銷售數量來看,近60年間「新華字典」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銷售數億冊,銷售量巨大,銷售範圍非常廣泛。從商務印書館對「新華字典」宣傳所持續的時間、程度和地理範圍來看,「新華字典」已經獲得較大的影響力和較高的知名度。從「新華字典」受保護的記錄來看,「新華字典」已經多次受到保護。據此,法院認定「新華字典」構成未註冊馳名商標。

專家指出,所謂「未註冊馳名商標」,是指商標的使用者由於某種原因沒有或者尚未來得及註冊商標,或者註冊申請尚未被核准,但事實上,經過宣傳和使用,該商標已在相關公眾中有了很高知名度,為大家認可。

現行《商標法》中明確規定,

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持有人認為其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請求馳名商標保護。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註冊的商標是複製、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註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註冊並禁止使用。

對未註冊馳名商標的保護,彌補了我國商標保護體系中原有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搶註」現象。有關專家認為,由於未註冊馳名商標想要獲得充分保護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企業更應立足我國商標保護法律體系的現狀,採取多種措施來保護自身的商標權益。

近似裝潢構成不正當競爭

涉案商標「新華字典」,經過商務印書館的使用已經達到馳名商標的程度,應該得到法律保護。但是,華語出版社認為,將「新華字典」作為商務印書館的未註冊馳名商標給予保護將會破壞出版行業正常的經營管理秩序,損害知識的傳播。

法院認為,

「新華字典」作為商標,其商譽亦與其內容緊密相連,商務印書館作為「新華字典」未註冊商標持有人不僅享有權利,更承擔了《商標法》意義上商標持有人對其提供商品質量的保障義務,及與其馳名商標美譽度相稱的傳播正確漢語言文字知識的社會責任。「新華字典」作為未註冊馳名商標給予保護不會破壞出版行業正常的經營管理秩序,損害知識的傳播。

也就是說,將「新華字典」作為商務印書館的未註冊馳名商標給予保護,不僅是對之前商務印書館在經營「新華字典」辭書商品中所產生的商譽給予保護,更是通過商標授予的方式使其承擔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

業內人士分析,《商標法》保護的商標權本身即為對商標獨佔使用的權利,這種獨佔使用針對的是商標本身,而非商標所附著的商品。即便給予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未註冊馳名商標的保護,給予的僅為獨佔使用「新華字典」商標的權利而非出版相關辭書的專有權,不會因此直接造成辭書行業所謂的壟斷。如果商務印書館的實際經營行為構成了壟斷並符合法律所禁止實施的行為,相關市場競爭主體可以依據前述法律規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此外,《新華字典》的配色可以說是「經典色」,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新華字典》(第11版)使用的裝潢是對與其功能性無關的構成要素作了獨特的排列組合,形成了能夠與其他經營者的同類商品相區別的整體形象。

商務印書館發現華語出版社擅自生產和銷售打著「新華字典」名義的辭書,例如:實用《新華字典》(全新版)、實用《新華字典》(修訂本)、學生《新華字典》(雙色全新版)、學生《新華字典》(全新大字本)、小學生《新華字典》(全新版)、學生《新華字典》(精編本)等,而且,華語出版社的部分字典與商務印書館在先出版的《新華字典》(第11版)特有的包裝裝潢高度近似。

華語出版社則表示,商務印書館涉案《新華字典》(第11版)的裝潢不屬於法律規定的「特有裝潢」,不會使購買者產生混淆或誤認。商務印書館涉案《新華字典》(第11版)裝潢設計不具有顯著特徵及獨創性。華語出版社早在2006年開始出版的系列圖書即採用了上下雙色的裝潢設計,華語出版社涉案《新華字典》與其系一脈相承,並未抄襲商務印書館涉案《新華字典》(第11版)的裝潢設計。

法院經審理認為,

經過商務印書館長期的宣傳和經營,公眾能夠將上述裝潢的整體形象與《新華字典》(第11版)的商品來源聯繫起來。《新華字典》的裝潢所體現的文字、圖案及其排列組合具有識別和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具備特有性。華語出版社在與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功能、用途、銷售渠道相同的辭典商品上使用相近似的裝潢設計,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誤認,華語出版社因擅自使用《新華字典》(第11版)知名商品的特有裝潢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這事兒你咋看?

其他人都在看

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發布!「清白指數」Top10是……

最高檢發布新規!堅決防止和糾正「假精神病」「被精神病」

Bilingual·Foreign Business|全球旅行有了更多新房源

除甲醛?工業級?這些空氣淨化器合格率竟為零!你家在用嗎?

編輯 / 劉辛未

來源 / 經濟日報(記者李萬祥)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簡介
    《新華字典》是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中國第一部通用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記小字典》,但未能編纂完成。自1953年,開始重編,其凡例完全採用《伍記小字典》。從1953年開始出版,經過反覆修訂,但是以195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作為第一版。
  • 《新華字典》:小字典映射大時代
    圖為各個時期的《新華字典》。  2011年7月5日,第11版《新華字典》正式出版發行。  人們或許不會注意,這本素樸清新的字典今天將步入「耳順」之年。  舉全國之力,編輯一本字典  儘管在1953年版的《新華字典》內找不到任何編者的姓名,然而,人們不會忘記,「新華辭書社」短短五個字背後,匯集了一批聲名卓著的大家: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陳原、王力、呂叔湘、金克木、周祖謨……「《新華字典》集全國之力編著而成,從國家領導人、學術名家,到廣大群眾,都傾注了各自的心血,故而堪稱『國典』。」
  • 對比清末字典,《新華字典》就是一本「渣渣字典」
    有一名博主老愚,對《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和1949年之後編撰的《新華字典》做了一個對比研究,赫然發現,原來《新華字典》在對中國文字解釋說明的過程中,將內涵深厚的中華文化閹割成了死知識,徹底切斷了中華文化的源頭,同時也阻斷了世界文明的傳輸。老愚說:我是陝西省人,但我一直不明白「陝西」是什麼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東在太行以東,一目了然。「陝西」二字何意焉?
  • 國家免費提供"新華字典" 惠及1億名農村中小學生
    去年,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有近1億名農村中小學生得到《新華字典》——  「將字典這種工具書納入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內,在制度保證方面形成了長效機制,從源頭上切實解決了偏遠山區、貧困地區小學生缺字典的問題,從根本上推動了教育公平和社會、文化的發展。」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東東對《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說。
  • 《新華字典》,與共和國共成長
    《新華字典》與共和國共成長。它創意於新中國成立前夕,成書於新中國成立之初。《新華字典》從它編纂之日起,就蘊集了一種文化理想——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識傳播建功。一批聲名卓著的大家: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陳原、王力、呂叔湘、金克木、周祖謨、丁聲樹、遊國恩、袁家驊、李長之等加入到了編纂和修訂者的行列。
  • 你還在用《新華字典》嗎?
    長江商報消息 2011年7月,《新華字典》推出最新版並首次實現全球同步上市。回首過去的58年,歷經幾代上百名專家學者10餘次大規模的修訂,《新華字典》已重印200多次,發行4.5億本。教育部副部長王湛這樣解析小字典創造的奇蹟:《新華字典》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辭書」,同時,也是中國辭書史上修訂頻率最高的辭書。新版《新華字典》最引人關注的是新增了許多諸如「民生」、「和諧」、「房奴」、「曬工資」等熱門詞彙,比如 「秀」字,新增了 「表演、展示」的義項,舉例的詞中則有 「作秀」這一時髦新詞。
  • 最早版本的《新華字典》是如何誕生的
    10月,魏建功及同人積三年之功、幾易其稿的音序排列的《新華字典》也由人教社出版,封面「新華字典」四個字由魏建功題寫。12月,葉聖陶調惲逸群擔任辭書編輯室副主任(辭書社副社長),參與該室領導工作。這樣,魏建功和蕭家霖便有更多時間用於部首排列的《新華字典》的編寫工作。1954年11月,這個版本的《新華字典》得以順利出版,也由魏建功題寫書名。至此,魏建功多年來編字典的心事了卻,意願達成。
  • 「我名字是我爸翻新華字典起的」——哪本《新華字典》?
    文/中細軟智慧財產權 衛巍「我名字是我爸翻新華字典起的。」「那你叫什麼名字?」「王新華,新華字典的新華。」雖說是一個段子,但讓人看到的是,「新華字典」之於國人的意義。「新華字典」之於國人絕不亞於聖經之於基督徒。白巖松曾經說過,在他生命歷程中,如果說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答案就是《新華字典》。事實上《新華字典》,真的在影響著所有中國人一生。話說回來,你知道《新華字典》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嗎?
  • 那些年,我們一起查過的《新華字典》
    《新華字典》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工具書,自1953年出版以來,盈盈一握60餘載,其發行量逾5.67億冊,堪稱世界之最。近來,伴隨著《新華字典》APP上線,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這小小字典創造的令人驚嘆的奇蹟。
  • 為何《新華字典》中有兩個「漯河」
    ■李華強《新華字典》(第11版)收有兩個「漯」字頭,讀音不同,一讀luò,一讀tà。但註解中均有「漯河」,一是「[漯河]地名,在河南省」;一是「漯河,古水名,在今山東省」。要弄清為何有兩個「漯河」,必須從「漯」字的源頭說起。
  • 《新華字典》出新版啦!
    南漳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符柳嬋 代煒)時隔九年,《新華字典》再出新版。融媒體時代誕生的這版字典,可以和手機同看。近日,記者在縣新華書店發現,《新華字典》最新的第12版已經在售,同時發現紙質書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還能和新華字典APP同步使用。湖北君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秀琴說:「新版《新華字典》體現了融媒時代的特色,最大限度地擴展了詞典的信息容納量。
  • 魏建功:為《新華字典》建奇功
    1950年主持編纂《新華字典》,被譽為《新華字典》之父。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時至今日,《新華字典》仍然是中小學生必備的工具書之一。說起這本伴隨了新中國幾代人啟蒙教育的工具書,就不能不說到魏建功。1950年的一天晚上,時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的魏建功到葉聖陶家去拜訪,聊天過程中,兩人說到編纂字典這個話題。
  • 上新了,《新華字典》
    與2011年的第11版相比,時隔9年新出的第12版《新華字典》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新華字典》才是不折不扣的大IP
    要知道,在《新華字典》APP之前,已經有100多種辭書APP上線,但都未能引發此等議論。《新華字典》恐怕沒有自己的公關團隊,也還不明白怎麼在微博買熱搜,所以這波自帶流量的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反映出的還是《新華字典》不可撼動的地位。  《新華字典》的地位為什麼這麼高?看字典的名字就知道。「新華」取「新中華」之意,能冠以「新華」名號的可不多。
  • 政府採購《新華字典》竟是盜版 涉案人已被拘留
    資料圖片  3月28日,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北海中心小學一(1)班徐仕雲、盧俊芳等27名同學的《新華字典》被學校「召回」。除北海鄉之外,此次被「召回」的《新華字典》範圍涉及騰衝全縣包括特殊教育學校在內的52所學校,數量近9萬冊。  無獨有偶。
  • 《新華字典》上新詞了!
    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 12 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據介紹,新版《新華字典》增添100 多個新詞,比如「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
  • 金氏世界紀錄之驕傲中國,《新華字典》上榜!竟有它?!
    近日, 在有中國宣紙之鄉之稱的安徽宣城涇縣誕生了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由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44名技藝精湛的宣紙技工攜手製作出長達11米、寬達3.3米的巨幅宣紙,被認證為【最大的宣紙】。宣紙製作要求嚴苛,工藝繁雜,這一技藝至今尚不能用機器代替,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從《說文解字》到《新華字典》,帶你了解字典「進化」史
    《玉篇》,又名《原本玉篇》,中國古代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撰。顧野王(519~581)字希馮,吳郡吳(今江蘇蘇州吳中區)人,仕梁陳兩朝。《玉篇》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分門別類的漢字字典。其卷首有顧野王自序和《進玉篇啟》,即奉命而作(呈梁武帝之子蕭綱)。
  • 《新華字典》初版記
    初版《新華字典》封面及內頁帶有科普性質的插圖。脫了舊字典的窠臼「某,某某也」,這是傳統字書、字典釋義最常用的句式。即便是出版時間距離《新華字典》最近的《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無論釋義還是舉例,仍是滿紙的文言文或半文言文。對那些最需要字典的文字初學者而言,很可能會出現看不懂字典的尷尬。《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中「胡」字的一個義項,這樣解釋:「何,如『弗慮胡獲』,見詩經。」要明白這個字,恐怕還要先讀懂《詩經》。
  • 給《新華字典》「上新」點讚
    (8月11日《揚子晚報》) 誇人有學問愛說「活字典」,說人好較真多說「搬字典」,有啥想不通是欠「翻字典」,更有許多人,名字都是爹媽查字典起出來的……字典地位可見一斑。從1950年啟動編纂至今,已七十歲「高齡」的《新華字典》,陪幾代人走過風雨滄桑,自己也經歷了12個版本大大小小的修訂調整,每次都是專家雲集、慎之又慎,但也每次都與時俱進、頗獲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