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風景眼出發 跟著媒體鏡頭多維度看長江之濱的「綠水青山」

2020-12-23 華龍網

李鵬副部長向採訪團授旗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毅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3時30分訊(記者 李華僑)今(21)日是冬至,位於南岸區廣陽島上的廣陽營臘梅飄香。作為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的廣陽島,今天迎來了一批客人,來自「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媒體記者,在接下來的一周裡,記者們將從這裡出發,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進行實地採訪、深入報導我市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記者們參觀廣陽島生態修復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毅 攝

全媒體多維度報導 展現長江重慶段變化

2021年1月5日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的第五年。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如何將會議精神落地開花?如何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方面都有哪些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此次活動,來自中央媒體和市屬媒體代表採訪團將沿長江重慶段開展行進式採訪報導,尋找其中答案。

據了解,本次採訪邀請到人民日報重慶分社、新華社重慶分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慶記者站等主要央媒駐渝機構,以及重慶日報、華龍網等市級媒體的記者組成融媒體採訪團,將通過「報、網、微、端」全媒體形式、融合呈現我市貫徹落實的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在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鵬發表講話,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建華發表致辭。李鵬向採訪團授旗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重慶站記者鄧麗娟作為媒體代表發言表示,作為駐地記者站,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重慶站也不忘記錄和真實呈現重慶近年來的巨大變遷。「從巫山的野生彌猴,到萬州的消落帶治理,從兩江新區的無人車駕駛,再到智博會上的精彩紛呈,重慶認真領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等精神的生動實踐,一直活躍在央視的大小屏幕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鄧麗娟說,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也將繼續記錄好重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廣陽島生態修復因地制宜,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毅 攝

從長江風景眼 看重慶如何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本次活動探訪的第一站來到了「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廣陽島,而這也是此次活動的出發地。

廣陽島是長江上遊第一大江心綠島,坐落於明月山、銅鑼山之間,山環水繞,江峽相擁。優美的環境,迎來了大批開發者。2010年左右,廣陽島步入統一開發階段。

但這對於廣陽島而言並非幸事,島上規劃的房地產體量,一度達到300萬平方米。視野最開闊的兩端島頭,曾被計劃用來集中布局商業地產、酒店和娛樂設施。島上的田園風光,迅速被不斷推進的工程建設覆蓋。大規模的工程開發,使廣陽島的山水林田湖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2018年,重慶果斷叫停廣陽島上的大開發,並決定對其進行生態修復,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為穩步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我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建設。

「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記者們合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毅 攝

廣陽島作為重慶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點項目,肩負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歷史使命。今年8月,廣陽島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如期完工,並對市民進行試開放。修復後的廣陽島綠植成蔭,江風徐徐,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淨、草綠……今年10月,廣陽島再次啟動二期修復工程,將進一步豐富上島市民生態體驗、提升服務設施便捷度。

廣陽島的生態修復,只是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的一個縮影。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中,採訪團還將分兩組,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通過各媒體深入的全媒體報導,充分反映我市貫徹落實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反映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在我市的生動體現;反映我市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創新轉型綠色發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領域的好做法、好經驗;反映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和綠色發展給我市沿江區縣群眾生活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跟著BBC的鏡頭 看中國到底有多美麗
    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再到極寒的珠穆朗瑪峰;從中國的標誌長城,到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
  • 【美麗中國長江行】南通華麗轉身:用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
    狼山風景名勝區景色優美、金島生態園裡鳥語花香、濠河夜色迷人秀麗,這一切都離不開南通市委市政府和南通人民的共同努力,他們也用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前,「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正在進行中,海外網記者走進江蘇省南通市,探尋這座被譽為「江海明珠」城市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如何一步步取得成效。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
    船行至上海吳淞口,遠望長江滾滾入海,再赴舟山體驗江海聯運,最終來到浙江麗水,探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8000多公裡的水陸行程中,走過220個採訪點,全景式展現長江沿線的生態之美、發展之美、文化之美和民生幸福之美,見證這條橫貫中國「金腰帶」的轉型發展之路,營造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濃厚氛圍。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寫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船行至上海吳淞口,遠望長江滾滾入海,再赴舟山體驗江海聯運,最終來到浙江麗水,探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8000多公裡的水陸行程中,走過220個採訪點,全景式展現長江沿線的生態之美、發展之美、文化之美和民生幸福之美,見證這條橫貫中國「金腰帶」的轉型發展之路,營造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濃厚氛圍。
  • 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已然奏響!長江經濟帶這五年有什麼變化?來看這份...
    危化品企業退到安全距離,入河排汙口全面排查整治,增殖放流重建野生種群,長江流域全面禁捕……5年來,沿江各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從四川出發,我們沿著2688公裡長江航道順流而下,四川在線攜手重慶華龍網、湖北日報、湖南日報新湖南、上海電視臺看看新聞、東方網,點位式呈現長江經濟帶這五年來的巨大變化,講述綠色發展的美麗故事。
  • 分享|濱水公園的生態解法:以武漢長江主軸濱水公園為例
    長江賜予了這座城市廣袤的肥沃土地,也為其帶來了無盡的泛濫洪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武漢市與河流所形成的共生關係在工業化、快速城鎮化和堤防的不斷加高中被阻斷。一個多世紀的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張使濱水地區的環境狀況不斷惡化,不僅切斷了人們與河流的聯繫,也破壞了自然棲息地,加劇了水體汙染。工業發展後的生態環境設計及大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
  • 200多幅照片記錄你我的家鄉,「視覺長江」湖北省攝影作品展在北京...
    》(2016年)戚建華 攝楚天都市報12月18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劉鳴鳴 發自北京)今日,由中國文聯、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聯、省發改委主辦的「視覺長江」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北省攝影作品展,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展覽館舉行 。
  • 重慶:重慶遊玩好去處,帶你遊覽長江三峽好風景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據說大峽深谷曾是三國的古戰場,是曾經無數英雄豪傑揮灑熱血之地。長江三峽有許多的名勝古蹟,比如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他們同樣是三峽一筆濃墨的色彩,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許多不曾去過重慶的朋友也會知道長江三峽,可見三峽的知名度有多高。
  • 重慶之眼 長江索道高空觀景臺 走進貴州貴陽旅遊營銷推廣
    重慶網紅景區暨山城符號-長江索道,帶著都市旅遊新地標「重慶之眼 高空觀景臺」,在貴州貴陽凱賓斯基酒店舉辦了「魔幻三傑 渝味無窮」文化旅遊推介會,以視頻播放、產品介紹和圖文展示、文藝表演、有獎競猜等形式,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展示重慶都市文遊魅力
  • 「長江索道」還是「長江道索」?龍門浩老街導遊圖讓人「看不懂」
    △在龍門浩老街導遊全景圖上,文字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著「長江道索」「長江索道」還是「長江道索」?劉先生名叫劉文平,今年59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重慶,退休後,劉先生愛到處走走,特別喜歡「打望」城市文化細節。
  •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徵文|「你眼中的長江,是怎樣的?」
    今天,百度百家號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長江組共同發起「美麗長江之歌」全網徵文活動,講述長江故事,唱響生態文明大長江!【活動背景】每個人的眼裡,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長江,我們想傾聽您和長江的故事。為此,中國綠髮會長江組特別發起「美麗長江之歌」主題徵文活動,並聯合百度百家號共邀大家參與。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常州濱開區組織群眾觀摩、交流
    7月14日,常州濱開區組織新華村老黨員代表、村民代表30餘人,沿江實地觀摩常州關於長江大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並進行了交流座談會。經過現場切身感受後,村民們對政府部門在常州長江大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壯士斷腕的決心表示肯定。
  • 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
    170公裡,其中,長江主城段上遊至白沙洲、下遊至天興洲,漢江至長豐橋;長江城郊段上遊至軍山,下遊至武惠堤與八吉府大街交叉處。項目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先行、統籌推進」的原則,遵循「全域覆蓋、統一規劃」的思路和「連斷點、補空點、提亮點」的建設策略,以「一年出樣板、三年成規模」為建設周期,著力打造「以安全為基的安全長廊、百裡貫通的生態長廊、二十段景的文化長廊、內暢外通的交通長廊、多處節點的活力長廊」的五大廊道,最終實現「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
  • 軍運會|從長江之濱走向世界舞臺——江城武漢盡顯國際範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武漢,這座地處長江之濱的城市,敞開胸襟,喜迎五湖賓客,笑納四海勇士,迎來世界的矚目。貼心服務喜迎八方來客「全員學英語,做好英語服務。」如今,在武漢地鐵225個車站,飆英語的「地鐵小姐姐小哥哥」已經很常見。
  • 金輝·長江銘著|南濱城市平層,開售在即,限量發售
    金輝·長江銘著 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專注人居美學,精選繁華南濱地段 匠築舒適人居,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獨具匠心的設計吸引全民的關注。金輝·長江銘著不負全民期許,近日即將開盤,限量發售 全新產品——南濱城市平層 。
  • 同飲長江水,共護長江美
    常報全媒體訊 「政企同心 益企同行」長江大保護環島公益行活動23日在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錄安洲江心島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江大保護黨建聯盟主辦,由濱開區黨工委承辦,由諾貝麗斯(中國)鋁製品有限公司協辦,吸引了政企單位及周邊居民等200多人參與。
  • 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
    南京江心洲濱江綠道可以一覽長江壯闊美景。 吳慧 攝中新網南京3月29日電 題: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中新網記者申冉春有繁花似錦、夏有江畔水韻、秋有楓紅黛粉、冬有青松映古寺……環繞著江蘇南京城區內外的863公裡「綠道」,仿佛一條綠色項鍊,串起古城處處如珠美景,引導人們感受江南如畫的四季美景。
  • 我的長江我的家
    重慶將部分退捕漁民組成護魚志願隊,這些漁民熟悉水情、深愛長江,與執法人員日夜守護,為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織成了一道嚴密的防護網,僅今年就發現和制止各類違法行為200多件。一度很少出現的長江鱘、娃娃魚等珍稀動物,越來越多地開始在長江出現。
  • 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多式聯運拓展長江「寬度」
    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深化船、港、貨等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業務合作,推進「船港貨、水公鐵、門到門」長江全程物流發展,使長江經濟帶重要港口、一般港口多式聯運功能得到顯著增強,實現了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  寒冬時節,位於浙江舟山的增洲造船廠內,一個「大傢伙」正在做著最後的「裝扮」,準備去履行新的使命。
  • 雲南省資訊|麗江最硬核景點——長江第一灣!看完刷新你對麗江的認知!
    雲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麗江最硬核景點——長江第一灣!看完刷新你對麗江的認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麗江,去的地方不同,感受到的也不同。當你來到石鼓鎮的「萬裡長江第一灣」,你會感覺又重新認識了一次麗江。長江第一灣是進入「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南大門,距麗江縣城50公裡,不僅是麗江重要的風景名勝區,而且還是連結虎跳峽、老君山、梅裡雪山等景區的樞紐。這裡海拔1850米,長江流至沙松碧一帶,水勢寬衍,江水青幽,兩岸青柳成行。