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3時30分訊(記者 李華僑)今(21)日是冬至,位於南岸區廣陽島上的廣陽營臘梅飄香。作為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的廣陽島,今天迎來了一批客人,來自「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媒體記者,在接下來的一周裡,記者們將從這裡出發,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進行實地採訪、深入報導我市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全媒體多維度報導 展現長江重慶段變化
2021年1月5日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的第五年。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如何將會議精神落地開花?如何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方面都有哪些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此次活動,來自中央媒體和市屬媒體代表採訪團將沿長江重慶段開展行進式採訪報導,尋找其中答案。
據了解,本次採訪邀請到人民日報重慶分社、新華社重慶分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慶記者站等主要央媒駐渝機構,以及重慶日報、華龍網等市級媒體的記者組成融媒體採訪團,將通過「報、網、微、端」全媒體形式、融合呈現我市貫徹落實的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在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鵬發表講話,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建華發表致辭。李鵬向採訪團授旗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重慶站記者鄧麗娟作為媒體代表發言表示,作為駐地記者站,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重慶站也不忘記錄和真實呈現重慶近年來的巨大變遷。「從巫山的野生彌猴,到萬州的消落帶治理,從兩江新區的無人車駕駛,再到智博會上的精彩紛呈,重慶認真領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等精神的生動實踐,一直活躍在央視的大小屏幕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鄧麗娟說,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也將繼續記錄好重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從長江風景眼 看重慶如何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本次活動探訪的第一站來到了「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廣陽島,而這也是此次活動的出發地。
廣陽島是長江上遊第一大江心綠島,坐落於明月山、銅鑼山之間,山環水繞,江峽相擁。優美的環境,迎來了大批開發者。2010年左右,廣陽島步入統一開發階段。
但這對於廣陽島而言並非幸事,島上規劃的房地產體量,一度達到300萬平方米。視野最開闊的兩端島頭,曾被計劃用來集中布局商業地產、酒店和娛樂設施。島上的田園風光,迅速被不斷推進的工程建設覆蓋。大規模的工程開發,使廣陽島的山水林田湖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2018年,重慶果斷叫停廣陽島上的大開發,並決定對其進行生態修復,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為穩步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我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建設。
廣陽島作為重慶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點項目,肩負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歷史使命。今年8月,廣陽島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如期完工,並對市民進行試開放。修復後的廣陽島綠植成蔭,江風徐徐,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淨、草綠……今年10月,廣陽島再次啟動二期修復工程,將進一步豐富上島市民生態體驗、提升服務設施便捷度。
廣陽島的生態修復,只是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的一個縮影。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中,採訪團還將分兩組,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通過各媒體深入的全媒體報導,充分反映我市貫徹落實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反映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在我市的生動體現;反映我市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創新轉型綠色發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領域的好做法、好經驗;反映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和綠色發展給我市沿江區縣群眾生活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